㈠ 躊躇的解釋
躊躇的解釋
(1) [hesitate]∶猶豫不決
操欲立後嗣,躊躇不定 。——《三國演義》
(2) [think;consider]∶思量,考慮
他兩個眉來眼去,不由我暗暗躊躇,似這般啞謎兒怎猜做?——元· 關漢卿《魯齋郎》
(3)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躊躇。——宋玉《九辯》
(4) [be perfectly content;to one's heart content]∶得意的樣子
躊躇滿志
(5) [heartbroken;distressed]∶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躊躇。——張養浩《山坡羊》
詳細解釋
(1).躑躅,徘徊不進。《楚辭·東方朔<七諫·沉江>》:「驥躊躇於弊輂兮。」 王逸 註:「躊躇,不行貌。」 晉 陶潛 《贈羊長史》詩:「路若經 商山 ,為我少躊躇。」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丁玲 《韋護》第二章:「一到門邊,便聽著有那響亮的笑聲,他不覺心一動,腳就躊躇了。」
(2).猶豫,遲疑不決。《楚辭·九辯》:「事亹亹而覬進兮,蹇淹留而躊躇。」 晉 潘岳 《笙賦》:「勃慷慨以憀亮,顧躊躇以舒緩。」 唐 姚合 《酬楊汝士尚書喜人移居》詩:「酬章深自鄙,欲寄復躊躕。」 清 洪升 《長生殿·疑讖》:「看滿地斜陽欲暮,到蕭條客館,兀自意躊躕。」 魯迅 《彷徨祝福》:「我在極短期的躊躕中,想,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
(3).研究,反復思量。《全元散曲·醉花陰·秋懷》:「酒醒後細躊躕,一寸柔腸千萬縷。」《東周列國志》第三五回:「 趙衰 、 狐偃 等因與 秦 臣 蹇叔 、 百里奚 、 公孫枝 等深相結納,共躊躇復國之事。」 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鄰交》:「竊嘗為 日本 躊躇審度,知其志必不僅在 朝鮮 、 琉球 也。」 葉聖陶 《線下·孤獨》:「他也預備要走;然而走到什麼地方去,卻是個很費躊躇的難題--他每天上午離開茶館之前照例要遇到這個難題。」
(4).從容自得。《莊子·外物》:「聖人躊躇以興事。」 成玄英 疏:「躊躇,從容也。」《莊子·田子方》:「方將躊躇,方將四顧。」
(5).忐忑不安,極度痛心。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溫水》:「 陽邁 歸國,家國荒殄,時人靡存,躊躕崩擗,憤絕復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局已變,勢難支,躊躕中夜少眠時。」
詞語分解
躊的解釋 躊 (躊) ó 〔躊躇〕a.猶豫,拿不定主意,如「他躊躊了半天才決定去一趟」;b.從容自得,如「躊躊滿志」。 〔躊佇〕躊躇不前。 (躊)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躇的解釋 躇 ú 〔躊躇〕見「 躊」。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㈡ 躊躇的意思
躊躇的意思是: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做思量、考慮的意思;很得意的樣子。
引證釋義:丁玲 《韋護》第二章:「一到門邊,便聽著有那響亮的笑聲,他不覺心一動,腳就躊躇了。」
近義詞
一、遲疑 [ chí yí ]
亦作「遟疑」。猶豫;拿不定主意。
引證釋義:《後漢書·董卓傳論》:「然猶折意縉紳,遟疑陵奪,尚有盜竊之道焉。」
二、夷由[ yí yóu ]
1、亦作「夷猶 」。猶豫;遲疑不前。
2、從容自得。
3、鼯鼠的別名。
引證釋義: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卷一:「少暇即放舟來讀書於此,或避暑竟日,或坐月終夜,筆牀茶灶,夷猶其間。」
三、觀望 [ guān wàng ]
1、懷著猶豫的心情觀看事物的發展變化。
2、張望。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道靜掃興地佇立在沙灘上四面觀望了一會兒。」
㈢ 躊躇的意思是什麼
躊躇的意思:
1、指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2、做思量、考慮的意思。
3、很得意的樣子。
引證解釋:
宋玉《九辯》:「蹇淹留而躊躇。」
明施耐庵《水滸》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鬧飛雲浦》:提著朴刀躊躇了半晌,一個念頭,竟奔回孟州城裡來。
《音樂巨人貝多芬》:「女傭略一躊躇後,走上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煩的。」
躊躇造句:
1、永遠不要躊躇伸出你的手,也永遠不要躊躇接受別人伸出的手!
2、維克多舉手錶示投降,傑克躊躇了一下。
3、你越躊躇不前,恐懼就會越快向你撲來。
4、他經過一番躊躇之後,把真相說了出來。
5、華山論劍,司徒朗竟然躊躇滿志前去參加。
6、人生有兩個悲劇,一個是萬念俱灰,另一個是躊躇滿志。人生兩大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一是躊躇滿志。
㈣ 躊躇是啥意思
躊躇,漢語詞彙。
注音:chóu chú
釋義:指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英文:hesitate
二、思量、考慮
㈤ 躊躇的意思是什麼
躊躇 躊躇 【拼音】 chóu chú 【介紹】 筆畫數:14 ;18 部首:1.足 2.足 五筆輸入法:khdf 【解釋】 (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猶豫不定,拿不定主意,走來走去。 蹇淹留而躊躇。——宋玉《九辯》 (2) [be perfectly content;to one's heart content]∶得意的樣子 躊躇滿志 (3)猶豫 ②徘徊不進:躊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頗費躊躇|躊躇多日。④從容自得的樣子:一臉躊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鬱:望西都,意躊躇。 女傭略一躊躇後,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音樂巨人貝多芬》。 【相關詞】 躊躇滿志:1、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或成功非常得意。 2、對自己的成就很有信心,十分滿意。 近詞:猶豫、遲疑 反詞:躊躇——果斷 躊躇滿志——心灰意冷 【造句】 我躊躇了半天,還是決定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
㈥ 躊躇是什麼意思
一、意思:是指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也做思量、考慮的意思。
二、讀音:【chóu chú】
三、引證解釋:
1、猶豫不決地踱來踱去。
①宋玉《九辯》:"蹇淹留而躊躇。"
②《音樂巨人貝多芬》:"女傭略一躊躇後,走上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煩的。"
③明 施耐庵《水滸》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鬧飛雲浦》提著朴刀躊躇了半晌,一個念頭,竟奔回孟州城裡來。
2、猶豫。
①《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晉鄙接符在手,心下躊躇,想道:'魏王以十萬之眾托我,我雖固陋,未有敗衂之罪。今魏王無尺寸之書,而公子徒手捧符,前來代將,此事豈可輕信?'"
②李二和《巴黎之約》:"她來的太匆忙太突然了!我生怕是在夢中。我躊躇在她的面前,許久才小心翼翼地窺顧她一眼。"
③魯迅《一件小事》:車夫聽了這老女人的話,卻毫不躊躇,仍然攙著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3、很得意的樣子。如:躊躇滿志。
四、造句:
1、小方拿著手裡的卷子,害怕回家會受到媽媽的責罵,在家門口躊躇不前。
2、我正躊躇著怎樣對他說這件事,然而他卻把我攔住了,似乎他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3、班裡出了一道難題,小剛躊躇了一會兒,幾分鍾後就把這道題做好了,真不愧為數學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