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西壯族三月三是什麼日子
廣西壯族三月三是「上巳節」。
「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
上巳節這一天,世界各地的華夏子孫都會來到黃帝故里新鄭市尋根拜祖;這一天,也是古上巳節,是古人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中所記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與《蘭亭序》中「曲水流觴」都與上巳節相關。
『貳』 3月3是廣西什麼民族的重要節日
3月3是廣西壯族的重要節日。
「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同時,「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壯族重要的傳統習慣節日,也是廣西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
壯族過三月三大多是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黎族人稱三月三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畲族群眾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歌,懷念始祖,並采擷烏稔樹葉,取其嫩葉汁浸糯米炊制烏飯,款待賓客,以驅邪祈福。
2014年起,「壯族三月三」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定傳統公眾假日,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
『叄』 三月三是廣西什麼民族的節日
三月三是廣西壯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三月三拜蚩尤。
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同時,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壯族重要的傳統習慣節日,也是廣西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
壯族過三月三大多是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黎族人稱三月三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畲族群眾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歌,懷念始祖,並采擷烏稔樹葉,取其嫩葉汁浸糯米炊制烏飯,款待賓客,以驅邪祈福。
『肆』 廣西 三月三是什麼
廣西三月三是少數人民的傳統節日歌圩節。三月三是壯族等南方廣大少數民族和部分漢族的傳統節日,廣西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根據中國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廣西有權根據本自治區民族風俗習慣來靈活安排傳統節日放假。
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比如對歌、搶花炮、拋綉球、吃五色糯米飯等很多有趣的節日活動。相傳農歷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歌節一般持續兩三天,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晉以後,上巳節定為三月三,後代沿襲。上巳」在漢代定為節日。
『伍』 廣西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廣西三月三是歌圩節,節日風俗有:包五色糯米飯、搶花炮、綉球傳情、打扁擔、對歌談情等。
1、包五色糯米飯
歌圩節前家家戶戶准備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或黃梔子、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米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後流傳下來的。
2、搶花炮
在農歷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沖等方式沖進對方炮台,將花炮放入算得分。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
3、綉球傳情
歌圩的綉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制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綉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綉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綉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4、打扁擔
打扁擔是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每一個壯家人都是「打著堂」的演員,婦女的動作輕巧優美,男子的動作剛勁有力,自娛自樂的「打著堂」,寄託著壯族人民祈望豐收的願望。
5、對歌談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圩,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點。小夥子在歌師的指點下與中意的姑娘對歌。
『陸』 廣西農歷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廣西農歷山月三有什麼習俗活動
1、廣西三月三,是壯族的歌圩節。歌圩節又稱「歌圩節歌節」或「三月歌圩節」,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歌圩節、四月八、八月十五等,但其中就以農歷三月三的歌圩節最為隆重。
2、在歌圩節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米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
3、歌圩節分為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歌擇配為主要內容;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除農歷三月初三以外,春節、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滿月、喬遷等時節都可形成歌圩。甚至在趕圩路上歌逢對手時,也可形成臨時歌圩。
4、歌圩節是壯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舞台,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的場所。在壯語中被稱作「窩墩」、「窩岩」,意為「出野外玩耍」。由於這種活動相互酬唱,彼此對歌,所以古代人之為「墩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