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名詞
(1) 字從阜從可。「阜」意為「土堆」,「可」意為「肩挑、擔荷」。「阜」與「可」聯合起來表示「人工堆積起來的土山」。本義:曲阜(沙發形的土山,三圍形的土堆 金文
)。(2) 同本義 [big sofa-shaped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說文》 我陵我阿。——《詩·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詩·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詩·小雅·菁菁者莪》 訪風景於崇阿。(崇:高)——王勃《滕王閣序》 山的轉彎處(即三面環山地形的內凹處)。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3) 阿丘(三邊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張衡《思玄賦》。注:「山下也。」 (5) 阿阜(即曲阜,沙發形的土阜);崇阿(高大的三麵包圍形的山) 篆體
(6) 山坡 [hillside] (7) 細繒,古代一種輕細的絲織品 [fine silks] 衣阿錫,曳齊紈。——《淮南子·修務》 被阿錫,揄紵縞。——《史記·司馬相如傳》 曳阿錫。——《漢書·禮樂志》。註:「細繒也。」 (8) 又如:阿錫(細的絲布。阿指細繒,錫是細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禮·考工記》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辭·山鬼》。註:「曲隅也。」「山之阿」即三面環山地形的內凹處。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賦》。註:「庭之曲也。」 篆體
汾之阿。——《漢書·禮樂志》。註:「水之曲隅。」 (10) 河灣 [bay] 丙午,天子飲於河水之阿。——《穆天子傳》。即三面環山的水濱,也即河灣。 (11) 中間的門。如:阿門(中門,相對於左右兩邊的門而言) (12) 地名。即今山東省東阿鎮(現屬平陰縣管轄) [Dong'e county]。如:阿縞(古代齊國東阿縣所產的細繒) (13) [阿昌族]我國少數民族。 (14) 曲阜為三面圍護的土山,故阿有「圍護」之義。[阿姨]1.稱跟父母同輩的女性。2.對保育員或保姆等的稱呼。3.〈方言〉姨母。[阿爸] 父親(父親對子女的養育猶如曲阜對房屋的拱衛,是一種呵護),[阿爹]、[阿爺]同理。[阿哥]哥哥(古代社會父死子繼,父親死去,長子行使父權,對弟妹進行養育,這也是一種呵護),[阿姐]同理。[阿弟] 弟弟(阿是泛用,無特別意義)。 (15)[阿衡] 商初官職名,又稱「保衡」,即後代王朝的「太子太保」。湯相伊尹在湯死後曾擔任過「阿衡」一職,專門監護小王太甲(湯孫)。「阿衡」之「阿」即「三面圍護」之意,義同「保」。「衡」即「王統」。「阿衡」(「保衡」)意思是「維護王統」。 (16)ē。屋檐。《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阿閣三重階。」(閣:樓閣。階:台階。)屋檐是一種環屋而構的建築部件,有圍護的含義。
動詞
(1) 曲從;迎合;偏袒 [pander to;play up to] (因曲阜是對房屋、民居、村落的拱衛性人工建築,所以含有「圍護」之義,進而引申出「討好」、「奉承」之義。) 弗諫而阿之。——《國語·周語》。註:「隨也。」 阿鄭君之心。——《呂氏春秋·長見》 行叩誠而不阿兮。——《楚辭·逢紛》。註:「曲也。」 是察阿黨。——《禮記·月令》。註:「謂治獄吏以私恩,曲橈為也。」 法不阿貴。——《韓非子·有度》(貴:有權勢的人。) 成語有「剛直不阿」、「阿諛奉承」。 (2) 又如:阿奉(阿諛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樣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護);阿黨(結黨偏私) (4) 〈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銀(指生財有道);阿綿花屎(拖延,磨時間) 注意:「屙」字從屍從阿。「屍」指人身,「阿」指「三面圍護」、「三面遮擋」。「屍」與「阿」聯合起來表示「在三面有遮擋的棚子里方便」。 (5)hē(呵)。通「呵」。斥責。《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助詞
(1) 漢語名詞詞頭,盛行於魏晉以後 (2) 加在親屬稱呼前面有親昵的意味。 阿姊聞妹來。——《樂府詩集·木蘭詩》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注引《曹瞞傳》 (3) 又如:阿爺(又作「阿耶」。稱父親);阿翁(稱祖父;稱父親;婦女稱丈夫之父);阿嫂(對朋友之妻的稱呼);阿叔(對丈夫之弟的稱呼);阿家(又稱「阿姑」。婦人稱丈夫的母親);阿爹(稱父親;也尊稱長者);阿父(稱父親;也稱伯伯、叔叔,或作伯叔自稱);阿伯(尊稱年長的男子)。 (4) 加於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稱呼,往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關系。 阿女含淚答。——《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三國志 士別三日》 (5) 又如:阿咸(侄子。晉朝阮籍的侄兒阮咸有才,後來遂用來稱侄子);阿連(弟弟。南朝宋謝靈運的族弟惠連很有才,人們隨謝靈運稱之為阿連);阿杜(原指周盤龍的小妾杜氏,後為妾的別稱);阿嬌(漢武帝陳皇後的小名;泛指美麗的女子);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阿瞞(三國曹操的小字)
嘆詞
(1) 用於表示各種感情(如驚訝) [ah] 阿,你怎的這樣客氣起來!——魯迅《吶喊·故鄉》 是阿!我想辦一樁事情,總得先立個威。——《文明小史》 好苦惱阿!好苦惱阿!我出去,我出去。——佚名《劉弘嫁婢》 兒阿,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儒林外史》 (2) 又如:阿也(阿約,阿呀。哎喲)
Ⅱ 阿耶是什麼朝代的稱呼
阿耶是唐代的稱呼。阿耶是對父親的稱呼,阿耶是象聲詞,和阿爺相同,但是和漢字本身沒有關系。春秋時期也有稱呼父親為舅舅的,作為對父親的稱呼,父這個字是最為普遍的,也就是今天說的爸爸和爹的意思。
唐代人對與自家親哥哥便稱呼為兄長,或者以家中排行加兄為模式的稱呼,而對於親戚家的兄長也是稱表兄揮著是堂兄。而對於年紀比較大但是無血緣關系的人,則以姓氏加家中排行加兄或者姓氏加兄為稱呼。
(2)阿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唐朝的國號為唐,曾是晉的古地名。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其後,爵位傳至李淵。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後便以唐為國號,定都長安。因國君姓李,故稱李唐,尊稱為大唐。
Ⅲ 阿耶是什麼意思
阿耶是對父親的稱呼,阿耶是象聲詞,和阿爺相同,但是和漢字本身沒有關系。春秋時期也有稱呼父親為舅舅的,作為對父親的稱呼,「父」這個字是最為普遍的,也就是今天說的爸爸和爹的意思。
唐代人對與自家親哥哥便稱呼為「兄長」,或者以「家中排行+兄」為模式的稱呼;而對於親戚家的兄長也是稱「表兄」揮著是「堂兄」。而對於年紀比較大但是無血緣關系的人,則以「姓氏+家中排行+兄」或者「姓氏+兄」為稱呼。
古代對父親的稱呼
1、阿父
對父親的稱呼。
2、阿伯
對父親的一種口語稱呼。
3、阿公
對父親的方言俗稱。
4、阿翁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示兒》詩中「乃翁」乃是陸游自指,而非稱呼他人之父。
5、阿媽
這是女真人對父親的口語稱呼,在看清代特別是滿洲人的小說或者電視劇里,經常看到這樣的叫法。
Ⅳ 古代中阿耶是什麼意思
古代中阿耶是父親的意思。
阿耶是象聲詞,和阿爺相同,但是和漢字本身沒有關系。春秋時期也有稱呼父親為舅舅的,作為對父親的稱呼,「父」這個字是最為普遍的,也就是今天說的爸爸和爹的意思。
唐代人對與自家親哥哥便稱呼為「兄長」,或者以「家中排行+兄」為模式的稱呼;而對於親戚家的兄長也是稱「表兄」揮著是「堂兄」。而對於年紀比較大但是無血緣關系的人,則以「姓氏+家中排行+兄」或者「姓氏+兄」為稱呼。
Ⅳ 「阿字在古漢語字中是什麼意思
阿
ē
【名】
(形聲。從阜,可聲。本義: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同本義〖big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說文》
我陵我阿。——《詩·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詩·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詩·小雅·菁菁者莪》
又如:阿丘(一邊偏高的土丘)
泛指山〖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張衡《思玄賦》。注:「山下也。」
又如:阿阜(山峰,峰巒);崇阿(高大的山)
山坡〖hillside〗
細繒,古代一種輕細的絲織品〖finesilks〗
衣阿錫,曳齊紈。——《淮南子·修務》
被阿錫,揄紵縞。——《史記·司馬相如傳》
曳阿錫。——《漢書·禮樂志》。注:「細繒也。」
又如:阿錫(細的絲布。阿指細繒,錫是細布)
曲隅,角落〖corner〗
四阿重屋。——《周禮·考工記》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辭·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賦》。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漢書·禮樂志》。注:「水之曲隅。」
水邊〖waterside〗
丙午,天子飲於河水之阿。——《穆天子傳》
近旁〖nearby;near〗。如:阿門(旁門)
地名。即今山東省東阿縣〖Dong'ecounty〗。如:阿縞(古代齊國東阿縣所產的細繒)
阿
ē
【動】
曲從;迎合〖panderto;playupto〗
弗諫而阿之。——《國語·周語》。注:「隨也。」
阿鄭君之心。——《呂氏春秋·長見》
行叩誠而不阿兮。——《楚辭·逢紛》。注:「曲也。」
是察阿黨。——《禮記·月令》。注:「謂治獄吏以私恩,曲橈為也。」
又如:阿奉(阿諛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樣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偏袒〖beunfairlypartial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護);阿黨(結黨偏私)
[方言]∶通「屙」。拉,排泄大小便〖exerete〗。如:阿金溺銀(指生財有道);阿綿花屎(拖延,磨時間)
另見ā;ǎ;à;a
阿堵
ēdǔ
〖money〗俗指銀錢
任是親兒女,還隨阿堵移。——《二刻拍案驚奇》
阿堵物
ēdǔwù
〖money〗錢
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世說新語·規箴》
阿附
ēfù
〖fawnonandecho〗逢迎依附
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皆阿附畏事顯,不敢言。——《漢書·王尊傳》
阿其所好
ēqísuǒhào
〖pandertosb.』swhims〗迎合別人的喜愛
吾何能阿其所好為?——魯迅《墳·摩羅詩力說》
阿諛
ēyú
〖flatter;toady〗說別人愛聽的話迎合奉承
吾生為袁氏臣,死為袁氏鬼。不似汝輩諂阿諛之賊。——《三國演義》
阿諛曲從
老練的阿諛可以買動一個老實人
阿
ā
【助】
(漢語名詞詞頭,盛行於魏晉以後)
加在親屬稱呼前面有親昵的意味
阿姊聞妹來。——《樂府詩集·木蘭詩》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爺(又作「阿耶」。稱父親);阿翁(稱祖父;稱父親;婦女稱丈夫之父);阿嫂(對朋友之妻的稱呼);阿叔(對丈夫之弟的稱呼);阿家(又稱「阿姑」。婦人稱丈夫的母親);阿爹(稱父親;也尊稱長者);阿父(稱父親;也稱伯伯、叔叔,或作伯叔自稱);阿伯(尊稱年長的男子)
加於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稱呼,往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關系
阿女含淚答。——《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咸(侄子。晉朝阮籍的侄兒阮咸有才,後來遂用來稱侄子);阿連(弟弟。南朝宋謝靈運的族弟惠連很有才,人們隨謝靈運稱之為阿連);阿杜(原指周盤龍的小妾杜氏,後為妾的別稱);阿嬌(漢武帝陳皇後的小名;泛指美麗的女子);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阿瞞(三國曹操的小字)
Ⅵ 唐朝人是如何稱呼父母的
唐代兒女當面呼喚母親的用詞,以「娘」的衍生稱呼「阿娘」「娘娘(不是用來專門稱呼後妃的,只是普通的兒女叫自己母親)」等為主。在母親面前需要規矩嚴肅,那麼就叫「母親」或者——注意——稱呼父母的專用名詞「大人」。
跟叫母親的「娘」系列相比,唐代對父親的稱呼,最流行的稱呼是「耶(爺)」的各種衍生,如「耶耶(爺爺)」「阿耶(阿爺)」。父母合稱「耶(爺)娘」很常見,如老杜《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在唐代,「大人」是稱呼父母的專用名詞。
先從皇室講起,所有的唐代歷史劇中皇子都稱呼自己的父母為「父皇」、「母後」,聽起來很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但是!真正的史實是,「父皇」「母後」這種稱呼只不過是編劇們的杜撰,唐朝的皇子們絕不會當面這樣稱呼父母。
唐朝皇子稱呼皇後,正式一點的可以尊稱為「皇後殿下」,如果是關系非常親密的親生母子,那麼就和普通百姓家的稱呼是一樣的,叫「阿娘」或者「娘娘」。這里的「娘娘」並不是後宮劇里那種對後妃的特定稱呼,而是「母親」的意思。
皇子對皇帝的稱呼語,也並不是「父皇」,而是「父親」或者「阿耶」、「耶耶」。唐太宗李世民在給自己的愛子李治的信中就曾自稱為「耶耶」。
那麼,除了身份尊貴的皇室子弟,普通人家的孩子又是怎麼稱呼自己的父母呢?稱呼母親我們剛才已經說過了,平民與皇室無異,都叫「阿娘」。
對於父親,則有所不同。
唐朝人稱呼自己的父親,除了「父親」之外,還有一種稱呼叫「大人」。
沒錯,在唐朝「大人」這個詞只能用來稱呼自己的父親,是個特定稱呼。
三族血親:
父親:爸爸,又叫爹、爹爹、爹親、爹地、大大、老爸、爸比、爸、老爺子。
母親:媽媽,又叫娘、娘娘、娘親、娘妮、老媽、媽咪、媽、老娘。
親屬稱謂(QīnShǔ ChēngWèi):對血親、姻親的稱呼,或具有血親關系、姻親關系者的互稱。
古代將凡血緣相近的同姓本族和異姓外族都稱作親屬,通常指五代以內的任何血親或姻親
Ⅶ 在古代阿耶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阿耶意思是對父親的稱呼。
阿耶是象聲詞,和阿爺相同,但是和漢字本身沒有關系。《木蘭詩》中就有「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句子,這里的「阿爺」就是指父親。
唐朝叫父親的話口語是「耶耶」,書面語則是「父親」或者「大人」,在唐代,「大人」是一種嚴肅場合的稱呼語,是用來稱呼父母的。這種稱呼方式一直保留到了清代,一些話本中也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