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嶽」中的東岳是指哪座山
五嶽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岳的最高神祇。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游覽。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岳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岳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 北嶽恆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⑵ 五嶽中的東岳是什麼山
五嶽中的東岳指的是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因其氣勢之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
相傳遠古時期,黃帝曾登過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把泰山看成權力的象徵。泰山宗教文化發祥久遠,佛教傳入泰山後,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創建了朗公寺和靈岩寺。歷代文化名人紛至泰山進行詩文著述,留下了數以千計的詩文石刻。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五嶽分別是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東岳泰山(海拔1532.7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三山五嶽,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山。「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中嶽嵩山之峻,北嶽恆山之幽,南嶽衡山之秀」。俗語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⑶ 東岳是什麼山,在哪個省
東岳,即泰山。初名岱山,亦名岱宗,為我國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它拔地通天,巍然屹立於山東東部,總面積426平方千米,最高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1987年5月被聯合國定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⑷ 五嶽之中東岳是什麼山
東岳泰山
五嶽分別是:東岳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省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陝西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
北嶽恆山(2016.1米),位於山西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
⑸ 東岳什麼山
東岳是泰山,又叫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引申為「大而穩,穩而安」,因此泰山有「穩如泰山」、「國泰民安」、「泰山鴻毛」之說。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東岳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主脈、支脈、余脈涉及周邊十餘縣,盤卧面積達426平方千米。
⑹ 「東岳」是指哪座山
東岳,即泰山。初名岱山,亦名岱宗,為我國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
⑺ 東岳指的是哪座山 東岳是指什麼山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岳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陝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 北嶽恆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⑻ 東岳是什麼山西嶽是什麼山南嶽是什麼山中嶽是什麼山北嶽是什麼山
五嶽分別是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五嶽的說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
五嶽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岳的最高神祇。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游覽。
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岳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