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冰心的原名叫什麼
冰心原名謝婉瑩。
謝婉瑩筆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近現代偉大的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被稱為世紀老人。著有小說集《超人》,詩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讀者》、《小桔燈》等,主張愛的哲學,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冰心人物介紹:
冰心出生於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謝家大宅,畢業於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
1919年8月的《晨報》上,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代表作品有《繁星》《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兩個家庭》等。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因心功能衰弱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② 冰心原名是什麼
冰心原名謝婉瑩,是中國著名的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作品有《繁星》《春水》《超人》《寄小讀者》等。
冰心自幼聰慧,7歲即讀過《三國演義》、《水滸》等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1918年,冰心入讀協和女子大學理科,開始嚮往成為醫生,後受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轉文學系學習,曾被選為學生會文書。
1929年與吳文藻結婚,婚後隨丈夫游學,先後在日本、美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德國、蘇聯等地進行了廣泛的訪問。
1994年9月,冰心因心功能衰弱入住北京醫院,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③ 冰心的原名是什麼名字
冰心的原名是謝婉瑩。
冰心是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
人物評價:
冰心文學作品中所體現的寬廣人性是它的生命力,雖然作品數量很少,而且沒有長篇,但冰心那富有聲音的作品,以及對人性的一種側面的仔細的洞察,就像《小桔燈》一樣,賦予我們以溫暖心房的光芒。冰心是二十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④ 冰心原名叫什麼名字
冰心原名叫謝婉瑩,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是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⑤ 冰心原名叫什麼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於福州 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代表作《寄小讀者》,詩集《繁星》,《春水》等。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冰心紀念館位於煙台山上的東海關稅務司檢察長官邸舊址內。2006年,該建築作為煙台山近代建築群的一部分,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2008年1月開始,煙台市文化部門在舊址內改建冰心紀念館,並於2008年7月底竣工,8月3日正式對外全面開放。
冰心獎
冰心獎於1990年由學者雷潔瓊、作家韓素音等人共同創立,下設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藝術獎、冰心作文獎5個獎項。
冰心獎每年舉辦一次,在冰心生日前後頒發,創辦初期,冰心每屆都親自審讀獲獎作品。該獎是中國唯一的國際華人兒童文學藝術大獎,全球華文文章都可參與評比,歷屆獲獎者不僅有港、澳、台地區的作家,還包括其他國家作家。
⑥ 冰心原名叫什麼 冰心原名簡介
1、冰心原名叫謝婉瑩,冰心是她的筆名。據悉,這個筆名是謝婉瑩在1919年發表自己第一個小說的時候所使用的,冰心一詞取自於王昌齡的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如今冰心這個筆名要遠比她的原名更廣為人知。
2、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3、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