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誰提出來的
烏托邦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
烏托邦是一個理想的群體和社會的構想,名字由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一書中所寫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國「烏托邦」而來。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別是用於表示法律、政府及社會情況。
托馬斯·莫爾在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這個詞用來描述一種被稱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會和文學虛構的社會。這個概念也引申出了其他的概念,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烏托邦。
烏托邦一詞是源自於公元1516年英國人莫爾,對於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所提出的一個心目中理想的國度。他是位於一個小島上,島上的每一個人都要從事農業(因為民以食為天),而除了農業外每個人需有另一項專長,如木工,鐵工,泥工等...但沒有制衣,因為每個人都穿同樣的衣服而且都是自己做的,布料則是向公營倉庫拿取。為何每人都要穿同樣的衣服呢?因為穿同樣的衣服,就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追逐虛榮的問題出現。
托馬斯·莫爾,曾當過律師 、國會議員、財政副大臣、國會下院議長、大法官。1535年因反對亨利八世兼任教會首腦而被處死。
1886年,在莫爾去世三百多年後,被羅馬天主教會的教宗庇護十一世冊封為聖人,在1980年與主教費舍爾一起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尊為殉教聖人。
人們常說:「像托馬斯·莫爾那樣聖德卓越的人,自始至終是聖善的。」他常向天主祈禱道:「主呀,請你賜我常懷有與你結合的善念。這並不是為了逃避現世的苦,煉獄的暫罰,也不是為了逃避地獄的永罰,也不是為了享受天國的永福。我希望與你結合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愛你的緣故。』」作為天主教徒中的殉道烈士,他非常罕見地獲得了左右翼的一致推崇:左翼發現了他的共產主義理想,右翼發現了他的對天主教的忠誠。
他在英國歷史上最偉大100個名人中評選中名列第37位。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烏托邦來由,感謝閱讀。
Ⅱ 烏托邦是什麼
可能很多朋友也聽說過烏托邦這個詞兒,到底烏托邦是什麼呢?Ⅲ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烏托邦(Utopia)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
烏托邦是一個理想的群體和社會的構想,名字由托馬斯·摩爾的《烏托邦》一書中所寫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國「烏托邦」而來。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別是用於表示法律、政府及社會情況。
托馬斯·摩爾在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這個詞用來描述一種被稱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會和文學虛構的社會。這個概念也引申出了其他的概念,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烏托邦。
(3)烏托邦是什麼擴展閱讀
形態
摩爾的《烏托邦》一書與柏拉圖的理想國有很大聯系。這是一個理想、完美的共和國(社會平等主義者和和平主義者的觀點),雖然他的子民們也要為此而工作而奮斗。但是社會上的一切丑惡現象,如貧窮和苦難,都遠離這個世外桃源。這里只有幾條法律規定,沒有律師。並且沒有城民願意發動戰爭。
但是他們從周邊的好戰國家雇來雇傭兵(他們讓這些雇傭兵面對威脅,是因為他們希望所有好戰的人都在戰爭中滅亡,最終只留下愛好和平的人)。這樣的社會也以包容的心態迎接各種宗教流派。一些讀者認為摩爾想以此來作為國家建設的藍本,而其他一些人認為摩爾其實沒有這樣的打算。
一些人立場堅定地認為,摩爾的《烏托邦》的作用其實是用一個理想的社會來諷刺摩爾身處時代的英格蘭社會。這種看法也順理成章的解釋了這本書和這個國家名字的意義。
烏托邦在希臘語中的讀音在「沒有的地方」和「好地方」間含糊不清:烏托邦是由音節ou-(意為「不」)和topos(意為「地方」)而組成的復合詞,但是他又與由同音前綴eu-(意為「好」)組成的詞同音。這樣其實也是在暗示:「沒有地方」是真正「完美的地方」。
烏托邦概念的另一個版本來自於猶希邁羅斯公元前3世紀所著的《聖神的歷史》(Sacred History)中記載的Panchaea島。
Ⅳ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烏托邦為「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所以烏托邦的世界只存在於理想之中,寄託了人類的一種美好的願望。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採納。
Ⅳ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烏托邦
烏托邦
wu
tuo
bang
1.Utopia
2.an
ideal
place
or
state
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在他寫的《烏托邦》一書中,描繪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那裡一切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勞分配,人人從事生產勞動,而且有充足的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和娛樂,那裡沒有酒店、妓院,也沒有墮落和罪惡。烏托邦用於比喻無法實現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會。(圖為摩爾《烏托邦》一書中的烏托邦地圖)什麼是烏托邦烏托邦是人類對美好社會的憧憬,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西方一位學者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烏托邦式的愛情也是美好至極的
。
烏托邦主義是社會理論的一種,它試圖藉由將若干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一理想的國家或社會,而促成這些價值和實踐。一般而言,烏托邦的作者並不認為這樣的國家可能實現,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繪的形態付諸實現。但是他們並非在做一項僅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烏托邦主義這個詞彙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圖《理想國》(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烏托邦)中所顯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擴大描繪某一概念(正義或自由),以基於這種概念而建構之理想社群的形式,來展現該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質。在某些其他的場合,例如摩爾(Sir
Thomas
More)的《烏托邦》(Utopia,1516),其目標則主要是批判和諷刺:將烏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當時社會的罪惡作巧妙的對比,而藉之譴責後者。只有極少數的烏托邦作者––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顧》(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圖根據其烏托邦中所認真規劃的藍圖來改造社會。就其本質而言,烏托邦的功能乃是啟發性的
Ⅵ 烏托邦什麼意思
烏托邦
1.Utopia
2.an ideal place or state
《烏托邦》一書是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的不朽巨著,書的全名原為《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書》。 這部書是1515-1516年他出使歐洲時期,用拉丁文寫成的。書中描繪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那裡一切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勞分配,人人從事生產勞動,而且有充足的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和娛樂,那裡沒有酒店、妓院,也沒有墮落和罪惡。烏托邦用於比喻無法實現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會。(圖為摩爾《烏托邦》一書中的烏托邦地圖)
什麼是烏托邦
烏托邦是人類對美好社會的憧憬,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西方一位學者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烏托邦式的愛情也是美好至極的 。
烏托邦主義是社會理論的一種,它試圖藉由將若干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一理想的國家或社會,而促成這些價值和實踐。一般而言,烏托邦的作者並不認為這樣的國家可能實現,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繪的形態付諸實現。但是他們並非在做一項僅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烏托邦主義這個詞彙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圖《理想國》(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烏托邦)中所顯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擴大描繪某一概念(正義或自由),以基於這種概念而建構之理想社群的形式,來展現該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質。在某些其他的場合,例如摩爾(Sir Thomas More)的《烏托邦》(Utopia,1516),其目標則主要是批判和諷刺:將烏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當時社會的罪惡作巧妙的對比,而藉之譴責後者。只有極少數的烏托邦作者——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顧》(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圖根據其烏托邦中所認真規劃的藍圖來改造社會。就其本質而言,烏托邦的功能乃是啟發性的。
烏托邦的探尋
直到十七世紀之前,烏托邦一般均被置於地理上遙遠的國度;十六與十七世紀歐洲航海探險的發現,使人們大為熟悉這個世界,因而使此一有用的設計銷聲匿跡。自彼時起,烏托邦所處的空間或移到外太空(十七世紀開始有月球之旅)、或海底(像經常發現的傳說中沉沒於大西洋的大陸文明)、或者地殼底下的深處。然而漸漸地烏托邦就由空間的轉置變成時間的轉置,這一進展最初是由十七世紀的進步觀念所鼓舞,之後則被李爾(Lyell)的新地質學和達爾文(Darwin)的新生物學中鉅幅擴張的時間觀念所鼓舞。,烏托邦不再是較好的空間,而是較好的時間。威爾斯(H.G.Wells)乘著他的時光旅行家航向數十億年後的未來,史德普頓(Olaf Stapledon)在《人之始未》(Last & First Men,1930)中,則用二十億年的時間比例來表示人類朝向全然烏托邦境界的攀升。
從空間到時間的轉置也使烏托邦中產生了一種新的社會學的現實主義。烏托邦此時被置於歷史中,然而無論距離烏托邦的極致之境是何等遙遠,它至少可呈現出:人類或許是無可避免地正朝向它發展的光景。十七世紀科學和技術的聯結加強了這個動向,例如培根(Bacon)的《新大西洋大陸》(New Atlantis,1627)和康帕內拉(Campanella)的《太陽之都》(City of the Sun,1637)中所表現者。隨著十九世紀社會主義(它本身即深具烏托邦色彩)的興起,.烏托邦主義便逐漸變成關於社會主義之實現可能性的辯論。貝拉密以及威爾斯的烏托邦(《現代烏托邦》〔Modern Utopia,1905〕)皆是為正統社會主義辯護的有力著作;但是摩里斯(William Morris)則在《來自烏有之鄉的消息》(News form Nowhere,1890)中提出了另一種吸引人的訟法。這個異種的替代說法乃因「反烏托邦」(dystopia 或 anti utopia)的發明而出現,此乃對所有烏托邦希望的逆轉和猛烈的批評。這個觀念由巴特勒(Samuel Butler)反達爾文主義的《烏有之鄉》(Erewhon,1872)一書所預示,而在1930和1940年代達到了頂點,尤其表現於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和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1949)這兩本書中。在這暗淡的年代理,只有史基納(B.F.Skinner)的《桃源二村》(Walden Two,1948)維護著烏托邦的火炬使之不熄,然而仍有許多人在這個行為工程(behavioural engineering)的,烏托邦中察覺到比最黑暗的反烏托邦更可怕的夢魘。但是烏托邦主義卻在1960年代強而有力地復活,例如像馬孤哲(Herbert Marcuse)的《論解放》(An Essay on Liberation,1969)這樣的著作;而在未來學和生態學的運動中也可見其蓬勃的生氣。
或許烏托邦主義是人類情境所固有的,也許它只內在於那些受古典和基督教傳統影響的文化之中;但是我們大可同意王爾德(Oscar Wilde)的話:一張沒有烏托邦的世界地圖是絲毫不值得一顧的。
非常烏托邦三部曲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人類社會「非常烏托邦」三部曲(我不說「反烏托邦」這個名詞,因為書中的不少「非常烏托邦」已經成為了現實,只能承認,反卻不能,或者說很難,老虎吃天無從下口),包括《美麗的新世界》、《我們》、《一九八四》三部優秀小說。最早發表的是《我們》,在1920年;《美麗的新世界》發表於1932年;1948年,英國作家奧威爾以未來的1984年為名發表了《一九八四》,但前者的影響明顯沒有後兩個。
這是三部偉大的富有激情的預言小說,政治小說,被世人稱為二十世紀偉大的「『非常烏托邦』三部曲」。對於它們的作者來說,無論是赫胥黎、扎米亞京,還是奧威爾,都把喪失個性視為人類未來的最大悲劇,這種喪失或是由於科學進步或是因為來自權力的暴力。
說起烏托邦,一種解釋就是盡善盡美的理想世界,或完美的最終解決。理想與烏托邦有一根本不同點,這就是理想未必是無法實現的,而烏托邦則肯定無法實現。烏托邦永遠只能存在於人類的意識和文字中。烏托邦必然要有完美的性質,理想卻不必。現代化是許多不發達國家和民族的理想,但它並不等於人間天堂。追求這一理想的人也不一定將它視為問題的最終解決。理想不一定是現實的批判與否定,烏托邦卻總是作為現實的對立面出現。由此可見,理想與烏托邦之間有重要的區別。但它們有一共同的本原,這就是人類希望與夢想的本能。理想是它的一般表現,而烏托邦是它的最高形式。誇父追日,西西弗斯永遠推石上山,則是它永恆的象徵:追求完美,而不是達到完美。1516年,托馬斯.莫爾發表著名的《烏托邦》被稱為烏托邦文學的經典。
而「非常烏托邦」是什麼呢?這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今天可以從赫胥黎、扎米亞京、奧威爾的經典「非常烏托邦」作品中找到關於「非常烏托邦」的很形象很豐富的答案。
當然,著名的「非常烏托邦」作家赫胥黎和奧威爾一再否認,社會主義、甚至前蘇聯,是他們「非常烏托邦」的主要目標。第一,《美麗的新世界》以美國夢的實踐為基礎,矛頭主要指向所謂的科學主義。再者,《一九八四》則以極權主義為目標。由於《一九八四》出版於冷戰時期,自然被許多人看成是冷戰小說。第三,對於扎米亞京的非常烏托邦小說《我們》奧威爾在評論中說:「扎米亞京似乎針對的不是任何特定的國家,而是工業文明所含有的目標。」總之,無論是赫胥黎,奧威爾,還是扎米亞京,他們筆下的「非常烏托邦」行為,實際針對的並不是某一特定的烏托邦,而是現代烏托邦本身。
Ⅶ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啊
烏托邦(Utopia)本意為「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英國人)在他的名著《烏托邦》(全名是《關於最完全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中虛構了一個航海家——拉斐爾·希斯拉德航行到一個奇鄉異國「烏托邦」的旅行見聞。在那裡,財產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實行著按需分配的原則,大家穿統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廳就餐,官吏是公共選舉產生。他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必須消滅它。
中文名:烏托邦
外文名:Utopia
首都:亞馬烏羅提城
經濟制度:共產主義制
官方語言:烏托邦語
人口數量:大約3240000人
GDP總值:無限大
人均GDP:無限大
政治制度:議會制
人類發展指數:1.000(最高)
基尼指數:0(收入絕對平均)
最高首腦名稱:總督
地方官員名稱:攝護格朗特、特朗尼菩爾
法律體系:烏托邦法系
建國國父:國王烏托普
國慶日:公元前205年
貨幣:無,按需分配
Ⅷ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說起烏托邦,一種解釋就是盡善盡美的理想世界,或完美的最終解決。理想與烏托邦有一根本不同點,這就是理想未必是無法實現的,而烏托邦則肯定無法實現。烏托邦永遠只能存在於人類的意識和文字中。烏托邦必然要有完美的性質,理想卻不必。現代化是許多不發達國家和民族的理想,但它並不等於人間天堂。追求這一理想的人也不一定將它視為問題的最終解決。理想不一定是現實的批判與否定,烏托邦卻總是作為現實的對立面出現。由此可見,理想與烏托邦之間有重要的區別。但它們有一共同的本原,這就是人類希望與夢想的本能。理想是它的一般表現,而烏托邦是它的最高形式。誇父追日,西西弗斯永遠推石上山,則是它永恆的象徵:追求完美,而不是達到完美
Ⅸ 什麼是烏托邦
它一般用來描寫任何想像的、理想的社會。有時它也被用來描寫今天社會試圖將某些理論變成實現的嘗試。往往烏托邦也被用來表示某些好的,但是無法實現的(或幾乎無法實現的)建議、願望、計劃等。
簡單來說就是理想的象徵,比喻現實社會不可能的美好事物的一切,很完美的那種。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Ⅹ 烏托邦的含義是什麼 烏托邦的含義解釋
1、烏托邦的英語音譯詞。「烏」是「沒有」,「托邦」是「地方」,「烏托邦」就是「沒有的地方」。是空想社會主義創始人托馬斯·莫爾所寫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一書的簡稱,也是此書中虛構的社會組織的名稱。後來烏托邦成為「空想」的同義語。
2、烏托邦(Utopia)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