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元宵節是什麼時間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原意為「 上元節的晚上」,因 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節期節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 舞龍、 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❷ 什麼是元宵節
元宵節(別稱:上元節、天官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英文名:Lantern Festival)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日期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它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該節日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原意為「 上元節的晚上」,因 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
❸ 元宵節什麼時候過
元宵節時間:
元宵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
元宵節的節日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試燈」,十五日夜為「正燈』,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習俗也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大張燈火。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❹ 元宵節的節日時間是什麼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❺ 2021元宵節是什麼時候幾月幾日
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
1、吃元宵
元宵節當天吃「元宵」是我國一項傳統習俗。元宵又稱湯圓,「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由來已久。
宋代,民間過元宵節即流行吃一種新奇的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每當正月十五,各地民眾紛紛製作元宵,以慶賀佳節。
2、放煙花
燃放煙花是我國慶祝節日必不可少的助興活動,元宵節自然不例外。當五彩繽紛的煙火射向高空,頓時夜空錦綉團團、璀璨奪目,地上火樹銀花,天上人間構成了一副美麗的畫面,這也正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最愛觀賞的節目之一。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3、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4、社火
社火是我國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小編的家鄉在北方,每年正月十五,各個村子都有社火表演,寓意來年村民日子紅紅火火。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5、舞獅子
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聽說在南方盛行。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6、賞花燈
賞花燈是老百姓過元宵節的一件樂事,也是至今仍廣為流傳的一項活動。在正月十五這天,各地廟會、公園便紛紛推出賞花燈的活動,屆時天上繁星萬點、地上火樹銀花,人間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非常熱鬧。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7、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這也是人們用來消災祈健康的一種活動。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在元宵節之夜,很多婦女就會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就樣就能祛病延年。元宵節這天單身的朋友利於多走動,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運勢。
❻ 2021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具體時間在什麼時候 2月26日星期五
元宵 節在我國有著古老的時間,是屬於我國的 傳統節日 之一,在元宵節到來的時候人們就會想要了解元宵節的時間,那麼2021年元宵節的具體時間在什麼時候呢?元宵節的節日快樂寄語是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和分析吧!
元宵節的節日快樂寄語
1、元宵節給你送個湯圓吃,讓你甜甜蜜蜜入心口,元宵節給你帶來花燈,帶亮你的隱藏心,元宵節給你猜猜字謎,讓你事事順利萬事如意。
2、這個的元宵節月亮圓,這個的元宵節喜慶多,這個的元宵節心情愉快來,這個的元宵節團圓幸福多多,這個的元宵節身體健健康康,這個的元宵節財運滾滾而來,這個的元宵節年年吉祥如意多,這個的元宵節好事多多來。
3、月兒圓,寄予著我的很多思念;湯圓圓,包裹著我無限的祝福;夢兒圓,蘊藏著我無窮的掛戀;微信的詞圓,願幸福伴你走過一年又一年。元宵節歡樂。
4、漂亮的夜空,把夢想呈現;圓圓的明月,把幸福實現;美麗的花燈,把節日妝扮;溫馨的微信,把祝福傳遞;我的心願:願你元宵節歡樂幸福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