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葯是什麼
山葯又稱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葯、淮山、白山葯,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葯,葯用來源為薯蕷科植物山葯乾燥根莖。山葯,作為葯食兩用的中葯材,受區域氣候特徵、地質特點、生長習性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不同的特徵。
⑵ 山葯是什麼
(劉玉亭、李志亮)
山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D.batatas Decne)〕 又名懷山葯,為薯蕷科多年生纏繞草本。主產河南、山西、河北、陝西等省;山東、河北、浙江、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區亦有栽培。以塊莖入葯。塊莖中含皂甙、甘露聚糖、植酸、尿囊素、膽鹼、多巴胺、山葯素I、精氨酸、澱粉酶、蛋白質、脂肪、澱粉及碘質等。味甘,性平。在健脾止瀉,補肺益腎的功能。用於脾虛久瀉,慢性腸炎,肺虛咳喘,慢性腎炎,糖尿病,遺精,遺尿,白帶等症。
一、形態特徵
塊莖直生,肉質肥厚,略帶圓柱形,長可達1m,外皮灰褐色,生多數須根,斷面白色,帶粘性。莖略帶紫色。葉對生或三葉輪生;葉呈卵狀三角形,邊緣3淺裂至3深裂,葉腋內常有珠芽。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為長穗狀,雌花序1—3個生於葉腋;花乳白色,花被6片;雄花有6個雄蕊;雌花花柱3,柱頭2歧。蒴果具3棱,扁圓形或圓形。種子具膜質翅(圖14—17)。
圖14—17 山葯形態圖
1.雄花枝 2.雄花 3.零餘子著生情況 4.莖下部葉 5.莖上部葉 6.塊莖二、生物學特性
(一)生長發育
山葯在地溫達到13℃以上時,才能發芽出苗。以龍頭作種,栽後先生芽後生根;零餘子(山葯豆)栽種,先生根後生芽。幼苗在適宜的土壤濕度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7月上旬至8月上旬,先後於葉腋間生有氣生塊莖(零餘子)。8月中旬至9月下旬為地下塊莖迅速生長發育時期,肥、水條件必須滿足其需要,才能獲得高產。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山葯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嚴,喜溫暖,也耐寒。凡向陽溫暖的平原或丘陵地區,均能生長良好。四川在海拔1600m山地栽種,仍能正常生長並獲得中等產量。由於山葯是一種深根性植物,要求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土壤酸鹼度以中性為最好,pH6.5—7.5的土壤均可種植,過鹼土壤山葯塊莖不能充分向下生長;過酸土壤易生支根和根瘤。土壤質地過於粘重或過砂以及低窪地均不宜栽培。山葯吸肥力強,一般不宜連作。有線蟲病的土地,也不宜栽種。
三、栽培技術
(一)類型
山葯的栽培類型較多,主產區河南有太谷、鐵棍、大白皮、小白皮等,其中太谷山葯產量高,塊莖粗而短,含水量大,折干率低(6—7∶1);鐵棍山葯產量稍低質量較好,折干率高(3—4∶1)。其他各地栽培的山葯,多屬主產區的栽培類型。
(二)選地與整地
應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向陽、排水流暢、酸鹼適當的砂質壤土為好。
山葯塊根入土較深,有的可達1m,故土地需要深耕。冬季深耕土地,翌年下種前施基肥,畝施廄肥、堆肥等約5000kg,均撒地面,再細翻土,深約50cm,然後耙平。南方因雨水較多,於栽種前開寬1.3m高畦,以利排水;北方雨水少,在栽種時,每栽完4—5行之後,隨即造成10—15cm高的畦埂,以便灌水。此外,在北方亦有採用壟栽的。
(三)繁殖方法
山葯的繁殖方法有兩種,一是用龍頭(蘆頭)繁殖,二是用零餘子(山葯豆)繁殖。
1.龍頭繁殖
龍頭即塊莖上端有芽的1節。在收獲山葯時,選擇頸短、粗壯、無分歧和無病蟲害的山葯,將上端有芽的1節取下,長17—20cm作種(即龍頭)。龍頭收後到第二年栽種相隔約半年,故必須妥為貯藏,以免腐爛。南方在龍頭收後,放室內通風處晾6—7天;北方可白天放在室外高粱秸笆上曬4—5天;使表面水分蒸發,斷面癒合,然後放入地窖內(北方)或放在乾燥的屋角(南方);一層龍頭一層稍濕潤的河沙,約2—3層,上蓋草防凍保濕。貯藏期間常檢查,若沙過干過濕則應及時調換,直至栽種時取出作種。
龍頭是山葯大田生產上的主要繁殖材料。每株山葯每年只生成一個龍頭,還有各種損耗,因此,龍頭數量逐年減少。龍頭在栽培中逐年變細變長,產量下降,不宜再作繁殖材料,需用零餘子繁殖的龍頭來更換。
2.零餘子繁殖
收獲前將散落在田間的零餘子收集粒選後,裝在木桶或竹簍內貯藏。南方3月(北方4月)播種,播前在整好的土地上造畦,南方開1.3m寬的高畦,北方打埂作畦。在畦上開溝,溝心距20—27cm,深5—7cm,按株距3—5cm播零餘子1粒,播後施以人畜肥及草木灰,然後覆土與畦面平,稍加鎮壓。
播後15—20天出苗。幼苗出土後,注意勤除草,淺中耕,施肥2—3次。乾旱時澆水。10月下旬苗枯時,收集零餘子後割去蔓莖,挖出根部(稱栽子),將挖出的栽子進行株選貯藏(方法同龍頭);南方也可不挖出,留在土中,到第二年栽種前挖出作種。
用零餘子培育成的栽子,其質量的好壞與零餘子大小有關,用大零餘子培育出的栽子大,成栽率高;用小零餘子培育出的栽子也小,成栽率低(表14—30)。故應選用較大的零餘子作種。
表14—30 零餘子大小對培育栽子產量的影響
零餘子培育出的栽子(栽後第二年即為龍頭)在大田栽培中,第1—2年產量較高,以後逐年下降,至第4—5年必須全部更換,故零餘子培育出的栽子在生產上只能使用4—5年。
不同的繁殖材料與山葯產量的關系密切。利用栽子作種的產量較用龍頭作種的產量高(表14—35);用大栽子作種較用中、小栽子的產量高(表14—31);用粗壯龍頭作種較用細弱龍頭作種的產量高(表14—32)。
表14—31 栽子大小對山葯產量的影響
表14—32 龍頭粗細對山葯產量的影響
表14—35 設立支柱與蔓莖伏地的產量比較
(三)栽種
南方3月,北方4月上、中旬栽種。栽種前先在畦上開溝,溝心距30cm,溝深7cm;然後將栽子或龍頭平卧放入溝中,芽口距離20cm,每溝最後一個的芽口應回頭倒放,使與前一個平行而頭尾各在一端(圖14—18)。栽後,每畝用人畜糞尿約1600kg施入溝中,隨即覆土與畦面相平。
圖14—18 山葯栽種方法示意圖
山葯適當密植可以提高產量(表14—33),有的地區產量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栽種密度不夠。
表14—33 栽培密度對山葯產量的影響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施肥
苗高30cm左右進行中耕除草。於行間淺鋤,注意勿傷栽種與折斷莖蔓,並重施一次追肥,畝施人畜糞水2500—3000kg。此後如有雜草可拔除,因莖蔓封畦,不宜再行中耕。如有可能,最好再施一次追肥。因山葯喜肥,適當增施肥料是山葯增產的重要措施(表14—34)。
表14—34 增施肥料的增產效果
2.設立支柱
在第一次中耕除草施肥之後,於每株旁插一支柱,南方用小竹子、小樹條;北方用秫秸等,長度2m左右。相鄰兩行的4根支柱頂端捆在一起,以防被風吹倒。同時應將莖蔓引上支柱。據試驗觀察,凡不設立支柱任其蔓莖伏地生長的,則莖蔓相互纏繞重疊,通風透光差,下部葉片大部脫落,大大減少了光合作用的綠色面積,因而嚴重影響生長,單產較低(表14—35)。
3.灌溉排水
山葯在發芽初期及7—9月生長旺盛期,應保持一定的土壤濕度方能生長良好。北方雨水少,土干,栽種後應澆1次水,以利出苗。生長期中若土壤乾燥,塊莖扁平瘦小,產量低,質量差;土壤濕度過大也影響塊莖生長,甚至發病死亡。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炭疽病
(Gloeosporium pestis Massee)
為害莖葉。罹病葉片有褐色略下陷的病斑,並具有不規則輪紋。雨季為害嚴重。防治方法:清除殘株病葉,集中燒毀;移栽前栽種可用1∶1∶150—200倍的波爾多液浸種栽5—10分鍾;發病期噴灑65%代森鋅500倍液或退菌特800—1000倍液。
2.褐斑病
(Cylindrosporium dioscoreae Miyabe et Ito.)
被害葉片,葉面病斑褐色,呈不規則形,後期病斑穿孔。本病在多雨季節為害嚴重。防治方法:清潔田園,處理殘株病葉;輪作;發病期可用50%瑞毒霉1000倍液噴霧防治。
3.蓼葉蜂
(Blennocampa sp.)
幼蟲灰黑色,是為害山葯的一種專食性害蟲,5—9月密集在山葯的葉背,取食葉片,將全株葉片大部吃光,對產量影響很大。防治方法:幼齡期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
四、採收與加工
(一)收獲
栽種當年10月地上部分枯死時,即可收獲。先將支柱連莖蔓一齊拔起,搖落蔓莖上的零餘子,並將落在地上的零餘子收集。從畦的一端開始,先挖深溝並依次細心挖出山葯塊莖,嚴防挖斷;還應注意保護龍頭不受損傷。挖後,就地將作種用的龍頭掰下,分別運回。如雨水調順,每畝可收零餘子250—500kg、鮮山葯1200—2200kg。
(二)加工
塊莖運回後,應及時加工。洗凈塊莖,泡在水中,用竹刀或玻璃片颳去外皮。刮皮後隨即放入熏灶,用硫磺熏蒸,每100kg鮮山葯用硫磺0.5kg,熏20—30小時,當塊莖變軟後,取出曬或炕至全乾,即為毛條。烘乾時要控制溫度不能過高,以40—50℃為宜,以免烘焦或空心。南方雨水多,土壤濕度大,塊莖含水量高,折干率低,一般6kg鮮山葯加工乾燥後可得毛條1kg;北方3—4kg鮮山葯可得1kg毛條。一般畝產毛條200—250kg。高產者可達350—400kg。
產品質量要求質堅、色白、粉足、乾燥。
⑶ 山葯 是什麼
:「山葯」是一種中葯,別名為「淮山葯、懷山葯、山菇」。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根莖。主產河南。一般在秋季或冬季...
⑷ 山葯是什麼東西
山葯就是中葯,干品是淮山。中醫古方「六味地黃丸」里就有這味葯,腎寶就由這古方而來。
鮮品的話很好吃,廣東人冬天火鍋必放。
山葯不是土豆。
⑸ 山葯是什麼
山葯又稱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葯、淮山、白山葯,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葯,葯用來源為薯蕷科植物山葯乾燥根莖。 山葯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山葯最適宜與靈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葯在食品業和加工業上大有發展前途。
葯品名稱
山葯
不良反應
一次吃得太多、容易脹悶、個別人有過敏反應
別名
懷山葯、山蕷、麻山葯、薯蕷。
劑型
片劑,常燉湯食用
是否處方葯
非處方葯
更多
葯源相關
史載
山葯原名薯蕷,唐代宗名李預,因避諱改為薯葯;北宋時因避宋英宗趙曙諱而更名山葯。河南懷慶府(今博愛,武陟,溫縣)所產最佳,謂之「懷山葯」。「懷山葯」曾在1914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遂蜚聲中外,歷年來向英、美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本草綱目》說它有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等滋補功效。
產地
山葯,作為葯食兩用的中葯材,受區域氣候特徵、地質特點、生長習性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不同的產地特徵。山葯主產地河南博愛、武陟、溫縣等地,山西、陝西、山東、河北、浙江、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也有栽培。以廣西、河北、河南等地為主的幾大產地構成了國內主要山葯栽培區。
別名
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葯、淮山、白山葯、水山葯、毛山葯、光山葯
來源
本品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乾燥根莖。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凈,除去外皮及須根,用硫黃熏後,乾燥;也有選擇肥大順直的乾燥山葯,置清水中,浸至無干心,悶透,用硫黃熏後,切齊兩端,用木板搓成圓柱狀,曬干,打光,習稱「光山葯」。
註:同屬植物野山葯Dioscorea japonica Thunb.野生於我國各地。其根亦作山葯入葯,功效類同。
製法
山葯:除去雜質,分開大小個,泡潤至透,切厚片,放於焙籠中烘乾(明代李中立著《本草原始》雲:「凡葯曬干者極多,古人何必獨加干字於山葯之上)。
麩炒山葯:取凈山葯片,照麩炒法(附錄Ⅱ D)炒至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