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寒而慄是什麼意思
漢武帝時,有一個叫義縱的人。他沒有真才實學,卻一再升遷當上大官。他官運亨通的訣竅就是恣意殺人。 一年,他到南陽當太守。當時南陽有個叫寧成的官,和義縱一樣殘忍。寧成聽說義縱到南陽當太守,只好出城迎候。不料,義縱一到南陽就派人把寧成殺了。他一不做二不休,還把寧成全家殺得一個不剩。後來,他到定襄當太守,又一下捉了200人。家屬們去探監,又一齊被捕。結果,400餘百姓統統被殺,令人不寒而慄。 栗,即慄,膽戰。「不寒而慄」就是說,天未寒而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2. 不寒而慄意思是什麼
摘要 你好,不寒而慄的意思是不寒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栗是發抖的意思。
3. 什麼叫不寒而慄
不寒而慄是一個漢語成語;
讀音是bù hán ér lì;
意思是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通俗地說就是形容因為害怕而發抖。
出自《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滑民佐吏為治。
成語故事:西漢武帝的時候,有個名叫義縱的人。他姐姐義姁是個醫生。她因醫好了王太後的病,王太後很寵愛她,義縱也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黨郡一個縣做縣令,後又升為長安縣令。他在任職期間,能夠依法辦事,不講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權有勢的人,當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變。漢武帝認為他很有才幹,就調任他為河內郡都尉,後又升為南陽太守。當時,南陽城裡居住著一個管理關稅的都尉名叫寧成,這人很殘暴,利用手中的權力橫行霸道,百姓們都很害怕他,甚至連進關、出關的官員都不敢得罪他。人們都說,讓寧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給狼管。寧成聽說義縱要來南陽任太守,有些不安。等義縱上任那天,帶領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邊迎接義縱。義縱知道寧成這樣做的目的,對他不理不睬。一上任,義縱就派人調查寧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統統殺掉,最後,寧成也被判了罪。這一來,當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為也有劣跡,嚇得逃離了南陽。
後來,漢武帝又調義縱任定襄(在今山西)太守,那時,這個地區的治安很混亂。義縱一到定襄,就將監獄中二百多個重罪輕判的犯人重新判處死刑,同時將二百多個私自來監獄探望這些犯人的家屬抓了起來,說他們想要為犯人開脫罪行,也一起判處死刑。
那天,一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盡管那天天氣不冷,然而,住在這個地區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嚇得不寒而慄。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想到、聽到或見到令人恐懼不安的事
現有用法舉例:
4. 不寒而慄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成語】: 不寒而慄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解釋】: 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滑民佐吏為治。」
【舉例造句】: 豈果脂粉之氣,不勢而威?胡乃骯臟之身,不寒而慄。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
【拼音代碼】: bhel
【近義詞】: 毛骨悚然、提心吊膽、膽戰心驚
【反義詞】: 無所畏懼、臨危不懼
【歇後語】: 夏天發抖;六月天全身發抖
【燈謎】: 熱身戰;六月打顫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恐怖的場合
【英文】: one's blood runs cold < one's blood turns to ice; shudder with fear; tremble with fear >
5. 不寒而慄是啥意思
不寒而慄:【基本解釋】: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拼音讀法】:bù hán ér lì
【使用舉例】: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種種危險,真教人~。
【近義片語】:毛骨悚然、提心吊膽、膽戰心驚
【反義片語】:無所畏懼、臨危不懼
【使用方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想到、聽到或見到令人恐懼不安的事
【成語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
【歇後語】:夏天發抖;六月天全身發抖
6. 不寒而慄意思是什麼
【解釋】不寒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
【近義詞】毛骨悚然、膽戰心驚、心驚肉跳、提心吊膽、屁滾尿流、小心翼翼、膽顫心驚。
【反義詞】臨危不懼
【拼音】[ lín wēi bù jù ]
【解釋】臨:碰到,面對。面對危難,一點也不害怕。也作「臨危不顧」。
【近義詞】大義凜然、見義勇為、無私無畏、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反義詞】不可終日、驚惶失措、惶惶不可終日、如臨大敵、貪生怕死、望風而逃、驚慌失措、不寒而慄、臨陣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