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溫故而知新是什麼意思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這句話的出處是《論語·為政》。
知,領悟;知新:有得到新的體會和通悟新的內容兩重意思。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
出處:《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yǐ)。」(翻譯: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點做別人的老師了。」)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6.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7.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9.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0.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Ⅱ 溫故而知新 是什麼意思
溫故而知新: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出處《論語》--《為政》創作為春秋時期。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造句
1、在孔子看來,學習要能舉一反三,要聞一知十,這才是溫故而知新,才是創造性的學習。
2、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3、研究歷史,就是要弄清過去事情的本來面目,才能溫故而知新。
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但是孔子認為君主是聖明的,是錯的。
5、成長讓我們錯過了太多玩耍的機會,讓我們不得不在父母的喋喋不休下努力學習;不得不在老師的噂噂教導下溫故而知新。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Ⅲ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
溫習學過的知識。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è)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yǐ) 。」(《為政》)
白話釋義:
孔子說:「學習並且時常地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出謀劃策盡心竭力了嗎?跟朋友交往真誠相待了嗎? 老師傳授的知識復習了嗎? "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點做別人的老師了。」
寫作背景:
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
《論語》記錄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這篇課文中的第1至9則都屬於語錄體。所選10則,一方面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態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
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事的原則。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侯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
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侯,「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卒,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Ⅳ 溫故而知新什麼意思
溫故而知新,解釋: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
參見: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出處《論語》--《為政》創作為春秋時期。孔子說:「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Ⅳ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
出處:《論語》
原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麼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
(5)溫故而知新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賞析:
從普遍的意義上看,一切歷史與現實的文化構成都是可以為後人所用的「故」。在孔子那裡,可以分為兩類:由於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所以,古代的典籍就成了「故」的主要部分,這一類是「故」文本的形式,即《詩》、《書》、《禮》、《易》、《春秋》等以及成文的典章制度。
在這一方面,孔子主張「博學於文」。另一類是非文本形式,主要是指體現在社會行為中的禮儀習俗知識。孔子所強調的聞見之知,就屬此類。
Ⅵ 溫故知新是什麼意思
溫故知新的意思是: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1、拼音:wēn gù zhī xīn
2、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
3、近義詞:數往知來、憶苦思甜
4、反義詞:數典忘祖
5、出處:春秋·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白話文: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做到這樣的程度,才可稱為老師。)
(6)溫故而知新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近義詞:數往知來
1、拼音:shǔ wǎng zhī lái
2、釋義:明了過去,可以推知未來。
3、用法:作謂語、定語。
4、出處:西周·姬昌《周易·說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白話文:以數推算過去之事為順勢,預知未來當為逆勢。)
二、反義詞:數典忘祖
1、拼音:shǔ diǎn wàng zǔ
2、釋義: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
3、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白話文: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後代,怎麼能列舉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掌呢?)
Ⅶ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什麼
溫故知新
[成語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典故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近義詞]憶苦思甜
[反義詞]數典忘祖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它
[成語結構]連動式
[產生年代]古代
(7)溫故而知新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憶苦思甜
[成語解釋]回憶過去的苦難,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典故出處]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憶苦思甜當然要搞,但只搞憶苦思甜就不夠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戰士的政治覺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現代
Ⅷ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溫習舊的的知識,獲得新的體會;也指回憶過去,可以更好地認識現在。「溫故而知新」出自《論語·為政》,原文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知新的用例
1、學習需要時常復習,只有溫故知新,才會真的進步。
2、對學過的東西要溫故知新,對不認識的東西要不恥下問,對於學習要學而不厭。
3、學習必須堅持溫故知新的態度才能獲得扎實的知識。
4、其實,復習功課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溫故知新,使自己對學過的知識能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5、通過這次語文復習考試,我真正體會到了溫故知新的重要性。
6、溫故知新的態度,才能獲得扎實的知識。
7、做學問應該反復熟讀,才能溫故知新,日益精進。
8、中日兩國領導人溫故知新,對兩國的合作和友誼充滿了信心。
9、學習歷史,往往可以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10、小明成績不斷進步,靠的是溫故知新的讀書方法。
11、更別說,他現在只是在溫故知新。
12、做學問應該溫故知新,日益精進。
Ⅸ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什麼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出自《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而知新」有四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學的知識,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三為,溫故,知新。隨著自己閱歷的豐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頭再看以前看過的知識,總能從中體會到更多的東西。第四,也是我認為正確的解釋,是指通過回味歷史,而可以預見,以及解決未來的問題。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大師應該具有的能力。
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篇》
大意:孔子杜絕四種毛病: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篇》
大意:見到一個品德能力超過自己的人,就要想著自已要努力跟他一樣;見到一個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樣的缺點。
3、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篇》
大意:君子不應拘泥於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後的目的。
4、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篇》
大意:君子有九件用心思慮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沒有、聽要想到聽清楚沒有、神態要想到是否溫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談要想到是否誠實、處事要想到是否謹慎、疑難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憤怒要想到是否有後患、見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該得。
5、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八佾篇》
大意: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大意: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7、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
大意: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十分快樂而忘記了憂愁,沒有感覺到老年將要到來。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大意: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大意: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10、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大意: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Ⅹ 溫故而知新的意思及出處
溫故而知新,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從而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出處《論語•為政》。
溫故而知新的出處是《論語•為政》。全句為: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舊知識,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