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古體詩,什麼是近體詩
1、古體詩(或「古風」):該名稱始於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
後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後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如《詩經》)、五言(如「漢樂府」詩)、七言(如曹丕《燕歌行》)、雜言(如李白《蜀道難》)等。古體詩押韻較自由。
2、近體詩(或「今體詩」):近體詩是唐代出現的新詩體。近體詩有兩種,一種是「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一種則是「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1)什麼是近體詩擴展閱讀
1、古體詩的特點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音樂,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難》。
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為主雜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2、近體詩的特點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絕句不要求對仗)幾個方面,主要有三點:
1、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即「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
2、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必須對仗;
3、一般來說,詩韻必須押同部到底的平聲韻。
『貳』 什麼是近體詩
近體詩: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近體詩亦稱「今體詩」,詩體名。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同古體詩相對而言。句數、字數和平仄、押韻等都有嚴格規定。近體詩這一叫法在中國明代就已經非常流行。
(2)什麼是近體詩擴展閱讀:
近體詩的格律介紹:
1、聲律:漢語是有音樂的語言,詩歌與音樂密不可分。漢語有四聲,分平仄。格律詩的聲律就是對漢語平仄四聲的運用規定。
2、對仗:是指詩中兩個句子之間的對偶關系,也可以說是一種修辭手法。
3、押韻:格律詩是隔句押韻,押在偶數句子的最後一個字上,也叫韻腳。
4、字數和句數:格律詩的字數和句數是限定的。七律8句56字,五律8句40字,七絕4句28字,五絕4句20字。並且句句字數相等。
5、節奏:格律詩有一定的節奏結構要求。詩句的意義必須與詩句的節奏相吻合。
6、章法:主要內容有:整首句子成雙成聯、聯內相承、聯間遞轉、首聯起承、尾聯轉合等。
『叄』 近體詩指的是什麼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押韻都有嚴格的要求,講究平仄對仗。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概念
近體詩亦稱「今體詩」。詩體名。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同古體詩相對而言。句數、字數和平仄、押韻等都有嚴格規定。近體詩這一叫法在中國明代就已經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應詩集序》:「今秋,伯應(袁可立子袁樞)自睢陽寄近體詩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屬余序。」
類別
觀點一:近體詩包括絕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種,以律詩的格律為基準。(絕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詩。排律則是律詩的延長)。
觀點二:近體詩包括絕句(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律詩(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則稱為長律或排律。)。
特點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絕句不要求對仗)幾個方面,主要有三點:
1、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即「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
2、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必須對仗;
3、一般來說,詩韻必須押同步到底的平聲韻。
『肆』 近體詩又稱什麼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押韻都有嚴格的要求,講究平仄對仗。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4)什麼是近體詩擴展閱讀: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絕句不要求對仗)幾個方面,主要有三點:
1、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即「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
2、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必須對仗。
3、一般來說,詩韻必須押同步到底的平聲韻。
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范圍。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交互關系,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
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 ,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來避律。
『伍』 什麼是近體詩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
『陸』 近體詩是什麼意思 近體詩具體是什麼意思
1、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2、近體詩亦稱「今體詩」。詩體名。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同古體詩相對而言。句數、字數和平仄、押韻等都有嚴格規定。近體詩這一叫法在中國明代就已經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應詩集序》:「今秋,伯應(袁可立子袁樞)自睢陽寄近體詩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屬余序。」
『柒』 近體詩又稱什麼呢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押韻都有嚴格的要求,講究平仄對仗。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注意
掌握各種形式的近體詩的平仄格式的關鍵是確定第一句的平仄。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確定的,故近體詩的平仄格式並不神秘,很好掌握,關鍵是要會用近體詩平仄交替的特點和粘對格律。
以前有人認為非死記硬背不可,其實是騙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領。其實,只要掌握了上面說的這個規律,對近體詩的平仄就會了如指掌,而且不會忘記,也不會發生錯誤。
『捌』 近體詩是什麼詩
近體詩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玖』 什麼是近體詩近體詩的含義是什麼
近體詩也叫「今體詩」,是指在唐初形成一種以講究平仄、對仗為特點的格律詩。近體詩是在「永明體」詩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我國詩體的正宗。 近體詩出現在唐代初期。創造近體詩的是後人稱為「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在作品中擺脫了齊梁風氣的影響,如王勃的〈滕王閣序〉,楊炯的〈從軍行〉等,是人們所熟悉的大作。唐以前的詩屬於古體詩范疇。無所謂格律。唐以後的詩屬於近體詩范疇,要講究格律。近體詩的絕句講究平仄諧和,一般都押平聲韻。律詩是發展的絕句。絕句每首四句,律詩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近體詩的律詩也講究平仄諧和,一般也都押平聲韻。平仄是近體詩最重要的規則。而四聲又是平仄的基礎。所謂四聲,就是把漢字的讀音按音調的高低升降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個聲調。近體詩中的平是指平聲,仄是指上,去,入三聲。近體詩之所以富有音樂美,是因為平仄聲的相互更替。對偶是律詩句法的重要特徵。五/七言律詩中的對偶句不僅要平仄相對,還要詞性對偶。即名詞對名詞,如花對鳥。即動詞對動詞,如濺對驚。這種把同類的或者對立的慨念並列,具有整齊美。律詩有四聯,第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 近體詩從句式上說有五言、七言之分;從篇幅上說有律詩、絕句兩種。律詩分五律、七律兩種。全詩共四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 近體詩有四項基本要求:一是句數、字數有規定;二是按規定的韻部押韻;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間要求平仄對立和相粘;四是規定某些句子之間用詞要對仗,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近體詩分兩大類:(1)律詩,由八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律詩,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2)絕句,由四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