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四個現代化
四個現代化即中國要在20世紀末實現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是是1964年12月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由毛澤東建議,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來的。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與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會談時,把四個現代化量化為,到20世紀末,爭取國民生產總值人均1000美元,實現小康水平。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4%B8%AA%E7%8E%B0%E4%BB%A3%E5%8C%96"
Ⅱ 四個現代化是哪四個
四個現代化簡稱四化,包括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的國家戰略目標。它於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明確提出,至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其目標,並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今後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中國建設成為符合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四個現代化指的是農業 現代化、工業現代化 、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是指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過程和手段。實現了轉化過程的農業就叫做農業現代化的農業。
工業現代化就是用電子計算機等最新的技術裝備來武裝工業的各個部門,用現代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來管理工業,使工業生產實現高度的自動化,使工業勞動生產率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國防現代化以現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國家的防禦體系,其核心是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
科學技術現代化就是要在科學技術的主要領域接近、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促進國民經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Ⅲ 四個現代化是指哪四個
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四個現代化是建立在對「現代化」一詞的理解基礎之上的,而現代化主要是指現代以來一種社會和文化變遷的現象,其含義比較廣泛。
在經濟學意義上,基本等同於工業化和資本化,強調時間與空間的分離、貨幣的形成和專家系統的建立,以及這些機制背後的信任機制的建立。而隨著人們對現代化弊端的反思,那種將現代化與發展和進步予以等同的看法是有問題的。
現代化存在內在的弊端,如對環境資源的過度開發、資本對勞動的過度強勢等。有基於此,才有後現代理論的出現,才有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
(3)四個現代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現代化的重要性:
1、現代化是近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基本方位
新中國前三十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通過一系列五年計劃,進行了艱苦卓絕的現代化實踐。然而,由於多種原因,中國大規模的現代化建設還是發生在改革開放之後。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現代化,又依託於一系列新的發展戰略。
2、現代化是連接國家宏觀制度建設
從時間維度來看,國家宏觀制度建設目標的階段劃分與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時間節點完全匹配。在了解了上述國家發展戰略階段安排之後,這個結論就是顯而易見的。具體地說,國家宏觀制度建設規劃的時間階段安排正好與「兩個一百年」發展戰略目標的時間階段安排完全一致。
3、現代化是確保國家宏觀制度建設切實取得進展的總抓手
自工業文明以來,現代化一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共同方位。人類文明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大多數時間都屬於傳統階段。傳統文明有一些基本特徵,例如,演進的速度十分緩慢,在這個緩慢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傳統的價值和觀念等。
4、推進現代化對於保障國家宏觀制度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全會提出的13個方面的制度或制度體系,其中最後一類是關於權力監督和廉政建設的。這類制度建設具有多方面的意義,既重要又困難,還具有相當的挑戰性,以至於數千年的中華文明都從未破解。
在這類制度建設上實現突破,關鍵還是要堅定地推進現代化。而要推進相關制度的現代化,首先就要克服傳統觀念,實現觀念和思想上的革命。
Ⅳ 四個現代化目標是什麼
四個現代化的目標:第一步,用15年時間,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中國工業大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第二步,力爭在二十世紀末,使中國工業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明確的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的任務。
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並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今後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Ⅳ 四個現代化是什麼意思
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明確的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的任務。
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並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今後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5)四個現代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963年8月6日,薄一波在各部委負責人會議上所談的主要內容有,「原打算1963年開始第三個五年計劃,現在不搞了,1966年開始。
這3年的調整,著重於充實、鞏固、提高,填平補充,成龍配套。」由於第三個五年計劃1963年不能出台,所以才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將第三個五年計劃的目標「四個現代化」作了公布。
1975年1月,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分兩步走、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
Ⅵ 四個現代化是什麼
四個現代化是什麼
四個現代化即為"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的國家戰略目標。1964年12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根據主-席建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紀內,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的"兩步走"設想。
第一步,用15年時間,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中國工業大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第二步,力爭在二十世紀末,使中國工業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與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會談時,把四個現代化量化為,到二十世紀末,爭取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人均1000美元,實現小康水平。 鄧小平把這個目標稱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即"小康之家"。
四個現代化是建立在對"現代化"一詞的理解基礎之上的,而現代化主要是指現代以來一種社會和文化變遷的現象,其含義比較廣泛。在經濟學意義上,基本等同於工業化和資本化,強調時間與空間的分離、貨幣的形成和專家系統的建立,以及這些機制背後的信任機制的建立 。而隨著人們對現代化弊端的反思,那種將現代化與發展和進步予以等同的看法是有問題的。現代化存在內在的弊端,如對環境資源的過度開發、資本對勞動的過度強勢等。有基於此,才有後現代理論的出現,才有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
Ⅶ 1964年四個現代化是什麼
1964年四個現代化是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1964年,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1975年1月,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發出「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號召。
(7)四個現代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1964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對實現現代化提出了「兩步走」的設想。
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1975年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對三屆人大提出的「兩步走」又細化了具體時間安排:
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Ⅷ 四個現代化都是什麼
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
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明確的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的任務,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並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Ⅸ 四個現代化是什麼
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
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明確的提出要實現工宣傳標志1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的任務,1956年又一次把這一任務列入黨的八大所通過的黨章中。
Ⅹ 四個現代化指的是
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明確的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的任務,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並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今後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的國家戰略目標。1964年12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根據毛澤東建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紀內,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的「兩步走」設想。
第一步,用15年時間,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中國工業大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第二步,力爭在二十世紀末,使中國工業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與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會談時,把四個現代化量化為,到二十世紀末,爭取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人均1000美元,實現小康水平。 鄧小平把這個目標稱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即「小康之家」。
四個現代化是建立在對「現代化」一詞的理解基礎之上的,而現代化主要是指現代以來一種社會和文化變遷的現象,其含義比較廣泛。在經濟學意義上,基本等同於工業化和資本化,強調時間與空間的分離、貨幣的形成和專家系統的建立,以及這些機制背後的信任機制的建立。而隨著人們對現代化弊端的反思,那種將現代化與發展和進步予以等同的看法是有問題的。現代化存在內在的弊端,如對環境資源的過度開發、資本對勞動的過度強勢等。有基於此,才有後現代理論的出現,才有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