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印刷術 印刷術介紹
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印刷術的國家。據記載,最早的印刷術,是隋唐之際發明的刻版印刷術。刻版印刷是用手工刻出陽文反字,塗上黑墨,復印在紙上。這種方法比手抄書籍效率提高若干倍。
2、刻版印刷術發明後,在今四川和長江中下游,已有書商印售歷書、詩歌、小學字書及陰陽迷信書等。12世紀初,浙江、福建、山西等地的書坊刻書業已發達起來。官府刻書最早始於10世紀初,歷代專職刻書的機構一般屬國子監。印刷技術形式有寫刻、朱墨印、幾色套印等。我國的刻版印刷早於歐洲800年。刻版印刷的發明和刻體圖書的流通,對當時的文化傳播和保存祖國文化起到了極大作用。
㈡ 印刷術是什麼意思
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歷史書上都有喲~
㈢ 印刷術的歷史起源是什麼樣的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其特點是方便靈活,省時省力,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印刷術的發明,是我國祖先智慧的結晶,有著漫長而艱辛的探索過程。
我國古代印章、拓印和印染技術,對印刷術的問世奠定了基礎。
我國印刷術的發展經過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但它的源起卻是來源於先秦時期的印章。
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靠手抄的書籍。手抄費時、費事,又容易抄錯、抄漏,阻礙了文化的發展,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印章和石刻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啟示,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印章在先秦時就有,一般只有幾個字,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印文均刻成反體,有陰文、陽文之別。
陰文是指表面凹下的文字或圖案。採用模印或刻畫的方法,形成低於器物平面的文字或圖案;陽文是指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圖案。採用模印、刀刻、筆堆等方法,出現高出器物平面的文字圖案等。
在紙沒有出現之前,公文或書信都寫在簡牘上,寫好之後,用繩紮好,在結扎處放黏性泥封結,將印章蓋在泥上,稱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這是當時保密的一種
㈣ 印刷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使大規模出版成為現實
——中國隋唐時期雕版印刷術的發明紙發明以後,文字還要用手來抄寫。東漢的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寫了《西京賦》,大家認為好,互相傳抄,一時洛陽的紙都貴了。「洛陽紙貴」成了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有名的典故。手抄書籍,輾轉傳抄,時間長了,錯誤越來越多。後來,我國勞動人民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是復制文字和圖畫的方法。我國很早就有了好幾種復制文字和圖畫的方法,如印章和拓石,就是印刷術的先驅。
印章也叫圖章。近幾十年周秦的印章不斷出土。《史記》記載,戰國的蘇秦,佩帶六國相印。戰國墓出土的銅印,為這段記載提供了有力的證明。漢朝時候,印章已很流行。印章上的文字都寫反字,有的凹下去,有的凸出來,印出來就成了正字。通常上邊只刻有三四個字。4世紀初,在我國古代著名的煉丹家葛洪著的書中,記有刻著120個字的大木印。
拓石是用浸濕的薄紙敷在刻有文字的石碑上,輕輕拍打,然後在紙上刷墨,把紙從碑上揭下來,就成了黑底白字的拓本。這種技術叫作「拓石」。東漢靈帝時候,蔡邕把重要的儒家經典刻寫在一塊塊石碑上,樹立在洛陽的太學門外,作為標准讀本。許多人趕來觀看、抄寫、拓印,或拿了書來校正,街道都被堵塞了。後來,人們又把字刻在木板上,比在石碑上刻字省力多了。
印章和拓石相結合,為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提供了技術條件。
隋唐之際,勞動人民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印刷工匠先在尺寸相等的木板上抹上一層漿糊或膠質,然後把有字的透明稿紙的正面貼在木板上,字就成了反體。再由刻工把文字和插圖刻在木板上,讓字和圖凸出來,版面上塗了墨,覆上紙,輕輕一刷,字和圖就印在紙上了。一個熟練的工匠,一天可以印2000張紙。
史書上記載最早的雕版書,是唐太宗時刻印的長孫皇後寫的《女則》。玄奘和尚也讓人大量雕印菩薩像,散發出去。唐朝著名的詩人白居易的詩被雕印出賣,朝鮮和日本人也搶著買。835年(太和九年),唐文宗下令禁止民間私自雕印歷書,說明當時印刷術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唐朝末年的柳砒,記載他於883年(中和三年)在成都書鋪里看到許多雕版印刷的書,有陰陽占夢等迷信書籍,有雜記,也有關於「字書小學」的讀物等等。
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木,多已失散。
宋朝時候,雕版印刷術更為發展。南宋刻書的中心,除京城臨安外,還有四川的成都、眉山和福建的建寧等城市,連偏遠的海南島也刻印了醫書。北方的遼、金和西夏,也先後採用雕版印刷。宋朝雕印的書籍,現在知道的就有700多種,而且字體優美,紙墨精良。後世把宋版書作為古代書籍中的珍品來保存。
雕版印刷術發明以後,逐步傳播到國外,這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發展的偉大貢獻。唐朝時候,朝鮮和日本來我國的留學生,學到許多工藝技術,包括印刷技術。在日本,至今還留存著雕印本的《陀羅尼經》,據說印於770年(日本寶龜元年),印數相當多。刻工和印刷的技術很像初學。日本學者認為這個經書的印刷,是由中國傳去的。日本大規模的雕印事業是在17世紀以後才發展起來。12世紀,我國的雕版印刷術傳到了埃及。歐洲直到14世紀末,才開始有雕版印刷品。印刷的方法、程序和我國相同,說明歐洲的印刷術很可能是在我國的影響下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