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綜合知識 > 什麼是生態平衡

什麼是生態平衡

發布時間:2022-10-21 20:16:27

㈠ 什麼是生態平衡的定義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和物質循環在通常情況下(沒有受到外力的劇烈干擾)總是平穩地進行著,與此同時,生態系統的結構也保持相對的穩定狀態,這叫做生態平衡。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形成一種動態的平衡。

生態平衡很重要在生態系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生態平衡穩定狀態。如果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超過它本身自動調節的能力,就會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狀態,其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在外來干擾下能通過自我調節(或人為控制)恢復到原初的穩定狀態。當外來干擾超越生態系統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初狀態時,謂之生態失調或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動態的。維護生態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穩定狀態。生態系統可以在人為有益的影響下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

(一)自然生態系統經過由簡單到復雜的長期演化,最後形成相對穩定狀態,發展至此,其物種在種類和數量上保持相對穩定;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即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較長時間保持平衡狀態。此時,系統中的有機體將所有有效的空間都填滿,環境資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熱帶雨林就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層現象明顯,結構復雜,單位面積里的物種多,各自占據著有利的環境條件,彼此協調地生活在一起,其生產力也高。

(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內部調節能力。

(三)生態平衡是動態的。在生物進化和群落演替過程中就包含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過程。人類應從自然界中受到啟示,不要消極地看待生態平衡,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維護適合人類需要的生態平衡(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綠洲),使生態系統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生態平衡是整個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維持系統的重要條件,為人類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和穩定的物質資源。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內兩個方面的穩定:1.生物種類(即生物、植物、微生物、有機物)的組成和數量比例相對穩定;2.非生物環境(包括空氣、陽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對穩定。

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比如,生物個體會不斷發生更替,但總體上系統保持穩定,生物數量沒有劇烈變化。

生態平衡的另一個定義是指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聯系,又稱「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論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壤、空氣、溫度等非生物成分所組成。每一個成分都並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綜合體。它們之間通過相互作用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稱為生態平衡。實際上也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產、消費、分解之間保持穩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過於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生物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會使各類生物滅絕。

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例如,20世紀50年代,我國曾發起把麻雀作為「四害」之一來消滅的運動。可是在大量捕殺了麻雀之後的幾年裡,卻出現了嚴重的蟲災,使農業生產受到巨大的損失。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麻雀是吃害蟲的好手。消滅了麻雀,害蟲沒有了天敵,就大肆繁殖起來,導致了蟲災發生、農田絕收一系列慘痛的後果。生態系統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建立起來的動態平衡。一旦受到破壞,有些平衡就無法重建了,帶來的惡果可能是人的努力無法彌補的。因此,人類要尊重生態平衡,幫助維護這個平衡,而絕不要輕易去破壞它。

㈡ 生態平衡的涵義是什麼

生態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

也就是說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於相等,結構和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初始的穩定狀態。

在生態系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

破壞因素

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災、旱災、地震、台風、山崩、海嘯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一環境問題。由人為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二環境問題。人為因素是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的主要原因。

使環境因素改變

如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垃圾等,不斷排放到環境中;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奪性利用,例如盲目開荒、濫砍森林、水面過圍、草原超載等,都會使環境質量惡化,產生近.期或遠期效應,使生態平衡失調。

生態

在生態系統中,盲目增加一個物種,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例如美國於1929年開鑿的韋蘭運河,把內陸水系與海洋溝通,導致八目鰻進入內陸水系,使鱒魚年產量由2000萬公斤減至5000公斤,嚴重破壞了內陸水產資源。

在一個生態系統減少一個物種也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曾大量捕殺過麻雀,致使一些地區蟲害嚴重。究其原因,就在於害蟲天敵麻雀被捕殺,害蟲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生物信息系統的破壞

生物與生物之間彼此靠信息聯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為地向環境中施放某種物質,干擾或破壞了生物間的信息聯系,有可能使生態平衡失調或遭到破壞。

例如自然界中有許多昆蟲靠分泌釋放性外激素引誘同種雄性成蟲交尾,如果人們向大氣中排放的污染物能與之發生化學反應,則雌蟲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誘雄蟲的生理活性,結果勢必影響昆蟲交尾和繁殖,最後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消失。

㈢ 什麼是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通過發育和調節所達到的一種穩定狀況,它包括結構上的穩定,功能上的穩定和物質、能量輸入輸出的穩定。生態平衡是相對的平衡。任何生態系統都不是孤立的,會與外界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會經常遭到外界的干擾。尤其是近代以來人口大量增加,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人類對自然界的干擾程度和范圍越來越大,生態系統都在不斷地受到人類的干擾和破壞。因此,生態系統的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生態平衡是動態平衡,而不是靜態平衡。生態系統的各組成成分都在按一定的規律運動、變化著,系統中能量在不斷地流動,物質在不斷地循環,整個系統時刻處於動態之中。

生態系統平衡的破壞,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發生的異常變化,如火山爆發、山崩、海嘯、水旱災害、地震、暴雨、流行病等,這些都會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人為因素主要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工農業生產產生的大量污染物進入環境後引起的生態平衡的破壞。

㈣ 生態平衡是什麼意思

生態平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

也就是說當生態系統處於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於相等,結構和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初始的穩定狀態。

在生態系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

(4)什麼是生態平衡擴展閱讀:

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納起來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闡述:自然因素造成的失調和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調。

自然因素

1、生態系統內部的原因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由綠色植物從外界環境把太陽光和可溶態營養吸納到體內,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過程不僅使可溶態養分積聚在土壤表層,而且還把部分能量以有機質的形態貯存於土壤中,從而不斷地改造土壤環境。

而改造後的環境為生物群落的演替准備了條件,生態群落的不斷演替,實質上就是不斷地打破舊的生態平衡。可見,物質和能量在表土中的積累,其本質就是對原平衡的破壞。生物群落的演替可以是正向演替,也可以是逆行、退化演替。

如果是逆行演替,則是打破原來的生態平衡後建立更低一級的生態平衡而已,本身意味著穩態的削弱。

2、生態系統外部的原因由於自然因素如火山爆發、台風、地震、海嘯、暴風雨、洪水、泥石流、大氣環流變遷等,可能造成局部或大區域的環境系統或生物系統的破壞或毀滅,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或崩潰。

如果自然災害是偶發性的,或者是短暫的,尤其是在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災變後靠生物系統的自我恢復、發展,即使是從最低級的生態演替階段開始,經過相當長時期的繁衍生息,還是可以恢復到破壞前的狀態的。

如果自然災害持續時間較長,而自然環境又比較惡劣,則可能造成自然生態系統的徹底毀滅,甚至是不可逆轉的(如沙漠和荒漠的形成)。然而綜觀全局,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多數是局部的、短暫的、偶發的,常常是可以恢復的。

人為因素

1、人與自然策略的不一致人類對於自然,一個共同的目標是「最大限度的獲取」。所以砍光森林,開墾草原,圍湖造田,亂捕濫獵,竭澤而漁等,從而造成一系列的生態失調。

自然生態系統在長期發展進化中,則是不斷積累能量以消除增加的熵,來維持系統自身的平衡和穩定,這種最大限度的保護策略,卻經受不住人類的沖擊,人類給以各種生態系統極大的影響,超越了它們的生態閾限,最終導致系統的崩潰。

2、濫用資源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也是自然生態平衡的物質基礎。長期以來,人們對資源有兩點錯誤認識:

一是認為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二是認為自然資源可以無條件更新。應該說,地球上蘊藏的資源的確是豐富的,但不是無限的;大部分資源被人類利用是有條件的,即使是可更新的資源也有更新的條件,更何況許多資源,消失了就不會再有,如生物物種。

人類最大限度地生產的策略自然會導致掠奪性地開發和經營,已經富有的想更加富有,貧窮的要填飽肚子,於是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共同地向大自然掠奪。

導致地球上各種寶貴的資源加速耗竭,森林、草原面積的減少,不但使許多生物物種滅絕,而且直接影響到氣候環境和水土流失。

礦產的不當開采不但浪費了寶貴的資源而且污染了環境。對資源的濫用,使得地球各類生態系統潛伏著危機。

3、經濟與生態分離人類有史以來,向大自然索取任何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的,因而傳統的經濟學和經濟體系中,自然界的服務不表現價值。

也就是說是免費的,因而許多破壞珍貴自然資源的行為長期以來直至今天仍屢禁不止,如捕殺野生動物大象、犀牛、熊貓等,因為它們的角、牙、皮毛等可以獲得暴利,採集珍貴的野生葯材和植物更是一本萬利。

這些掠奪性的行為投入少、產出高,走私、偷獵者們可獲得極高的經濟效益,但整個社會卻要為他們承受長遠的經濟和生態後果。

大自然不但是人類的寶庫,還是垃圾場,許多工廠排放污物,使自然界和整個社會成為容納污染物的免費車間以獲取經濟效益,這種現象用生態經濟的概念叫「費用外攤」。這些現象都是個人經濟效益越好,社會生態效益卻越壞,是經濟與生態的分離而不是統一。

㈤ 生態平衡是什麼意思意思

生態平衡(ecological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生態平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