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徐悲鴻擅長畫什麼 徐悲鴻有什麼稱號
1、徐悲鴻擅長畫人物、走獸、花鳥,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2、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Ⅱ 徐悲鴻的畫有什麼特點
徐悲鴻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
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嚮往。
(2)徐悲鴻擅長畫什麼擴展閱讀:
軼事典故
徐悲鴻先生剛剛去法國留學的時候,開始有一位外國同學瞧不起中國,徐悲鴻先生很義正言辭的對那個學生說:「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國家,那麼好,從現在開始,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來等到畢業的時候再看。」此後,徐悲鴻先生發憤圖強努力練習,鑽研繪畫。
後世紀念
徐悲鴻紀念館有兩處:一處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號,2010年該館開工再度擴建,新館預計2013年5月開館,一處位於宜興亦園內。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建立於1954年,它是由中國政府在徐悲鴻故居基礎上建立的第一座美術家個人紀念館。該館原址在北京市東城區東授祿街16號,周恩來總理親書「悲鴻故居」匾額。
Ⅲ 徐悲鴻最擅長畫什麼
徐悲鴻擅長畫人物、走獸、花鳥,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徐悲鴻,中國著名國畫家、油畫家,畫「馬」名家,是中國現代寫實主義藝術奠基人,其獨特個性的繪畫風格自成一派,一生熱愛中國繪畫與美術教育事業,是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之一,中國國畫改革先驅者,被譽為「現代中國繪畫之父」。曾先後留日、法,游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是中國公派留學美術第一人。
徐悲鴻主要作品:
1、《奔馬圖》
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干筆掃出鬃尾,使濃淡干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猶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似乎要沖破畫面。
7、《愚公移山圖》
作於1940年,1939至1940年,應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之邀,徐悲鴻赴印度舉辦畫展宣傳抗日,這期間他創作了不少油畫寫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卻是這幅《愚公移山圖》》國畫。其故事取材於《列子·湯問》中的一個神話傳說。
Ⅳ 徐悲鴻擅長畫什麼畫
徐悲鴻擅長畫人物、花鳥、走獸等,國畫彩墨渾然一體,以作品《奔馬》享譽全球。徐悲鴻在畫畫方面主張現實主義,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的技巧,將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產生了一種新的風格,對當代中國畫壇的影響力非常大。nbsp;徐悲鴻擅長畫人物、花鳥、走獸等,其國畫彩墨渾然一體,以奔馬享譽全球。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主張現實主義,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巧,畫畫時主張光線、造型,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
nbsp;徐悲鴻對當代中國畫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改良,立足於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主要作品有《奔馬圖》、《群馬》、《珍妮小姐畫像》等。
徐悲鴻的繪畫風格
徐悲鴻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將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獨特的風格,在素描和油畫中滲入了中國話的筆墨韻味,讓人眼前一亮。徐悲鴻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神話等不在話下,栩栩如生。
Ⅳ 徐悲鴻的什麼畫最有名
一、在油畫方面,徐悲鴻非常成功的代表作包括《田橫五壯士》、《珍妮小姐畫像》、《系我後》、《愚公移山》、《奴隸與獅》等等,這些作品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是非常有名的。
二、徐悲鴻還擅長用素描來畫人物畫像,這方面的代表作品主要有《自畫像》、《魯迅與翟秋白》、《徐悲鴻夫人像》、《陳散原像》等等,不過其中有很多畫像在後來抗日戰爭的過程中,由於戰亂和故居的拆遷,有很多都再也找不到了。
三、在中國畫方面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九方皋》、《巴人汲水》、《風雨雞鳴》、《日暮倚修竹》、《船夫》等等,其中《九方皋》也是徐悲鴻的有名的巨幅代表作品之一,包括《奔馬圖》和《群馬》這兩部作品。
(5)徐悲鴻擅長畫什麼擴展閱讀:
徐悲鴻,我國現代非常著名的繪畫大師和美術教育家,在國際上也享譽盛名。他原來的名字叫徐壽康,出生於1895年,與1953年離世,享年58歲。他曾在法國留學,就讀於國際知名的美術大學,巴黎高等美術學院,並且被當時法國最著名的畫家達仰收為徒弟。
徐悲鴻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按照徐悲鴻的遺願,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余件, 全部捐獻給國家。
Ⅵ 徐悲鴻擅長畫什麼
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
Ⅶ 徐悲鴻愛畫什麼
徐悲鴻愛畫馬。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縣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
繪畫風格
1920年發表的《中國畫改良論》,是他第一篇論述中國畫改良的重要著作。文中提出「古法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的著名主張,提倡寫實,反對抄襲,並提出「改之方法:學習、物質(繪畫工具)、破除派別。」
1929年發表《惑》《惑之不解》等文,明確倡導現實主義,反對P.塞尚、H.馬蒂斯等人的藝術,又認為「美術之大道,在追索自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徐悲鴻
Ⅷ 徐悲鴻擅長畫法是什麼
徐悲鴻擅長畫法是寫實的畫法,徐悲鴻取法西方古典寫實繪畫,力倡用「寫實主義」改造中國畫,強調「盡精微、致辭廣大」、「惟妙惟肖」、「直接師法造化」,特別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論;
在畫史上產生了劃時代的效果,宣布了從顧愷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間勾紅填色形式的大體結束和一代新形式國畫的誕生。
徐悲鴻簡介。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縣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1917年,徐悲鴻任北大畫法研究會導師,最高學府先後成就了畫壇大師徐悲鴻和北大書法史兩巨匠沈尹默、李志敏等。
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
Ⅸ 徐悲鴻擅長畫什麼
徐悲鴻擅長畫駿馬,並且以畫馬著稱於世。他塑造了千姿百態、倜儻灑脫的馬,這些馬或奔跑跳騰,或回首長嘶,或騰空而起,或四蹄生煙。最有名的是人盡皆知的《奔馬圖》
Ⅹ 徐悲鴻擅長畫什麼類型的畫
徐悲鴻擅長畫馬,徐悲鴻是我國現代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熱愛藝術,熱愛祖國,一生中給人民留下了幾千幅優秀作品,並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材,為中國美術史上的一代宗師。
在徐悲鴻筆下的馬時刻處於賓士狀態,而且馬腿的比例較之真馬相對稍長,這正符合鋒棱瘦骨的野馬造型要求,善馳騁的駿馬的精神主要特徵是其腿,至於馬蹄,則要靈活,馬之跳躍全賴馬蹄的靈活彎曲和伸縮,看似一兩筆簡單帶過,但卻是徐悲鴻長時間研究揣摩的結果。徐悲鴻先生著有《奔馬圖》《群馬》《九方皋》和《志在千里》等。
(10)徐悲鴻擅長畫什麼擴展閱讀
徐悲鴻一生創作了數千件中國畫、油畫和素描作品。北京徐悲鴻紀念館收藏著他各個時期的作品1000餘件,其他作品散見於台灣、香港、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另有數十件油畫精品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徐悲鴻的創作活動大致分4個時期。
①旅歐時期(1919~1927年)。徐悲鴻初到法國留學時,現代主義諸流派正風靡巴黎,但他遵循導師贈言「勿慕時尚,毋甘小就」,悉心研究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藝術名作,刻苦錘煉繪畫技巧。這個時期的油畫創作主要有:《老婦》《持棍老人》《撫描》《自畫像》《蕭聲》《黃震之像》以及《男人體》《女人體》等習作。他留下的近千幅素描,也大部分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②盛期(1928~1936年)。這一時期,他的創作極豐,形成了明確的現實主義藝術風格,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獨樹一幟,代表作有《田橫五百士》(1928~193O年)《九方皋》(1931年)《徯我後》(1930~1933年)等。這些作品集中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創作思想,代表著他一生的主要創作道路。
③抗戰時期(1937~1945年)。這是徐悲鴻藝術創作的鼎盛時期。先後創作了《風雨雞鳴》(1937年)、《灕江春雨》(1937年)、《巴人汲水》(1937年)、《群馬》(1940年)、《愚公移山》(1940年)、《泰戈爾像》(1940年)、《奔馬》(1941年)《靈鷲》(1941年)、《群獅》(1943年)、《山鬼》(1943年)等著名作品。
④後期(1946~1953年)。這一時期,徐悲鴻在美術教育和繪畫創作上繼續堅持「師法造化,尋求真理」的藝術主張。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有:油畫《戰斗英雄》《海軍戰士》《騎兵英雄邰喜德像》,中國畫《奔馬》《雙鵲》,素描《毛主席在人民中》(畫稿)《勞動模範》《魯迅與瞿秋白》(畫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