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綜合知識 >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3 14:38:25

㈠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

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詩經》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作《詩》,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司馬遷記載的也是這一名稱,如:「《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因為後來傳世的版本中共記載有311首,為了敘述方便,就稱作「詩三百」。之所以改稱《詩經》,是由於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的緣故。

㈡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它收集了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情風貌、階級關系。

約在公元前6世紀中葉編定成書,其作者不可考。《詩經》中的詩當初都是配樂的歌詞,保留著古代詩歌、音樂、舞蹈三結合的形式,後因社會變動,樂譜和舞姿失傳,只剩下歌詞,即成為現在所見的一部詩集。

《詩經》的歷史地位

《詩經》的句式以四言詩為主,也有雜言,靈活多變。基本風格特點是純朴自然,善於運用章節的回環復沓來表達思想感情,詞彙豐富,韻律和諧,並大量使用疊字、雙聲、疊韻等修辭手法,增強了音律上和修辭上美的效果。《詩經》中修辭造句的方法、語言的技巧,對後代詩人有很大影響。

《詩經》在春秋時期已廣泛流傳,孔子把它作為教本。遭秦焚書之後,在漢朝重新得到流傳,主要有齊、魯、韓、毛四家,後齊、魯、韓三家逐漸衰廢,只有毛詩流傳至今。《詩經》以其豐富的內容,高度的思想和藝術成就,廣泛而深刻地反映現實、描寫現實的精神,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後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㈢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詩經》的作者佚名,全書共三個部分,分別是《風》、《雅》、《頌》,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介紹
《詩經》約成書於春秋中期,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起初叫做《詩》。《周頌》時代最早,是貴族文人作品。《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時期的產物,是中國上古僅存的史詩。《小雅》產生於西周晚年到東遷以後。《魯頌》和《商頌》都產生在周室東遷以後。

《周頌》以宗廟樂歌、頌神樂歌為主,也有部分描寫農業生產。《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風》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

㈣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前11世紀至前6世紀)。(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漢朝毛亨、毛萇曾注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省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詩同樂不能分。
關於《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詩經》多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

㈤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六世紀)約五百餘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不計在內),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為經典,乃稱《詩經》。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共十五《國風》,詩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頌》包括《周頌》三十一篇,《商頌》五篇,《魯頌》四篇。 這些詩篇,就其原來性質而言,是歌曲的歌詞。《墨子·公孟》說:「頌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意謂《詩》三百餘篇,均可誦詠、用樂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記·孔子世家》又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這些說法雖或尚可探究,但《詩經》在古代與音樂和舞蹈關系密切,是無疑的。《風》、《雅》、《頌》三部分的劃分,就是依據音樂的不同。《風》是相對於「王畿」——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而言的、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其地域,除《周南》、《召南》產生於江、漢、汝水一帶外,均產生於從陝西到山東的黃河流域。雅是「王畿」之樂,這個地區周人稱之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範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眾說不同,大約其音樂特點和應用場合都有些區別。《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毛詩序》說:「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這是頌的含義和用途。王國維說:「頌之聲較風、雅為緩。」(《說周頌》)這是其音樂的特點。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製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於民間的歌謠。這些民間歌謠是如何集中到朝廷來的,則有不同說法。漢代某些學者認為,周王朝派有專門的采詩人,到民間搜集歌謠,以了解政治和風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種說法:這些民歌是由各國樂師搜集的。樂師是掌管音樂的官員和專家,他們以唱詩作曲為職業,搜集歌謠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唱詞和樂調。諸侯之樂獻給天子,這些民間歌謠便匯集到朝廷里了。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 各個時代從各個地區搜集來的樂歌,一般認為是保存在周王室的樂官——太師那裡的。他們顯然對那些面貌互異的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現在異時異地的作品中(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等)。古代交通不便,語言互異,各時代、各地區的歌謠,倘非經過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現上述情況。可以認為,由官方製作樂歌,並搜集和整理民間樂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業之一,在《詩經》時代是不斷進行著的。 《史記·孔子世家》說,詩原來有三千多篇,經過孔子的刪選,成為後世所見的三百餘篇的定本。這一記載遭到普遍的懷疑。一則先秦文獻所引用的詩句,大體都在現存《詩經》的范圍內,這以外的所謂「逸詩」,數量極少,如果孔子以前還有三千多首詩,照理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再則在《論語》中,孔子已經反復提到「《詩》三百」(《為政》、《子路》等篇),證明孔子所見到的《詩》,已經是三百餘篇的本子,同現在見到的樣子差不多。要之,《詩經》的編定,當在孔子出生以前,約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只是孔子確實也對《詩經》下過很大功夫。《論語》記孔子說:「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前面引《史記》的文字,也說了同樣的意思。這表明,在孔子的時代,《詩經》的音樂已發生散失錯亂的現象,孔子對此作了改定工作,使之合於古樂的原狀。他還用《詩經》教育學生,經常同他們討論關於《詩經》的問題,並加以演奏歌舞(見《論語》和《墨子·非儒》)。這些,對《詩經》的流傳都起了重要作用。 《詩經》中的樂歌,原來的主要用途,一是作為各種典禮儀的一部分,二是娛樂,三是表達對於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但到後來,《詩經》成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學習《詩經》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這種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語言的作用,特別在外交場合,常常需要摘引《詩經》中的詩句,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叫「賦《詩》言志」,其具體情況在《左傳》中多有記載。《論語》記孔子的話說:「不學《詩》,無以言。」「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可以看出學習《詩經》對於上層人士以及准備進入上層社會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詩經》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義。《禮記·經解》引用孔子的話說,經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溫柔敦厚」。《論語》記載孔子的話,也說學了《詩》可以「遠之事君,邇之事父」,即學到事奉君主和長輩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見(理應也是當時社會上層一般人的意見),「《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就是,《詩經》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總體上)是符合於當時社會公認道德原則的。否則不可能用以「教化」。 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論來推測當時人對《詩經》的看法,他們所定的「無邪」的范圍還是相當寬廣的。許多斥責統治黑暗、表現男女愛情的詩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認為是「無邪」即正當的感情流露。第二,盡管如此,《詩經》畢竟不是一部單純的詩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項文化積累,又是貴族日常誦習的對象。所以,雖然其中收錄了不少民間歌謠,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與社會公認的政治與道德原則相沖突的內容。
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於《詩經》是易於記誦的、士人普遍熟悉的書,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後二者取姓氏)。齊、魯、韓三家屬今文經學,是官方承認的學派,毛詩屬古文經學,是民間學派。但到了東漢以後,毛詩反而日漸興盛,並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

㈥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詩經》據傳由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這本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介紹
《詩經》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又稱作「詩三百」,之所以叫《詩經》,是因為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詩經》的歷史跨度約五六百年。產生地域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南到長江北岸,分布在陝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詩經》現存305篇(此外有目無詩的6篇,共311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

《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於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

㈦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

彈 歌

〔年代:上古〕
斷竹,續竹;
飛土,逐肉。

註: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鄭縣志·藝文志》:「歌曰:劉勰《文心雕龍》雲:黃歌《斷竹》,質之至也。又曰:《斷竹》黃歌乃二言之始。註:黃,黃帝也。」

這要感謝乾隆時候的那個蘇州人沈德潛,是他慧眼獨具,將載在《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中善射者陳音應對勾踐詢問時引用的古歌——「斷竹讀竹,飛土逐肉」,作為上古時期的優秀詩歌,收入所編著的《古詩源》,並題名為《彈歌》。從此,這首「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八字的《彈歌》,才得到了廣泛的流傳,並引起了學者的注意和研討。

中國詩歌之最

我國最早的詩歌是上古時代的《彈歌》。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春秋時的《詩經》。

我國最早的長抒情詩是戰國時屈原的《離騷》。

我國最早的敘事詩是東漢時的《孔雀東南飛》。
釋文: 癸卯卜 今日雨 其自西來雨 其自東來雨 其自北來雨 其自南來雨

今譯:貞卜的時間是癸卯日,今天有雨嗎?雨從西方來嗎?雨從東方來嗎?雨從北方來嗎?雨從南方來嗎?

陸侃如、馮沅君先生《中國詩史》曾指出「恐怕是我們詩史上年代最早而又最可靠的作品了

㈧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共收詩305首。

《詩經》里的詩,包括風、雅、頌三類,大部分產生於西周時代。詩經以四言詩為主,重章疊句,自由押韻,運用賦、比、興等手法敘事抒情。

「風」有十五國風,大都是民間詩歌,計160篇;「雅」有「大雅」、「小雅」,多為貴族之作和周代史詩,計105篇;「頌」有「周頌」、「魯頌」、「商頌」,多為宴飲祭祀之歌,計40篇。

「風」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勞作生活中所創的詩歌,從性質上有敘事詩、抒情詩;內容上有諷刺詩、愛情詩、悲憤詩等。

諷刺詩以嘲諷、譏刺的手法,描述生活中落後消極、反動的事物,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戰斗性。如《新台》、《相鼠》。

悲憤詩是抒發詩人悲憤情感的詩歌,如《魏風?碩鼠》。

愛情詩是以愛情為題材的詩歌。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以抒發青年男女由於相愛而激發出來的悲歡離合的思想感情。如「周南」、「召南」中就有許多優秀的作品。

現存的這部《詩經》是由孔子刪定的。大約於春秋末年,這部300多篇的《詩經》就成為流行的版本。

「雅」還是一種宮廷曲調,具有典雅平和的特色,《大雅》、《小雅》里的歌詞,就是配合這種音樂來唱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出自《詩經》中的《關關雎鳩》。

㈨ 什麼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詩經》就整體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詩經》的特點

《詩經》有著復沓的章法,以四言句式為主,間或雜言;賦、比、興的表現手法;樸素自然的藝術風格;現實主義創作方法;雙聲疊韻使聲調優美等。《詩經》中「興」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只是在開頭起調節韻律、喚起情緒的作用,興句與下文在內容上的聯系並不明顯。

除賦比興外《詩經》的句式以四言為主,並且很多詩篇有重章,比如《蒹葭》就是,這樣的復沓結構,來表現動作的進程或情感的變化,在意義表達和修辭上有很好的效果。押韻方式也多樣,常見的是一章一個韻部,句句押韻,隔句押韻,韻腳在偶句上,還有換韻的手法這也是我國後世詩歌最常見的押韻手法。

㈩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
在先秦,《詩經》統稱為《詩》或《詩三百》直到漢武
帝時期,才名為《詩經》。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形式上以四言為
主,手法為「賦」「比」「興」。《詩經》奠定了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基礎。

閱讀全文

與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