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端午節吃什麼食物 端午節吃什麼食物介紹
1、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起源於公元前340年。屈原,一位愛國詩人,5月5日,他跳入河中。人們為了防止魚蝦在河中吃掉屈原的身體,人們把大米和雞蛋放進竹桶里。有些人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使屈原大夫免遭傷害。從那時起,為了紀念他,每年5月5日人們都會到河邊扔粽子,劃龍舟。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2、吃蛋,端午節吃雞蛋的來歷同粽子一樣,雞蛋也是端午節的重要食品,早晨孩子還沒出被窩時,大人就把雞蛋送到孩子嘴邊。民間相傳吃蛋生心。因為蛋形如心,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端午節吃蛋一方面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則是改善生活。用艾葉煮雞蛋,不但會有艾葉的特殊香味,還能祛除晦氣和疾病。
3、吃油糕,端午節吃油糕,是陝西省藍田縣的一項傳統習俗,是和掛艾草、包粽子同等重要的講究。端午節當天除了吃粽子,還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燙油麵,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鬆泡,餡心甜美,外形美觀。
⑵ 端午節吃什麼
1、吃粽子——清熱除煩
中醫認為,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都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葯用功能。
2、喝五加酒——祛濕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是民間的習俗。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五加樹皮有奇香,可滋補肝腎壯筋骨。
(2)端午吃什麼擴展閱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
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⑶ 端午節吃什麼
端午節吃什麼
端午節吃什麼,端午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不僅有著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同時還有很多節日美食,也有不少朋友想要知道端午節這一天到底吃什麼才會帶來好的寓意,下面一起來看看端午節吃什麼。
1、烤鴨
「五紅」之首就是烤鴨,過端午節比較講究的人都會准備烤鴨,那麼,為什麼又要吃烤鴨呢?因為端午節預示著夏天到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就快到了,而鴨肉性味寒涼,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作用,所以端午節吃鴨肉,預示著整個夏天就能避暑了。所以夏天可以偶爾吃一些鴨肉解暑利尿。
2、莧菜
莧菜也是「五紅」之一,也是紅得最正的一道菜了,莧菜也是「五紅」裡面唯一一道素菜,為什麼端午節要吃莧菜呢?莧菜也是一種比較寒涼的蔬菜,端午節吃紅色是為了辟邪,但是吃莧菜也正是應季。並且莧菜也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所以夏天如果出現上火,大便不通暢的情況下可以吃一些莧菜。
3、鴨蛋
鴨蛋也是「五紅」之一,有人就會問了,鴨蛋為什麼是紅色的呢?腌製得比較好的鴨蛋,蛋黃是紅色的!那為什麼端午節要吃鴨蛋呢?因為鴨蛋也是一種寒涼的食物,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所以也是適合夏天吃的一種食物。相信很多人家裡,到了夏天之後,餐桌上必定少不了鴨蛋。
4、龍蝦
「五紅」裡面最受歡迎的一道菜可能就是龍蝦了吧,其實很多人應該知道夏天是比較適合吃龍蝦的。因為龍蝦也是一種寒涼的`食物,龍蝦還是活的時候,一般表皮是灰色的,但是龍蝦一遇熱就會變成大紅色,所以龍蝦是一種極寒之物,一般胃寒的人盡量少吃。夏天天氣炎熱,所以非常適合吃龍蝦。
5、黃鱔
「五紅」裡面最後一個就是黃鱔了,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黃鱔呢?首先,黃鱔在端午節前後吃是肉質最鮮嫩的時候,另外,黃鱔有祛濕的作用。其實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夏天都會比較濕熱的,濕氣過重的環境其實是對身體不利,所以夏天吃一些黃鱔比較利於祛濕氣的。
1、粽子
端午食粽的習俗由來已久,且盛行不衰。時至今日,端午節家家戶戶幾乎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種類和做法也不盡相同,口味有咸甜之分。南方粽子以蘇州、寧波、嘉興等地最負盛名,餡料多以豆沙、火腿、鹹肉、棗泥為主;北方粽子以小棗粽為代表,常見餡料有小棗、果脯等。
2、黃鱔
端午前後是一年裡鱔魚肉最嫩、最營養的時候,不僅味道好,滋補功效也最佳,所以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3、茶葉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有煮茶蛋和鹽水蛋吃的習俗。當地人還將雞蛋、鴨蛋、鵝蛋染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給小孩掛在脖子上,希望孩子平安無事、逢凶化吉。
4、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地農村在端午這天要吃大蒜蛋。是將大蒜和雞蛋一起吃煮了早餐食用,有些地方煮大蒜蛋時還會放幾片艾葉。早餐吃大蒜、雞蛋和烙油饃,據說可以避「五毒」。
5、油糕
端午節吃油糕是陝西藍田縣的傳統習俗。油糕是用和好的燙油麵,包上白糖、桂花、核桃仁、玫瑰花和豬油製成的餡,然後下油鍋炸。炸好的油糕金燦燦的,外酥里甜,一口咬下去,讓人垂涎三尺。
6、打糕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過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就是打糕。打糕是將艾蒿和糯米飯放在石臼或木槽里,用長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是一種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7、煎堆
煎堆,又叫麻團、麻球等,是用麵粉、糯米粉或番薯粉和白糖調成糊狀,下油鍋炸制而成,很有嚼勁,特別香甜。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煎堆。相傳古時,閩南一帶端午前後是雨季,民間說天公破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停了,人們都說天補好了,這一食俗也就流傳至今。
8、艾饃饃
端午食艾可以殺菌驅蟲,對多種細菌和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所以不少地方還用米粉或麵粉發酵後與艾蒿一起蒸饃饃吃,口感清甜、柔糯。
9、面扇子
端午吃面扇子流行於甘肅、寧夏一帶。當地人把發面做成扇子形狀,有多層,每層撒上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形狀的花紋,再染上顏色,極為好看。
10、薄餅
閩南、溫州部分地區,端午節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用麵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鍋上攤成形似圓月、薄如嬋娟的半透明餅,卷上炒熟的豆芽、瘦肉絲、香菇等餡料,做成筒狀食用,跟春卷做法相似。
11、綠豆糕
武漢、南京、蕪湖、西安等地端午這一天必定會吃綠豆糕。「糕」與「高」同音,寓意飛黃騰達,與端午粽子一起吃又有「高中」的意思,對於准備參考的學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祝願。
12、五黃
「端午須當吃五黃,枇杷石首得新嘗。黃瓜好配黃梅子,更有雄黃燒酒香。」江浙一帶端午節有吃「五黃」的習俗。江南傳統中的端午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雄黃有毒,現用黃酒替代)。
13、五紅
據說端午節吃五紅可以驅五毒,整個夏天都能辟邪避暑。不過,五紅的內容各地並不一樣,這些食物的共同特點就是煮熟後呈紅色。五紅一般至紅莧菜、龍蝦、紅油鴨蛋、烤鴨、黃鱔。
其實,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主要都是為了祛暑辟邪。
14、五白
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水鄉,端午的特色是吃五白,五白一般只茭白、白斬雞、白豆腐、白切肉、白蒜頭。
⑷ 端午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導語:端午節有什麼傳統食物吃呢,接下來我帶去了解下吧。
1、雷州鴨母粽:外形奇特清香可口
湛江雷州等地有種粽子叫做“鴨母稞”。在湛江徐聞鄉下,村民經常會就地取材,到野外採集棘罟葉(俗稱日導葉),編織“鴨母稞”。這種稞實際上就是大號的粽子,大得可以塞兩三斤米,形樣有鴨母稞、八角囊稞等。
舊時,雷州人多習慣摘取櫓罟葉去刺,代替粽葉編織成鴨母、筆架、鍋蓋、橄欖、枕頭之形粽子(俗稱“餃侖”),取料粟米或糯米等製成(雷州市一帶粽子較大,稱為大粽。而東海粽更大更長,稱為腳筒粽)。
2、肇慶裹蒸粽: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在廣東眾多粽之中,肇慶裹蒸粽名堂最響。肇慶裹蒸,用本地特有的冬葉、水草包裹。當地人說,用大冬葉裹粽來蒸,粽子特別嫩滑、甘香。製作完成後的裹蒸粽如同金字塔一般,每隻重約一斤,厚實的分量也讓人分外滿足。它的餡料主要以糯米、脫衣綠豆等為主,用特製的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時,熱食時清香撲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一直有這么說法,肇慶的裹蒸粽,看起來更像包公鐵拳的形狀,其實裡面是有典故的'。據說包拯在古端州(今肇慶)因政績突出被調往京城,赴任之際,端州百姓用家中的糯米、綠豆,加上豬肉,製作成一種形狀像鐵拳的食物,讓包拯帶著路上吃。因此,肇慶裹蒸粽,更像包公鐵拳的形狀。
3、鳳凰枕頭粽:粽角尖尖酷似枕頭
外形酷似枕頭,鳳凰枕頭粽也因此而得名。鳳凰枕頭粽每個粽角都是尖尖的,非常可愛。據傳潮州地區喜歡用糯米粉,按比例滲入梔子汁、食鹼液、茶水混合,用紗布包裹裝入竹箕蒸熟而成。
據介紹,包粽子的葉必須是干凈的,而且還不能有水。要包得漂亮,還得壓得整齊,所用的蘆葦也不能太粗。包好的粽子得煮上六七個小時才有黏性。煮熟的梔粽,沾上砂糖,入口甘香爽口。吃時用紗線或小刀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有健胃去濕之功效。
4、中山蘆兜粽:圓棒形粗如臂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蘆兜粽的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因為中山人比較喜歡改良、研究,特別擅長製作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時,村民覺得郊野多蘆兜,認為這種百合科野生植物別無用途,不妨用以試作裹粽。果然,蘆兜葉味融入於粽,別有風味。故此,日久成為家鄉特色的蘆兜粽。
蘆兜粽,配料也分甜咸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5、台山粽:連粽子角都是扭的
台山粽子,外形成四角多邊形,體型比肇慶粽略小,水草的包紮也不一樣。據介紹,台山粽屬廣府白粽的一種。粽子內置豐富的餡料,粽子葉卻被裹得嚴嚴實實,緊得連粽子角都是扭的,和廣式粽的平四角形、肇慶粽的隆起尖五角形大不相同,故此又叫扭角粽。
⑸ 端午節吃什麼傳統美食
端午節吃粽子、黃鱔、茶蛋、大蒜、年糕等。
1、吃粽子:「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2、吃黃鱔: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3、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4、吃大蒜: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5、吃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⑹ 端午吃什麼傳統美食 端午節必吃的食物有哪些
導讀:每逢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之前,我國各地家裡幾乎都會提前准備好端午節的傳統食物,比較常規的就有粽子,屆時家家戶戶可以說無一例外的都飄著棕葉的清香,但除此之外,端午節必吃的食物還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下端午吃什麼傳統美食。
端午傳統美食離不開粽子,但端午節除了粽子,還有許多節令食物。比如在端午節有吃「五黃、五紅、五白」等食物的習俗,除了傳說因素外,主要是因為這些食物,都是夏季的時令佳餚。
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婦孺皆知的事,並且小的時候我們都在老師和親人嘴裡得知屈原的故事,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愛國詩人屈原不滿當時政治的黑暗,投入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他的身體被魚蝦吃掉,就把雞蛋和糯米投入江中,後來漸漸發展成為每逢端午節就要吃粽子的習俗。香糯的粽子入口彈牙香甜,還帶有粽子葉的清香,當然南北的習俗不同,對於粽子該吃甜的還是吃鹹的這個問題,一直在爭論中,還沒有得出結果。
五黃
「端午須當吃五黃,枇杷石首得新嘗。黃瓜好配黃梅子,更有雄黃燒酒香。」江浙一帶端午節有吃「五黃」的習俗。江南傳統中的端午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雄黃有毒,現用黃酒替代)。
五紅
據說端午節吃五紅可以驅五毒,整個夏天都能辟邪避暑。不過,五紅的內容各地並不一樣,這些食物的共同特點就是煮熟後呈紅色。五紅一般至紅莧菜、龍蝦、紅油鴨蛋、烤鴨、黃鱔。其實,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主要都是為了祛暑辟邪。
五白
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水鄉,端午的特色是吃五白,五白一般只茭白、白斬雞、白豆腐、白切肉、白蒜頭。
端午節各地飲食文化
江漢平原: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甘肅:吃面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面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江西南昌: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常武:吃黃魚和「白烏龜」
常武地區,端午節中午飯比較豐盛,常武人家過端午節,不論貧富,要買黃魚(石首魚),要吃「白烏龜」。所謂「白烏龜」就是鵝。東門一帶有「當當鍋子買黃魚」的諺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黃魚被政府推為「愛國黃魚」端午時人們當飯魚食用。
湖南寧遠:吃炒血鴨和釀豆腐
湖南寧遠一帶端午節主要殺鴨慶祝,原因是從清明節一直到端午節這段時間,是水草最豐美的時候,鵝、鴨、田螺等天然食料充足,鴨子個個長得壯實,鴨肉更是皮薄細嫩,這時食用最肥美。
⑺ 端午節吃什麼食物
1、粽子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粽,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
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兩大類。
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⑻ 端午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端午節傳統食品有哪些
導讀:端午節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新歷時間一般是六月份,所以這個時候吃的食物都是屬於夏季的食物。那麼,端午節吃什麼傳統食物?端午節有什麼美食呢?想知道端午節傳統食品有哪些,就別錯過我的介紹哦。
端午節吃粽子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端午節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端午節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端午節吃大蒜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端午節吃麻花
又酥又脆的麻花也是端午節的必備食品。端午節本身是為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這里不能說一些不吉利的話,所以吃麻糖(麻花)來粘嘴,也是為了祝願我們的生活甜蜜美好。
端午節吃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端午節吃油糕
端午節吃油糕,是陝西省藍田縣的一項傳統習俗,是和掛艾草、包粽子同等重要的講究。端午節當天除了吃粽子,還要吃油糕。油糕要用和好的燙油麵,包上白糖、黃桂、玫瑰、核桃仁、豬油做成的餡,下油鍋炸。表皮鬆泡,餡心甜美,外形美觀。
端午節吃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殺菌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端午節吃桃、茄子及菜豆
四川俗傳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猜疑保健、長壽。俗話說:食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苗栗地區的客家人過端午,同樣吃茄子及長豆、桃李等。但這些食物所象徵的意義則或者南人有別。吃子就算是取其長之意,吃李子則代表子孫繁殖,有人而且認為猜疑抗禦中暑。吃長豆是為不被蛇咬(因長豆形態就像蛇)。吃茄子則可抗禦蚊子咬(茄子客語叫做吊菜」,而咬「,土音為ㄉ一ㄠ」,取其諧音)。
端午節吃綠豆糕
在我國的很多地方,端午節當天唱主角的除了粽子便是綠豆糕。它具有形狀規范整齊,色澤淺黃,組織細潤緊密,口味清香綿軟不粘牙的特色。製作綠豆糕的原料有綠豆粉、豌豆粉、黃砂糖、桂花等,是很好的清熱食物,保肝益腎的消夏小吃。
⑼ 端午節吃什麼食物
端午,除了吃粽子,還有好幾種傳統美食,都是寄託了人們良好的祝願,吃一些時令的傳統美食,順應節氣身體好,也有著順利安康的寓意。
1、粽子
雖然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都大同小異,但吃粽子似乎卻是亘古不變的傳統,餡料和糯米的完美融合,軟糯香甜又不會膩口,細膩香滑又有一絲嚼勁,隔著粽葉都能清晰的聞到淡淡的粽葉香氣,吃粽子現在不僅是一種習俗更被當作這個節日的一種儀式,寓意生活圓滿安康,身體平安健康。
⑽ 端午節都吃什麼食物
端午節吃的食物有:粽子、雄黃酒、打糕、五黃、茶葉蛋等。
1、粽子
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
2、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葯。
3、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4、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咸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歷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5、茶葉蛋
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