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面埋伏》是什麼時候產生的樂曲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
1.琵琶曲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關於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斗場景的琵琶音樂。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陰平楚》。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行》。
2.陳奕迅
2003
3.S
H
E
2004
4.女子十二樂坊
2004年專輯《敦煌》
② 十面埋伏是一首什麼類型的琵琶曲謝謝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氣勢雄偉激昂,藝術形象鮮明。是琵琶武曲的頂峰之作,它結構完整,用音樂敘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現了名聞古今的楚漢之戰,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那激動人心的旋律令聽者無不熱血沸騰、振奮不已。至今在各種類型的音樂會中,《十面埋伏》都是最受歡迎的琵琶曲之一。1997年,我國為迎接香港回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大型文藝晚會《回歸頌》,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就在晚會中演奏了這首琵琶曲的選段,展示了這首古典的不朽的魅力。
琵琶曲分為兩個大類,即文曲與武曲。這主要是按照精神氣質上的區別來劃分的,類似陽剛之美與奶柔之美之分。《十面》屬於武曲代表性作品。
這首樂曲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漢兩方在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進行決戰時,漢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而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這一歷史事實加以集中概括譜寫而成的。
垓下決戰是我國歷史上一次有名的戰役。秦朝末年,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展開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斗爭。到公元前202年,楚漢雙方已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戰爭,到垓下決戰時,劉邦以三十萬的絕對優勢兵力包圍了項羽的十萬之眾。深夜,張良吹簫,兵士唱楚歌,使楚軍感到走投無路,迫使項羽率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外逃,而漢軍以五千騎兵追擊,最後在烏江邊展開一場決斗,項羽因寡不敵眾而拔劍自刎,漢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是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音畫。
早在十六世紀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書中就記述了當時琵琶名手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的生動狀況。文中寫出道:「《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斗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這段文字說明,《十面埋伏》的內容、結構和音樂形象與《楚漢》一曲所描述的大體一致,證明它的流傳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十面埋伏》最早記載的是1818年出版的於華秋蘋(江蘇無錫人)編的《琵琶譜》卷上,標題為《十面》,標為直隸王君錫傳譜,全曲共分十三段,各段前均有小標題:
(1)開門放炮(2)吹打(3)點將(4)排陣(5)埋伏(6)小戰(7)吶喊(8)大戰(9)敗陣(10)烏江(11)爭功(12)凱歌(13)回營
李方園編訂的,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出版《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中將它改名為《淮陰平楚》。分為十八段。現在流行的各派所傳《十面埋伏》譜本分段不一,少則九段,多至二十四段。但不論段數多少,其音樂內容大致相同。
琵琶曲《十面埋伏》採用了我國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的形式。現流行的全曲共有十三個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全曲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寫漢軍戰前的演習,點將、列陣,大戰前的准備。著重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音樂昂揚有力,伴有鼓聲、號角聲,鼓聲由慢逐漸加快,營造出大戰之前劍拔管張的緊張氣氛。第一部分共包括前五個小段
「列營」實際上是全曲的引子。節奏比較自由而富於變化。開始就使用「輪拂」手法先聲奪人,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鏗鏘有力的節奏猶如扣人心弦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象震憾山谷的號角聲,形象地描繪了戰場特有的鼓角音響。此後用種種表現手法表現人聲鼎沸、擂鼓三通、軍炮齊鳴、鐵騎賓士等壯觀場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戰場緊緊張激烈的典型環境。
「吹打」是全曲中唯一的旋律性較強、抒情氣息濃郁的段落。琵琶用輪指奏出的長音,模擬了古代管樂器演奏的行進曲音調。這段間樂極象古代行軍時笙管齊鳴的壯麗場面,刻畫了紀律嚴明的漢軍浩浩盪盪、由遠而近、闊步前進的形象。這段音樂在樂曲藝術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氣魄。
「點將」、「排陣」、「走隊」三個段落在實際演奏中是有所變化和取捨的。它們的相同特點是節奏整齊緊湊,音調跳躍富於彈性,表現了劉邦漢軍戰斗前的高昂的士氣,操練中隊形變換的迅速和士兵步伐矯健的形象。樂曲有條不紊的結構安排,使得情緒的發展步步進逼,為過渡到激戰場面作了充分的鋪墊。
第二部分寫楚漢短兵相接、刀光劍影的交戰場面。它是樂曲的主體部分,音樂多變,節奏急促,在演奏上連續運用了彈、掃、輪、絞、滾、煞等手法,以描寫激烈的撕殺、拼搏,驚天動地、動人心弦,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個小段落。
「埋伏」這段音樂和它描繪的意境都很有特色,它利用一張一弛的節奏音型加以模進發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種緊張、恐怖的氣氛。它給人以一種夜幕籠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沒地逼近楚軍的陰森的感覺。
「雞鳴山小戰」中琵琶運用了特有的「剎弦」技巧,形象地表現了雙方短兵相接小規模戰斗的情景。「剎弦發出的聲響不是純樂音,而是一種含有金屬聲響的效果,猶如刀槍劍戟互相撞擊。逐漸加快的速度和旋律的上下行模進,使情緒更為緊張。
「九里山大戰」是整個樂曲的最高潮。這段音樂家中運用了多種琵琶技巧手法描繪了千軍萬馬聲嘶力竭的吶喊和刀光劍影驚天動地的激戰。琵琶對喧囂激烈戰斗音響模擬十分出色,使人彷彿身臨其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整個樂曲描繪楚漢兩軍的沖突,發展至此,勝負已定,矛盾已獲解決。
第三部分包括最後五個小段落,前兩段寫項羽失敗後在烏江邊自殺,低沉的音樂氣氛與前面的高潮形成鮮明的對照。其中「烏江自刎」這須旋律凄切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後三小段描述漢軍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種種情景。但目前演奏一般都作刪節,有的省略整個第三部分,有的刪節去「眾軍奏凱」後三小段,目的是使樂曲情緒集中,避免冗長。
近來有些專家認為《十面》不一定是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的,馮文慈同志《略論十面埋伏》一文(載《音樂認叢》第1輯,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版)認為本曲的產生應該是明代邊塞戰爭的歷史時期。根據之一是主要旋律帶有維吾爾北疆《古典可見的特點(帶降七度音的調式與曲調上的聯系);根據之二是第一段落就有火炮聲,而火炮用於軍事則不早於宋代末年。不但楚漢相爭時沒有火炮,就連李芳園所假託的隋代也還沒有火炮。
參考資料:教育教學研究網
③ 《十面埋伏》樂曲賞析
《十面埋伏》樂曲賞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十面埋伏》樂曲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這首樂曲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漢兩方在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進行決戰時,漢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而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這一歷史事實加以集中概括譜寫而成的。
垓下決戰是我國歷史上一次有名的戰役。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在風起雲涌的農民起義猛烈打擊下,秦王朝宣告滅亡。此時,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展開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斗爭。到公元前202年,楚漢雙方已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戰爭,由於西楚霸王項羽驕矜、優柔寡斷而一再坐失良機,錯過了消滅劉邦漢軍的機會,而劉邦卻從幾次全軍覆沒中死裡逃生,而又重整旗鼓。到垓下決戰時,劉邦以三十萬的絕對優勢兵力包圍了項羽的十萬之眾。深夜,張良吹簫,兵士唱楚歌,使楚軍感到走投無路,迫使項羽率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外逃,而漢軍以五千騎兵追擊,最後在烏江邊展開一場決斗,項羽因寡不敵眾而拔劍自刎,漢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是一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音畫。
《十面埋伏》最早見於記載的是1818年出版的《華秋蘋琵琶譜》,1895年出版李方園編訂的《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中將它改名為《淮陰平楚》。但這是一首在民間流傳的傳統樂曲。早在十六世紀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書中就記述了當時琵琶名手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的生動狀況。文中寫出道:「《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斗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悲,終而落涕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這段文字說明,《十面埋伏》的內容、結構和音樂形象與《楚漢》一曲所描述的大體一致,證明它的流傳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琵琶曲《十面埋伏》採用了我國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的形式。全曲共有十三個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
一、列營;
二、吹打;
三、點將;
四、排陣;
五、走隊;
六、埋伏;
七、雞鳴山小戰;
八、九里山大戰;
九、項王敗陣;
十、烏江自刎;
十一、眾軍奏凱;
十二、諸將爭功;
十三、得勝回營。
全曲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漢軍大戰前的准備,著重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共包括前五個小段。
「列營」實際上是全曲的引子。節奏比較自由而富於變化。開始就使用「輪拂」手法先聲奪人,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鏗鏘有力的節奏猶如扣人心弦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象震憾山谷的號角聲,形象地描繪了戰場特有的鼓角音響。此後用種種表現手法表現人聲鼎沸、擂鼓三通、軍炮齊鳴、鐵騎賓士等壯觀場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戰場緊張激烈的典型環境。
「吹打」是全曲中唯一的旋律性較強、抒情氣息濃郁的段落。琵琶用輪指奏出的長音,模擬了古代管樂器演奏的行進曲音調。 這段間樂極象古代行軍時笙管齊鳴的壯麗場面,刻畫了紀律嚴明的漢軍浩浩盪盪、由遠而近、闊步前進的形象。這段音樂在樂曲藝術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氣魄。
「點將」、「排陣」、「走隊」三個段落在實際演奏中是有所變化和取捨的。它們的相同特點是節奏整齊緊湊,音調跳躍富於彈性,表現了劉邦漢軍戰斗前的高昂的士氣,操練中隊形變換的迅速和士兵步伐矯健的形象。樂曲有條不紊的結構安排,使得情緒的發展步步進逼,為過渡到激戰場面作了充分的鋪墊。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個小段落,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描繪了楚漢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情景。
「埋伏」這段音樂和它描繪的意境都很有特色,它利用一張一弛的節奏音型加以模進發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種緊張、恐怖的氣氛。它給人以一種夜幕籠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沒地逼近楚軍的陰森的感覺。
「雞鳴山小戰」中琵琶運用了特有的「剎弦」技巧,形象地表現了雙方短兵相接小規模戰斗的情景。剎弦發出的聲響不是純樂音,而是一種含有金屬聲響的效果,猶如刀槍劍戟互相撞擊。逐漸加快的速度和旋律的上下行模進,使情緒更為緊張。
「九里山大戰」是整個樂曲的最高潮。這段音樂家中運用了多種琵琶技巧手法描繪了千軍萬馬聲嘶力竭的吶喊和刀光劍影驚天動地的激戰。琵琶對喧囂激烈戰斗音響模擬十分出色,使人彷彿身臨其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整個樂曲描繪楚漢兩軍的沖突,發展至此,勝負已定,矛盾已獲解決。
第三部分包括最後五個小段落,前兩段寫項羽失敗後在烏江邊自殺,低沉的音樂氣氛與前面的高潮形成鮮明的.對照。其中「烏江自刎」這須旋律凄切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後三小段描述漢軍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種種情景。但目前演奏一般都作刪節,有的省略整個第三部分,有的刪節去「眾軍奏凱」後三小段,目的是使樂曲情緒集中,避免冗長。
《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傳統的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優美、節奏輕緩、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於描繪優美的自然景色或表達內心細膩感情。而武曲情緒激烈雄壯,節奏復雜多變,富於戲劇性,多用右手力度較大的演奏技巧,擅長於表現強烈的氣氛和情緒。因而這首樂曲氣勢雄偉激昂,藝術形象鮮明。
《十面埋伏》描繪了楚漢相爭中垓下之戰的情景。是琵琶曲的典型代表。所以正確理解《十面埋伏》的音樂形象有利於了解我國優秀音樂文化悠久傳統,培養熱愛祖國優秀音樂文化的感情,弘揚繼承祖國悠久文化及音樂文化的意義。
二、正文《十面埋伏》作為古曲的典型代表。身為當代中師學生對於這一類音樂的鑒賞力十分缺乏。對於古曲的欣賞也可以說是一竅不通。首先,不了解琵琶這類樂器。其次,不了解它的音樂背景。再次,不懂得怎樣欣賞。一曲完結,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完全不理解其中的美妙和精髓。那麼,該從哪些方面對《十面埋伏》進行賞析呢?
琵琶古曲主要從它的曲式結構、演奏樂器、節奏、音色以及音樂背景等方面進行賞析。
本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重點段落是:「埋伏」、「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樂曲激昂、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重點段落是:「楚歌」、「別姬」,樂曲沉悶悲壯。全曲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全曲分13段:
1、列營(分營、擂鼓、掌號、馬蹄聲);
2、吹持;
3、點將;
4、排陣、走隊;
5、埋伏
;6、小戰;
7、吶喊;
8、大戰;
9、敗陣(垓下楚軍被重重包圍,項羽敗陣);
10、烏江自刎;
11、爭功;
12、凱旋;
13、回營。全曲13個段落還可分成三大部分。樂曲從戰爭的准備階段開始,節奏由慢漸快,以琵琶模擬戰鼓聲、渾厚雄壯;接著是一段吹打樂,全用輪指演奏模擬號角聲。然後進行排陣、點將等等,這都是古戰爭中必有的內容。整曲來看,又有「起、承、轉、合」的布局性質。第一部分含五段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為「轉」部,第三部分含二段為「合部」。真正精彩激烈的在作戰部分:埋伏表現了伏兵重重、楚軍被圍得水泄不通的情景,然後是到九里山大戰是全曲的高潮,運用琵琶高超復雜的絞弦技巧真實的再現了戰爭的慘烈:人仰馬嘶聲、兵刃相擊聲、馬蹄聲、吶喊聲等等,驚心動魄,讓人振奮。隱隱約約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項羽兵敗。
本曲是以琵琶為演奏樂器。琵琶、一件古老而又奇特的樂器,發出琮琮的聲音,彷彿閱盡滄桑、飽經世事的老人,又若熱情奔放、慷慨激越的青年,秦、漢以來,曾作為多種彈弦樂器的總稱。本是一個敏感又多情的尤物,在另的物只是模糊記著的事情,然而,在它善感的心靈中,已反復而深深地鏤刻在回憶的心版上了。
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駑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由此可以看出其技藝之高超。整首曲子全憑手中一把琵琶完成了多種高難度聲音的演譯,將戰爭的人仰馬翻、鼓聲震天、兵戎廝殺表現得淋漓盡致。時而是模擬戰鼓聲的渾厚雄壯;時而是廝殺時的驚心動魄、讓人振奮。中間還有一段琵琶長輪模擬簫聲、隱約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項羽兵敗。此時的琵琶是凄涼悲壯的,彷彿楚漢這爭就在眼前。可以說琵琶僅用一種樂器卻演奏出了一個交響樂團所能達到的高水準。琵琶對喧囂的音響模擬得十分出色,很有感染力。音色復雜多變,高亢低沉不定,神秘詭異,猶如一個高深莫測的奇女子,令人捉摸不透。
《十面埋伏》是琵琶曲中的優秀代表作品之一。傳統琵琶曲中的文曲大都旋律抒情優美,節奏輕柔平穩,而此曲則激烈雄壯、節奏復雜多變,氣勢雄偉激昂,形象鮮明突出。全曲跌宕起伏。以第一部分描述漢軍大戰前的准備,運用鏗鏘有力的節奏著重表現了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第二部分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地描繪了楚漢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情景,節奏緊湊快捷,表現出緊張的氣氛。第三部分描述的是楚王戰敗和自刎的場景。節奏由前面的激昂一下子轉化為低沉緩慢,著重刻畫出悲壯的場面。其中「吹打」是全曲中旋律性較強、氣息寬廣雄壯的曲調,琵琶用細膩的「輪指」奏出的長音,模仿古代軍中篳篥的吹奏。「點將」、「排陣」和「走隊」,以整齊緊湊的節奏,富於彈性跳躍的音調見長。「埋伏」是一段內涵深沉的音樂。一張一馳的節奏音型和加以模進發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種緊張、神秘而又恐懼的氛圍。「雞鳴山小戰」旋律的動向是先遞升後遞降,跌宕起伏,多變的節拍和連續無間歇的節奏型。「九里山大戰」是整個樂曲的高潮。琵琶以快速的「夾掃」、表現雄兵百萬席捲之勢。「項王敗陣」用慢起漸快的同音進行旋律和馬蹄聲的節奏音型來表現項羽奮力突圍。「烏江自刎」樂曲凄切悲壯。最後,四弦猛「劃」後斷然急煞、聲如裂帛、音樂嘎然而止。全曲採用了對比強烈的節奏描繪了從戰爭前的准備到戰爭時的激烈,再到戰後的凄涼,是琵琶武曲中的經典之作。
一曲《十面埋伏》,浩氣長存,演奏了幾千年,無論從哪個方面研究它都是古典藝術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創造了以單個樂器獨奏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名作。
;④ 琵琶曲《十面埋伏》起源於什麼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描寫了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十面埋伏》的創作年代尚無定論,資料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此曲在明代嘉靖、萬曆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一代霸王項羽血灑烏江,公元前202年,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五路大軍,於垓下基本完成了對10萬楚軍的合圍。
劉邦任命韓信為聯軍統帥,指揮大軍作戰。韓信命劉賈、英布軍自南將楚軍外圍出路全部封閉,命彭越軍自北封閉通路,韓信親率自軍主力30萬於劉邦本部軍20萬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10萬楚軍發起進攻,展開決戰。
當時的情況是,楚軍處於絕對劣勢,西楚國位於長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10萬楚軍成為絕對的孤軍。楚軍缺糧已經幾個月,士兵飢餓,軍隊根本沒有半點補給。
而且,項羽孤軍10萬,連續久戰疲憊,決戰之時已是農歷十二月的大冬天,楚軍剛從廣武前線上撤下來,未經補給,多著夏秋裝,寒冷飢餓,士氣潰散。並且漢軍分五路有秩序推進,先佔楚地,再行合圍,步步為營,包圍圈完善,楚軍難以發動突然性的反攻。就算突圍出去,楚軍離江東家鄉距離遙遠,很難在漢軍的追擊下及時回到己方領土。
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韓信30萬主力於劉邦本部軍合兵一股,向盤踞於垓下困守的10萬楚軍發起了最後的進攻。經過半日廝殺,項羽沒能突破漢軍陣線,韓信始終不斷地向後退卻,始終沒有出現在項羽面前。而項羽過於猛烈的沖鋒,卻明顯拉開了軍隊前後的距離。楚軍隊形越來越散,越拉越長,已經漸漸失去了緊密的隊形和互相之間的配合。
戰至下午,漢軍中軍一退再退,左右兩軍迂迴急進,終於完成了前後夾擊之勢。漢軍左右軍隨之投入了對楚軍後方側翼的進攻,以緊密的陣形兩面壓來,迅速合圍了落在後面的楚軍步兵。
楚軍將士殊死抵抗,兩軍官兵絞斗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戰狀態,楚軍步兵、騎兵被一分兩半,攻勢隨之被牽制。項羽不得已,只好率殘存騎兵回師救援步兵。當得知左右軍完成迂迴並發動了對楚軍後方步兵的進攻之時,韓信隨即組織反擊,並將劉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軍投入反沖擊。
漢軍向項羽和楚軍前鋒騎兵反撲而來,數十萬漢軍將楚軍前後夾擊。項羽見勢不妙,立刻率全軍向反方向突圍,沖開漢左右軍的包圍,退回營中。
此戰,楚軍陣亡40000餘人,被俘20000多人,被打散的20000多人,僅剩不到20000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
隨後,韓信率領全軍收攏此前被楚軍沖散的部隊,全數壓上,徹底包圍了楚軍大營。此間還殲滅了被打散的
⑤ 《十面埋伏》是什麼
琵琶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劉熙《釋名·釋樂器》中,這種樂器是由中亞地區傳入,帶著濃郁的異域色彩。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橫抱,用撥子彈奏。古代的「琵」和「琶」是兩種演奏手法,「琵」是向外彈,「琶」是向里彈。隋唐以前,凡是以這兩種手法來演奏的樂器,都可統稱為琵琶。
琵琶在中國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期間,尤其是隋唐時,琵琶作為整個樂隊的領奏,上至宮廷樂隊,下至民間演唱,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樂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可見,琵琶在隋唐《九部樂》、《十部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反彈琵琶」的飛天形象早已成為敦煌舞蹈的經典標志,更是將東方文化的神秘氣質發揮到極致。
唐代詩人就特別喜歡以琵琶入詩,王翰《涼州詞》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句,奇壯寒冽,讓人悲鬱擊節;杜甫在《詠懷古跡》中感嘆王昭君身世際遇,「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寄予了自己的感傷與幽怨;白居易潯陽江頭聽琵琶女一曲演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淚濕青衫,將琵琶曲升華到一種世事滄涼般的人生體驗,最是讓人飲恨泣絕。明清時期,琵琶藝術更是得到了較大發展,出現了許多演奏名家,演奏風格上也有了南北派之分。清代嘉靖年間出版了中國第一部琵琶譜集《華秋蘋琵琶譜》,收錄了數卅首琵琶曲。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大型琵琶曲。關於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可追溯至唐代,從《琵琶行》中可探知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斗場景的琵琶樂。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秦末,劉邦和項羽逐鹿中原,爭霸天下,決戰於垓下,劉邦的30萬漢軍圍住了項羽的10萬楚軍。漢軍為瓦解敵方軍心,夜深之時,漢營士兵齊唱楚歌。楚軍士兵大多離家已久,本已厭倦了連年征戰,此時聽到周圍陣陣楚歌,以為楚地盡失、人民皆俘,於是楚營內人人自危,軍心動搖。項羽眼見大勢已去,悲從心起,對虞姬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唱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拔劍自刎而死。在漢軍圍困之下,項羽被迫率八百騎兵突圍外逃,逃至烏江邊時僅餘28騎,漢軍則有追兵數千。烏江亭長勸他過江,但項羽自言無顏見江東父老,拔劍自殺。垓下之戰是楚漢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等情節更在民間廣為流傳。《十面埋伏》即是以此為核心內容創作而成的琵琶曲。
《十面埋伏》屬於琵琶中的武曲,全曲為敘事性多段套曲結構,大致可分三大部分13小段:一、戰斗准備:開門放炮,吹打,點將,排陣;二、戰斗過程:埋伏,小戰,吶喊,大戰;三、戰斗結束:敗陣,烏江,爭功,凱歌,回營。
琵琶的聲音清澈干凈,層次分明,高音明亮剛勁,中音溫潤柔和,低音醇厚豐富,琴聲的穿透力很強,且善於擬聲,長於表現戲劇性的情節。《十面埋伏》以宏大的套曲結構,充分發揮了琵琶的這些特點。全曲節奏由慢漸快,運用輪指技巧,撥動琵琶的四弦,再配以強烈的節拍,立即引人進入激烈的戰場。琵琶同時還模仿了號角、簫聲、吶喊等聲音。樂曲的高潮和精彩處在第三大部分,演奏者運用琵琶高超復雜的絞弦技巧,真實地再現了戰場上的各種聲音,一曲奏響,恍若兩軍對壘於前,聲動天地,屋瓦飛墜,「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終而涕泣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演奏者彈撥之間,極盡琵琶揉、挑、推、掃等最強勁有力的指法技巧。聆聽琵琶急促的弦聲,激奮而始,繼而悲愴,壯懷激烈的英雄,慷慨赴死的氣概,淋漓盡致地跳躍在音樂上。曲罷,餘音繞梁,聞者無不惻懷動容。
《十面埋伏》創造性地以單個樂器的獨奏形式,來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將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在現代,往往需要大型樂隊以交響樂的方式才能完成。因此。這首樂曲代表了明清琵琶演奏藝術的最高水準,也是琵琶演奏領域中的傳統名作。
據記載,明代已有以楚漢戰爭為題材的琵琶曲。明末清初的《四照堂集》就記載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過《楚漢》曲,全面地表現了垓下之戰。《十面埋伏》很可能是從其中演化而來。清代琵琶譜中還記載了一首琵琶曲《霸王卸甲》,後世流傳甚廣,可能也由《楚漢》演變而來。兩者題材相近但頗有不同。從立意來看,《十面埋伏》以劉邦的漢軍為中心,重點表現漢軍的勝利,側重於渲染激烈的戰斗場面;《霸王卸甲》則以項羽的楚軍為中心,重點段落是「楚歌」、「別姬」,側重於抒發英雄末路之慨。從音樂風格上看,《十面埋伏》屬北派琵琶曲風,樂曲高亢激越,氣勢磅礴;《霸王卸甲》則屬南派琵琶曲風,樂曲悲壯沉雄,凄楚哀婉。《十面埋伏》著力於贊頌劉邦勝利的豪邁,《霸王卸甲》則感嘆項羽失敗的悲壯,寄寓著深深的惋惜和同情,因此有「得意者彈《十面》,失意者奏《霸王》」之說。
壯士英雄不應以成敗論,他們用生命作賭注,贏不來天下,卻賺得一份堂堂英雄之氣,實堪頂天立地之須眉。人傑鬼雄,孰勝孰敗,千般功過,唯寄琵琶,留待後人評說。
英雄精神不死,《十面埋伏》依然雄壯剛勁、波瀾壯闊。對於後世聽眾而言,自然不能以一首樂曲判定歷史功過,但千載雲煙,卻為樂曲本身平添了無窮魅力,讓別有懷抱的英雄唏噓不已。
⑥ 中國十大名曲之一的十面埋伏取材於哪場古代戰爭
《十面埋伏》是中國傳統琵琶曲,以歷史上楚漢相爭的決戰垓下之戰作為題材。
《十面埋伏》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形式。全曲可分為三個部分,基本包括十三段,每段冠以概括性較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從這些段落標題也可以看出,這是一場大型戰爭的記錄反映。這一戰,西楚霸王項羽自刎,漢中王劉邦問鼎天下,開創了兩千年漢家基業。
⑦ 音樂名作《十面埋伏》有哪些歷史背景
琵琶曲《十面埋伏》(簡稱《十面》,又名《淮陰平楚》),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漢在垓下決戰時,漢軍擊敗楚軍這一歷史事實集中概括寫成的。
據明代王猷定(1598~1662)《四照堂集》所記載:「《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非,終而涕淚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這些描寫與《十面埋伏》的音樂意境極為相似,可以斷定,《楚漢》即《十面埋伏》之前身。
清代華秋蘋編的《琵琶譜》中收入的《十面》,是《十面埋伏》的最早版本。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王君錫傳譜、李芳園編《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亦收此曲,更名為《淮陰平楚》,雖記為隋代秦漢子作,歷史上實無秦漢子其人。所以,如同很多民間音樂一樣,《十面埋伏》的作者仍屬「實無考證」之列。
⑧ 十面埋伏屬於琵琶曲中的文曲還是舞曲
《十面埋伏》屬於武曲。 琵琶曲一般分為文曲和武曲,其中文曲比較有名的就是《陽春白雪》、《春江花月夜》等。武曲中有名的就包括《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
⑨ 十面埋伏是什麼樂曲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氣勢雄偉激昂,用音樂敘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現了名聞古今的楚漢之戰,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發揮,那激動人心的旋律令聽者無不熱血沸騰、振奮不已。
樂曲從戰爭的准備階段開始(從列營到走隊),節奏由慢漸快,以琵琶模擬戰鼓聲、渾厚雄壯;接著是一段吹打樂,全用輪指演奏模擬號角聲。然後進行排陣、點將等等,這都是古戰爭中必有的內容。
真正精彩激烈的在作戰部分(從埋伏到九里山大戰):埋伏表現了伏兵重重,楚軍被圍得水泄不通的情景,然後是在雞鳴山進行一段小規模作戰,到九里山大戰則是全曲的高潮。
運用琵琶高超復雜的絞弦技巧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慘烈:人仰馬嘶聲、兵刃相擊聲、馬啼聲、吶喊聲等等,驚心動魄,讓人振奮。中間一段琵琶長輪模擬簫聲,隱約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項羽兵敗。
最後的結局(項羽敗陣到最後):項羽自刎,劉邦得勝回朝,音樂結束。全曲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
流傳概況
在現有資料中,最早記載有《十面埋伏》琵琶譜的是《華秋蘋琵琶譜》(1819年初版,全稱是《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真傳》),以及《鞠士林琵琶譜》(鞠氏系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人,簡稱鞠士林譜);其次是《檀槽集》(1842年抄本)、《陳子敬琵琶譜》、《李芳園琵琶譜》(1895年初版,全稱是《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簡稱李氏譜);
再次是《瀛洲古調》(1916年)、《養正軒琵琶譜》(1926年初版,簡稱養正軒譜)、《汪昱庭琵琶譜》等。在上述各家琵琶譜中,對該曲曲名稱作《十面埋伏》的有《鞠士林琵琶譜》《陳子敬琵琶譜》《瀛洲古調》等;
簡稱作《十面》的有《華秋蘋琵琶譜》《養正軒琵琶譜》等;也有改稱作《淮陰平楚》的,如《李芳園琵琶譜》《汪昱庭琵琶譜》等(在改稱作《淮陰平楚》後,在曲名下注有「即《十面埋伏》」的文字)。
不同流派在《十面埋伏》上體現著不同的記譜和演奏。清朝末期,《十面埋伏》便有無錫派、平湖派、崇明派、浦東派和汪派的不同演奏以及傳譜。其中,無錫派以華氏譜為基礎,平湖派以李氏譜為基礎,崇明派以《瀛洲古調》為基礎,浦東派以鞠士林譜、養正軒譜為基礎,汪派則與浦東派同宗但又多方吸收其他風格。
而至20世紀70年代以後,該曲多使用琵琶演奏者劉德海的演奏譜。劉德海的演奏譜有兩種版本:1976年的演奏譜較短;1982年進行了整理,在某些段落方面加以調整。
⑩ 十面埋伏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
琵琶。
《十面埋伏》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一般都是琵琶獨奏。主要是表現西楚霸王項羽垓下被圍時,四面楚歌、走投無路的場景。
《十面埋伏》還有一個名字叫《淮陰平楚》,因為韓信是打敗項羽的主要人物,而他先是被封異姓諸侯王,後來又降為淮陰侯,所以《十面埋伏》又被稱作《淮陰平楚》。
《十面埋伏》具體是那個年代創作,作者是誰已經無從考證了,曲譜最早是出現於1818年華秋萍編的《華秋萍琵琶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