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聿讀什麼
一、聿的讀音是:yù
二、漢字釋義:
1. 文言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2. 〔~皇〕輕疾的樣子,如「武騎~~」。
3. 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三、漢字結構:單一結構。
四、部首:聿。
五、相關片語:
不聿、聿役、聿越、聿遑、牘聿。
相關知識:
一、漢字筆畫:橫折、橫、橫、橫、橫、豎。
二、詞語釋義:
1、不聿bù yù
即不律。 筆的別稱。
2、聿役yù yì
動貌。
3、聿越yù yuè
迅速地跨越。
4、聿遑yù huáng
見「 聿皇 」。
5、牘聿dú yù
簿籍。
無論是甲骨銅器,還是文獻典籍里所見到的聿字,是極少用其「執筆寫字」或「寫字用的筆」這種含義的。揚雄《太玄·飾》提到「舌聿之利」(舌指講話,聿指用筆寫文章),可說是罕見的例子。
聿大都用作語氣詞,偶而也用作地名(卜辭)。聿被久假不歸,本義逐漸湮沒,不得不在它上面再加竹頭,成為「筆」,以便同假借為語氣詞的聿相區別。
現在所見文獻資料中的諸多「筆」字,究其初,應該都是「聿」字。
② 聿讀什麼
1、"聿"這個字讀作 yù。
2、"聿"的意思:
(1)文言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2)輕疾的樣子,如「武騎聿聿」、「聿皇」。
(3)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③ 聿字怎麼讀
聿字拼音是yù,是漢語通用規范二級字。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手執毛筆的樣子,是為筆之初文。聿的本義指書寫用的筆,後假借為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
聿,象形字,一隻手(又)握著筆)的樣子。聿,所以書也。聿原為筆的本字。聿者,所用書之物也。指示字。從聿一一者,牘也。秦以後皆作筆。古漢語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詞,意輕快。所書也,以用也。聿者、所用書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視此。
聿的成語:歲聿其莫
歲聿其莫,漢語成語,拼音是suì yù qí mù,意思是指一年將盡。
出處:《詩·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④ 聿字怎麼讀
聿,漢語漢字,讀音為yù,本義指書寫用的筆。其古字形像手執毛筆的樣子,是為筆之初文。聿字作名詞時,意為筆的別稱,也是姓氏用字;作形容詞時,意為迅速的樣子;作助詞時,用於文言文句首或句中,兼有承接作用。
聿字組詞:
聿修:意為繼承發揚先人的德業。
聿越:意為迅速地跨越。
聿皇:意為迅疾輕快。
聿追:意為追述先人德業。
⑤ 聿怎麼讀 聿的片語有哪些
1、聿(拼音:yù)是漢語通用規范二級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手執毛筆的樣子,是為筆之初文。聿的本義指書寫用的筆,後假借為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
2、「聿」指書寫的筆,作形容詞時則表示速度非常快的樣子,另外還可作助詞使用,有承接的作用。
3、常見片語:
(1)不聿
意思:即指書寫所用的筆。
例句:不聿疾書,已復細吟,是他每一天早晨都在重復做的事情。
(2 )聿脩
意思:指繼承並將先人的事業、德行發揚光大。
例句:倘若人人都能夠聿脩祖宗之志,思輯戰國之苦,國家怎麼不會興盛長安呢?
(3)歲聿其暮
意思:形容人的歲數很大,已經步入晚年。
例句:即便歲聿其暮,他仍舊不服輸,老當益壯。
⑥ 聿字怎麼讀
用在句首或句中,起順承作用。
基本釋義:1、文言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2、〔~皇〕輕疾的樣子,如「武騎~~」。3、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詳細釋義:〈名〉(指事。從聿一一者,牘也。秦以後皆作筆。本義:毛筆。筆的本字,秦以後始加竹作筆)同本義[brush]。聿,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說文》
無論是甲骨銅器,還是文獻典籍里所見到的聿字,是極少用其「執筆寫字」或「寫字用的筆」這種含義的。揚雄《太玄·飾》提到「舌聿之利」(舌指講話,聿指用筆寫文章),可說是罕見的例子。聿大都用作語氣詞,偶而也用作地名(卜辭)。聿被久假不歸,本義逐漸湮沒,不得不在它上面再加竹頭,成為「筆」,以便同假借為語氣詞的聿相區別。現在所見文獻資料中的諸多「筆」字,究其初,應該都是「聿」字。《說文解字》分析聿字為「從
⑦ 聿怎麼讀
拼音:(yù)。筆劃:6。部首:聿。結構:單一結構
義:
文言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皇〕輕疾的樣子,如「武騎~~」。
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⑧ 「聿」的讀音是什麼
聿字有1個讀音。
「聿」字共有1個讀音,讀作yù。聿是一個漢語漢字,象形字,一隻手(又)握著筆的樣子。聿的本義指書寫用的筆,後假借為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
聿,所以書也。聿原為筆的本字。指示字。秦以後皆作筆。古漢語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詞,意輕快、輕疾的樣子。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⑨ 聿字怎麼讀 聿字的意思
1、聿字讀「yù」。
2、從造字的本意而言,這是執筆寫字的形象,是「筆」的初文。發展到周代,毛筆下部出現一點,這一點又漸變為一橫,同時手指與筆桿交叉,戰國到小篆都承繼了這一結構。戰國時,或訛變作圖C,但沒有進入主流地位。隸變後楷書作聿,主要是筆勢變化。
無論是甲骨銅器,還是文獻典籍里所見到的聿字,是極少用其「執筆寫字」或「寫字用的筆」這種含義的。揚雄《太玄·飾》提到「舌聿之利」(舌指講話,聿指用筆寫文章),可說是罕見的例子。聿大都用作語氣詞,偶而也用作地名(卜辭)。聿被久假不歸,本義逐漸湮沒,不得不在它上面再加竹頭,成為「筆」,以便同假借為語氣詞的聿相區別。現在所見文獻資料中的諸多「筆」字,究其初,應該都是「聿」字。 《說文解字》分析聿字為「從?一聲」,雖不符合甲骨文字形,但它保存了對聿、筆二字的正確解釋:「聿,所以書也」「筆,秦謂之筆。從聿,從竹。」可見筆是後起字,秦以後才見使用。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說「聿,秦以後皆作筆」,是合乎事實的。
⑩ 聿的拼音 聿怎麼讀
1、聿(拼音:yù)是漢語通用規范二級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手執毛筆的樣子,是為筆之初文。聿的本義指書寫用的筆,後假借為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
2、聿的組詞:聿皇、聿斯、聿修、聿懷、聿遑、聿越、牘聿、不聿、聿役、郁聿、聿追、杜聿明、歲聿雲暮、歲聿其莫、歲聿其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