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仄怎麼讀
拼音:zè(聲母z,韻母e,四聲)
基本字義:
傾斜搖晃。會意:小篆字形象人側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狀。
繁體字:仄,部首:人,拼音:zè
筆畫:4,結構:左上包圍結構
首尾分解:廠人,部件分解:廠人,異體字:庂側
(1)仄怎麼讀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逼仄[bī zè](地方)狹窄:~小徑。居室~。
2、仄聲[zè shēng]指古漢語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區別於「平聲」)。
3、仄韻[zè yùn]凡屬上聲、去聲、入聲的韻,皆為仄韻,與「平韻」相對。
4、日仄[rì zè]同「日昃」。
5、狹仄[xiá zè]狹窄。
㈡ 仄怎麼讀,什麼意思
【拼音】:zè 【筆劃】:4 【五筆】:DWI 【部首】:人
【結構】:半包圍結構 【五行】:金 【筆順】:橫、撇、撇、捺
【釋義】:1.傾斜:~立。日~。 2.狹窄:逼~。 3.〔~聲〕古漢語中「上聲」、「去聲」、「入聲」的總稱。 4.心裡不安:歉~。
㈢ 仄的讀音
仄的讀音
[zè]
部首:廠
筆畫:4
五筆:dwi
繁體:仄
解釋:1.〈文〉傾斜;歪斜。 2.〈文〉狹窄。 3.(內心)不安。 4.指仄聲,古漢語四聲中上(shǎng)、去、入三聲的統稱。
側傾也。從人在廠下。,籒文從夨,夨亦聲。阻力切。
說文解字注
仄側傾也。傾下曰。仄也。此仄下雲。傾也。是之謂轉注。古與側昃字相假借。從人在廠下。會意。阻力切。一部。
籒文。從夨。夨亦聲。夨、傾頭也。昃亦作。當是籒文昃字。
㈣ 仄字怎麼讀
「仄」字讀音:【zè】
㈤ 仄怎麼讀
仄讀音為zè。仄源於《漢書·息夫躬傳》「眾畏其口,見之仄目。」仄的意思是歪斜、狹小,也表明心裡不安。古人把字分平仄兩種,格律詩就是有規律地安排「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來追求聲律的變化。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
㈥ 仄,什麼意思,怎樣讀
一、讀:zè
二、意思:
1、仄聲。與「平」相對:平~。
2、心裡不安:歉~。
3、狹窄:逼~。
4、傾斜:日~。.
三、組詞:
仄聲逼仄平仄仄歪
日仄窄仄轉仄碕仄
(6)仄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1、文言版《說文解字》:仄,側傾也。從人,在廠下。
2、白話版《說文解字》:仄,扭著脖子讓頭部朝一邊側傾。字形採用「人」作邊旁,像人在廠(崖)下。
三、相關組詞:
1、仄聲[ zè shēng ]
指古漢語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區別於「平聲」)。普通話入聲派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仄聲會有錯誤。
2、逼仄[ bī zè ]
(地方)狹窄:~小徑。居室~。
引證:王統照 《湖畔兒語》:「湖上,滿生了蘆葦和滿浮了無數的大船,分外顯得逼仄,湫溢、喧嚷。」
3、仄慝[ zè tè ]
指農歷每月初一早晨,月亮在東方出現的天文現象。
4、仄崿[ zè è ]
傾斜的山崖。
5、仄韻詩[ zè yùn shī ]
指韻腳用仄聲字的舊體詩。古體詩不限平仄韻,故仄韻詩較多;近體詩用仄韻者很少。
㈦ 仄怎麼讀
仄讀作:zè,聲母z,韻母e,聲調四聲。
1、傾斜:仄立。
2、狹窄:逼仄。
3、〔仄聲〕古漢語中「上聲」、「去聲」、「入聲」的總稱。
4、心裡不安:歉仄。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仄道[zè dào]
狹窄的小路。
2、慚仄[cán zè]
羞愧不安。
3、旁仄[páng zè]
近側;左右。
4、仄兀[zè wù]
歉疚不安。
5、欹仄[qī zè]
同「欹側」。傾斜;歪斜。
㈧ 仄的讀音是什麼
1個。
仄是中國的漢字,讀音為zè。仄聲:古漢語四聲中上聲、去聲、入聲三聲的總稱。與「平聲」相對。(仄指現代漢語拼音的3、4聲,平為1、2聲)詳細釋義1、傾斜搖晃。會意:小篆字形象人側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狀。(方言:仄歪。)
㈨ 仄怎麼讀
zè。仄聲:古漢語四聲中上聲、去聲、入聲三聲的總稱。與「平聲」相對。(仄指現代漢語拼音的3、4聲,平為1、2聲)平仄音:多用於對聯,對聯中用語要有其指代的意義、押韻和平仄音。三言聯:平平仄,仄仄平。四言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念zè。仄聲:古漢語四聲中上聲、去聲、入聲三聲的總稱。與「平聲」相對。(仄指現代漢語拼音的3、4聲,平為1、2聲)。
平仄音:多用於對聯,對聯中用語要有其指代的意義、押韻和平仄音。
三言聯:平平仄,仄仄平。
四言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六言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八言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漢字: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系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