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匡)字怎麼讀
(匡)字怎麼讀
(匡)字有兩種讀音一種讀kuang
意思是;糾正
另一種讀wang意思是;幫助。
㈡ 匡怎麼讀
匡[ kuāng ]
釋義
1.糾正
2.救
3.輔助,幫助
4.粗略計算,估計,預料
5.古同「筐」。
6.姓。
片語
1.匡助[ kuāng zhù ]
輔助
2.匡謬[ kuāng miù ]
糾正錯誤。
3.匡時[ kuāng shí ]
匡正時世;挽救時局。
4.匡算[ kuāng suàn ]
粗略計算
5.匡復[ kuāng fù ]
挽救國家,使轉危為安
造句
1.要指出的是,從近年繭絲供求總量匡算看,2009年的繭絲供應並沒有缺口。
2.據北京奧運經濟研討會地專家匡算,北京奧運經濟內在意義上地總收入年夜約為20億美圓。
3.第二章對A30浦東段項目總投資進行了匡算。
4.對異地委託收款的,持票人可匡算郵程,提前通過開戶銀行委託收款。
5.因此,從總量匡算看,去年繭絲供應並不緊張。
㈢ 匡怎麼讀
kuāng。部首:匚。筆畫:6。筆順:橫、橫、橫、豎、橫、豎折/豎彎。基礎釋義:1、糾正,匡謬。2、救,幫助,匡助。匡我不逮(幫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計算,估計,匡計,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見於早期白話):不匡。5、姓。
kuāng。部首:匚。筆畫:6。筆順:橫、橫、橫、豎、橫、豎折/豎彎。
基礎釋義:1、糾正,匡謬。2、救,幫助:匡助。匡我不逮(幫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計算,估計:匡計,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見於早期白話):不匡。5、姓。
詳細釋義:〈名〉(形聲。從匚(fāng),表示與筐器有關,王聲。本義:盛東西的方形竹器)「筐」的古字。容器名匡,飯器,也。——《說文》既齊既稷,既匡既勑。——《詩·小雅·楚茨》蠶則績而蟹有匡。——《禮記·檀弓》。
組詞:匡算、匡扶、匡復、匡山、匡救、匡翼、匡佐、匡君、匡俗、匡糾、匡裨、匡谷、匡賛、匡衛、匡瓢、匡床、匡補、誰匡、匡濟、匡勷、匡神、匡當、匡繼、匡諍、眼匡、匡人、匡贊、匡拂、匡勵、匡奉、匡剌、匡世、匡掖、匡襄、匡護、匡浪、扶匡、匡振、匡政、維匡。
㈣ 匡怎麼讀
匡在姓氏中讀kuāng。現代漢語當中的解釋具體如下:
1、糾正;~正。~謬。
2、救:~救。~復。~時濟世。
3、輔助,幫助:~助。~扶。~我不逮(幫助我所做不到的)。
4、粗略計算,估計,預料:~算。~計。
5、古同「筐」。
6、姓。
筆畫
需知:
匡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3位。在2013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59位。主要起源上古時期有一個古匡國,故址在匡山腳下,漢朝時期稱廣濟,即今湖北省黃岡地區的武穴市一帶。
而後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施孝權之家臣句須,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其後代有漢朝丞相匡衡。
源於上古匡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商王沃丁封其子羊於一個叫匡國的部落(今湖北省東部大別山西),建立侯國,是為匡侯。
㈤ 匡怎麼讀
匡的讀音是kuāng,聲母是k,韻母是uang。
一、匡的釋義
1、糾正。
2、救,幫助。
3、粗略計算,估計。
4、料想(多見於早期白話)。
二、組詞
匡復、匡救、匡謬、匡時、匡助等。
詞語釋義
一、匡救 [ kuāng jiù ]
匡正補救。
鄒韜奮等《我們對於國事的態度和主張》:「所以不得不大聲疾呼,希望喚起輿論,督促政府,共謀匡救。」
二、匡謬 [ kuāng miù ]
糾正錯誤。
清·馮桂芬《重刻段氏<說文解字注>序》:「鈕氏樹玉段注訂徐氏承慶段注,匡謬至勒為專書。」
㈥ 「匡」在姓氏中怎麼讀
匡在姓氏中讀kuāng。匡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3位。在2013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59位。主要起源上古時期有一個古匡國,故址在匡山腳下,漢朝時期稱廣濟,即今湖北省黃岡地區的武穴市一帶。而後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施孝權之家臣句須,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其後代有漢朝丞相匡衡。
(6)匡怎麼讀擴展閱讀
1、得姓始祖
匡句須。根據《風俗通》上記載,匡原來是一個地名,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個邑,句須曾擔任匡邑的宰,他的子孫就「以邑為氏」而得姓,稱為匡氏。《通志·氏族略》上也記載,匡氏起源於匡邑,是魯國匡邑宰匡句須的後人。
先秦時期,以匡為名的地點另外還有二處:一處是是春秋時期衛國的一個地名,該地位於現在河北省匡家大壩的西南;另外一處為當時鄭國之邑,位於今河南省扶溝縣。
不過,這兩外以匡為名的地方,跟我國的匡氏家族沒有關系。匡氏發祥於山東,並且長久以來也稱盛於山東。望族居於晉陽郡,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故匡氏後人奉匡句須為匡姓的得姓始祖。
2、歷史名人
(1)匡章
匡章,戰國齊將領。又叫章子、匡子。齊威王時曾率軍擊退秦國進攻。前314年,燕國內亂,齊宣王乘機派他率「五都之兵」(常備軍)和北地之眾攻燕,攻入燕都薊城(北京),殺子之(燕王噲讓位於子之)和燕王噲。齊軍因行為殘暴被迫撤走。
前312年秦軍侵齊,打到濮水(經山東鄆城至茌平東入濟水),齊將聲子被俘,他敗走。湣王即位,孟嘗君為相,聯合韓、魏攻楚。他率軍在垂沙大敗楚軍,殺楚將唐昧。是戰國時代唯一一位在強秦崛起後能夠攻破秦國函谷關的東方名將,他死後,新一代名將白起閃亮登場,六國再無機會。
(2)匡衡
匡衡(?―約前32年),西漢臣、經學家。字稚圭,東海承縣(今山東嶧城)人。出身農家,少年好學,世傳其鑿壁偷光故事。精明博識,為眾學者佩服。但因宣帝不喜儒術,僅官至太常掌故,補平原文學。元帝後,遂為博士、給事中,遷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又遷光祿勛、御史大夫。
前36年,代韋玄為丞相,封樂安侯。認為民風敗壞是因朝廷、官吏腐敗,主張整治吏制,舉賢良,罷奸佞,崇尚仁義禮讓。後因兼並土地及奏劾中書令石顯事被免為庶人,卒於家。
(3)匡咸
匡咸,西漢臣。東海承(今山東嶧城)人。匡衡之子。因家學淵源,深明經術,歷位九卿。平帝元始三年為左馮翊。其家代有為博士之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