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腸癌怎麼引起
直腸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發病與社會環境、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有關。直腸息肉也是直腸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認的是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高,食物纖維攝入不足是直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
2. 直腸癌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來的
您好,直腸癌的發病原因可能包括:
1、直腸慢性炎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血吸蟲病形成的肉芽腫等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直接的關系。其病程愈長,發生結直腸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結直腸癌的發生率約為20-40%。
2、直腸腺瘤癌變
3、飲食與致癌物質: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結直腸癌的發生與經濟狀況、飲食結構有明顯的聯系。經濟發達地區、飲食中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所佔比例高、纖維素含量低的地域和群體發病率明顯高。飲食結構與結直腸癌發生之間的關系確切機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可能與動物脂肪的代謝產物、細菌分解產物以及由於低纖維素飲食狀態下,腸蠕動減慢,腸道的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關。
4、遺傳因素
3. 直腸癌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啊
(1)飲食因素是造成直腸癌的原因之一。專家指出,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的所謂西方飲食被認為與直腸癌的發生有關。因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能使糞便中甲基膽蒽物質增 多,可引起膽酸分泌增加,被腸道內厭氧菌分解為不飽和的多不烴,此兩種物質均為致癌物質。食物中纖維素量減少也會導致癌變的機會增多。(2)直腸癌的產生可能與遺傳因素相關。專家表示,在直腸癌患者家庭中,有很多都有癌腫的家族史,也有不少消化道腫瘤,由於正常細胞的基因發生改變,患癌病人體內由此遺傳得到一種易感性,加上某種激發因素,使組織細胞生長迅速,就會發展成為癌。(3)直腸癌的產生還與炎症性腸病有關系。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病等,由於腸粘膜破壞,潰瘍修復增生,肉芽組織在形成過程中發生癌變。再比如,血吸蟲病蟲卵在直腸粘膜沉積,慢性炎症刺激,會導致發生癌變。(4)專家表示,腺瘤癌變也是導致直腸癌產生的原因之一。瘤性息肉可癌變,腺瘤可分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混合性腺瘤3種類型。管狀腺瘤發生率高,絨毛狀腺瘤癌變率高。青稞網友情提醒。
4. 有哪些原因會導致我們患直腸癌
近幾年來,患直腸癌的人呈上升的趨勢。導致患上直腸癌的因素比較多。那麼,有哪些原因會導致患上直腸癌?接下來我們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大便習慣改變,大便顏色不正常等等,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及時的去做結腸鏡檢查。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看法。
5. 直腸癌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直腸癌一般是由5種原因形成。1、遺傳原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有幾率會形成直腸癌。2、良性腫瘤的惡變。在臨床中經常見到大腸腺瘤惡變為癌,這說明直腸癌的病因與大腸腺瘤的關系極為密切。3、息肉,大多數直腸癌是在息肉的基礎上發生的,在正常人群中,息肉發生率為5%-10%,在45歲以上人群中,發生率為10%直腸息肉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這也是引起直腸癌的病因之一。4、炎症刺激,由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炎症可導致腸粘膜滲出、水腫,反復的破壞及修復的過程可導致纖維細胞增生,是腸壁增厚,腸腔狹窄,上皮細胞間變形成多發性息肉和慢性肉芽腫,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形成原因。5、飲食習慣
6. 直腸癌的患病原因都有哪些
直腸癌是大腸癌的一個分類,現在直腸癌的發病率在不斷的上升而且惡性程度很高。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比較重視直腸癌的病因,也只有了解它的病因才能更好地治療。那麼我們就學習一下直腸癌的發病原因: 一、飲食 調查表明,直腸癌的出現與飲食是密不可分的,直腸癌在以低纖維素、高蛋白和高脂肪為主的飲食地區的發病率顯著高於其它地區,雖然對這幾種飲食誘發疾病的機理沒有完全明確,但是一般情況下與以下因素有關: 1、低纖維素飲食能夠導致糞便通過腸道的速度減緩,而它致癌物質和腸結膜接觸的時間延長,從而誘發致癌的幾率直線上升。 2、高蛋白、高脂肪飲食能夠導致糞便離的甲基膽蒽物質變多,增加了膽酸分泌,從而被腸道中的厭氧菌分為不飽和的多不烴,這也是致癌的主要因素。 二、直腸腺瘤癌變 一般情況下,易出現癌變的症狀為腺瘤性息肉,而癌變率最高的則是絨毛狀腺瘤。癌前病變一般表現為遺傳性的家族性多發性腺瘤,常在30歲以後發生癌變,也有少數人會在20歲之前發生癌變。 三、遺傳 經過對直腸癌與腫瘤抑制基因的研究表明,直腸癌易發性和發病機制都與遺傳因素息息相關。而遺傳因素在直腸癌的發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直腸慢性炎症 誘發腸粘膜損壞的主要因素是克隆病和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癌變的原因取決於肉芽組織形成和潰瘍修復增生的過程。直腸粘膜癌變的主要原因是血吸蟲病蟲卵在直腸粘膜內堆積。直腸慢性炎症的病程越長,發生直腸癌的可能性就越高。潰瘍性結腸炎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發生直腸癌的幾率是20-40%。 五、其他因素 胃及膽囊切除手術後的影響、機體免疫功能衰退和病毒感染為主要因素。 溫馨提示:通過以上描述,現在大家對於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希望對廣大患者朋友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直腸癌方面的知識,可以免費咨詢我院的在線醫生,他們會給您滿意的解答。最後祝您早日遠離疾病的危害,恢復健康。鄭州最好的肛腸醫院 杭州肛腸醫院哪家好 蘭州肛腸專科醫院 青島最好的肛腸醫院 西安最好的肛腸醫院 肛腸科醫院 長沙最好的肛腸醫院 福州肛腸醫院哪家好 南寧肛腸醫院哪家好 上海肛腸醫院哪家好 天津肛腸醫院哪家好 北京最好的肛腸醫院
7. 哪些因素引起了直腸癌
目前直腸癌病因並不明確,一般來講,與以下因素有關:1、直腸慢性炎症時直腸癌的一大病因,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血吸蟲病形成的肉芽腫等與結直腸癌的發生有直接關系。2、直腸腺瘤癌變是引發直腸癌的直接原因。3、飲食中,肉類、蛋白質、脂肪等攝入量的提高,發病率明顯提高。4、遺傳因素:家族成員中三人以上患結直腸癌,其中二人為同一代;至少相近的兩代人均有發病;至少有一人是在50歲以上診斷為結直腸癌。
8. 直腸癌是怎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導致結直腸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可分為相對危險與絕對危險兩類。
1.飲食因素
(1)脂肪、纖維素與熱卡:飲食因素在結直腸癌發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結直腸癌占惡性腫瘤的第2位,在西方發達國家它占第2位,而在一些不發達國家中它僅占第8位。流行病學觀察和實驗研究表明飲食在結直腸癌發生中具有決定性地位,脂肪消耗量的增加與結直腸癌發病率的上升是平行的,直接測定飲食脂肪的含量顯示消耗脂肪量高的人群,其結直腸癌的病死率也高。從低脂肪飲食區至高脂飲食區的移民研究發現其結直腸癌的發生率與原來國家相比明顯增高了。從日本移民至夏威夷的移民患結腸癌的死亡明顯增加,從波蘭移民至澳大利亞的移民也呈現這種病死率的增高。許多對照病例的研究均支持脂肪攝入與結直腸癌的相關性。但其他流行病學資料並不證實這種相關性,尤其在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例如美國猶他州結腸癌的發病率比美國平均發病率低得多,而按人口每人的脂肪的消耗量則是相同的。流行病學資料之所以出現這種矛盾現象是因為沒有考慮那些對抗結腸癌發生的保護性飲食因素。從北歐的一個研究發現丹麥人的結腸癌發病率明顯比芬蘭人高,雖然脂肪攝入是相同的,但芬蘭人攝入纖維素量比丹麥人高,從而表明纖維素可能具有調節脂肪的致癌作用。最近,Willett等再次證實結腸癌的發生與動物脂肪的消耗量呈正相關。此外,最近的一個流行病學研究分析脂肪攝入與各種癌腫的關系中發現脂肪攝入與結直腸等6種癌腫的發生有肯定的關系。
大多數流行病資料表明結腸癌與總的脂肪消耗量相關而不是與特殊的食物脂肪有關。但也有流行病學研究闡述脂肪類型與結腸癌關系的;一些研究認為與動物脂肪相關,另一些研究支持植物脂肪作用最大。在二甲肼(DMH)誘發的實驗性結腸癌中,高濃度植物油和多不飽和脂肪膳食的動物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反之,高度多不飽和魚油和單不飽和橄欖油則在動物的化學性誘導的結腸癌中卻並無增強作用。Reddy等(1991)報道在一組化學性誘發的結腸癌實驗中發現,脂肪類型、脂肪消耗量以及消耗脂肪所處的時間均對結腸癌的發生有作用。有兩個報道表明單不飽和脂肪對結腸癌則起保護作用。Anti等(1992)報道一個雙盲對照研究的結腸腺瘤病員對補充12周魚油進行活檢。在補充魚油2周內結腸隱窩的上端部分增生速度減慢。這種減慢被認為是抑制腺瘤的形成。
食物脂肪在結腸中促發癌腫的生化機制尚未肯定,推測有幾個機制:①食物脂肪引起膽汁中類固醇的增高,而後者對結腸上皮有損害作用,並可引起結腸上皮的過度增生;②在脂質過氧化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有促進致癌作用;③某些脂肪酸通過結合細胞膜、引起細胞膜流度的改變和對致癌物質反應的變化而促進其致癌作用;④亞油酸過多可增加某些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後者則起促癌劑的作用,刺激細胞增生;⑤食物脂肪決定腸道細菌的性質,而腸道細菌在致癌原的代謝中具有重要地位;⑥脂肪的致癌作用並不在於其化學成分的特殊,而與其熱卡密度相關。因為脂肪的熱卡密度最高,故其致癌性最強。
現在還不知道食物脂肪應限制到什麼水平能達到減少其對結腸的致癌作用,在美國和某些西歐國家飲食中平均脂肪含量約占總熱量的40%,這與第三世界國家飲食中脂肪僅占總熱量的10%~25%形成鮮明對照,動物的研究顯示當食物脂肪從總熱量的10%增至40%時,有誘發結腸腫瘤的劑量效應。
飲食中另一個與結直腸癌發生有關的因素是纖維素。Burkitt和Trowell首先提出非洲黑人飲食中含纖維素較高,因而大腸癌的病死率較白人低,而白人攝入纖維素極少。但此後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卻是不一致的。這種不一致可能由於食物纖維素並非一種特殊的化學性實體,而是一個多種多樣的復合物,其惟一的共同點是來自於植物並對人的消化酶的作用具有抵抗力。不同的纖維素具有不同的生理化學特性,並可通過各種途徑影響結腸的環境和結腸黏膜。有些食物纖維素如麩糠通過結腸並無變化。另一些纖維素如果膠幾乎完全被結腸內細菌所粉碎,且大部分變為短鏈脂肪酸。這些脂肪酸調節結腸pH,並被結腸細胞用作主要能量來源。
大多數流行病學研究只是從總體來分析含纖維素食物與結腸癌的關系,並不研究特殊的纖維素。但有些研究中結直腸癌的危險性是與特殊的纖維素或特殊的含纖維食物相關,Kunes等發現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莖甘藍、花椰菜、捲心菜、湯菜對結腸癌具有防護性抵抗作用。但無法知道其保護作用是由於這些蔬菜中的纖維素還是由於所含化學預防物質如蘿卜硫素,它能刺激酶來中和自由基,動物模型中顯示特殊的食物纖維素麩糠和植物纖維素具有保護抵抗致癌原引起的結腸癌,但果膠則不能。但某些纖維素則能引起結腸黏膜的變化,表示具促進致癌過程。在實驗性誘發的結腸癌中,食用小麥麩糠、果膠可增加DNA合成、黏膜團塊和細胞移行、但燕麥麩糠則不能起這些變化。必須強調這些效應可能不一致,並可能與種族、性別或其他因素有關。考慮到食物纖維素由不同的生理化學組成,看來如果確有保護作用的話,可能對某些纖維素特異。
纖維素對防護結腸癌發生的作用機制尚未闡明,但有下列幾種可能性:①結腸中傳遞時間縮短,從而使腸腔內致癌原與結腸黏膜的接觸時間縮短;②纖維素與腸腔內的致癌原結合和稀釋,從而中和了其有害作用;③代謝膽汁酸的結腸菌種改變;④食物纖維素在結腸內代謝為短鏈脂肪酸後使結腸內pH降低。pH的下降引起可能有害的游離脂肪酸和膽汁酸去離子化。最近Cummings報道12個國家中20個人群結腸癌的發生率與糞便量呈負相關,並指出當纖維素攝入>18g/d使糞便量>150g/d時,可預防結腸癌的發生。
動物研究和一些流行病學資料提示熱卡攝入過多和肥胖可增加各種器官癌的發生率。Tanaenbaum的早期和最近的研究都證明限制熱卡攝入和降低體重可抑制化學性誘發的腫瘤包括結腸癌。國際流行病學關系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表明增加熱卡消耗和增加體重都提高患結腸癌的危險性。美國癌腫學會的研究發現體重指數與結腸癌的發生率呈正相關。在居住在夏威夷的日本人中也看到有這一現象。但也有流行病學研究未發現體重與結腸癌之間有關系。在最近舉行的「癌腫發生中熱卡和能量消耗」的研討會中得出結論:「營養過度直接與癌腫的高危險性有關」。但必須注意到熱卡攝入、能量消耗、體重和內分泌環境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即使熱卡攝入確實增加癌腫發生,尚需判斷其主要因素究竟是熱卡、代謝率或體重的直接作用或綜合作用。
根據上述情況,最近幾年中美國和其他國家都推薦一些預防癌腫的飲食要求,下列是美國癌腫學會(ACS)國立癌腫研究所(NCI)推薦的方案:①減少脂肪攝入至總熱卡的30%以下。②增加纖維素攝入至20~30g/d,最高達35g/d。③包括各種蔬菜和水果。④防止肥胖。⑤適度飲酒。⑥盡量少吃腌和煙熏的食品。
NCI的食譜中脂肪減至總熱卡的30%可能太少,如減少至總熱卡的20%~25%可能更為恰當。
(2)維生素和礦物質:結腸癌的發生率受到環境的影響,在環境因素中,流行病學研究集中在飲食習慣和食物選擇上,除了脂肪、纖維素和熱卡外,還開始研究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營養素以及礦物質。抗氧化物具有清除或中和某些氧代謝產物稱為氧自由基和單線氧的傷害作用。這些代謝產物形成於全身常規生化過程中,它們可能是危險的,因為它們可傷害DNA、脂質膜和蛋白質。對細胞的這種分子水平傷害如不受抑制就會促進癌腫的形成。有幾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學者們著重觀察微營養素和VitA、C、E值低時結腸癌是否增多。
2.遺傳因素遺傳在結直腸腺瘤性息肉和結直腸癌中是一重要因素,臨床上有兩類病人遺傳因素表現較為突出,一類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另一類則為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又包括部位特異的結直腸癌和癌家族綜合征。除這兩類病員外,就都稱為散發性病例。
FAP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具有95%的外顯率,其子女有50%得病的幾率,此病如不治療,最終必將癌變。在40%~70%的患者中可測到APC基因的突變,但結直腸癌中僅佔1%左右。
HNPCC最初稱為癌家族綜合征(CFS),最近稱為Lynch綜合征Ⅰ型和Ⅱ型。Lynch綜合征的主要特點是沒有多發性結腸息肉。但Lynch綜合征的基因傳遞模式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它占整個結直腸癌的6%左右,與FAP不同的是它並無預兆的表型徵象或生物標記可幫助臨床醫師識別病例或家庭。因此診斷Lynch綜合征的惟一關鍵是家族史。Lynch綜合征Ⅰ型的特點是部位特異性結直腸癌,且發病年齡早,並好發於右側結腸(可達70%),較多同時或異時性多原發結腸癌。Lynch綜合征Ⅱ型即除LynchⅠ型特點外,常見有子宮內膜和卵巢癌。在某些LynchⅡ型的家族中有其他惡性腫瘤如輸尿管和腎盂的移行細胞癌、胃癌、小腸癌和胰腺癌。
至於所謂散發性結直腸癌,現在也發現其家族性危險性增加,在結腸癌患者的第一代親屬中得這種惡性腫瘤的危險性增加2~3倍,結直腸腺瘤患者的親屬也具有同患大腸癌的危險性。結腸鏡檢的資料顯示結腸癌病員的第一代親屬具有2倍得腺瘤性息肉的危險性。如果結腸癌患者作出診斷時年齡<55歲或具有多發性腫瘤,則其家族患結腸癌的危險性就增加,甚至好幾代都患結腸癌。
從這些親屬的研究顯示家族危險性的增高是由於輕度至中度的遺傳易感性。這種易感性存在於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結直腸癌和腺瘤性息肉的患者。現有資料表明遺傳因素決定個體對結直腸癌的易感性,而環境因素則調節這種易感性。
3.結腸炎性疾病在結腸炎性疾病中有3個疾病與結直腸癌關系最密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公認癌變危險性較大的疾病,但其癌變危險性與病期長短以及病變部位和范圍有關,病期達10年者,危險性開始增加,病變局限於左側結腸者危險性增加,潰瘍性直腸炎和潰瘍性直乙結腸炎的患者癌變危險性增高。因此從總體而言,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生結直腸癌的危險性比無結腸炎者高10~25倍,但最近的一個大組報道25年累積危險性僅9%。而結直腸癌患者中伴潰瘍性結腸炎者僅1%。潰瘍性結腸炎在北美和西歐發病較高,我國相對較少,故在結直腸癌中,潰瘍性結腸炎癌變所致者更為少見。
血吸蟲性結腸炎也是一個癌變較高的疾病,在我國血吸蟲病流行區就表現得非常突出。例如浙江省的嘉善和海寧既是吸蟲病流行區,也是結直腸癌的高發區,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國農村之首,其病死率占惡性腫瘤死亡的1/4,較其他省市高4~9倍。從各家報道的臨床資料來看,周錫庚等報道1754例結直腸癌中合並血吸蟲病者266例,佔15.17%。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報道1120例結直腸癌標本中伴血吸蟲病者佔18.1%。杭州腫瘤醫院報告507結直腸癌中有27.4%伴血吸蟲病。在浙江嘉興第一醫院報道的314例結直腸癌中,高達96.1%伴有血吸蟲病。上述資料充分反映了結直腸血吸蟲病與癌腫的密切關系。由於血吸蟲卵長期沉積於結直腸黏膜、慢性炎症、反復潰瘍形成和修復。導致黏膜的肉芽組織形成,繼之發生癌變。從浙江嘉興第一醫院在3678例晚期血吸蟲病患者中,有241例(6.55%)伴結直腸血吸蟲性肉芽,而其中62.7%並發腺癌,可有力地說明血吸蟲病是結直腸癌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4.結直腸腺瘤結直腸腺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息肉樣病變,約有2/3結直腸息肉系腺瘤。組織形態學上腺瘤可分為管狀、絨毛狀和管狀絨毛狀3種,其中以管狀腺瘤最為常見,純絨毛狀腺瘤較為少見,僅占所有腺瘤的5%。腺瘤的這種分類主要根據絨毛成分的比例,因為腺瘤上皮結構在形態學上並非均勻,當絨毛成分佔0%~25%時,稱為管狀腺瘤,25%~75%時為管狀絨毛狀腺瘤,75%~100%絨毛時才稱絨毛狀腺瘤。腺瘤從肉眼上又可分為有蒂、廣基和扁平3種。並非所有腺瘤都呈息肉樣,有些僅在黏膜面上有輕微隆起,稱為扁平的息肉。較大的腺瘤和絨毛狀腺瘤更易發生高度間變。
5.個人高危因素以往曾患結直腸癌的病員再次患結直腸癌的危險性顯然比正常人高,據StMarks醫院報道在3381例結直腸癌進行切除手術的病員中,異時性結直腸癌的發生率為1.5%,在隨訪25年的病例中,其發生率為5%:如切除手術時同時作腺瘤摘除者,則其發生率為10%,雖然絕大部分異時性結直腸癌發生在切除術後10年內,但有報道異時性結直腸癌的發生率為3.4%,且67%發生在初次切除手術後11年以上。從而表明異時性結直腸癌的危險性似乎是終生的。
9. 直腸癌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直腸癌的病因有:
1、飲食因素: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過多,代謝紊亂誘發癌症;
2、慢性炎症:潰瘍性結腸炎或出血性潰瘍性結腸炎發展到一定程度引起癌變;
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發慢性胃炎或胃癌;
4、血吸蟲病:腸道血吸蟲可合並直腸癌的發生;
5、放射性結腸炎:癌症放射治療後引發放射性結腸炎,發展到一定階段可發生直腸癌。
10. 請問直腸癌是怎麼引起的
腸癌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長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這些食物在大腸停留的時間較長,容易形成致癌物質。所以,醫生建議大家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量,多吃青菜水果以及纖維、澱粉含量豐富的食物。例如馬鈴薯、穀物、大米、麵食等。
還有,別忘記保持體重,經常運動。
二、遺傳。
25%的腸癌發生在有腸癌病史的家庭里;有些家庭的絕大多數成員易長息肉,如果任其發展的話,腸癌的發病率同樣也是25%。50歲以上的老年人應做好各種措施預防腸癌。因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50%會長大腸息肉。
而我們卻不知道這些大小不一的息肉哪些會發展成腸癌。所以,我們要定期檢查。
檢查腸癌主要兩種方法
一、各種各樣的腸鏡檢查。
二、糞便化驗糞便隱血實驗。
腸鏡檢查是將一個帶有小攝像機的細導管,通過肛門插入患者的大腸,准確率比較高。但是患者很痛苦,而且費用較高。
糞便化驗當然不會有任何痛苦,不過准確率不高,大約只有60%。
腸癌症狀
鑒於這一點,我們至少要注意:
第一,在你父母或兄弟姐妹這些直系親屬中發現腸癌,你必須定期做腸鏡檢查。
第二,不到50歲的非直系親屬發現腸癌,你可以讓醫生決定是否做腸鏡檢查。
第三,如果以下這些症狀持續兩周或兩周以上,你就得去醫院檢查了:
①排便習慣改變,例如最近經常腹瀉或便秘;大便中帶有粘液;和以前相比,糞便形狀變細。
②出血大便中常帶有鮮紅或暗紅的血液和粘液。
③里急後重總是感覺大便沒有排泄完。
④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
⑤貧血經常伴隨著疲勞和無法解釋的體重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