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綜合知識 > 及笄怎麼讀

及笄怎麼讀

發布時間:2023-01-02 04:41:02

㈠ 及笄怎麼讀

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

拼音:[jí jī]

釋義:漢語詞語。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滿16周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6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出處:《禮記·內則》「女子……十有六年而笄」。

造句:

1、如果,我早出世八年,圖璧四年的大年初一,當你及笄之時,四國之內,最與你般配的人,其實不是姬嬰,而應該是我——不是嗎?

2、及笄年華:及到,笄,古代盤頭發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訂婚者15而笄,未訂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結婚的年齡。

3、本來自及笄起上門提親的人就快把門檻踩爛,但近水樓台先得月,還是讓她青梅竹馬的大將軍唯亦八抬大轎娶回家,並諾之:一生一世一雙人。

4、聞仙姑謫在嶺南,年未及笄,遍歷海外,走蠻煙瘴雨之鄉,受駭浪驚濤之險,以應前誓,以贖前愆,即日就要下凡。

㈡ 女子十五及笄怎麼讀

及笄的拼音是[jí jī] 。

及聲母j,韻母i,聲調二聲。

笄聲母j,韻母i,聲調一聲。

拼音:[jí jī]

釋義:漢語詞語。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滿16周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6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出處:《禮記·內則》「女子……十有六年而笄」。女孩子15歲16歲就要結發。

其他詞彙

1、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2、垂髫:三四歲至七歲(女)、八歲(男)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頂自然下垂的短發)。

3、及笄:古時稱女子年在十五為"及笄",也稱"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了。

4、豆蔻:十三四歲,是指女孩的年齡段,文學作品中的豆蔻:詩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5、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所以主以"弱冠"代稱20歲,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還要舉行大禮。

㈢ 及笄怎麼讀


及(jí)、笄(jí)。及笄,漢語詞語。又叫「既笄」。詳細釋義:《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鄭玄註:「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發簪。後因稱女子年滿十五為及笄。
基礎釋義:古代女子滿十五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十五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
引證解釋:
《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鄭玄註:「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發簪。後因稱女子年滿十五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
《舊唐書·後妃傳下·女學士尚宮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聰惠……年未及笄,皆能屬文」。

㈣ 及笄怎麼讀拼音 及笄的意思

1、及笄的拼音:jí jī。

2、及笄,漢語詞語。又叫「既笄」。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周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3、總角:幼年的兒童,頭發上綰成小髻髻。《禮記·內則》「拂髻,總角。」鄭玄註:「總角,收發結之。」又有「總角之宴,言笑晏晏。」後來就稱兒童的幼年時代為「總角」。陶潛《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這里的「白首」代稱老年。

4、垂髫:也指兒童幼年。古時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發下垂,所以「垂髫」代稱兒童的幼年。陶潛《桃花源記》:「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這里的「黃發」也代稱老年。

5、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齡段(十三四歲),文學作品中的豆蔻:詩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為十三四歲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這個比喻十分確切生動。

㈤ 及笄怎麼讀

及笄讀音為jíjī。據《禮記·內則》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周歲結發,用笄貫之。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㈥ 正確及笄的讀音,很多人都讀錯過

及笄 這兩個字,可能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及笄也就是古代女子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適合束發,而笄也就等同於簪子,更多的人更不知道及笄兩個字的讀音,也很有可能會讀錯,接下來一起看看及笄到底是怎麼讀的,可別再讀錯了。

年已及笄:
《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鄭玄註:「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發簪。後因稱女子年滿十五為及笄。《舊唐書·後妃傳下·女學士尚宮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聰惠……年未及笄,皆能屬文。」《儒林外史》第十回:「魯老先生有個令愛,年方及笄。」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吳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㈦ 及笄 拼音

及笄(jī)之年。

出自《禮記·內則》。指女子滿了15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發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發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滿15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7)及笄怎麼讀擴展閱讀

年齡的其他雅稱

1、豆蔻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dòu kòu,指白豆蔻( Amomum cardamon )的別稱或白豆蔻的果實和種子的俗稱,可以入葯。

另外豆蔻也比喻少女。出自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十三四歲的少女姿態裊娜,舉止輕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現梢頭的豆蔻花。

2、總角,古時兒童束發為兩結,向上分開,形狀如角,故稱總角。

3、而立之年,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現在成為了一個人三十歲的代稱,用於男性。

4、不惑之年,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不惑,是對於仁義禮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禮,但並不完全了解,即表明了智和仁的關系。因此,不惑是對於仁義禮有完全的了解,達到智者的地步。

㈧ 及笄怎麼讀

讀作:[ jí jī ]。

及,拼音:jí,聲母是j,韻母是í,讀作第2聲。

笄,拼音:jī,聲母是j,韻母是ī,讀作第1聲。

釋義:古代女子滿十五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十五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

(8)及笄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年齡另稱:

1、總角:幼年的兒童,頭發上綰成小髻髻。

2、垂髫:也指兒童幼年。古時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發下垂,所以「垂髫」代稱兒童的幼年。

3、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齡段(十三四歲),文學作品中的豆蔻:詩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為十三四歲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這個比喻十分確切生動。

4、弱冠:古代漢族男子20歲行冠禮。所以主以「弱冠」代稱20歲,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還要舉行大禮。

閱讀全文

與及笄怎麼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