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鄱這個字怎麼讀
「鄱」的讀音是pó。
❷ 鄱陽湖的正確讀音
鄱陽湖:pó yáng hú。
聲母:p、y、h。
韻母:o、ang、u。
釋義:湖泊名。在江西省北境,長江以南。湖身中為細腰,故有北湖、南湖之分。湖受仙霞、黟山二山脈以南及贛江、鄱江、修水等江水,北流經湖口入長江,為我國五大湖之一。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蠡澤、彭澤。湖盆由地殼陷落、不斷淤積而成。 在中生代,受燕山運動的影響,這里下陷成為盆地,盆地范圍廣及今江西北部、湖北黃梅地區和安徽宿松、望江一帶。至1萬年前最近一次亞冰期結束時,斷塊上升的「廬山」聳峙盆地之緣,而盆地內則河道縱橫,池塘密布。此後由於冰後期的海侵,整個盆地變成泱泱大湖,並成為長江的寬闊河段。
《尚書·禹貢》已記有「彭蠡」,《漢書》則記為「彭澤」。三國時,彭澤分為南北兩湖,長江從兩湖之間的地峽上流過。後北湖演化為鄂皖交界的龍感湖、安徽境內的大官湖和泊湖。南湖則逐漸南侵,至南朝時湖水直抵新建樵舍附近,使漢初設置的鄡陽縣大部分和海昏縣一部分被淹沒,民間有「沉海昏,起吳城」之說。
隋時因湖水逼近鄱陽山(原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後因地名鄱陽而稱鄱陽山。據考,它位於鄱陽縣西北的湖中,20世紀80年代地名普查時未找到此山)而名鄱陽湖。自唐初至明初,湖水逐漸北撤,明清時又南侵。此時湖形似葫蘆,北段別稱落星湖(因人們以為湖中一小島是隕星而名)、左蠡湖;南段別稱官亭湖(據說因廬山腳下有一官亭廟而名)、族亭湖。
近代,由於淤積和圍墾等原因,湖面日益縮小,到20世紀末,湖形已不像葫蘆,而像一隻昂首欲飛的天鵝。
❸ 鄱陽湖怎麼讀音
鄱陽湖讀作:pó、yáng、hú。
鄱,中國漢字,讀作:pó。該字的主要字義是指鄱陽湖,湖名,在中國江西省。本為春秋楚之番邑,秦置番縣,西漢改名番陽,東漢始作鄱陽。治所在今江西省鄱陽東。如:鄱湖(鄱陽湖的省稱。在江西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3)鄱陽怎麼讀擴展閱讀:
鄱陽湖自然地理:
1、地質地貌
保護區位於湖的西北面,基本處於海拔11-12米之間,地勢平坦,西半部受修河水影響,東部受贛江水影響,這兩河在吳城鎮相匯。吳城是由沉積岩構成的平緩的「小島」,最高處獅子山高39.6米,地層斷裂和河水侵蝕共同作用形成了吳城現有的地貌。
2、氣候
鄱陽湖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型氣候,夏季炎熱潮濕,冬季乾燥寒冷,冬季甚少出現霜凍。永修縣錄得最低溫度為-4.9℃,夏季氣溫高達30℃以上,水溫近似於氣溫。
降水全年都有,最大的降水量在4月,但降水分布每年區別很大,年總降水量約為1700毫米。相對濕度頗為穩定,全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
鄱陽湖為多強風地區,特別是湖的北面,由長江經湖口狹窄通道進入鄱陽湖,對風有加速作用。永修縣月平均風速為2.4-2.8米/秒。尚缺乏風向方面的數據,一般來說,冬季多北風,夏季多南風。冬季下雪不多,雪量僅3-7毫米。
❹ 鄱陽怎麼讀 鄱陽讀法
1、鄱陽讀法pó yáng。地名。指鄱陽湖。
2、鄱陽縣地處「昌九景」金三角腹地,史有「舟車四達」、「百貨歸墟」之美譽。縣城距景德鎮、九江機場、南昌昌北機場分別為半小時、1小時、2小時車程,一小時經濟圈已基本形成。境內樂安河、西河、潼津河、昌江經鄱陽湖直通長江,鄱陽港是江西省重要港口,千噸貨輪可直達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