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製作萬花筒的簡單做法
1,卷紙筒一個,保鮮膜的捲筒芯就很好,挑選個直徑3-4厘米,長度約20厘米的,太長就切割一下吧。
2,到玻璃店,請店員幫忙切割出3塊玻璃鏡條,長19.5厘米,寬2.7厘米。
3,直徑約3厘米的玻璃圓片兩塊,要比紙筒直徑略小。右邊這塊為磨砂玻璃,另一塊為透明白玻璃。
封觀察端的透明白玻璃還需剪一塊彩色圈紙,作用是留適當大小的觀察孔,多餘部分遮掉。
4,彩色紙屑少許,黃色碎屑用的是破掉的乒乓球。
5,膠水,透明膠布。
6,包裝紙一小張。
製作過程:
用透明膠布把3塊鏡條綁成三角形,鏡面朝里,形成三菱鏡。
把三菱鏡推入保鮮膜筒里,兩端各留2-3個毫米用於下一步裝封口鏡片。接著把磨砂玻璃嵌入紙筒一端,用膠水和透明膠固定。
把彩色紙屑少許放入鏡條筒里,接著把另一塊透明玻璃圓片嵌入紙筒另一端,同樣用膠水和透明膠封牢。
最後把卷紙筒的表面用漂亮的包裝紙包裹,神奇的萬花筒就製作完成了。
晚上把萬花筒對著燈都十分好看,白天光線好時,效果會更好!
㈡ 怎麼做萬花筒
萬花筒做法:
1、用蛋彩顏料塗抹衛生紙筒或在其表面畫圖案作為裝飾,靜置晾乾。
2.在完成三稜鏡製作後將其放入紙筒中,使用海綿或棉花固定稜鏡裡面的位置,讓它不易掉落即可。
大家也可使用吃完的薯片筒罐製作,讓它跟相機鏡頭合體,就能開始拍出萬花筒效果的照片了。
3.建議大家自己動手做一個萬花筒的固定支架更加便於操作。動手扭扭就可以啦~重點是在固定性一定要高。
萬花筒(Kaleidoscope),一種光學玩具,將有鮮艷顏色的實物放於圓筒的一端,圓筒中間放置三棱鏡,另一端用開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觀測到對稱的美麗圖像。
萬花筒的原理在於光的反射,利用鏡把光反射來形成圖像。
萬花筒是一種光學玩具,只要往筒眼裡一看,就會出現一朵美麗的「花」樣。將它稍微轉一下,又會出現另一種花的圖案。不斷地轉,圖案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叫「萬花筒」。
萬花筒的圖案是如何來的呢?原來是靠玻璃鏡子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鏡子組成一個三棱鏡,再在一頭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這些碎片經過三面玻璃鏡子的反射,就會出現對稱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㈢ 如何做萬花筒 萬花筒怎麼做
1、將鏡面紙剪出三個長方形。
2、用透明膠把三個長方形粘貼在一起。
3、鏡面朝內折成三角形的空心體。
4、紙筒的長度需要比三角空心體多1.5CM。
5、把三角空心體放入紙筒內。
6、按照紙筒口在透明塑料薄膜上畫出圓形,剪出帶齒輪的圓片。
7、同樣方法剪出另一個圓片並粘貼上薄頁紙,將沒有薄頁紙的圓片放入紙筒內。
8、裝上彩色珠子,再蓋上帶薄頁紙的圓片,用透明膠粘貼圓片外圍固定。
9、用紙卡剪出一個圓片並在中心做一個觀察孔,圓片蓋住紙筒另一端。
10、用透明膠粘貼固定,最後用包裝紙裝飾一下,萬花筒就做好了。
㈣ 萬花筒怎麼做,最簡易版
萬花筒製作方法簡易版如下:
資料預備:
1,保鮮膜的捲筒芯,遴選直徑3-4cm,長度約20cm的。
2,到玻璃店切割3塊玻璃鏡條,長19.5cm,寬2.7cm。
3,直徑約3cm的磨砂玻璃和透邃曉玻璃圓片兩塊,要比捲筒芯直徑略小。合營透邃曉玻璃,剪出一塊黑色圈紙,感化是留恰當巨細的察看孔,過剩局部遮掉。
4,從廢雜志上剪下黑色紙屑。
5,在別的預備膠水、通明膠布、包裝紙一小張。
萬花筒:
萬花筒利用平面鏡的成像原理製作,通過光的反射而產生影像。萬花筒,一種光學玩具,將有鮮艷顏色的實物放於圓筒的一端,圓筒中間放置三棱鏡,另一端用開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觀測到對稱的美麗圖像。19世紀初葉,中國的很多玩具進入日本時、其中也包括了萬花筒。當時,作為利用光學的游戲,新鮮而有趣,萬花筒成為糖果店吸引孩子的招牌玩具。
㈤ 萬花筒怎麼製作
1、3面長寬一樣的鏡子對在一起,用膠帶固定住,使之成一個三角空心體。要注意,使鏡子的映照面朝向內側;
㈥ 萬花筒是怎麼做的
萬花筒(Kaleidoscope),一種光學玩具,將有鮮艷顏色的實物放於圓筒的一端,圓筒中間放置三棱鏡,另一端用開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觀測到對稱的美麗圖像。
萬花筒的原理在於光的反射,利用鏡把光反射來形成圖像。
1817年蘇格蘭科學家和發明家大衛·布儒斯特爵士發明萬花筒。
萬花筒是一種光學玩具,只要往筒眼裡一看,就會出現一朵美麗的「花」樣。將它稍微轉一下,又會出現另一種花的圖案。不斷地轉,圖案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叫「萬花筒」。
萬花筒的圖案是如何來的呢?原來是靠玻璃鏡子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玻璃鏡子組成一個三棱鏡,再在一頭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這些碎片經過三面玻璃鏡子的反射,就會出現對稱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萬花筒的原理在於光的反射,而鏡子就是利用光的反射來成像的,這種成像原理我國遠古時代的古人就已掌握。古書《莊子》里就有「鑒止於水」的說法,即用靜止的水當鏡子。據說真正的萬花筒玩具是英國物理學家大衛·布爾斯答於1816年發明的,而我國民間也很早就有了這種玩具,而且有創新,生產出了許多新型的萬花筒。
萬花筒利用平面鏡的成像原理製作,通過光的反射而產生影像。
1816年,蘇格蘭物理學家大衛·布魯斯特爵士發明了萬花筒。布魯斯特主要從事光學和光譜研究,他在童年時代就十分喜歡光學實驗,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他所喜愛的光學上。一次,他在用多面鏡子研究光的性質時,看到了幾面相對放置的鏡子里經過多次反射呈現出來的景象,便放了一些花紙在鏡子組成的空腔里,結果,他看到了一些對稱的圖案,而且每變動一下花紙的位置,圖案就會變換一次。
為了能使圖案不斷地變換,他將三面成角度的鏡子放在一個圓筒里,再將花紙放在筒端的兩層玻璃間。隨著三角鏡中鏡子的角度變化,影像的數目也隨之變化;影像重疊後形成各種圖案,不停地轉動萬花筒就可以看到不斷變換的圖案。就這樣他製作出了只要輕輕轉動就能看到不同圖案的萬花筒。萬花筒在一夜之間便獲得了意外的成功。這個一動就能產生美妙圖案的小東西,算得上是當時的「電視機」了。更有意思的是,一旦某個圖案消失了,要轉動幾個世紀才能出現同樣的組合,因此每一瞬都值得欣賞,每一秒都值得珍惜!
萬花筒的發明被列入科學重大發明而載入史冊,博物館里也收藏有一些製作精美的萬花筒。由於萬花筒既是美輪美奐的藝術作品,又是能培養思維和觀察能力的益智玩具,所以深受小孩子和成年人的喜愛,並在人們的手中不斷地翻新花樣。例如,有人在萬花筒里放上30—40個像教堂塔尖一樣的玻璃小瓶,裡面裝上油,在油里浸著玻璃粒、細珊瑚片、貝殼和沙粒。這些密封的小玻璃瓶一動,瓶里那些閃閃發光的微粒就會升降。
除了這些東西以外,還放入扎緊的細絲線、馬鬃以及各種螺旋形的、彎曲的小東西。這樣,使萬花筒轉動起來,就好像在欣賞一場精彩的芭蕾舞表演。
萬花筒誕生於19世紀的蘇格蘭,由一名研究光學的物理學家發明。2~3年後,幾乎同一時期傳到了中國和日本。19世紀初葉,中國的很多玩具進入日本時、其中也包括了萬花筒。當時,作為利用光學的游戲,新鮮而有趣,萬花筒成為糖果店吸引孩子的招牌玩具。同時,由於萬花筒典型的體現了鏡子的反射,而被學校引用為教材,得到更廣泛的流傳。至此,可以說中國和日本都經歷了同樣的歷史過程。直到20世紀80年代,萬花筒在美國從玩具而升華為藝術品。在日本,作為藝術品的萬花筒製作也從90年代開始嘗試,到現在,萬花筒藝術家們手工製作了很多精美生動的萬花筒。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由萬花筒收藏家、萬花筒製作藝術家和專銷萬花筒商店的店主集合起來,於1996年成立了日本萬華鏡俱樂部。由俱樂部發起組織了萬花筒展,開設學習班傳授萬花筒的手工製作方法等活動。並於2000年底,成功的舉辦了充滿快樂生動的構思、具有豐富的原創性以及富於美感令人感動的萬花筒公募作品展。日本萬華鏡大獎作品展是世界上唯一的僅以萬花筒作為展品的公開招募的作品展。
19世紀,由英國人發明的萬花筒進入中國。由於當時製作材料和工藝的限制,萬花筒只能作為清王朝達官貴人的私室珍藏。隨著封建王朝閉關鎖國政策被打破,以及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萬花筒的造價也漸漸變得低廉,舊時王謝堂前燕,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19世紀中葉,在北京胡同里的小攤上,萬花筒已經是常見易得的玩具。彈球、踢毽子、跳房子、推鐵環,當然還有奇妙的萬花筒,勾畫出了多少孩子樸素而快樂的童年。在孩子們的眼中,萬花筒里的「花」,就如同梁祝化身的彩蝶、武則天眼中的牡丹、翩翩而來的百花仙子,一種「花」離去,從此幾十年難再重現。早先的萬花筒,裡面所看到的花是剪成碎片的彩紙,透明度很差,後來有人嘗試使用更透明的彩色碎玻璃。隨著時間的推移,萬花筒裡面的「花」,變成了彩色塑料片、光滑的玻璃珠,反射用的三塊玻璃也換成了三塊鏡子。歲月變遷,製作萬花筒的材料變了,但唯一不變的,是孩子們對萬花筒中的神奇世界所傾注的熱情。
人們喜歡看萬花筒,更喜歡動手製作萬花筒。在北京東岳廟民俗運動會上,就曾出現過長約90厘米,直徑10厘米,由業余愛好者利用廢紙筒製作的萬花筒。北京民俗博物館還收藏著由北京玩具協會常務理事、萬花筒愛好者李鴻寬先生製作的,長132厘米,直徑25厘米的大型萬花筒。
㈦ 自製萬花筒怎麼做
自製的萬花筒需要長方形的鏡片3或4張。把鏡片固定成三角體或正方體用膠布粘牢底部也可以用鏡片封死。然後把彩紙或者小物品放在裡面,就可以做成一個萬花筒了。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