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國里魯肅是怎麼死的
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
魯肅是一個很優秀的戰略家,他投奔孫權的時候,向孫權提出了江東日後的發展規劃,孫權十分欣賞,尤其在赤壁之戰中,魯肅也是功不可沒。
當時曹操南下,號稱雄獅百萬,雖然人數並沒有這么多,但是氣勢上面確實是非常有震懾力。知道這個情況之後,孫權的很多部下都主張投降,認為從人數上面,東吳怎麼樣都是沒有勝算的,不如直接投降,以免災禍降臨。
周瑜和魯肅卻是非常堅決的主戰派,經過很嚴密的布局之後,孫吳聯盟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勝利,曹操退回北方,三足鼎立之勢形成,魯肅也因此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英年早逝之後,孫權採納了周瑜生前的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為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
217年,四十六歲的魯肅病逝,孫權為他舉辦喪事,連諸葛亮也為他舉哀。
(1)魯肅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魯肅人物評價
赤壁之戰,孫劉兩家以弱勝強,打敗了曹操,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魯肅和諸葛亮的精心謀劃。赤壁戰後,曹操的實力仍然比劉備、孫權強大。
作為一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家,魯肅對此非常清楚。他認為,無論是東吳孫權還是占據荊州的劉備,都不足以與曹操抗衡。
擺在兩家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是聯合抗曹;二是各自為戰;三是不戰而降,歸附曹操。只有走聯合抗曹的道路,才是正確的選擇。所以,他終生不渝地堅持這一戰略方針,並為之竭盡全力。
張大可評價說:魯肅是東吳名將,他有智有勇,堪與周瑜媲美,若論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恐較周瑜還略勝一籌;但在《三國演義》中、戲劇舞台上,魯肅恰似一位仁慈的長者,忠厚有餘,才智不足,經常為周瑜、諸葛亮鬥智施謀所戲弄,顯出一副愚相。
然而,《三國演義》和戲劇舞台,都是藝術創造,不是史實記載,從藝術角度看,可稱生花妙筆,若從史學角度講,可是歷史的顛倒和歪曲。曾在歷史風雲變幻中活躍一時的魯肅,他的心計絕不後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贊他「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吳書》說他「善談論,能文屬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魯肅》傳及裴注)。這才是史家的實錄。
❷ 魯肅怎麼死的
魯肅是因病去世的,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為其舉辦喪事,並參加了葬禮。魯肅的死是有重大意義的,標志著孫、劉兩家關系的徹底破裂。但是魯肅的戰略重心一直沒有變,那就是聯劉抗曹。魯肅在世時,有極高的威望,孫權也不願過分駁其面子,因此孫、劉中間就有緩沖帶,但是魯肅一死,孫權終於和劉備攤牌了。而後魯肅遺腹子魯淑長大後,歷任昭武將軍、都亭侯、武昌督、假節、夏口督。
❸ 三國人物魯肅怎麼死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逝,享年46歲。孫權為其主持喪事,親臨其喪葬現場。與此同時,諸葛亮也為之發喪。
《三國志·魯肅傳》:肅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權為舉哀,又臨其葬。諸葛亮亦為發哀。吳書曰: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權稱尊號,臨壇,顧謂公卿曰:「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
❹ 魯肅怎麼死的 魯肅死的的原因
1、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
2、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孫親為舉辦喪事,並參加了他的葬禮。諸葛亮也為他舉哀。
3、始終不忘魯肅在東吳創立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黃龍元年(229年),在他稱帝登壇祭天時,他對公卿們說:「過去魯子敬曾經說此處,可謂明於事勢矣。」
4、當大帝遷都建業時,與將相文武大會,跟嚴畯說:「我過去把魯子敬比作鄧禹,當時你們爭論沒有停止過,現在又覺得如何呢?」嚴畯退席說:「我不明白這個意思,覺得誇贊魯肅太過了吧。」
5、大帝說:「過去鄧仲華見到光武帝,當時光武帝在更始帝手下,撫河北,行大司馬事,光武帝最初並沒有帝王的志向,是鄧禹勸說他光漢業,追索頭,開端是鄧禹之議啊。
6、子敬為人豪爽有奇略,與我最初相談,便涉及帝王基業。這點與鄧禹相似,我才這么比較。這是有原因的,不是我偏愛他。」嚴畯於是佩服。
7、魯肅遺腹子魯淑長大後,歷任昭武將軍、都亭侯、武昌督、假節、夏口督,他治軍嚴整,有才幹,於274年病逝,由其子魯睦承爵位並統領兵馬。
❺ 魯肅怎麼死的
在歷史上,魯肅是因病去世的,建安二十二年,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孫權親為舉辦喪事,並參加了他的葬禮,諸葛亮也為他舉哀,孫權自始至終不忘魯肅在東吳政權創立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https://pic.rmb.bdstatic.com/.jpg
魯肅是東漢末年也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魯肅在軍事方面以及外交方面肯定是有他的優勢以及成就的。他死後孫權親自主持他的葬禮,諸葛亮也為之哀傷,可見他的重要地位,那麼這個人一定是有它的過人之處的。魯肅遺腹子魯淑長大後,歷任昭武將軍、都亭侯、武昌督、假節、夏口督,他治軍嚴整,有才幹,於274年病逝,由其子魯睦承襲爵位並統領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