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國中龐統是怎麼死的
龐統在進圍雒縣時,遭遇埋伏,被亂箭射死。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1)龐統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事實上,像龐統這種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超級謀士,如果不是想自殺,一般人是放不倒他的,哪怕比他高的謀士也很難。他即便不能取勝,也能自保性命,更何況對手是個無名川將(張任)。
可誰能想到,亂箭穿胸、肝腦塗地的窩囊死相竟然是一代鳳雛精心策劃的自殺方式,世間還有比這更能彰顯大智若愚、捨生取義的行為語言嗎?毫無疑問,龐統是當時唯一有才華打通蜀道的人,但他卻在黎明到來之前毅然將接力棒傳給了才識低一等、志向高一籌的孔明。
⑵ 《三國演義》中,人稱「鳳雛」的龐統因何而死
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死在了張任的箭下,在影視作品當中,傳統的死似乎是非常有意義的。當初的劉備特別想要拿下益州,可是此時的益州是歸劉璋所有,劉璋和劉備同是劉氏宗親,劉備一直以來又打著仁義的大旗,所以此時劉備又沒有奪取益州的借口,如果劉備強行去攻打益州,那必定會讓自己的名聲毀於一旦,這是劉備所不願意看到的。
不過在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有人說是因為諸葛亮嫉妒龐統的才能,所以才用計讓龐統死於張任的箭下,但我覺得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太靠譜的,因為本身無論是演繹當中的諸葛亮還是歷史當中的諸葛亮,都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
⑶ 三國演義龐統怎麼死的
死於亂箭。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
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勛,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謚號為靖侯。
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3)龐統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豫州牧劉備赤壁之戰後,由荊州溯江而上,進入益州。
劉備旗下「卧龍」、「鳳雛」二軍師文韜武略首屈一指,「得一則可得天下」。此時,卧龍軍師諸葛亮與張飛諸將在荊州據守,鳳雛軍師龐統緊隨劉備征戰蜀地。
劉備受益州牧劉璋之託,先率軍北攻漢中張魯,後至葭萌關(今廣元昭化鎮附近),聽從鳳雛軍師龐統及隨軍將士獻計,揮師向南欲攻劉璋,駐扎涪城(綿陽)富樂山,意圖相機一舉攻破白馬關,繼而進取雒城,佔領成都,早日造就三國鼎立之局面。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炎夏古歷七月初七,劉備以龐統為軍師,領兵直取西川,兵臨雒城前哨白馬關前。
軍師龐統主動請纓擔任正面強攻主將,劉備感佩不已,在換馬溝將自己的坐騎白駿馬「的盧」換下了龐統的胭脂劣馬。
益州牧劉璋派子劉循率領王貴、張任、吳懿等6名輔將,統領千軍於白馬關前拒敵。張任出身貧寒,極富膽略,率軍埋伏在白馬關前落鳳坡小路草叢中。
但見白馬飛騎自下而上,誤以為是劉備,當即亂箭齊發,射殺軍師龐統,並將劉備大軍趕回涪城富樂山行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龐統
⑷ 龐統是怎麼死的 死在哪裡
在攻城的過程中,龐統不慎中了一箭,最終因箭傷死在營帳中。
在真實的歷史中,龐士元的死因與小說里有較大的出入。當時的蜀軍主力圍攻雒城(今廣漢市),然而在攻城過程中守軍負隅頑抗,十分難對付。不得已之下,劉備派出了龐統,由他來統領攻城軍。
歷史龐統形象
歷史上,著名人物死於小人物手中的情況不勝枚舉,這也難免會讓人扼腕嘆息。所以,為了彌補這一缺憾,給龐士元一場壯烈的死亡,羅貫中先生腦洞大開。
在小說中,龐士元的形象更有血有肉,為了爭得先入西川的頭功,龐士元主動請纓帶領先鋒軍闖入落鳳坡。然而,等待著他的,卻是敵方伏兵萬箭齊發。
「萬箭」比「一箭」更加震撼,讀者更易於接受這種波瀾壯闊式的英雄結局。更巧妙的是,羅貫中先生通過這一事件,從側面襯托出了孔明「下知地理」的能力。孔明早就聽聞此地的大名,也曾規勸過龐士元謹慎行事,然而龐士元意在爭功,絲毫沒有理會諸葛亮的好心。
⑸ 龐統怎麼死的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麾下有兩大聞名天下的謀士,他們就是「卧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卧龍和鳳雛的能力誰高誰低,我們就不作評論了,但是從當時流傳的那句「卧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就不難看出,這兩位都是絕世的謀士。
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演義中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與他其名的「鳳雛」龐統卻落得英年早逝的下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都說卧龍鳳雛,得一人得天下,如果鳳雛不是不幸身亡的話,統一的霸業能否屬於劉備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⑹ 龐統是怎麼死的
關於「龐統是怎麼死的」兩種說法 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劉備攻西川雒縣,龐統率眾攻戰,騎著劉備的盧馬,被誤為是劉備,中了張任的埋伏,被亂箭射殺,死於落鳳坡。 真實的三國歷史中:根據《三國志龐統傳》,龐統的死因是:「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所以,歷史上龐統的真正死因是在攻城時,被飛箭射中而死,並不是中了張任的埋伏死於落鳳坡。而且在德陽,並沒有「落鳳坡」這個地址,此地名是《三國演義》虛構的。將龐統死的地點取名落鳳坡的原因:龐統,字士元,早年便以「鳳雛」之名與諸葛亮齊名於荊州。 網友分析:龐統之死原因 龐統之死原因有四: 1、因龎統侍才,自認不在孔明之下然卻未能得到劉備的信任,急於立功(有自入皇叔帳下而未立其功之嘆)以證明其才; 2、未能充分了解劉備的性格,屢次進言(自認的「上計」)卻未被備所採納,心理留下陰影,覺得自己總是活在孔明的陰影之下,為了擺脫陰影使之更加急於求成; 3、未能聽信諸葛亮的忠言,心胸狹隘,以為亮要與之爭功,為此麻痹大意; 4、被亂箭射死於落鳳坡下乃是天意;大軍出征時居然馬失前蹄,劉備又與之白馬以以表愛惜,使之感恩涕淋,可惜卻因為白馬而讓敵軍以為馬上之人即為劉備,一時萬箭齊發被射死於馬上。 總之,造成統之死既有客觀原因又有主觀因素,本人認為主觀因數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客觀因數是統之死的直接原因,要是行軍之前馬不失前蹄,劉備則不會與之白馬,那麼也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射死,歷史就可能改寫了。本文地址: http://bbs.lian.net/thread-16923-1-1.html 【轉帖】原貼地址: http://bbs.lian.net/thread-169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