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蕁麻疹是怎麼引起的
蕁麻疹是皮膚科常見病,大概人群中有1/3一生中會得這個病,病程通常為幾個月、幾年,反反復復,所以很多病人會很煩惱,蕁麻疹會伴有瘙癢,影響自己的生活;蕁麻疹的病因較為復雜,常見的病因有物理性、感染性、食物性或吸入性等,但對每個人來說不一定能夠明確,其具體內容如下:1、物理性原因:如溫度的變化,有些人遇到冷、熱、風吹或日光照射等物理因素可以導致蕁麻疹,所以,如果發現自己發病的原因,盡量避免就可以;2、食物性原因:食物性原因能夠發現並且避免,達到治療目的;最常見的致病食物是海鮮、辣椒、堅果等;食物是比較常見的引起蕁麻疹的因素,如果發現吃某種食物後發病,不吃的時候正常,這種要比化驗、查過敏原更准確;3、吸入性原因:像樹木的花粉或塵蟎等也會引起蕁麻疹;4、感染性原因: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發燒等也是引起蕁麻疹的原因之一;5、其他原因:內科性疾病,還有精神因素,緊張、焦慮等都是蕁麻疹的常見病因。
⑵ 蕁麻疹是怎麼引起的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出現過蕁麻疹這種皮膚疾病。蕁麻疹的出現一般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引發。患者在出現蕁麻疹的情況時,通常會伴有著比較嚴重的瘙癢情況。蕁麻疹最大的特點是容易反復出現的,如果延遲病情的話,治療起來非常困難。
出現蕁麻疹,是免疫失調了嗎?
1、內在體質:蕁麻疹多屬於I型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也叫IgE介導型過敏反應),病因比較復雜一般都會由急性蕁麻疹轉變成慢性蕁麻疹而長期反復發作,久治不愈。以往對蕁麻疹的治療只關注了症狀治療,並沒有對過敏反應的本身: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
2、外在因素:指的是因食用不新鮮或本身體質就對其過敏的食物,以及葯物、不慎接觸過敏原(接觸性過敏),甚至蚊蟲叮咬等因素所致。比如:物理刺激、化學刺激會引起蕁麻疹復發。患者受到冷和熱的驟然刺激,或者接觸了一些化學物質就可能引起復發。吸入空氣中的粉塵、花粉或者動物毛發和皮屑也會引起蕁麻疹復發。在飲食方面不加註意就會引起蕁麻疹復發,比如進食了高蛋白食物或海鮮食物,有時辛辣食物也會引起復發。
出現蕁麻疹該怎麼辦?
1、尋找病因
出現蕁麻疹後,需要及時通過合理的方式來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查明誘因的方式來改善,因為很多不良因素刺激身體之後就會引發蕁麻疹。如果可以消除這些不良的因素,往往可以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例如改善個人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控制個人情緒等,這些都可以有效改善蕁麻疹病情。
2、調節過敏體質
近年來,由於免疫學的迅速發展,對免疫的理解已超出了原來認為它僅限於機體防禦和消除外來有害因子的傳統概念上,隨著對腸道菌群及免疫系統的研究深入,以及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研究證實:過敏是有多種因素引發的,外因是過敏原,內因卻是因為腸道菌群紊亂引發微生態免疫失調而導致的過敏體質,由於過敏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種類繁多,多數患兒是對多種物質過敏,單靠躲避過敏原往往防不勝防。因此,想要治癒蕁麻疹,必須改善過敏體質或者免疫失常。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補充抗過敏益生菌能夠調整過敏體質,調節免疫失常。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採用了具有增強抗過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益生菌組合物:唾液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通過定植腸道,促進白介素質12(IL-12)和干擾素γ的分泌增加,能有效改善過敏症狀,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型免疫反應過度的現象。欣、敏、康益生菌可用於調整過敏體質,維護腸道健康,調節免疫平衡。有效預防嬰幼兒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等常見蕁麻疹疾病,對胃酸和膽汁具有較好的耐受性,能粘附於腸道粘膜,在人體的消化作用下存活。
3、提高身體抵抗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這都會對預防蕁麻疹非常有利。同時,蕁麻疹患者平時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與易消化食物,新鮮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及局部水腫,對減輕蕁麻疹症狀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