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台風是怎樣形成的
台風是如何形成的
其實對於台風真正的形成機制,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但氣象學家以分析出一些基本台風形成的基本要素。
1、溫暖的海面
我們知道台風都是在海面形成的,而且通常是在空曠的海面。海水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以上,大約是26.5攝氏度,因此它只會發生在夏季。而且這個溫度需要到達耐迅咐60米深度左右,原因以後兒解釋。
每一年都會產生數數十個台風,這些台風一旦登陸都會對沿海地區的人民造成損失,但我們無法阻止台風的形成,也無法避免它對人民造成的損失,不過所幸的事我們現在已經能准確預測台風來襲,因此能盡可能地避免損失,也許將來,我們的氣象學家能做得更多。
② 台風是怎麼形成的
台風是怎麼形成的?
台風和颶風都是一種風,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台風是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以西,包括南中國海;而在大西洋或北賀念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台風。
台風是產生於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台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天氣。風向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寬悄。中心氣壓最低而氣溫最高。
【台風分級】
台風按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的大小進行分級。過去中國氣象部門將8級至11級風稱為台風,12級和12級以上的稱為強台風。1989年1月1日起,採用國際統一分級方法,近中心最大風力在8級~9級時稱為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l0級~11級時稱為強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2級或12級以上時稱為台風。2006年根據中國氣象局「關於實施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准」GBT 19201-2006 的通知,熱帶氣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風速劃分為六個等級: 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6級或以上時稱為超強台風,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4-15級時稱為強台風,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2-13級時稱為台風,近中心最大風力在l0級~11級時稱為強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8級~9級時稱為熱帶風暴,近中心最大風力在12-13級時稱為熱帶低壓。為了敘述簡單,以下仍統稱為台風。
【台風路徑】
台風路徑大致可分為三類:①西進型台風自菲律賓以東一直向西移動,經過南海最後在中國海南島或越南北部地區登陸。②登陸型:台風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台灣海峽,在中國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登陸,並逐漸減弱為低氣壓。這類台風對中國的影響最大。近年來對江蘇影響最大的「9015」和「9711」號兩次台風,都屬此型別。③拋物線型:台風先向西北方向移動,當接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時,不登陸而轉向東北,向日本附近轉去,路徑呈拋物線形狀。台風災害。台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但有時也能起到消除乾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個方面:①大風。台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一般為8級以上。②暴雨。台風是最強的暴雨天氣系統之一,在台風經過的地區,一般能產生150mm~300mm降雨,少數台風能產生 l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1975年第3號台風在淮河上游產生的特大暴雨,創造了中國大陸地區暴雨極值,形成了河南「75.8」大洪水。③風暴潮。一般台風能使沿岸海水產生增水,江蘇省沿海最大增水可達3m。「9608」和「9711」號台風增水,使江蘇省沿江沿海出現超歷史的 *** 位。
台風形成後,一般會移出源地並經過發展、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一個發展成熟的台風,圓形渦旋半徑一般為5OOkm~1000km,高度可達15km~20km,台風由外圍區、最大風速區和台風眼三部分組成。外圍區的風速從外向內增加,有螺旋狀雲帶和陣性降水;最強烈的降水產生在最大風速區,平均寬8km~19km,它與台風眼之間有環形雲牆;台風眼位於台風中心區,最常見的台風眼呈圓形或橢圓形狀,直徑約10km~70km不等,平均約45km,台禪巧困風眼的天氣表現為無風、少雲和乾暖。
【台風編號】
中國把進入東經l50度以西、北緯 l0度以北、近中心員大風力大幹8級的熱帶低壓、按每年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這就是我們從廣播、電視里聽到或看到的「今年第×號台風(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
台風的編號也就是熱帶氣旋的編號。人們之所以要對熱帶氣旋進行編號,一方面是因為一個熱帶氣旋常持續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時可能出現幾個熱帶氣旋,有了序號,就不會混淆;另一方面是由於對熱帶氣旋的命名、定義、分類方法以及對中心位置的測定......
為什麼會形成台風、颶風、龍卷風
台風是一種熱帶風暴,通常會在熱帶海洋上形成。炎熱的陽光使得海水溫度升高,大量的海水變成水蒸氣,而上升到高空中。 有時候這些水蒸氣上升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數量很多,因此形成巨大的吸力使周圍的冷空氣不斷被吸入,漸漸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當漩渦越轉越快,就會形成台風。 台風的風力能超過十二級,同時它還會夾帶著電閃雷鳴,非常嚇人。台風是非常可怕的熱帶風暴,所到之處災情嚴重。在陸地上,它會摧毀道路、橋梁、樓房等;在海面時,能掀起滔天巨浪,打翻船隻。有時候,巨浪還會沖上海岸,給沿岸人們帶來台風和颶風都屬於北半球的熱帶氣旋,只不過是因為它們產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國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稱謂而已。在北半球,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到格林尼治子午線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氣旋稱之為颶風,而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之為台風。一般來說,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作颶風,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稱作台風。 颶風形成需要三個條件:溫暖的水域;潮溼的大氣;海洋洋面上的風能夠將空氣變成向內旋轉流動。在多數風暴結構中,空氣會變得越來越暖並且會越升越高,最後流向外界大氣。如果在這些較高層次中的風比較輕,那麼這種風暴結構就會維持並且發展。在颶風眼(即颶風中心)中相對來說天空比較平靜。最猛烈的天氣現象發生在靠近颶風眼的周圍大氣中,稱之為(颶風)眼牆。在眼牆的高層,大多數空氣向外流出,從而加劇大氣的上升運動。巨大損失。 龍卷風長期以來一直是個謎,正是因為這個理由,所以有必要去了解它。龍卷風的襲擊突然而猛烈,產生的風是地面最強的。由於它的出現和分散都十分突然,所以很難對它進行有效的觀測。 什麼是龍卷風 龍卷風是一種渦旋:空氣繞龍卷的軸快速旋轉,受龍卷中心氣壓極度減小的吸引,近地面幾十米厚的一薄層空氣內,氣流被從四面八方吸入渦旋的底部。並隨即變為繞軸心向上的渦流,龍卷中的風總是氣旋性的,其中心的氣壓可以比周圍氣壓低百分之十。 龍卷風的形成 龍卷風是雲層中雷暴的產物。具體的說,龍卷風就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區域內集中釋放的一種形式。龍卷風的形成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由於急流中的最大過境氣流的影響,它被進一步加強。 (2)由於與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變的風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 (3)隨著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變細並增強。同時,一個小面積的增強輔合,即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產生氣旋的同樣過程,形成龍卷核心。 (4)龍卷核心中的旋轉與氣旋中的不同,它的強度足以使龍卷一直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 龍卷風的探測 龍卷風的風速究竟有多大?沒有人真正知道,因為龍卷風發生至消散的時間短,作用面積很小,以至於現有的探測儀器沒有足夠的靈敏度來對龍卷風進行准確的觀測。相對來說,多普勒雷達是比較有效和常用的一種觀測儀器。多普勒雷達對准龍卷風發出的微波束,微波訊號被龍卷風中的碎屑和雨點反射後重被雷達接收。如果龍卷風遠離雷達而去,反射回的微波訊號頻率將向低頻方向移動;反之,如果龍卷風越來越接近雷達,則反射回的訊號將向高頻方向移動。這種現象被稱為多普勒頻移。接收到訊號後,雷達操作人員就可以通過分析頻移資料,計算出龍卷風的速度和移動方向。 龍卷風的危害 1995年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阿得莫爾市發生的一場陸龍卷,諸如屋頂之類的重物被吹出幾十英里之遠。大多數碎片落在陸龍卷......
台風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台風,是怎樣形成的
台風發源於熱帶海面,那裡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了台風。
台風是怎樣形成的,一般在什麼時候才會有
台風的形成台風的成因,是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成水汽升空,而周圍的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迴圈,終必使整個氣流不斷擴大而形成「風」。由於海面之廣闊,氣流迴圈不斷加大直徑乃至數有公里。由於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致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面產生磨擦,由於越接近赤道磨擦力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漩轉,(南半球系順時針漩轉)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快而氣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我們現在說的台風和台風路徑。台風的中心就在我們目前看到的風向成丁字形的位置,攻據風向和風速就不難判斷出台風中心的距離和走向了。根椐我四十年觀測台風耒臨前的行雲方向,判斷台風是否從本地經過,基本上全部准確。准確性有好多次竟先予本地的預報。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米時,我們就稱它為台風。( 以下不代表我的編輯 )
從台風結構看到,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其產生必須具備特有的條件。
一、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溼的大氣。熱帶洋面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溼度主要決定於海面水溫,台風只能形成於海溫高於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內的海水水溫都要高於26℃-27℃;
二、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而且高層輻散必須超過低層輻合,才能維持足夠的上升氣流,低層擾動才能不斷加強;
三、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儲存在台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並加強台風暖中心結構;
四、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於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於零,向南北兩極增大,台風基本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面上。
北半球台風多發生在七,八,九三個月,十二月至翌年四月間則極少發生
我國北起遼寧,南至兩廣的沿海一帶,每年都有可能遭受熱帶氣旋的襲擊,其中又以登陸廣東、福建和台灣三省的熱帶氣旋次數為最多。
台風是怎麼形成的?
台風的形成至少有兩個條件:1、比較高的溫度 2、充沛的水氣。 燒開水時,鍋底的水會往上升,這是因為鍋底的水受熱膨脹的原因。空氣也是這樣,當底層的空氣受熱後,就會往上升。在氣溫較高的區域里,正好碰上大氣里發生的一些擾動大量的空氣就會往上升,使地面的氣壓降低,這時上升區域的外圍空氣源源不斷流入上升區里,因地球自轉的關系,使流入的空氣像車輪一樣轉動起來,這就是產生台風的一個原因。當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後,其中的水氣冷卻凝結成水滴,要放出熱量,這又助長了低層空氣不斷上升,使地面的氣壓降的更底,空氣旋轉的更加猛烈,這就形成了台風。 什麼地方同時具有這兩個有條件呢?只有在熱帶的海洋面上。那裡的海洋面上的氣溫非常高,使低層空氣可以充分接受來自海洋面的水。那裡又是地球上水器最豐富的地方,而這些水器是台風形成發展的主動力。沒有這個原動力,台風即使形成也會消散。其次,那裡離赤道有一定地球自轉所產生的偏轉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於台風發展氣旋試環流和氣流輻合的加強。第三、是熱帶海洋面情況中緯度單純。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氣,往往能保持較長時間的定常條件,使台風有充分的時間積蓄能量,醞釀出台風。在這些條件配合下,只要有合適的觸發機制,例如:高空出現輻散氣流或南北半球信風在赤道稍北地方相遇等,台風就會在某些熱帶海洋區域形成並增強。根據統計,在熱帶海洋,台風常常產生在洋面溫度超過26、7度以上的地區。 根據統計,產生台風的海洋,主要菲律賓以東的海洋、我國南海、西印度群島以及澳洲東海岸等。這些地方海水溫度比較高,也是南北兩半球信風相遇之處,因此一年中常有20多次台風誕生。
為什麼會有台風台風怎麼形成的
在熱帶海洋面上經常有許多弱小的熱帶渦旋,我們稱它們為台風的「胚胎」,因為台風總是由這種弱的熱帶渦旋發展成長起來的。通過氣象衛星已經查明,在洋面上出現的大量熱帶渦旋中,大約只有百分之十能夠發展成台風。台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般說來,一個台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台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台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台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湧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於是海水從台風中心向四周圍翻騰。台風里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於26.5℃的海洋面上,因熱能不夠,台風很難維持。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26.5℃以上,這個暖水層必須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來源。台風也是一部「熱機」,它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在那裡轉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來源。台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在一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里,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並在渦旋區內產生向上運動;溼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台風這部大機器運轉。所以,既使有了高溫高溼的熱帶洋面供應水汽,如果沒有空氣強烈上升,產生凝結釋放潛熱過程,台風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氣的上升運動是生成和維持台風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條件則是先存在一個弱的熱帶渦旋。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台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於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於增暖,台風不易出現。
上面所講的只是台風產生的必要條件,具備這些條件,不等於就有台風發生。台風發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至今尚未徹底搞清。
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而水汽在擡升中發生凝結,釋放大量潛熱,促使對流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令海平面處氣壓下降,造成周圍的暖溼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擡升。如此迴圈,形成正反饋,即第二類條件不穩定(CISK)機制。在條件合適的廣闊海面上,迴圈的影響范圍將不斷擴大,可達數百至上千公里。 由於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致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面產生摩擦,由於越接近赤道摩擦力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旋轉(南半球系順時針旋轉),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快而氣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我們現在說的台風和台風路徑。 以下為人教版高一地理書第一冊的描述:: 在海洋面溫度超過26℃以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於......
台風是怎麼形成的呢
台風形成的條件主要有兩個:一是比較高的海洋溫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台風常常產生在洋面溫度超過26~27℃(60米深度)以上的地區。在溫度高的海域內,正好碰上了大氣里發生一些擾動,大量空氣開始往上升,這時上升海域的外圍空氣就源源不絕地流入上升區。又因地球轉動的關系,使流入的空氣像車輪那樣旋轉起來。當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冷凝成水滴放出熱量,這又助長了低層空氣不斷上升,使地面氣壓下降得更低,空氣旋轉得更加猛烈,便形成了台風。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符合台風形成條件的,多在緯度高於5度的熱帶洋面或海面上。上海附近的海面溫度有時也超過27℃,但只是表層海面溫度超過27℃,所以很難提供台風形成足夠的水汽,上海附近海面通常也就很少有台風在這里直接生成,但是,它卻是北上台風經常經過地方。
為什麼台風在海上形成後,都會吹向陸地的?另外台風是怎麼形成的?
也不一定都會吹向陸地的
簡單的說是熱帶海洋洋面蒸發大量水分,水蒸氣上升,使得低空壓強偏低,周圍空氣進行補充加上洋面水分繼續蒸發上升,形成連續的上升氣流,加上地球自轉,有個很大的偏心引力,造成氣流變成很大的旋轉氣旋雲層,一般剛形成的時候都是熱帶風暴,因執行過程中,強度降低,變為台風,一般的表現是,伴隨大量降雨和大風,台風的氣旋中心風力最大。
③ 台風是如何形成的
台風的本質是一種熱帶氣旋,在西太平洋洋面生成困灶悉的叫做台風。台風的尺度還是比較大的,它的半徑可以達到100-300km,只有在衛星雲圖上才能看到其真面目。台風的中心是台風眼,在衛星雲圖上顯示為透明的一個小洞,直徑在幾十公里左右,台風眼區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少風。接著向外到達台風漩渦區,風雨最強勁。接著是台風外圈,也叫大風區,降水以中到大雨為主,相對不強,但是風力迅速向內圈增大,普遍達6級以上。
台風的形成是有一定的條件的。首先,需要廣闊的洋面和溫度高的水溫。水溫高,海洋上的低層空氣劇烈受熱,容易形成對流。廣闊的洋面就形成了大范圍的對流,還給台風提供了足量水汽。在夏季,西太平洋洋面就符合這樣的條件,因此辯模台風頻發。其次,需要合適的地轉參數,使得氣流不斷輻合,據計算距離赤道約5緯度的地轉參數最有利於台風形成。再次,氣流垂直切變要小,有利於台風氣旋的穩定,而西太平洋正好符合這個條件。此外還需要一定流場。
台風主要會在7月到9月影響我國,其運動路徑與副熱帶高壓控制區有關。7月的台風影響華南,到8月中上旬,台風影響華東。8月中下旬——9月初先後影響華北、東北和日本。隨後,台風繼續影響華東和華南。10月上旬過後,台風基本不再生成。汪乎
④ 台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台風形成原因:在海洋面溫度超過27℃以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於近洋面氣溫高,大量空氣膨脹上升,使近洋面氣壓降低,外圍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流入上升區。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而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水滴時,要放出熱量,又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升。這樣近洋面氣壓下降得更低,空氣旋轉得更加猛烈,最後形成了台風。
拓展資料
台風的好處
1、台風為人們帶來了豐沛的淡水。台風給中國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東南亞和美國東南部帶來大量的雨水。
2、靠近赤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受日照時間最長,乾熱難忍,如果沒有台風來驅散這些地區的熱量,那裡將會更熱,地表沙荒將更加嚴重。同時寒帶將會更冷,溫帶將會消失。我國將沒有昆明這樣的春城,也沒有四季長青的廣州,「北大倉」、內蒙古草原亦將不復存在。
3、台風最高時速可達200公里以上,所到之處,摧枯拉朽。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給人類造成災難,但也全憑著這巨大的能量流動使地球保持著熱平衡,使人類安居樂業,生生鉛喚不息。
4、台風還能增加捕魚產量。每當台風吹襲時翻江倒海,將江海底部的營養物質卷上來,魚餌增多,吸引魚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漁獲量自然提高。
⑤ 台風形成過程
台風形成過程
台風形成過程,台風天氣的時候,一般最好是不能外出的,台風的形成需要幾個條件,如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一個弱的熱帶渦旋、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同時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風向風速差別要小。下面是台風形成過程。
1、在海水上層海水溫度高於26.5℃的廣闊熱帶洋面,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
2、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
3、持續的高溫讓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了台風。
台風帶來的災害
一是狂風。台風風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據測,當風力達到12級時,垂直於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因此台風大風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萬噸巨輪拋向半空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也足以損壞甚至摧毀陸地上的建築、橋梁、車輛等。特別是在建築物沒有被加固的`地區,造成破壞更大。大風也可以把雜物吹到半空,使戶外環境變得非常危險。
二是暴雨。一次台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甚至500-800毫米的大暴雨。台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
三是風暴潮。當台風移向陸地時,由於台風的強風和低氣壓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嫌螞岸方向強力堆積,潮位猛漲,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壓去。強台風的風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6米。如果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沖毀房屋和各類建築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洋面溫度超過26攝氏度;
2、由於近洋面氣溫高,大量空氣膨脹上升,使近洋面氣壓降低。
3、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水滴時,要放出熱量,又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升;
台風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我國把南海與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敗帶大平均風力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風力達12級或以上的,統稱為台風。
其次在台風形成之前,預先會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台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而這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里,裡面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並在渦旋區內產生向上運動,濕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台風運轉。
台風形成的具體過程如下:
1、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洋察者蘆面溫度超過26攝氏度;
2、由於近洋面氣溫高,大量空氣膨脹上升,使近洋面氣壓降低,外圍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流入上升區;
3、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而上升空氣膨脹變冷;
首先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攝氏度,而且是深度達60米的一層海水,同時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因為台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要消耗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中釋放出的潛熱才能供應。另外在熱帶氣旋周圍還會產生強風
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台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湧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於是海水從台風中心向四周圍翻騰。台風里這種海水翻騰現象會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於26.5℃的海洋面上,因熱能不夠,台風很難維持,所以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26.5℃以上,這個暖水層必須有60米左右的厚度。
然後還需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上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越向兩極地轉偏向力就逐漸增大,台風發生的地點大約在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於地球的自轉使之產生了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
最後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於增暖,台風也就不易出現。
台風的名字都是怎麼起的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簡稱為台風命名法。台風國際上統一的熱帶氣旋命名法是由熱帶氣旋形成並影響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在台風命名的國際規則出台之前,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同一台風的命名各不相同。
⑥ 台風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說來,一個台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
2、在台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台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
台風的成因
已知它是由熱帶大氣內的擾動發展而來的。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溫度高、濕度大。
這種空氣因溫度高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道附近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同時周圍之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不已,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溫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低氣壓。
然而空氣的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而形成風。
在夏閉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轎斗爛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被擠壓的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
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銷槐風速就愈大。
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17.2米/秒時,就稱它為熱帶風暴,如果更強一些,達到32.7米/秒時,會稱之為台風。
⑦ 台風是怎樣形成的
台風是一種破壞性強,危害性大的天氣現象。在台風來臨前,我們要注意收看各級氣象台站發布的台風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提前做好相應的准備工作。那麼,災害性的台風是怎樣形成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台風初始階段。太陽經過一天照射,海面上形成很強盛的積雨雲。這些積雨雲里的熱空氣上升,周圍較冷空氣源源不絕地補充進來,再次遇熱上升,如此循環,使得上方空氣熱、下方空氣冷。上方的熱空氣里的水汽蒸發擴大了雲帶范圍,而雲帶擴大使得這種運動更劇烈。不斷擴大的雲團受地轉偏向力影響,逆時針旋轉起來(在南半球是順時針),形成熱帶氣旋。熱帶氣旋里旋轉的空氣產生的離心力把空氣往外甩,中心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空氣壓力不斷變小,形成熱帶低壓
因為熱帶低壓中心氣壓比外界低,所以周圍空氣湧向熱帶低壓,遇熱上升,供給了熱帶低壓較多的能量,超過輸出能量。此時,熱帶低壓里空氣旋轉更厲害,中心最大風力升高,中心氣壓進一步降低。等到中心最大風力達到一定標准時,就會提升到更高一個級別,即熱帶低壓提升到熱帶風暴,再提升到強熱帶風暴、台風,有時能提升到強台風甚至超強台風。這主要由能量輸入與輸出比決定,輸入能量大於輸出能量,台風就會增強,反之就會減弱。
台風形成的4個條件
從台風結構看到,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其產生必須具備特有的條件:
一是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濕的大氣。熱帶洋面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主要決定於海面水溫,台風只能形成於海溫高於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內的海水水溫都要高於26℃-27℃;
二是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而且高層輻散必須超過低層輻合,才能維持足夠的`上升氣流,低層擾動才能不斷加強;
三是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台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並加強台風暖中心結構;
四是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於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於零,向南北兩極增大,台風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面上。
台風的形成機制
在熱帶海洋面上經常有許多弱小的熱帶渦旋,我們稱它們為台風的「胚胎」,因為台風總是由這種弱的熱帶渦旋發展成長起來的。通過氣象衛星已經查明,在洋面上出現的大量熱帶渦旋中,大約只有百分之十能夠發展成台風。
一般說來,一個台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台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台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台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湧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於是海水從台風中心向四周圍翻騰。台風里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於26.5℃的海洋面上,因熱能不夠,台風很難維持。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26.5℃以上,這個暖水層必須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來源。台風也是一部「熱機」,它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在那裡轉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來源。台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在一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里,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並在渦旋區內產生向上運動;濕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台風這部大機器運轉。所以,既使有了高溫高濕的熱帶洋面供應水汽,如果沒有空氣強烈上升,產生凝結釋放潛熱過程,台風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氣的上升運動是生成和維持台風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條件則是先存在一個弱的熱帶渦旋。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台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於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於增暖,台風不易出現。
上面所講的只是台風產生的必要條件,具備這些條件,不等於就有台風發生。台風發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至今尚未徹底搞清。
⑧ 台風是怎麼形成的
台風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1、海面水溫在26.5℃以上;2、台風都是從一個原先存在的熱帶低壓擾動發展而形成的;3、環境風在垂直方向上的切變小;4、生成位置一般距赤道5個緯距之外。
台風發源於熱帶海面,那裡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了台風。
出現台風天氣該怎麼辦
1、關好門窗,妥善安置好易受台風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如小汽車最好停在車庫里,當然事先給車買保險就更好。
2、居民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
3、幼兒園小朋友、學校的學生應困坦激安置在教室內,暫停戶外活動。
4、戶外作業人員要停工,應立即到室內暫避。
5、戶外人員不要進入孤立棚屋、崗亭等建築物,或在高樓煙囪、電線桿或汪襪大樹底下躲避台風,盡量找到一個堅固的地信好方躲避,尤其是在出現雷電時。
6、在做好台風准備的同時,也要做好防雷電的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