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36.5~37.5攝氏度
『貳』 正常人的體溫是多少
臨床上常以口腔、直腸、腋窩等處的溫度來代表體溫。日常工作中,採用口腔、腋下溫度測量更為常見、方便,而直腸溫度(即肛溫)最接近於人體深部溫度。正常體溫的溫度為,口溫36.3~37.2℃,肛溫36.5~37.7℃,腋溫36.0~37.0℃。
體溫可隨著晝夜、年齡、性別、活動、葯物等出現生理性變化,但其變化的范圍很小,一般不超過0.5~1.0℃。晝夜變化規律是正常人體溫在24小時內,呈周期性波動,清晨2:00~6:00時最低,午後1:00~6:00時最高。年齡變化規律是兒童、青少年的體溫高於成年人,而老年人的體溫低於青壯年。性別變化規律是成年女性的體溫平均比男性高0.3℃,並且女性的體溫會隨月經周期呈規律性的變化。劇烈活動後,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導致體溫升高。一些葯物作用下,也可出現輕微體溫改變。
此外,情緒激動、緊張、進食、環境溫度的變化等也會對體溫產生影響。
『叄』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啊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
測體溫時,應先將體溫表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簽蘸酒精擦拭消毒。現在多數是把體溫表挾在腋下試溫,年齡小或昏迷的小兒可採用肛門測溫。
測腋下溫度時,要先擦去腋窩的汗,再把體溫表有水銀柱的一頭放在腋下夾緊,5分鍾後取出。測肛溫時,先在肛表圓頭塗些油類物質以起潤滑作用,再緩緩插入肛門2厘米左右深,3分鍾後取出。肛門測溫時,要用手扶著體溫表,以免小兒弄碎體溫表刺傷肛門。
看體溫表時,應橫持體溫表緩緩轉動,取水平線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體溫表用後,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體溫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剛出生1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25℃,6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5℃,1歲以後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