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怎麼判斷是秋分
根據晝夜平分判斷為春分或者秋分。
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和夜半球分布,畫出下面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判斷為秋分
㈡ 地理上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分別是幾月幾日
春分是03月20日。秋分是09月23日。冬至是12月22日
。夏至是06月21日。
夏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陽北行的極致。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北緯23°26')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
夏至日過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節氣特點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確定,斗柄從正東偏北(艮位)開始,經南、西、北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斗指午,為夏至。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的是「定氣法」劃分,即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行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當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為夏至點。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於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的背景上。
夏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陽北行的極致,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也是白晝時間超過黑夜時間最多的一天。
但各地的晝長時間從北到南呈遞減趨勢。這是地球自轉軸傾斜造成的晝長夜短效應,越接近兩級越明顯的緣故。夏至日那天,整個地球上除南極點和南極圈內的極夜地區外,所有地點的日出方向都是從東北方開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㈢ 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具體怎麼判斷是秋分日還是春分日
地球公轉方向逆時針運動箭頭從左指向右為秋分,反之為春分。這時首要的要判斷出夏至日或冬至日,夏至日之後是秋分日,冬至日之後是春分日。另一點,要判斷地球的公轉方向,如果是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如果是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
地球和太陽的連線與地軸垂直的時候,是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如果太陽直射點向北半球靠近,那麼是春分點,否則就是秋分點。從北向南看,地球的公轉方向是逆時針。
如果不知道地球公轉方向,那麼只能靠其他方法來判斷是春分日還是秋分日,比如,地球、太陽和其他恆星的相對位置。用地球的自轉方向也可以判斷,因為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相同。
㈣ 如何分別春分和秋分,在地球晨昏圖上(高一地理)
陽光直射赤道,且有向北移動的傾向,即為春分
陽光直射赤道,且有向南移動的傾向,即為秋分
㈤ 如何區分春分和秋分
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來區分,由南回歸線向北移直射到赤道的那天叫春分,由南回歸線南移到赤道的那天是秋分.望採納
㈥ 地理的春分日,夏日至,秋分日,冬日至。怎麼看。怎麼分辨北半球和南半球
一般畫個球出來的話,是上北下南,然後看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晝夜長短,一樣就是春/秋分日;南半球晝長夜短,是冬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是夏至日(一般都是畫球的時候會有一半是陰影,一半是空白,陰影部分一般來說是黑夜
畫線的話,也是上北下南,一般中間都是赤道,太陽直射最北是北回歸線,最南是南回歸線。直射最北是夏至日,最南是冬至日,在赤道上是春/秋分日
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這里只是說一般
不懂得話可以追問
望採納╭(╯O╰)╮
㈦ 高一地理怎麼判斷秋分春分夏至冬至的日落時間
春分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分,無論是北半球和南半球晝夜相等,白天是12小時,夜晚也是12小時,所以這天太陽都是6點升起,下午18點落下。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在北半球越往北白天越長,夜晚越短,所以北半球太陽落下就晚。南半球晝短夜長,太陽落下會早。
冬至日反之。
你說的
9月27日16點43分,可以判斷是在秋分日之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的夜在漸漸增長,白晝在漸漸縮短,南半球白晝在漸漸增長,夜在漸漸縮短,如果16點43分是日落時間,可以判斷這個地方是夜樣長於白晝,是在北半球,而且是高緯度的地方。
另外日落時間有公式可以計算:日落時間=12家+晝長/2
㈧ 如何區分春分和秋分 高一地理題
一年中應該只有春分和秋分2天晝夜時間一樣長。春分為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第四個節氣,一般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中的一天,即農歷的二月十四日,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春分後白晝越來越長,夜間越來越短,直至秋分。
秋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白天越來越短,夜晚越來截止長,直至春分。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春分和秋分太陽直射點都在赤道,但你只要記住,地球公轉是自西向東的(逆時針),按季節來推,冬至後便是春分,夏至後是秋分便可知道
㈨ 怎樣判斷地理圖示中什麼是春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夏至日
1、看太陽直射的緯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夏至日,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冬至日。3月21日春分,太陽直射赤道,往後直到6月22日夏至,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至北回歸線23.26『N,夏至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9月23秋分太陽直射赤道,然後南移,冬至直射南回歸線。冬至後北移。春分日直射赤道。
2、看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晝夜一樣長,就是春/秋分日,南半球晝長夜短,是冬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是夏至日。
3、看極晝極夜現象: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時是夏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或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時是冬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