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國家地理雜志什麼水平

國家地理雜志什麼水平

發布時間:2022-06-18 10:32:06

① 如何評價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大學曾立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陰陽,通八卦,前後各知五百年,與友對飲,笑談江湖諸事」,現在看來目標是過於宏大了~
身為工科男,地理一向是弱項,以及外出機會較少,於是決定從05年開始看《中國國家地理》,有意對地理知識發起總攻。讀起來才發現此書涵蓋范圍極廣,以地理為主線,牽引出民俗、歷史、天文、生物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堅持讀兩年的話基本可以在頭腦里搭建一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框架,剩下的就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填充這個體系。
現在最爽的感覺在於攤開地圖,隨手一指就可以對當地的民俗地貌如數家珍,根本不用發愁假期無處可去。有時候就是看哪裡的特價機票便宜來決定度假地點,因為早已在書里見過這些地方,只剩下親身去實踐一番了~前陣子發現去伊寧的機票只有100多,本來想去伊犁河谷溜一圈,不過鑒於局勢混亂未能成行,引為憾事~
大愛此書,只是工作之後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PS.他們家的《中華遺產》也非常不錯,側重人文歷史,水平不輸《中國國家地理》,推薦之

「內容為王」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踐行原則。突出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文並重,版面達到1:1。以顛覆常識來吸引讀者目光是招牌戰術。但並非是噱頭,而是有著嚴謹的科學態度。雜志在文風定位時強調要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講述,令讀者有帶入感。雜志圖片選用上,要求精選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的說明,充分表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文字量和空間。雜志首先通過強大的視覺沖擊讀者視覺,其次通過詳實圖片文字說明引導讀者進入文章內容。缺陷是圖片有片面性的缺陷,僅僅讀圖是無法完全讀懂文章。縱使再好的圖片,如果不能結合文字內容,最終讀者只能浮光掠影。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一般指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② 誰能介紹一下國家地理雜志

國家地理是美國的一個雜志

另外有一個 中國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
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學會成立於1888年,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學會資助了對世界最遠的角落的探索,同時還發行了數百種獲獎的出版物,包括它的旗艦出版物-《國家地理》雜志。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贏利性組織和教育機構之一,它擁有一千萬會員。

美國國家地理在一個世紀中的探索與發現,覆蓋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各項主題,比如:陸地生物、水下生物、世界文化和科學-從太空到考古到人文。圖片抓住了自然界珍貴的瞬間和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這些極富魅力的圖片展現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攝影師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想像力。

國家地理頻道於1998年在亞洲成功開播後,業績卓著,日新月異。時至今日,其24小時收視戶已突破3900萬,成為亞洲有線電視發展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頻道之一。

在中國內地,國家地理頻道與國內40多家地方電視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兩檔節目,這些節目均為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節目中的精華製作,他們以其卓越的品牌質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感染並吸引數以萬計的內地觀眾。

集合國家地理電視的精華之作,國家地理頻道將國家地理深造廣博的資源,無與倫比的質量和真正的英雄帶給全世界。其黃色長框標識己成為探險發現的代名詞,深入千家萬戶。迄今為止,該頻道的節目已用25種語言、在144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志,在國家地理學會1888年創辦的九個月後即開始發行。現在國家地理雜志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志,其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注冊商標。

雜志每年發行12次(一月一次),但偶爾有特版發布則不在此限。雜志的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准也為人們所稱道。這也使得這本雜志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新聞記者們夢想發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紀初期,國家地理雜志即已經開始使用一些當時罕見的彩色照片。

雜志的另一特色是經常提供高質量地圖。國家地理學會的地圖檔案曾經為美國聯邦政府所採用以彌補美國軍方地圖資源的不足。2001年國家地理發布了一套8張CD的合集,內容包括從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雜志地圖。雜志訂閱者對這本雜志的收藏愛好也是其與眾不同之處(大部分其他種類的舊雜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訂閱者也可以選擇全年合集購買。

1915年一月號國家地理雜志封面1960年開始, 雜志開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原先只有文字)。接下來的幾年,雜志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樹葉飾紋。

1985年有一張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難民——一位用刺骨的綠眼看著鏡頭的年輕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後來變得非常著名。在美軍擊敗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國家地理雜志第二次發起人力尋找她。2002年,普什圖族婦女Sharbat Gula被認出就是當年的那位女孩。她的故事被刊登在2003年三月號的國家地理雜志上。

1995年,國家地理雜志開始發行日文版,這也是第一個本地化版的國家地理。現在,國家地理的本地語言版本已經在全球大大擴展,包括:日文、西班牙文、希伯來文、希臘文、法文、德文、波蘭文、印度尼西亞文、韓文、葡萄牙文、繁體中文、捷克文、羅馬尼亞文、俄文、挪威文、土耳其文、荷蘭文、瑞典文與克羅埃西亞文。

中文環境中第一本國家地理雜志的譯版,是在台灣發行,使用繁體中文編輯,創刊號是2001年1月號。

2005年4月,印尼版的國家地理雜志開始被雅加達發行。

現在在中國內地也可以買到《國家地理》雜志,但只有繁體和英文版,現在還沒有簡體中文版。而中國內地的《華夏地理》雜志則會從每一期的《國家地理》雜志中選擇文章發表。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什麼是「國家地理」?「國家地理」是一種刊物類型,適合高素質成年讀者的閱讀需求。許多國家都創辦了這類雜志,如《地球》(GEO、德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美國)、《地球》(The Earth、美國)、《地理》(Geographical、英國)、《加拿大地理》(Canadian Geographic)、《澳大利亞地理》(Australian Geographic)、《科學與生活》(Science et Vie、法國)、《世界》(World、美國)、《自然歷史》(Natural History、美國)、……。這些雜志都是以傳導自然關懷和人文情感為己任,精美絕倫的圖片、生動有趣的文字,吸引了社會的主流階層。

《中國國家地理》是中國最具成長性的雜志。1949年4月,南京解放。為了適應時代轉變的需要在南京的中國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和南京大學地理系教師,在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南京分會的領導下,經與中學地理教師多次座談,一致認為需要一份知識性和自我教育的學習刊物。這個刊物首先要刊載一定水平的地理教材,以彌補當時缺乏完善地理教科書的不足;其次為各級幹部和大中學生、廣大群眾提供必需的地理新聞和必須具備的地理知識;第三,作為廣大地理工作者共同學習的園地。

但在當時,百業待興。要創辦一個刊物是十分不容易的。幾位熱心的地理工作者,如周立三、吳傳鈞、高泳源、施雅風、李旭旦、胡豁成、楊紉章、王熙檉等,經過多次熱烈的商討,決定編輯出版定名為《地理知識》的普及刊物。推選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李旭旦教授任主編。在出版過程中,首先面臨的是出版印刷費沒有著落。在當時工資很低的情況下,大家自願捐款,並物色價格低廉的小印刷廠印刷,同時以科協地理組的名義向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申請了登記證。經過緊張的籌備,大家期盼的地理界最早的科普刊物《地理知識》創刊號終於在1950年1月問世了。這份「創刊號」只有薄薄的8面,共刊出6篇短文和若干訊息,封面上刊登了由施雅風寫的發刊詞。創刊號僅印刷了600冊,形式簡陋,但出版後,立即受到地理學界和中學地理教師的歡迎和好評。隨著刊物影響的不斷擴大,文章質量和編輯水平的不斷提高,得到上海亞光輿地學社社長金擎宇的青睞,主動表示願意出資承印。於是從1950年第8期起改由亞光輿地學社出版銷售,印數擴至2000份以上。

郭沫若院長為《地理知識》題寫刊名,後改名為《地理》,1966年又恢復原刊名

亞光輿地學社接印不久,由於印刷質量得到提高,備受讀者歡迎,也受到中央的重視。1951年初編輯部突然接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的來函,盛贊這個刊物辦得好,並索要已經出版的各期。當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的徐特立同志還約見施雅風面談,對《地理知識》給予極大的鼓勵和鞭策。編輯部每月召開1-2次編委會,商量組稿、審稿事宜。參與辦刊的幾位積極分子,積極寫稿,充實稿源,以保證稿件的質量,外來投稿數量也日益增加。1951年7月改由北京開明書店及其後改名的青年出版社出版。1953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成立,《地理知識》編輯部掛靠在地理研究所內。郭沫若院長親自為《地理知識》題寫了刊名。從1954年第1期起正式啟用郭老題的刊名。同年10月改由科學出版社出版。50年代,《地理知識》主要介紹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國民經濟建設。在向蘇聯學習的口號下,大量刊載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五年計劃的實施情況以及介紹東歐新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作者隊伍不斷擴大。

在全黨全民大辦農業,大辦糧食,以農業為基礎,為農業服務的號召下,《地理知識》的編輯方針已跟不上形勢的需要,於1960年8—12月停刊整頓。1961年1月,《地理知識》以新的面貌出現,並改名為《地理》。整頓後的《地理》成為一份中級刊物。經過5年的實踐,認為未能認真貫徹以普及為主、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的編輯方針,而且刊登的稿件偏深偏專,既不像中級水平的刊物,又不像科普讀物。有一段時期,還採取由各地理機構輪編的形式,各機構之間又缺乏緊密的溝通,致使刊物質量下降,讀者為此提出很多意見和建議。他們需要一份打破「老框框」、「洋框框」的普及性刊物,反對冗長繁瑣的文章,要求短小精悍、生動活潑、圖文並茂。為此經有關部門批准,於1966年第2期起又恢復《地理知識》的刊名。1966年5月起,全國爆發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地理知識》和其他刊物一樣,遭到停刊的厄運。

文革中最早復刊的刊物之一,發行量曾高達40萬

1972年10月,停刊了6年的《地理知識》,頂著「文化大革命」後期的風浪,率先復刊了。在地理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的領導支持下,由高泳源、李汝燊、朱德祥、張慶祥、鄭平、李志華組成編輯部,高泳源任主任負責進行籌備,首先兵分兩路,到京廣、京滬沿線各?⑹形���俊⒏鞔笞ㄔ盒5乩硐島偷乩硌芯克��檣芨純�囊庖搴妥謚跡�髑笠餳��櫓�寮�T詰筆比嗣強是籩�丁⒖釋��暗那榭魷攏�兜乩碇�丁返母純��玫攪說乩砉ぷ髡摺⒌乩砝鮮�陀泄夭棵諾娜惹櫓С幀L乇鶚求每設甯痹撼せ襝ぁ兜乩碇�丁犯純�南�ⅲ��中牢浚�春�婊�鮮Ψ堆г旱乩硐翟�諺�淌冢�齦嬤С幀暗乩斫逃�鋇睦改俊?

《地理知識》的復刊,是緊密結合了當時的形勢,正如復刊號上編者話所闡明的:本刊是一地理科學普及刊物,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針,向廣大工農兵群眾、知識青年和革命幹部普及地理知識,宣傳辯證唯物主義,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是本刊的根本任務。並規定刊物的內容為:介紹偉大祖國的錦綉河山和日新月異的地理面貌;介紹我國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豐富經驗;介紹世界各國的地理情況,幫助人們對國際事物的了解和關心;介紹大自然發生的各種地理現象和一般規律;交流地理教學的經驗和體會等,同時還把批判地理學領域的各種資產階級思想列為內容之一。

復刊後的《地理知識》,分三大欄目運作:國內地理、外國地理和基礎知識。每期32頁,為月刊,訂價0.13元,1972年10—12月共出了三期。但當時由於工廠停產學校停課,地理工作者也停止了研究工作,致使紙張短缺,稿源不足,在復刊的第二年即改為雙月刊,一直到1975年的上半年。1975年7月後又恢復為月刊,訂價為0.15元,這一訂價一直穩定了6年。廣大讀者認為《地理知識》是一本物美價廉的刊物。當時發行的刊物較少,《地理知識》在被列為限制發行刊物的情況下(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郵局列為限制發行),發行量還迅速增加到近40萬冊,被稱為一花獨秀。是為《地理知識》的火紅年代。期刊如林,競爭激烈;《地理知識》艱難開拓 進入80年代,隨著各種老刊物的復刊和新刊物的大量涌現,裝幀簡單、堅守老傳統的《地理知識》逐漸被淹沒在如林的期刊中。1982年發行量下降到20多萬份,到1988年時僅剩下10幾萬份了。

為了走出困境,編輯部全體同仁努力開拓思路,尋求改革,1989年實現了四封彩色印刷。為了擺脫舊的體制,在主辦單位未給任何經濟支持下,於1993年第一個從科學出版社脫離出來,成立了《地理知識》雜志社,開始自己設計,自己排版,自己聯系印刷廠。1995年在彩色封面的基礎上又增加4個彩色插頁,頁面由32頁增加到48頁。然而,刊物質量雖然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仍沒跳出傳統的老框框,加上新潮雜志的不斷涌現,本刊發行量繼續下降。

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使大家開拓了眼界,《地理知識》的編輯們並沒有被發行不景氣嚇住,相反,更促使大家把眼光瞄準了美國的《國家地理》雜志,在編輯會上,不時談論起美國《國家地理》的編輯風格和內容,探討如何能將《地理知識》辦成一本高水平的雜志。此時一些讀者也通過電話、信件傳達了這樣一種希望:中國能有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那樣的雜志就好了!

編輯的願望、讀者的希望凝聚成了一個目標:要辦一本與國際接軌的中國國家地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1997年5月地理所調曾到南極、北極進行科考研究,登過珠峰的李栓科研究員來雜志社任社長,開始了《地理知識》的全面改版工作。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大事記

1949年9月以《地理知識》為名在南京創刊, 1950年1月正式發行,

1961-1966年一度改名《地理》。發行量曾高達400,000冊

998年1月,改為全彩色進口銅版紙精印,版面擴至84頁;

1999年1月,擴版至100頁;

2000年10月,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

2001年6月,中文繁體版在台灣及其他大陸以外地區發行;

2001年11月,「中國國家地理基金會」成立;

2002年1月,以《中國地理紀行》為刊名在日本發行日文版;

2002年1月,擴版至132頁;

2002年2月,《中國國家地理》影視版推出;

2002年3月,「世界華人地理學會」成立;

2002年6月,《中國國家地理少年版》問世;

2002年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正式開通;

2002年7月,「中國國家地理系列圖書」發行;

2003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發行;

2003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改版完成;

2003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青少網開通;

2004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館」奠基。

③ 《中國國家地理》這雜志什麼水平

1.書籍:貢布里希的《藝術發展史》,丹納的《藝術哲學》,李澤厚《美的歷程》,洪再興《中國美術簡史》,《傅雷談美術》,蔣勛《寫給大家的美術史》,宗白華《美術散步》,陳傳席《畫壇點將錄》,陳丹青《紐約瑣記》《退步集》,吳冠中《我負丹青》
2.雜志《中國書畫》《藝術與設計》《美術觀察》《世界美術》《畫廊》《美術文獻》《ID+C》《中國國家地理》《三聯生活周刊》

④ 如何評價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當然是孤獨星球。孤獨星球是旅行雜志,不僅會推薦介紹適合旅行的地方,還會告訴你旅行所需要的准備,注意事項,怎樣游得劃算,算是旅行攻略。每年1月刊會盤點今年適合旅行的地方,能夠幫助你抓住旅行的時機,更好地提高旅行的價值。中國國家地理則更側重知識性,並不是旅遊雜志。如果你想游國內那就專門買國內的旅遊手冊

⑤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優劣勢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優劣勢如下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大陸一本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
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去圖書館看,學到了很多地理知識,也為我後期工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而且雜志的風格我很喜歡。喜歡地理 喜歡旅遊的可以關注它。良心雜志,科普中國,為美麗中國建設不斷努力。

⑥ 請問《中國國家地理》好不好,能不能幫我介紹一下這本雜志

內容方面:從這個雜志的題目來看,應該是一本地理雜志,應該討論些地理相關的學術內容。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方面討論得很少,而旅遊方面(標榜人文地理)卻很多,照片很多很大。
如果把它辦成一本旅遊雜志或者攝影雜志,我想應該是國內一流的。如果把它說成地理雜志,就有點「掛羊頭賣狗肉」之嫌,有點名不副實。
同美國《國家地理》相比,地理方面的可讀性差很多,而旅遊和攝影方面的可讀性卻超強。
價格方面:由於有大量的照片要刊發,紙張質量也是很好的,價格也就上去了。
綜上所述:如果你想要看看旅遊、攝影,那我向你推薦這本雜志。

⑦ 雜志鋪中國國家地理是一種什麼樣的雜志

你好,我發現你問的問題有些偷換概念,有些不清楚。這樣吧我給你一一作答
雜志鋪是國內第一家雜志折扣訂閱網,主要從事期刊雜志的征訂發行和網上訂閱服務。其優勢在於一站式的訂閱方式
超低的價格,100%的快遞投送。目已在淘寶商城、QQ商場都設有官方店鋪,在QQ錢包開通了雜志訂閱頻道。雜志發展至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中國國家地理》是關於地理的月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揭示其背景和奧秘,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⑧ 國家地理雜志是什麼性質的書刊主要發表哪方面的讀物

記錄地理、記錄世界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的變遷,權威性、科學性通行全球的美國《國家地理》。
創刊於1888年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至今已走過了117年的歷史,著名的黃色方框是它在全球通行的標志。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它的視角立足全球,從南非的部族到加利福尼亞的沙漠,從海底到太空,從見證帝王、君主的加冕到對科索沃恐怖暴行的無畏報道,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不僅僅記錄了地理的概貌,而且記錄了一百多年來世界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的變遷,記錄了人類的夢想和追求。美國《國家地理》意味著權威性、科學性,它更像是一本網路全書而非單純的一本雜志。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圖片,尤其是那些傑作,總是能夠抓住讀者的視線,強烈地感染著每一位讀者,滿足了人們渴望冒險、追求新鮮與刺激的心理需求。一百多年來,美國《國家地理》一直堅持苛刻的品質追求和唯美與革新的信念,使它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為了使中國的讀者更多地了解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名為「超越視覺」的「美國《國家地理》百年攝影作品中國巡展」首次大規模登陸中國。本書所精選的全部圖片均來源於此次巡展,內容涉及人文、景觀、探索、動物等領域,囊括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一百多年來的經典攝影作品一百餘幅。

⑨ 中國國家地理是核心期刊嗎

這是必須的,權威又核心的中國頂級地理雜志,1950年就已經創刊了,影響了數不勝數的中國人,讀者數以億計,絕對的好,這是毫無疑問的。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是創刊於1950年的《地理知識》,1997年月發行量約為1萬冊。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現名,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

中文簡體版:2011年預計每期發行量不低於90萬冊, 2006年10期「中國人景觀大道」專輯發行量突破100萬冊,2005年「選美中國」特輯持續熱賣,截止2010年底,「選美中國」各種版本累計銷售300萬冊。 精裝本定製:專為大公司製作的禮品書,2007年兩期銷售40萬冊(大國夢15萬冊,典藏大西北25萬冊),2008年計劃兩期精裝禮品版,預計銷售50萬冊; 2008年禮品:選美中國外文版5萬冊,給所有參會的運動員、教練員、官員和外國媒體記者。 入選2008年中國郵政暢銷報刊推介序列,成為全國64城市重點推廣十種期刊之一 各省會城市開設的《中國國家地理》讀者服務站,銷售、訂閱雜志並為讀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為止已開設21家讀者服務站。 中文繁體版:9.8萬冊(2008年數據) 日文版:5.3萬冊(2008年數據) 發行量及讀者分析由世界權威BPA認證機構誠證國際傳媒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國官方唯一認可的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提供第三方監測。[

⑩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怎麼樣

【雜志鋪】國家地理雜志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閱讀全文

與國家地理雜志什麼水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