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給孩子講繪本
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如何為孩子講解圖畫?或者說,如何讓孩子從圖畫中獲得更多的感受呢?這真是一個大課題。在有關繪本的理論書籍中,圖畫都是一個大章節。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具體的實用的為孩子講述繪本中圖畫的操作手法。
我個人的體會是:
第一,放慢語速。要爭取讓孩子的眼睛,多在畫面上停留。我的做法是,給孩子講解繪本,一定要放慢語速,發音要准確,爭取抑揚頓挫,有感染力。這樣,語言的傳遞,是准確而溫暖的。家長這樣做的意圖,是讓孩子在自己心裡, 將畫面和聲音進行組合。
第二,不要讓孩子過早地學習認字。 我並不是說不要教孩子認字,在孩子對文字敏感的時候,適時而教, 效果會好。但繪本主要是父母念給孩子聽的書,讓孩子的耳朵聽聲音、眼睛看圖畫,比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文字上要好。不過早認字,是為了讓他們的眼睛,更 多地在畫面上停留。
第三,家長如果懂一些繪畫的常識,可以更好地了解繪本中的圖畫,進而為孩子 講解好畫面。 這個要求不算低,好在現在有關資訊比過去多多了,獲得繪畫的常識不難。只有父母對圖畫的感受更深、更喜歡畫面了,才能為孩子講解好圖畫。我建議父母在一本 繪本的反復的閱讀中,擇機為孩子重點提示一下圖畫中的色彩、線條、主題、氣氛…… 當然,如果你不太懂,那麼簡單地發出對於圖畫的感嘆也是好的,比如給孩子提一下 你感受到的畫面的美,如用「有力、溫暖、寧靜、熱烈」等詞彙描述一下你感受到的氣氛。
㈡ 如何給孩子讀繪本
鏈接:https://pan..com/s/1Qt2GH17LMAJU6AjtV26oaQ
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成。雖然那時的孩子不識字,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候家長能有意識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營造溫馨的環境,給他們讀文字,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那孩子們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與文,他們將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藝術,將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比起那些一閃而過、只帶來一時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賞繪本無疑是一種讓眼睛享受、讓心靈愉悅、讓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
㈢ 繪本怎麼講會更生動
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如何為孩子講解圖畫?或者說,如何讓孩子從圖畫中獲得更多的感受呢?這真是一個大課題。在有關繪本的理論書籍中,圖畫都是一個大章節。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具體的實用的為孩子講述繪本中圖畫的操作手法。
我個人的體會是:
第一,放慢語速。要爭取讓孩子的眼睛,多在畫面上停留。我的做法是,給孩子講解繪本,一定要放慢語速,發音要准確,爭取抑揚頓挫,有感染力。這樣,語言的傳遞,是准確而溫暖的。家長這樣做的意圖,是讓孩子在自己心裡, 將畫面和聲音進行組合。
第二,不要讓孩子過早地學習認字。 我並不是說不要教孩子認字,在孩子對文字敏感的時候,適時而教, 效果會好。但繪本主要是父母念給孩子聽的書,讓孩子的耳朵聽聲音、眼睛看圖畫,比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文字上要好。不過早認字,是為了讓他們的眼睛,更 多地在畫面上停留。
第三,家長如果懂一些繪畫的常識,可以更好地了解繪本中的圖畫,進而為孩子 講解好畫面。 這個要求不算低,好在現在有關資訊比過去多多了,獲得繪畫的常識不難。只有父母對圖畫的感受更深、更喜歡畫面了,才能為孩子講解好圖畫。我建議父母在一本 繪本的反復的閱讀中,擇機為孩子重點提示一下圖畫中的色彩、線條、主題、氣氛…… 當然,如果你不太懂,那麼簡單地發出對於圖畫的感嘆也是好的,比如給孩子提一下 你感受到的畫面的美,如用「有力、溫暖、寧靜、熱烈」等詞彙描述一下你感受到的氣氛。在閱讀繪本之前,父母在網上搜索一下作者,了解了作者,就比較容易講解圖 畫了。
第四,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講完繪本後,擇時讓孩子也動筆畫一畫。
孩子畫的經驗多了,對繪本里的圖畫表達語言,也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了。我們給孩子看繪本,不僅僅是在閱讀文字,閱讀情感,閱讀知識,也是在閱讀藝術!請時時存有這樣的想法。
怎麼給孩子講解無字繪本?
說實話,一開始我也頭疼。因為,遇到無字繪本,女兒總是要求我: 講啊、講啊……而她自己就無論如何不肯開口。我有時候甚至懷疑:是不是因為有了我的講述,她變得不愛思考了?
當然不是孩子不愛思考。
在繪本里,無字書的數量不多。我帶孩子讀過的無字書大致有20多冊。 這些書,讀的次數多了,摸索出一點兒門道,分享給大家。
我覺得,無字書,類似我們上小學時候語文課里的「看圖說話」。但無字書是放大了的看圖說話,是精品化了的看圖說話。我記得,我們小學 時候的看圖說話,一般不會超過4幅圖,即使這樣,一些同學也比較畏難。
而無字繪本,一般有二三十個畫面,有的甚至更多,非常考驗閱讀者的注 意力、理解能力,即使是大人,也未必能讀一遍就理解和講述出來。如果你非要讓一個小孩子講述出來,這個要求,真的是太高了。
但無字書在繪本中的地位不低,它一般是畫家獨立完成,僅僅用畫面講故事的書。優秀的無字書,畫面的連接是很講究的,它讓我們的視線跟著畫面走,讓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把一個個跳躍的畫面,在腦海里連接成為一部影片,從中了解事物推進的過程,感受到作者的用心,最終獲得閱 讀的快樂。
我和女兒閱讀無字繪本,她非常喜歡的是大衛·威斯納的作品,比如《海底的秘密》《七號夢工廠》《瘋狂星期二》,還有《大拇指無字故事書》等。 我女兒是到了 5歲以後,才願意稍稍講述一些她對無字繪本的理解。
有一本被稱為經典的《流浪狗之歌》,此前我給女兒看了兩三次,女兒不太喜歡。 直到孩子 6歲多時再拿出來讀,她才了解了一些《流浪狗之歌》中表達的情緒。所以,無字繪本並非孩子一開始就可以理解的作品。
那麼,應該如何給孩子講解無字繪本呢?
首先,面對無字書,要強調幾條家長須嚴格遵守的「紀律」。
第一,絕對不能強迫孩子自己來講述無字書!孩子讀書,就是要從中感受快樂的。你強迫孩子講述,無疑就給孩子的閱讀加上了負擔,久而久之,孩子一定會對讀書厭煩。
第二,不要過早地給孩子讀畫面復雜的無字書。我們要知道孩子對書的理解能力,是建立在他們的閱歷之上的,如果孩子對畫面中描繪的事物不了解,當然也無從談起對整本書的理解,更不要說自己講述了。
第三,如果你打算把購買到的無字書講給孩子聽,那麼首先請你先讀一讀, 如果你理解了無字書的故事,覺得自己可以講好了,再和孩子一起讀。
我給女兒看無字書,一開始是犯了一些錯誤的。以上「紀律」,是在犯了錯誤之 後才明白的——一開始,我總想讓三四歲的女兒,把她對無字書的理解講給我聽,都失敗了。後來,到了她 5 歲左右,女兒自己表達的願望才慢慢地強烈起來。
所以,如果你打算給孩子看無字書,那麼一定要學會等待,學會引導孩子讀圖並且表達自己對圖的理解,不要強迫孩子講。無字書的閱讀,主要是理解畫面的含義,感受到畫面表達的氣氛,進而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讓孩子在閱讀中受到啟發。
比如,女兒讀了《海底的秘密》以後,會說海底的城市多有意思啊,會感嘆我們也蓋一座像烏龜背上的海螺房子好不好。看了《雪人》之後,會感嘆,哦,雪人領著小男孩飛起來了,好浪漫的想像啊!
閱讀無字書能有如此的感受,是不是就夠了?
㈣ 兒童繪本我怎樣學習地理,到底講述的什麼內容
戰爭摧毀了我們的家園,房屋變成了瓦礫。我們失去了擁有的一切,兩手空空地逃了出來。男孩和他的家人終於離開了家鄉,他們走了很遠的路,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過著窮困的生活。男孩沒有玩具,也沒有書。最糟糕的是,連食物也是缺少的。然而有一天,父親回家沒有帶著麵包,卻帶回來一幅地圖,並把它掛在了牆上。突然之間,沒有離開過房間的男孩,就這樣被帶到了一個奇異絢麗的地方。《麥克米倫世紀大獎繪本:我怎樣學習地理》美國尤里·舒里瓦茨根據自己童年的二戰時的記憶創作《麥克米倫世紀大獎繪本:我怎樣學習地理》,講述了他是怎樣被一幅地圖以及想像帶離飢餓和痛苦的故事。
㈤ 如何給孩子講繪本故事
《父母教育孩子講故事》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qprYtWh68w9ZZzKXbIEJ5Q
父母多給孩子講故事,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思考力、邏輯推理能力、專注力,好的故事所蘊含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會教給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塑造良好性格,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灌溉、滋養,讓孩子在人類智慧的光芒下茁壯成長。
㈥ 該怎麼給孩子講繪本講故事要注意什麼
孩子在小的時候也經常會聽一些故事,雖然他們不認識字,但是他們喜歡看故事繪本里的插圖,而家長也會在他們睡前或者平常休閑的時刻給孩子閱讀一些繪本故事。讓孩子多接觸這些故事的話,對於他們的語言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並且有利於寶寶們思考。但是家長要如何給孩子講繪本講故事呢?都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㈦ 給孩子讀繪本的正確方法
家長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總是認為讀一兩遍文字,再讓孩子翻著看一本書就算讀完了。嚴格意義上這還不能算是真正讀過,最終孩子也難以有所收獲。
讀繪本,不僅要讀字,也要將圖畫部分納入「講述」中。孩子在用耳朵聽的同時,也需要用眼睛仔細讀圖,在文圖合奏中進入故事情境,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大人是如何理解故事、圖畫的,又是如何運用聲音語言、翻頁動作等講讀要素引導孩子的,直接影響著閱讀效果。那麼家長要如何給孩子讀繪本呢?
1、大聲朗讀:在繪本閱讀中,家長的語調請盡量抑揚頓挫,語言要情感豐富,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誇張一些。當動人的語言連接孩子的耳朵和心靈,不僅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增強,還能成為連接父母和孩子之間最親密的紐帶。
2、盡情表演:繪本閱讀不僅要讀,更要表演。家長可以用不同的聲音、誇張的表情、肢體動作去演繹和扮演不同角色,這樣在家長的熱情帶動下,孩子也會更加樂此不疲地享受閱讀的興趣。
3:、大膽改編和創作:在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除了繪本本身的內容外,家長還可以做一些延伸,比如:改編情節和提問引導。
㈧ 如何講繪本
挑選適齡的書籍:可以給幼兒讀比較直敘型的讀本,而意涵豐富一點的可以等孩子大一點再念。千萬不要挑完全超乎孩子理解力的書本,難度選「比孩子現行可理解的」再高一點點就好,這對孩子的語匯發展很有幫助。但無論如何,記得挑自己也喜歡的。如果自己都不感興趣了,怎麼寄望孩子也會喜歡呢?
事前預習:先了解故事的主題,也比較可以掌握孩子可能提出的問題。
創造友善的閱讀環境:挑一個安靜且舒適的地方,床邊也好沙發也罷,記得把電視或手機等容易干擾的電器關掉。最好也把念書的時間固定下來,孩子配合度才會更高。
增加一些聽眾:孩子有喜歡的布偶嗎? 有的話,也讓布偶加入你們的聽故事行列吧!偶而也可以換換角色,換孩子念給布偶聽!
製造期待:正式進入故事前,可以讓孩子看看封面,問他覺得故事會是什麼;或是跟孩子說:「故事要開始了!仔細聽好咯,看看小老鼠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小老鼠又會怎麼做呢?」
閱讀中的技巧
放慢速度:這樣孩子才聽得清楚、跟得上。
加入聲音表情:遇到句號跟逗點時要暫停、碰到驚嘆號時則提高語氣、或是故意拉長句子與句子間的時間來創造懸疑感,都可以讓幼兒對書上內容產生興趣。
嘗試多種聲音和語調:誰說念故事書一定要字正腔圓? 如果今天故事中有巫婆,就學學巫婆的聲音吧!今天念的是三隻小豬嗎? 那就模仿一下小豬的鼻音!這個方法不見得每個人都做得來,可能有些父母會覺得很不自在。但這招真的很管用,小孩聽到爸媽的怪腔怪調,很難不興致高昂的。
善用小道具:假如你正在念的是喬恩·克拉森(Jon Klassen) 的《這不是我的帽子》,不妨就實際找一頂帽子戴上吧!適當地使用一些道具,故事聽起來會更逼真!
融入歌曲或是手偶:如果有什麼兒歌是寶寶會唱,也跟故事主題相關的話,念書前不妨先帶孩子唱唱歌熟悉一下。孩子若有喜歡的手偶或布偶,也可以讓手偶們來客串,演出故事裡面的劇情。寶寶可是很喜歡的哦!
容許中途被打斷:念故事書並不是要整本念完才算數。暫停一下,回答寶寶的問題,或是讓孩子換個姿勢都沒有關系。有的孩子聽到有趣的部份會分心,拉著你去做剛剛你書里提到的事,沒關系,就順著孩子的意願走。甚至有些好動的孩子手頭閑不下來,非得要在你念書時邊聽邊畫畫,那也無妨。要讓共讀成為好玩的事,可別當做是無聊僵化的例行公事來處理。
讓孩子也參一腳:你可以請孩子幫忙翻書、幫忙給故事主人翁配音、如果孩子已經熟悉故事書內容的話,還可以故意留白,請孩子幫忙說出接下來的發展!也可以請孩子說說他認為的結局是什麼。孩子會很高興從被動的聽眾變成主動的角色。
不要怕重復:哪怕手上這本書已經念過一百遍了,如果孩子喜歡,重復念也是件好事。對幼兒來說,「重復」絕對是學習的不二法門,也是發展認知的必要過程。
試著念韻文:除了故事書以外,偶而也可以提供一些像是詩或歌謠等朗朗上口的韻文。孩子對於韻文的興趣和接受度是很高的。
閱讀後的強化
透過活動讓故事延伸:鼓勵孩子將故事書里的所見所聞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像是繪畫或勞作。有時孩子聽完故事後的創作會令人驚艷的。
將故事帶入日常生活:如果今天的故事跟逛超市有關,那就實際帶孩子走訪一趟超市吧!書上若有超市的招牌、商品的價格標簽、或是結帳櫃台,記得也一一指認給孩子看。將故事中提到的元素,連結到孩子的現實生活體驗,絕對是強化孩子對故事印象的重要方法。
當個以身作則的愛書人:當孩子也看到爸媽無時無刻地翻書閱讀,相信孩子也會耳濡目染,成為一個小小愛書人!即便孩子長大了可以自行閱讀,你還是可以繼續為他念書,畢竟在念故事書的過程中所累積的深刻互動,是什麼也比不上的!
孩子的心中都有一片沃土,只要爸媽掌握好這些念故事書的小訣竅,自然而然地,你會發現,愛書的種子正緩緩茁壯著。
㈨ 戲精爸爸講他是怎麼給孩子講繪本的,每個3-4歲的爸爸都應該看看
幾乎每天晚上都會給我的女兒讀3-5本繪本,一方面是為了享受這一段時間難得的親子時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入睡前的儀式感,讓她知道每天晚上讀完書之後就要入睡了。
今天我就介紹一些我讀繪本給孩子的心得跟各位爸爸們分享。
一、一定要聲情並茂
我讀繪本的時候第一點就是一定要聲情並茂,用誇張的,各式各樣的聲音來演繹故事中的環境情況以及角色的話,這能夠非常好的提升和孩子的閱讀體驗過程,另外我自己也覺的很好玩。
和孩子閱讀滿足了孩子們聽故事的需求,誘發了他們的求知慾。比看PAD和電視好多了對不對,起碼不傷眼睛。聲情並茂的表演和每晚固定的讀書時間可以加深我們與孩子的親情,使他們深切地體驗到父愛、母愛的溫暖,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還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語言文字的興趣,讓孩子們喜愛書本。最後我覺的極大地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積累和發展語言,開發智力,發展創造性思維。所以,放下手機,每晚陪孩子們讀讀書吧,你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