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理時差怎麼計算
具體看圖來計算
其中:
時區與時差比較簡單。
時區的劃分: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占經度15°,每個時區內使用相同的時刻,不同的時區有不同的時刻。全球有24個區時(標准時)。
0°經線所在的時區(東經7.5°與西經7.5°之間)叫中時區(或零時區),由此向東,每隔經度 15°,依次為東一區、東二區,……東十二區,中時區向西,每隔經度15°, 依次為西一區,西二區、…,西十二區。
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占經度7.5°,它們之間的鍾點相同而日期不同。東十二區總比西十二區早24小時即日期早一天,比如:東十二區現在為8號的12點,那麼西十二區為7號12點。
區時為中央經線的地方時。0°經線是中時區的中央經線,其他各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度數是15°的整倍數,即15°乘以該時區的編號數。例如我們用的北京時間即東八區區時,也就是中央經線是東經120° (15°×8=120°)的地方時。
例: 北京時間8號18點,求東經40度的地方時和所在時區的區時
即東經120度為8號18點,東經40度在東三區,所以,區時為:
18-(8-3)=13,區時是8號13點
地方時:東經40度在東經45度(中央經線)的西5度,所以
13點-5*4分鍾=12:40,為8號12:40
由於試題地圖根本無法上傳,建議你去專門的地理網站下載
② 初中地理中有關時區的計算
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每隔經度15°為一個時區.
以本初子午線即0°經線為中央經線的時區為中時區或零時區,往東、往西各劃分成十二個時區;中時區以東為東時區,依次為東一至東十二區;中時區以西為西時區,依次為西一至西十二區;東、西十二區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以180°經線為中央經線。
各時區均以本時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共同使用的時刻,稱為區時,又稱標准時;同一時區內區時相同,相鄰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任意兩個時區之間,中間隔幾個時區,區時就相差幾小時;較東的時區,區時較早。
越往東時刻越早,哪裡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國際上規定,原則上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叫做「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人為規定,在日界線西側的東十二區在任何時刻,總是比日界線東側的西十二區早24小時,這樣東、西十二區,雖為一個時區鍾點相同,但日期總是相差一天,即東十二區任何時候都比西十二區要早一天。所以,自西向東過日界線,日期要減一天;反之,自東向西過日界線,日期要加一天。
題上說的就是向東穿過了日界線,可以看一下各個時區的時間,從日界線往東依次:
西十二:10日8:30
西十一:10日9:30
西十:10日10:30
西九:10日11:30
西八:10日12:30
西七:10日13:30
西六:10日14:30
西五:10日15:30
西四:10日16:30
西三:10日17:30
西二:10日18:30
西一:10日19:30
零時區:10日20:30
東一:10日21:30
東二:10日22:30
東三:10日23:30
東四:11日00:30
東五:11日01:30
東六:11日02:30
東七:11日03:30
東八:11日04:30
東九:11日05:30
東十:11日06:30
東十一:11日07:30
東十二:11日08:30
明顯11日的地區小於一半
③ 地理怎樣算時差,詳細一點
這張圖應該夠用了。
算時差時,沿著地球自轉方向(由西向東),每經過一個時區,就加一小時。倒著經過一個時區(由東向西),就減一小時。到了零點時,就減一天。沿著地球自轉方向跨過180°經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就減一天。反過來跨過180°經線(國際日期變更線),就加一天。
大致就是這樣。
④ 如何計算時差
北京的經度大概是東經116度,屬於東八區。而東八區的中央經線是東經120度,所以一般說的北京時間就是東經120度的時間
還有就是:
時間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5度
時間相差4分鍾,經度相差1度 這些都很好推算出來的
(1)計算其他地區時間
做題的時候總會告訴其他某地的經度或者時區的
如果告訴經度就方便了:1 經度在同一半球 直接用大經度減小經度,得出的經
度差對照上面的那個還有就是。。。
2 經度不在同一半球的 直接兩經度值相加,然後同上
如果告訴時區:數數之間相差幾個時區就相差幾小時
(2)計算其他地區經度(LZ肯定打錯了,時間跟緯度沒關系的)
嗯 這個有點麻煩 舉兩個例子吧
例子1 假如北京時間為1月2日7時,A地時間為1月2日8時20分。說明A地在北京以東。小時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5度),相差20分鍾(經度相差5度)加起來就是20度,所以A地的經度就是120加20度 東經140度
例子2 假如還是北京時間1月2日7時,B地時間1月1日22時。這回就在北京以西了,還不是同一天。還是先看相差幾小時,22點往後 23點,0點,1點。。。7點。總共相差9小時,也就是135度。然後東經120度往西數135度,就是西經15度
最後求各地區中央經線的度數:看它是哪個區就用它乘以15 比如東5區的中央經線,5乘以15 東經75度
知道某地的經度求它在哪個時區:就用經度除以15,
比如東經116度除以15等於7.7。。。如果小數後面第一位大於5就往前進一位,前面那個就是8了 東八區。如果小數後面小於5就取前面那個整數,也就是哪個區。等於5嘛 就在兩個時區的分界線上
不嫌羅嗦吧 就這些,其實不難的
⑤ 時區的時差怎麼算(初中地理)假設現在北
時區差法:同向減,異向加。即若兩個時區為同向時區,則兩時區數相減即為時差;。若兩時區分別位於東西兩時區,則兩時區數值相加即為時差。
經度差:同樣是同向減,異向加,得出相差經度,在根據經度相差1°,地方時相差4分鍾來計算出時差
⑥ 地理時區和時差的計算公式
可以以北京時間為標桿算,北京是東八區 .東時區的時間總是早於西時區的,各區時從西到東遞增.所以如果從西五區開始算,往東算13個時區就到了東八區.如果在西五區往西算,可能會得到時區差是11的結果,這是錯誤的,因為忽略...
⑦ 地理怎樣計算時差
.計算兩地的經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東經或同在西經,則:經度差=經度大的度數-經度小的度數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個在東經另一個在西經,則:經度差=兩地經度相加
2.把經度差轉化為兩地的地方時差,即:地方時差=經度差÷15°/小時;或經度差X4分鍾每度(1小時=15度,1度=4分鍾)
3.東西位置關系的判斷:
(1)同是東經,度數大的在東,小的在西;同是西經,度數大的在西,小的在東。
(2)一個是東經另一個是西經時,東經在東,西經在西(僅對計算時間是對的,對判斷方向不對)。
4.計算地方時:根據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西位置關系,加減地方時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則所求地方時=已知地的地方時+地方時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邊,則所求地方時=已知地的地方時-地方時差。
⑧ 時區的時差怎麼算(初中地理)
有一個圖把世界劃分為東12區,西12區、
中國是東八區,美國是西八區,所以美國的時間比中國晚16個小時。(中間是英國,0區)
所以美國應該是3月14日凌晨4點
⑨ 地理時區如何計算東西(初中)
地球自轉一周差不多24小時,這24小時是埃及人定的.大概是根據觀察太陽升落發現的吧,具體原因好象沒有記載.此外中國古代也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各地都這么分,出現的時間並不一致。
在應用公歷中,由於發現世界時在各地的不統一性,於是,在1879年,加拿大鐵路工程師伏列明提出了「區時」的概念,這個建議在1884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得到認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統一世界計量時刻的「區時系統」。「區時系統」規定,地球上每15°經度范圍作為一個時區(即太陽1個小時內走過的經度)。 這樣,整個地球的表面就被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的「中央經線」規定為0°(即「本初子午線」)、東西經15°、東西經30°、東西經45°……直到180°經線,在每條中央經線東西兩側各7.5°范圍內的所有地點,一律使用該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標准時刻。
這種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准。從西徑7.5°到東經7.5°(經度間隔為15°)為零地區。由零時區的兩個邊界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經度15°劃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時區與西十二時區相重合;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本區的標准時。
「區時系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各地時刻的混亂現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種不同時刻存在, 而且由於相鄰時區間的時差恰好為1個小時,這樣各不同時區間的時刻換算變得極為簡單。因此,一百年來,世界各地仍沿用這種區時系統。
世界時區的劃分以本初子午線為標准。從西徑7.�0�25到東經7.�0�25(經度間隔為15�0�2)為零地區。由零時區的兩個邊界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經度15�0�2劃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東十二時區與西十二時區相重合;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本區的標准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標准時相差一小時。時區界線原則上按照地理經線劃分,但在具體實施中往往根據各國的行政區界或自然界線來確定,以方便使用。目前,全世界多數國家都採用以區時為單位的標准時,並保持與格林尼治時間相差整小時數;但是,有些國家仍然採用其首都或重要商埠的地方時為該國的標准時間。這樣,這些國家的標准時間與格林尼治時間的差數就不是整小時數,而有時、分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