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位於什麼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地球的東半球和北半球。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領土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
地理概況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為世界第一高峰。
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國
⑵ 中國處於什麼地理位置
中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5] 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
中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5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東經112°17』09」E),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中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2)中國位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陸地領土: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台灣及其附屬各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包括釣魚島群島、蘇岩礁),陸地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
海洋國土:渤海全域和黃海、東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共約470萬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國海九段線以內的所有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中國領空為領土和領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
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長18400多公里,島嶼岸線14000多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里。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公里,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國土面積:陸地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居世界第三位。 [47] 東部地區佔10.5%,中部地區佔25.3%,西部地區佔64.2%。
⑶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哪裡(包括經度和緯度)
我國位於亞洲大陸的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北深入亞洲大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從經緯度上看,我國位於北緯4°至北緯53°31′,東經73°40′至東經135°5′之間,北回歸線橫穿我國南部
中國的地形大體上是西邊高東邊低。
在喜馬拉雅山脈與昆侖山脈之間形成的高原是西部高地。西部高地海拔4000m。所以可以稱之為「世界屋脊」。
中部高原、盆地是由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等構成的。
東部低地是由太行川沖刷而成的沖積平原和低矮的丘陵構成的。東部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山東丘陵等都屬於東部低地。
中國的氣候大部分屬於溫帶,不過四季區別明顯。不過由於這片土地很大,南部地區和東西部地區的氣候又有很大差異。
⑷ 中國地理位置是哪裡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礦產資源: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是,地區分布不均勻。如鐵主要分布於遼寧、冀東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東北和西南區,其中山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最集中,而東南沿海各省則很少。
⑸ 中國的地理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
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5)中國位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地理特點:
地形多種多樣。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有雄偉的高原、起伏的山嶺、廣闊的平原、低緩的丘陵,還有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的大小盆地。陸地上的5種基本地形類型,中國均有分布,這為中國工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條件。
山區面積廣大。通常人們把山地、丘陵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稱為山區。中國山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3,這是中國地形的又一顯著特徵。
山區面積廣大,給交通運輸和農業發展帶來一定困難,但山區可提供林產、礦產、水能和旅遊資源,為改變山區面貌、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資源保證。地勢是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
⑹ 我國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我國的地理位置是位於北半球、東半球,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地跨熱帶、北溫帶,其中大部分位於北溫帶。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
我國的其他自然地理情況。
我國有三大平原,它們分布在中國東部地勢第三級階梯上。由於位置、成因、氣候條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以上三大平原南北相連,土壤肥沃,是中國最重要的農耕區。除此以外,中國還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台灣西部平原等,它們也都是重要的農耕區。
⑺ 中國地理位置在哪裡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領土遼闊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1、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於北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關系看,中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2、緯度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和南北的氣候差異,使得我國氣候復雜多樣。
⑻ 中國在地球的什麼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東半球和北半球。
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中國領土的四端為:
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
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59.79"E)
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東經112°17』09」E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
(8)中國位於什麼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中國地形比較復雜。地勢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西南部是「世界屋脊」,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勢最高,為第一階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為界,向東向北下降為一系列高原和盆地,為第二階梯(平均海拔1000至2000米之間);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線以東多為平原,為第三階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
中國山區廣闊,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長江為中國第一大河,其他主要河流有黃河、珠江、黑龍江、淮河等。
中國山區廣闊,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各類地形面積比重為山地佔33%,高原佔26%,盆地佔19%,平原佔12%,丘陵佔10%。中國陸地海拔最低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為-154米;最高的地方是位於和尼泊爾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⑼ 中國具體在什麼位置
中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歷史約有4079年(含「夏朝」)的已知文明史(以出現國家體制為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中國鄰國
(1)陸地相鄰的有14個國家: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2)同中國隔海相望(專屬經濟區相鄰)的國家有6個:朝鮮、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越南。⑽ 中國處於什麼地理位置
一、中國位於北半球、東半球,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地跨熱帶、北溫帶,其中大部分位於北溫帶。東部和南部臨海,自北而南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二、中國地理位置四至點:
最北端:位於東八區,北緯53度33分,黑龍江省的(漠河縣)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上
最南端:位於東八區,北緯3度52分,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在曾母暗沙西 南,是南海未曾正式公布的地名。雖然它們比 曾母暗沙更靠南,但一般認為曾母暗沙是中國最 南端)
最西端:位於東五區,東經73度40分,一般認為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烏茲別里山口的烏恰 縣(真正的西至點在帕米爾高原上,在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三國交界處略南的一 座雪山上)
最東端:位於東九區,東經135度2分30秒,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的黑瞎子島【原中國最東 端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匯處,黑瞎子島回歸後,變為中國新的最東端。黑瞎 子島滿語名字叫摩烏珠島,意思是「馬頭」。於2008年10月14日,西端的一半回歸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