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一地理正午太陽高度角怎麼計算
樓上說的是對的!我再詳細點:首先,找到太陽直射緯度(即:正午太陽高度為90那個緯度),然後,找到要求的那條緯線,用九十度減去(此緯度與太陽直射緯度的絕對值)。最後就是結果了
㈡ 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是什麼
H=90º-|當地緯度±直射點緯度|。
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既H=90º-|當地緯度±直射點緯度|,H代表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當地緯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緯度,直射點緯度是指此時直射點所在的緯度,如果當地緯度與直射點緯度在同一半球用減號,若在不同半球用加號,然後取絕對值。
公式中有三個變數:H、當地緯度、直射點緯度,知道三者其中的兩個,求第三個變數。三個變數中H一般通過物體高度和物體影子長短間接告訴或者直接告訴;當地緯度通過經緯線圖告訴;直射點緯度通過日期、極晝極夜范圍或者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間接告訴。
規律
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所以:
1、在回歸線之間的地區,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機會,此時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為90°。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時出現極小值。其中除赤道兩個極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區以太陽直射另一半球回歸線時最小。
2、在回歸線之上的地區,一年有一次太陽直射機會,分別是夏至和冬至。
3、在回歸線之外的地區,可含南北回歸線,在太陽直射本半球回歸線時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歸線時最小。
例如,北京約在北緯40°,在北半球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這里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約為73.5°;在冬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時這里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約為26.5°。
㈢ 正午太陽高度
正午太陽高度
在正午時太陽在天空的位置為最高,這時的太陽高度稱為正午太陽高度。在太陽直射點上,正午太陽高度為最大,等於90°。一日之內,自日出至正午期間,太陽高度逐漸增高,正午之後,太陽高度逐漸降低,日落時為0°。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南、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現象。一年之中,南、北回歸線上只有一次正午太陽高度為90°,即北回歸線上的北半球夏至日、南回歸線上的北半球冬至日。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各地一年有兩次正午太陽高度為90°,如在北半球的春分日與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
設正午太陽高度為H,當地的地理緯度為ψ,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為δ,則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為:
H=90°-│ψ-δ│
運用公式│ψ-δ│計算ψ與δ之間的緯度差時:若ψ與δ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上,則它們的緯度差值為數值大的減去數值小的。若ψ與δ分別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則它的緯度差值為兩者數值之和。
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地理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為90°,自該緯度向南、向北正午太陽高度逐漸降低。由於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因此各緯度地帶的正午太陽高度有周年變化。如在半北球的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以赤道上為最大(90°)、自赤道向南、向北正午太陽高度逐漸降低。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回歸線向南、向北逐漸降低。在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自南回歸線向南、向北逐漸降低。
㈣ 正午太陽高度如何計算
這里的正午太陽高度是一個「角度」。
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h=90°-|α-β|
α:你要計算的那個地方的緯度
β:太陽直射點
語言記憶就是九十度減去該地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
㈤ 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問題
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
正午太陽高度=90°-|當地地理緯度-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如果這個地點跟太陽直射點位於同一個半球,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取正值,反之取負值。
也有人把公式寫成90°-緯度差,緯度差就是當地地理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之差。
㈥ 正午太陽高度角怎麼求
正午太陽高度角=90度-│當地緯度-直射點緯度│
(當地緯度與直射點緯度的取值原則:北半球取正值,南半球取負值)
例如:求北京(北緯40度)在夏至和冬至的正午太陽高度角
夏至:H=90度—│(+40度)—(+23度26分)│=73度26分
冬至:H=90度—│(+40度)—(—23度26分)│=26度34分
求太陽直射南緯10度時,正午太陽高度角為70度的地區緯度:
70度=90度-│當地緯度—(—10度)│
當地緯度=+10度
當地緯度=—30度
所以太陽直射南緯10度時,北緯10度與南緯30度的正午太陽高度角都為10度
㈦ 地理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方法
H當地=90°—緯度差(所求地點緯度與直射點所在緯度的緯差)
[*同一半球,緯度相減,反之相加]
太陽高度角隨著地方時和太陽的赤緯的變化而變化。太陽赤緯(與太陽直射點緯度相等)以δ表示,觀測地地理緯度用φ表示(太陽赤緯與地理緯度都是北緯為正,南緯為負),地方時(時角)以t表示,有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
sin
h=sin
φ
sin
δ+cos
φ
cos
δ
cos
t
日升日落,同一地點一天內太陽高度角是不斷變化的。日出日落時角度都為0,
正午太陽高度角
正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時角為0,以上公式可以簡化為:
sin
h=sin
φ
sin
δ+cos
φ
cos
δ
由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可得
sin
h=cos(φ-δ)
因此,
對於太陽位於天頂以北的地區而言,h=90°-(φ-δ);
對於太陽位於天頂以南的地區而言,h=90°-(δ-φ);
二者合並,因為無論是(φ-δ)還是(δ-φ),都是為了求當地緯度與太陽直射緯度之差,不會是負的,因此都等於它的絕對值,所以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
h=90°-|φ-δ|
㈧ 地理正午太陽高度角要怎麼看,怎麼算
地理正午太陽高度角是指當地時間12點的太陽高度角,是一天之中最大的太陽高度,是正午時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太陽高度角,對於地球上的某個地點,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專業上講太陽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陽光線與通過該地與地心相連的地表切線的夾角。
地球繞太陽公轉,由於地軸的傾斜,地軸與軌道平面始終保持著大概66°34′的夾角,這樣,才引起太陽直射點在南北緯23°26′之間往返移動,並決定了太陽可能直射的范圍: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即直射點的緯度為0°;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即直射點的緯度為23°26′S;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直射點的緯度為23°26′N。如果某地的緯度已經知道,依據下面的公式就可以計算出此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H=90°-| 緯差|(緯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緯度與當日直射點所在緯度之間的差值)
例如:A地的緯度為40°N,求A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
夏至日太陽直射的緯度為23°26′N,與A地的緯度差=40°-23°26′=16°34′,那麼H=90°-16°34′=73°26′。
如果求A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冬至日太陽直射的緯度為23°26′S,與A地的緯度差=40°+23°26′=63°26′,那麼H=90°-63°26′=26°34′。
計算公式:
H=90°-∣α-β∣
*α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β為所求緯度(北緯取正值,南緯取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