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阿拉伯人傳統服裝與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阿拉伯人傳統服裝與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6-21 11:35:12

Ⅰ 阿拉伯人喜歡穿較寬大的長袍,顏色多為白色,並且常以絲巾蒙面,這與她們所生活的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當地氣候炎熱,多沙塵天氣,穿較寬大的長袍,可以通風透氣;顏色多為白色,可以反射陽光;以絲巾蒙面,可以避免吸入沙塵,防止沙塵進入眼睛。
西伯利亞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冬季,影響我們的冷空氣就是從那裡來的,那裡是冷空氣的源地。
希望常交流

Ⅱ 阿拉伯人傳統服裝與地理環境

阿拉伯人傳統服裝為白長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燈籠褲;戴白布或方格布的蓋頭或纏頭。大部分地區的婦女外出戴面紗。婦女喜戴戒指、項鏈和鼻環等首飾;有的還在前額、脖頸、雙唇、雙頰、胸部、腳掌黥染藍色花紋。
阿拉伯國家主要分布在西亞、北非地區,包括巴勒斯坦、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葉門、科威特、阿聯酋、卡達、巴林、阿曼等12個西亞國家;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蘇丹、南蘇丹、埃及等7個北非國家;非洲西部的茅利塔尼亞;非洲東部的吉布地、索馬里、葛摩。[1]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主體民族為波斯人),但與伊拉克同屬於什葉派穆斯林掌權的國家。土耳其也不是阿拉伯國家(主體民族是土耳其人)。阿拉伯國家總面積約134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總面積的9%。

Ⅲ 阿拉伯人裝扮的原因

風俗習慣。阿拉伯人(阿拉伯語:عَرَب:英語:Arabs),屬閃米特人的一支,是指西亞和北非講阿拉伯語的居民,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人口約四億五千萬人,由阿拉伯人組成的社會為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作為民族指代詞最早出現於西元前九世紀亞述征服亞蘭時期的阿卡德文文獻「庫爾恩獨石」上。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

生活地區:

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國家內部,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阿拉伯語為阿拉伯國家官方用語,屬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分為眾多方言,使用阿拉伯文。

自6世紀起使用源於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部分屬什葉派。此外,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約旦的少數人信仰基督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阿拉伯人

Ⅳ 阿拉伯男子傳統打扮:身著白色長袍,頭戴頭巾,這種傳統服裝與當地的()A.地形有關B.宗教有關C.

阿拉伯人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風俗習慣,這些習慣和他們生活的環境及古老的文化底蘊有關系.阿拉伯人的服裝非常有特點,頭圍著圍巾身穿長袍,長袍的顏色以白色為主,這和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因為在阿拉伯國家沙漠比較多,穿長袍可以有效的抵禦風沙,還有一個原因是阿拉伯國家處於熱帶,溫度比較高,長袍可以有效的散熱,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陽紫外線,由此可見阿拉伯國家的人們服裝與當地的氣候有關.
故選:C.

Ⅳ 阿拉伯人的服飾建築文化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麼關系

首先,阿拉伯人的服飾和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是:阿拉伯的氣候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極其的炎熱。所以,阿拉伯的服裝,也就是白色長袍,是選用質地非常好的絲布製成,具有通風的效果,十分涼爽;同時,之所以選用白色,是從光學的角度來說,白色能反射光線(即太陽光)達到祛熱降署的作用,以此來幫助適應酷熱的氣候。 其次,阿拉伯的建築跟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是:傳統住宅一般為泥土房、四合院。南阿拉伯人多住塔式和堡壘式多層樓房;南伊拉克、巴勒斯坦及其他沿海地區居民多住用棕櫚葉和蘆葦搭成的茅屋或用珊瑚礁砌築的小房。當地建築不高,因為要利用地表的水分。風沙大,所以建築的窗門都特殊設計。因為天氣炎熱,當地人大多喜歡將床搬到屋頂睡覺,以便於乘涼。游牧民住羊毛或帆布四角帳篷。

Ⅵ 地理問題:為什麼阿拉伯人總是喜歡穿白色的長袍,纏白色的頭巾

一、沙烏地阿拉伯人選擇長袍(阿拉伯長袍)作為主要服飾,就是為了適應終年少雨燥熱的沙漠環境。 阿拉伯人的包頭巾,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陽防曬,冬天禦寒保暖。

二、處於亞熱帶沙漠氣候的沙烏地阿拉伯人為了創造服裝內舒適的小氣候,製作長袍的布料會選擇那些吸濕性和散發性都較好的織物,如麻織物、絲綢、棉織物等。長袍的色彩大多選用清淡顏色,一般以白色、淡藍、淺綠色為主,以盡量減少吸收熱量。在款式設計上,都從有利於內外空氣對流的角度來考慮,長袍的領和袖開口部分都相對大一些,並以穿著寬松、內外換氣良好為前提。穿著這樣寬松的長袍,在活動時能起到鼓風的作用,加速了空氣對流,休憩時則起到「煙囪」的作用,促進長袍內的換氣。
阿拉伯長袍的特點是寬大,能遮住全身,外面的風吹到袍內,能迅速躥遍上下,起著一種「煙囪效應」,將身體散發出的濕氣一掃而去。與此同時,由於人體皮膚都被寬大的長袍遮住,阻擋了日光對體表的直接照射,而灌滿長袍的空氣又起到良好的隔熱作用,因而使人感到涼爽、舒適。
三、阿拉伯人的包頭巾是塊布,將其放於頭上,再套上一個頭箍固定之。其色多為白色,也有其他顏色。布料有優劣厚薄之別,隨季節和條件而定。
頭箍是用駝毛做成的圓狀環,多為黑色,偶有白色,粗細輕重不等。年輕人喜歡粗重的頭箍,再系根飄帶,顯得瀟灑、英俊。
有些阿拉伯國家,如半島上的葉門和北非的茅利塔尼亞,男人們頭上纏一條白色的長頭巾,不戴頭箍。他們的頭巾除起帽子的作用外,還有其它用途:睡覺時做鋪蓋,禮拜時當墊子,洗臉時做毛巾,買東西時當包袱,刮風時蒙在臉上擋風沙。
阿曼男子只披頭巾,不戴頭箍,頭巾的顏色有等級之分,多為白色或素色,王室人員用紅、藍、黃三色為基調的特製頭巾,其他人們禁用。
頭巾下再戴一頂小白帽是許多阿拉伯人的習慣。在非正式場合,他們更喜歡只戴小白帽而不包頭巾。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部分男子不用頭巾,不戴小白帽,只戴一頂紅色或黑色土耳其式的高筒氈帽。一些人愛在氈帽下纏一條白布,更顯艷麗新穎。

Ⅶ 阿拉伯人的服裝有什麼作用

阿拉伯人傳統服裝白袍的作用是反射陽光,擋風沙。

在阿拉伯地區,夏季最高溫度高達50攝氏度,阿拉伯白袍相對於其他服裝的優勢便顯現出來。大袍自外吸收少量的熱量,裡面由上到下通為一體,形成一個通風管,空氣流通而下,使人感到輕松涼爽。

頭上戴的頭巾和頭箍也有講究,位處沙漠當中,一年四季會有讓人害怕的沙塵暴,劈天蓋地,說來就來的特大風沙是阿拉伯人早已習慣的常態。這時,頭巾就起到了比帽子更好的作用。夏季遮陽防曬,冬天抵禦風寒。

著裝特點

阿拉伯長袍的顏色一般分為黑白兩種。逢年過節或喜事臨門時常穿白袍,遇有喪事則穿黑袍。阿拉伯長袍一般無領子,飛袖寬腰,長垂及地,穿在身上涼爽舒適,攜帶方便。

Ⅷ 阿拉伯人都居住在地球的那個位置他們為什麼要穿白色的長袍

阿拉伯人主要就是居住在地球的亞洲西部和非洲的北部;他們穿白色的長袍主要就是和當地的氣候條件和以及宗教信仰文化是有關系的、

Ⅸ 阿拉伯人的服裝與當地的氣候有什麼關系

跟氣候雖有一定的關系,如緊扎的褲腳寬大的燈籠褲腿防止沙塵也比較涼快,但更多的含義跟民族宗教信仰和風俗意識有關。
阿拉伯傳統服裝為白長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燈籠褲;戴白布或方格布的蓋頭或纏頭。大部分地區的婦女外出戴面紗。婦女喜戴戒指、項鏈和鼻環等首飾;有的還在前額、脖頸、雙唇、雙頰、胸部、腳掌黥染藍色花紋。
既便是在發達的阿拉伯國家的街頭,各式各樣的現代流行服裝中,黑白兩色的阿拉伯長袍仍力壓群芳,白袍素凈、聖潔,暗示著萬事隨心、吉祥如意,遇到喪事穿黑袍。黑袍莊重、肅穆,表示出對亡者的哀悼之情。穿大袍時戴白帽或纏頭巾,阿拉伯語叫「庫非耶」。纏頭巾分花白兩種顏色,用棉布或薄紗織成長約一公尺。白色較傳統,而花色也深受人們喜愛,有黑格、藍格、紅格、紫格、綠格等。
阿拉伯長袍(迪史達什),是阿拉伯民族男子的傳統服裝,自古至今,阿拉伯國家男子包括孩童,上至國家元首,下至貧民百姓,一年四季都習慣穿長袍。
阿拉伯人認為:穿上阿拉伯大袍儀表堂堂,氣度非凡,會給人增添幾分風采,尤其是正式場合,更為高雅、大方,這是阿拉伯民族的尊嚴的象徵。
阿拉伯人穿大袍時,必須配上纏頭巾,阿拉伯語叫做「塔增」,纏頭巾用薄紗織成,長約一公尺,從右往左纏在頭上,一般多用白色,和長袍顏色和諧一致。在阿拉伯國家裡,男子穿大袍和纏頭巾被受人尊敬,被認為是對伊斯蘭教虔誠篤信的表示。
阿拉伯民族的婦女服裝,更是花樣繁多,色彩艷麗,有長袍、西服、連衫裙、短裙等。長袍為阿拉伯婦女的傳統服裝。這種長袍肥袖寬腰,長垂及地,一般多用黑色棉布或絲綢織成。在不少阿拉伯國家裡,無論老人還是少女,個個從腳到頭都是用黑色長袍裹著,即便是很熱的天氣,也絕不露出胳膊和小腿,尤其是臉頰和嘴巴更是不願輕易被人窺見。
阿拉伯長袍按國家的不同,分為不同的款式,主要有沙特款,伊拉克款,蘇丹袍,阿曼袍,摩洛哥袍等。

Ⅹ 阿拉伯人的傳統打扮與當地的什麼氣候特點相適應

阿拉伯人傳統服飾為男的長袍+頭巾,女的長袍+面罩。
這樣穿戴的自然原因:因為阿拉伯人生活的地區,多為沙漠氣候,氣溫高,風沙大。
如沙烏地阿拉伯,在盛夏,沙漠地帶溫度高達40攝氏度~50攝氏度,可當地居民穿著寬大的阿拉伯長袍在熱浪灼人的沙漠上行走卻顯得氣定神閑,若無其事。對此,有外來遊客感到不可思議,決心親身體驗一下。他們先是穿上潔白的襯衣和短褲在沙漠上行走,頓時感覺酷熱難熬。隨後換上阿拉伯長袍,竟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涼爽和舒適感覺。寬大的長袍較之短衣服涼爽,說起來也許令人難以置信,但其間確實有著令人信服的科學道理。
阿拉伯長袍的特點是寬大,能遮住全身,外面的風吹到袍內,能迅速躥遍上下,起著一種「煙囪效應」,將身體散發出的濕氣一掃而去。與此同時,由於人體皮膚都被寬大的長袍遮住,阻擋了日光對體表的直接照射,而灌滿長袍的空氣又起到了良好的隔熱作用,因而使人感到涼爽、舒適。沙烏地阿拉伯的服裝設計研究專家認為,阿拉伯長袍的設計對創造長袍內舒適的微小氣候起著很好的調節作用。
所謂長袍內的微小氣候,是指人體皮膚與最內層服裝內空氣濕度與溫度的狀態。無論冬季還是夏季,阿拉伯人穿著最感舒適的狀態是皮膚表面的平均溫度約在33攝氏度,長袍內層衣服與皮膚間的空氣溫度為31攝氏度~33攝氏度,相對濕度為40%~60%,如果長袍內微小氣候不理想(不論是溫度或相對濕度),都會使人體中樞神經的體溫調節中樞處於緊張狀態,以致引起身體其他系統功能的某些紊亂,出現煩躁、睏乏、心悸、頭暈等症狀。
處於亞熱帶沙漠氣候的沙烏地阿拉伯人為了創造服裝內舒適的小氣候,製作長袍的布料會選擇那些吸濕性和散發性都較好的織物,如麻織物、絲綢、棉織物等。長袍的色彩大多選用清淡顏色,一般以白色、淡藍、淺綠色為主,以盡量減少吸收熱量。在款式設計上,都從有利於內外空氣對流的角度來考慮,長袍的領和袖開口部分都相對大一些,並以穿著寬松、內外換氣良好為前提。穿著這樣寬松的長袍,在活動時能起到鼓風的作用,加速了空氣對流,休憩時則起到「煙囪」的作用,促進長袍內的換氣。
沙烏地阿拉伯人選擇長袍作為主要服飾,就是為了適應終年少雨燥熱的熱帶沙漠環境。
頭巾和面罩的作用,也在於類似的防止太陽直接照射。但頭巾和面罩的穿戴,還有其傳統影響。頭巾對於阿拉伯男子來講,是榮譽、成熟的象徵。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蘭教,在教義中,明確規定了女性不得在除父親、丈夫以外的男性面前,露臉,顯露胸部、臀部、腰腿的曲線,所以女性就是長袍+面罩。

閱讀全文

與阿拉伯人傳統服裝與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