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適合做什麼習題

地理適合做什麼習題

發布時間:2022-06-21 12:17:19

A. 如何做好地理題

地理其實是個很模式化的學科,尤其是在回答人文地理的問答題,它總共就那麼幾個因素,到時候一條一條的套用,當然還要熟悉地圖.比如問區位因素,先在腦子里理順一下,分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再細化自然因素又有地形,地理位置,氣候,等等,社會因素又有科技,經濟等等,再一點一點套,加以展開,力求全面.
自然地理要靠理解,但其實它考察的重點和難點基本是不變的,它的題型也就那麼幾種,把圍繞某個知識點的各種題型都做做,會有收獲.
另外就是多看看高考題,看看都考些什麼,要怎麼答,回答一定要用專用術語地理不難關鍵看方法!一般都是以地區為背景的!以南亞為例,當你面對南亞的地區圖時一定要聯想:這里的氣候 地形 經濟 時區 主要物產 主要河流山脈 海峽 等等.一定要會聯想,會比較.當你復習南亞時可以想想同緯度的東南亞 北美等地區和南亞相同和不同之處!這樣記憶比較輕松!還要要經常看看地圖譬如世界氣候分布圖 洋流分布 分區地理 中國的:鐵路 主要地形 礦藏氣候等!還要記住幾條主要經緯線川過的地區!一東經90為例:孟加拉灣 中國青藏高原 俄羅斯 印度洋等!這樣記憶地圖在腦中就不怕了!考試時的給經緯度判斷什麼地區問題簡單了!當作別的科累時看看地理地圖記住幾個地名什麼的 地理一定可以學好的!考試的重點地區我認為:伊朗(伊朗對美的強硬態度以及和中國接壤的關系應關注)東亞地區(朝鮮核問題日本對二戰的態度等都可以出綜合題)非洲(胡錦濤出訪非洲是熱點 第三世界崛起)以及個大國:美國 日本 俄羅斯 中國 歐盟 澳大利亞等都容易做比較題,相同不同處等.中國的東中西部比較 交通 環境等都要注意!大概就這些吧!
地理是文科綜合的又一重要科目,地理的復習主要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具體地說,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重視基礎知識,學會 整理歸納,形成知識結構
重視基礎知識.無論是「3+2」還是「3+x」考試都非常強調能力,但能力總是從基礎知識切入,運用基礎知識進行分析、比較、綜合、解決實際問題.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就難以提高能力.
重視知識結構.我們在熟記這些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對它們進行歸納、概括、整理,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因為良好的知識結構,不僅有利於自己整體把握和牢固掌握知識,同時還能鑲嵌新知識、豐富原有認知結構,提高知識的使用價值.更為重要的是體系化的知識才有可能
達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2)重視運用地理圖表,注意圖文轉換方法,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地理圖表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載體,是地理現象的「信息庫」,是各地理要素綜合和具體體現的「綜合體」,它可代替大量語言文字,既有形象直觀性,又有抽象概括性,既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工具又是地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因此,首先應有識、繪、填、讀圖的習慣,把所學的知識落實到地圖上,做到心中有圖.其次,應重視圖文轉換.對於同一內容,可通過變換、增加圖形或改變提問角度以及增加圖文互換的練習訓練等方式,來培養提高自己的讀圖分析能力.在復習地理知識時,動手繪畫簡圖,以圖為線把各部分知識串聯起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克服了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3)加強橫向聯系,注意學科滲透、提高綜合分析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加強橫向聯系.在復習中要重視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對於有些知識點要進行相應的拓展和遷移,學會舉一反三,把相似、相近的知識聯系起來,如在復習等高線時,就要聯系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震線、等壓面等知識.
注意學科滲透.鑒於地理知識的綜合性和考試要求,在平時學習中,完全有必要建立與其他各學科進行全面或廣泛的聯系,進行學科間的滲透.尤其是涉及一些國家和地區領土、領海的爭端,民族、宗教的沖突,以及當今的熱點問題,都應聯系當時、當地的政治、歷史背景.
(4)注重聯系實際,注意區域地理的復習
注重聯系實際.復習中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應多聯系生活、生產實際,聯系鄉土、國內外實際,把知識學活,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注意區域地理的復習.盡管地理學科的測試可能以高中地理為主,適當滲透初中地理,但由於高考命題中注意綜合性、應用性的考查,而區域地理在這個方面有著獨特的地位.在復習某個區域時要全面考慮它的地形、氣候、水文、經濟、歷史、政治等知識,絕不能單純地復習地理知識,而是要運用地理基礎知識和原理,進行分析、比較、綜合,達到解決區域實際問題的目的.
(5)關注新聞地理,注視時事焦點
新聞時事焦點歷來是高考的熱點,因此在平時要關注全球時事熱點,注意積累新聞地理、時事焦點的有關資料.同時應注意發生事件的歷史背景、政治原因以及發生地的地理史實,並加以必要的分析和評述,達到有備無患.

B. 地理生物會考有什麼很好的練習題推薦一下

包括:知識梳理,實驗梳理,專題練習(單獨一本),模擬試題(也是單獨的一本給你的,還包括答案)。
地理包括:教材梳理,專題攻破,每周一練(單獨一本),模

C. 考地理該做什麼練習題

多做點地理計算題
1.經緯度計算:
① 經度差與地方時差算經度——地方時每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
② 緯差法與正午太陽高度算緯度——正午太陽相差多小,緯度相差多少;
③ 北極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於當地地理緯度;
④ 經緯線上長度算經緯度:
1°經線長=111km; 1°緯線長=111cosфkm(ф為緯度)。
2.比例尺計算: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3.陡崖相對高度的計算: (n-1)d≤⊿h<(n+1)d
( 其中n表示兩地間不同等高線的條數, d表示等高距 )。
4.流域面積的計算:
⑴ 作出流域的分水線即山脊線,由分水嶺所圍的區域即為流域的范圍;
⑵ 因圖形不規范,計算時一般算出圖幅面積後,再分析流域面積占圖幅面積的比重,
相乘即可。
5.有關時間計算:
⑴ 某地時區數=該地經度÷15,對商取整數部分,尾數部分四捨五入;
⑵ 根據各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為本時區區時,相鄰的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即求某地區區時=已知地區時±兩地時區,注意東加西減;
⑶ 根據東早西晚,經度每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即求某地地方時=已知某地地方時±(兩地經度差×4分鍾/1°),注意東加西減;
⑷ 日期界線有兩條:
① 時間界線:
即地方時0時經線,以東早一天,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為舊的一天;
② 空間界線:
即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就是180°經線(但兩者並不完全重合),
規定日界線以東晚一天,為舊的一天,以西早一天,為新的一天;
③ 新的一天的范圍即從地方時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的范圍;
新的一天的范圍=180°經線的地方時×15。
⑸ 日照圖上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6:00,
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8:00;
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切點所在經線為0:00(切點為極晝)或12:00(切點為極夜)。
6.地球自轉速度計算:
① 地球上除南北極點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時15°;
② 地球上赤道處線速度最大,南北極點為0,
任意緯線上線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
③ 同步衛星的角速度與地球上除極點外的任一點都相等,線速度比地面對應點大。
延伸:衛星發射基地的選址條件:
① 緯度低(可以節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負載);
② 天氣穩定,大氣能見度高;
③ 交通便利(鐵路或海運);
④ 地形平坦開闊,地質穩定;
⑤ 從安全性來講,以設在遠離工業中心、居民稀少的地區為宜。
例1: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優勢條件是哪些?我國即將在海南文昌建立新的衛星發射中心,其優勢條件又是哪些?
① 酒泉發射基地地處巴丹吉林沙漠的綠洲之中,靠近蘭新鐵路,地勢平坦開闊,人煙稀少,乾燥少雨,大氣能見度高,適於發射的天數多。
② 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緯度低,有良好的海上運輸條件,火箭航區和殘骸落區可以避開地面人口稠密地區,安全性好。
例2:試分析神舟六號飛船返回艙著陸場的有利條件?
① 當地人煙稀少;
② 溫帶大陸性氣候,晴天多,空氣能見度高;
③ 地形平坦開闊。
7.太陽高度及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A. 概念:
① 太陽高度: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銳角);
② 正午太陽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
B. 日影朝向與太陽光線方向(太陽方位)相反,影長與太陽高度呈反比,
影長=h×ctga(h為物體高度,a為太陽高度)。
C. 太陽方位問題:
① 若直射點在某地以南,該地正午太陽位於正南方位;
② 若直射點在某地以北,該地正午太陽位於正北方位。
③ 太陽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陽位於天頂。
D. 日出方位問題:
① 春秋分日,各地均正東日出,正西日落。
② 3.21-9.23,各地均東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③ 9.23-次年3.21,各地均東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④ 出現極晝的地區,太陽終日不落;
⑤ 出現極夜的地區,太陽終日不出。
E. 幾個度數間關系:
① 回歸線度數=黃赤交角
② 極圈度數=90°-黃赤交角
③ 晨昏線與某緯線圈相切的緯度
=剛好出現極晝或極夜的緯度
=90°-直射點的緯度
④ 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與地軸的夾角
=極點(出現極晝)的太陽高度
=1/2×剛好出現極晝的緯線的正午太陽高度
F. 影響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因素主要有:
緯度(太陽高度)、氣候(影響日照時數)、地勢高低。
G. 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
大興安嶺-蘭州-昆明一線以西以北豐富。最豐富的地區是青藏高原,最貧乏的地區是四川盆地。
H. 空間分布:
① 太陽高度的分布:
由太陽直射點(h=90°)向四周以同心圓的形式遞減,到晨昏上為0,
晝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
② 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
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計算時一般採用緯差法,
即兩地緯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陽高度也相差多少。
時空分布規律總結:
a. 6月22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達到一年中最大值;
赤道及其以南地區達到一年中最小值。
b. 12月22日: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達到一年中最大值;
赤道及其以北地區達到一年中最小值。
I. 太陽輻射的應用:
① 為了充分採光,一般民居門窗向陽敞開,北溫帶朝南,南溫帶朝北。
街道布局為了使所有房屋獲得充分光照,一般與子午線呈30-60度夾角。
② 喜光植物一般多分布於陽坡,喜陰植物多分布於陰坡或林蔭之下。
樹木向陽一面一般枝葉茂盛,生長快,年輪較寬。
③ 陽坡一般溫度高,相同自然帶(包括雪線)一般要比陰坡高。在我國華北地區,陰坡(北坡)因溫度低,蒸發弱,水分條件好,植物生長條件反而比陽坡要好。
④ 陽光能透射的最大水深是200米。大陸架淺海陽光集中,多大陸河流帶來的營養鹽類,光合作用旺盛,漁業資源豐富。
⑤ 多數農作物(如棉花、瓜果)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故乾旱半乾旱地區如能解
決灌溉水源問題,就能獲得優質高產。
⑥ 農業生產把不同作物高低搭配,以及套種、間作等,是為了充分利用光照條件。
⑦ 汽車尾氣在強烈陽光照射下,會形成光化學煙霧,危害人體健康。
8.晝夜長短計算:
① 某地晝長等於該地所在緯線圈晝弧度數除以15°;
② 日出時刻=12-晝長/2=夜長/2;
③ 日落時刻=12+晝長/2=24-夜長/2;
④ 極晝區晝長為24小時,極夜區晝長為0小時;
⑤ 赤道上各地晝長永遠是12小時,
⑥ 兩分日全球各地晝長均為12小時;
⑦ 緯度相同,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時刻相同;
⑧ 不同半球相同緯度的兩地晝夜長短相反:
即:某地晝長=對應另一半球相同緯度大小地的夜長。
9.太陽直射點的確定:
① 直射點經度即太陽高度最大(太陽上中天)的經線,地方時12:00的經線;
② 直射點緯度即正午太陽高度為90°的緯線,
③ 直射點的緯度大小與極晝或極夜出現的最低緯度大小互余,
④ 直射點緯度大小等於極晝的極點的太陽高度(或正午太陽高度)大小。
10.溫度計算:
① 對流層氣溫垂直遞減率為每上升100m,氣溫下降0。6℃;
② 焚風效應氣溫垂直遞增率,每下沉100m,氣溫增加1℃;

D. 初中地理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有沒有好的輔導書推薦

一、學習方法:

1、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地理學科的重要知識很多都藏於地圖中,在地理學習中,要做到左圖右書,地圖就是知識的骨架、是知識的脈絡,掌握了地圖,就能從中發現規律,如果長期堅持,不僅能發現地理學科的美,更能讓知識與地圖相結合,形成良性循環,進而讓地理變得更簡單。

2、要掌握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學習地理光有習慣沒有方法是不行的,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先觀察什麼、再觀察什麼,這樣才能一層一層把復雜的地圖拆分開,不會漏掉細節。

3、多向老師請教,多問是最好的方法。遇到不會的問題就要問老師,直到弄明白為止,因為地理有很多知識點是靠理解的而不是單純的記憶。

二、輔導書:《新教材完全解讀》

《新教材完全解讀》按照「預習—聽課—拓展—鞏固—檢測」的科學學習順序全面總結、深入解讀每個學習環節應知必會內容。同時注意提煉重難點知識、易錯疑難知識,解決學習中的困惑,讓學生學新課、做作業的效率大幅提高。



(4)地理適合做什麼習題擴展閱讀:

學習初中地理的注意事項:

1、注意歸納重點和難點,重點難點知識內容通過問老師。不要囫圇吞棗,似懂非懂。

2、注意知識之間的練習。比如地形影響氣候和河流流向、地形和氣候等影響人口分布等。這些內在聯系性的知識必須知道。

3、多做練習題,通過做練習題目知道自己哪些知識不會然後再去復習補足。這樣查缺補漏很重要。

E. 生物地理結業考 買什麼習題做 效果好!!!

世紀金榜。五三也可以。其實做好中考指導就好咯,百分之80是原題。加油喲。

閱讀全文

與地理適合做什麼習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