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如何描述地理城市分布

如何描述地理城市分布

發布時間:2022-06-21 23:48:17

㈠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點狀地理事物的描述
試題通常以某一區域圖為背景圖來呈現點狀事物的分布
狀況,在讀圖時要注意從點的大小、疏密、組成的形狀來觀察點狀事物代表的含義.
描述的角度:疏密+數量+極值+方位.具體描述:①總體分布特徵(疏密狀況,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極值區位置名稱(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帶在哪,沿什麼線分布,或者說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區的地區名稱等.)③點組成的形狀——反應什麼規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義(如城市等級),點的動態變化等.當然,描述時要看圖說話,突出重點,因題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線狀地理分布圖,常用線狀符號來表示交通線、河流、山脈、等值線等.帶箭頭的表示動態,不帶箭頭的表示靜態.線段的長短、粗細表示量的大小(或標上數值).具體可分為兩類:
(1)描述一條線(通常為等值線)的分布情況
這類試題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線條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線、等溫線等,可從走向、延伸方向去考慮.讀圖時注意觀察曲線「拐點」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這類題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國一月0 ℃等溫線」分布,可描述為:東段大致東西走向,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西段大致東北——西南走向、近似於與青藏高原東緣山麓平行.
(2)描述多條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漸變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體分析如下:①總體分布及疏密狀況:通過觀察閉合線數值,說出最大區和最小區的位置在哪;通過觀察等值線疏密,說出疏密分布位置.②變化趨勢:由某方嚮往某方向逐漸變大(變小);③凸凹變化(等值線彎曲情況——凸高為低,凸低為高):說出凸點沿線數值高低的情況.
三、面狀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在描述面狀地理事物的題目當中,相對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較大.
描述角度:范圍(方位)+面積(大小、面積的變化)+伸展方向+極值區的分布.

㈡ 如何描述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特點:
從世界上看——位於從東西半球來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她位於北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為止關系看,她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我國位於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
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
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國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特徵為西部高,東部低。中國地勢從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級降低。
我國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東部,這里土壤肥沃,開發悠久歷史。

我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東經135度2分30秒)
我國領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3度52分)
我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東經73度40分)
我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北緯53度33分)

㈢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理事物分布有點線面三種,點狀分布依據線狀描述,如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線狀按照方位說,如我國鐵路線分布東多西少,東部稠密西部稀疏;面狀地理事物也按方位說,如我國平原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還有有關等值線地圖要答出變化,如我國降水量分布,東南多西北少,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明確數值的還要答出數值來.

㈣ 如何描述地理位置特徵

地理特徵的描述

(一)區域自然地理特徵的描述:

1、分析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從地形、氣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幾方面入手。

2、對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3、對地形特徵的描述:

地形組成、地勢特點、海拔地勢、地勢及起伏狀況;主要地形區分布;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圖特徵。

4、對氣候特徵的描述:

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入手。

5、描述天氣及天氣變化:溫度、濕度、風力和風向,陰晴氣壓等。

6、對河流特徵的描述

結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勢,結合迎風坡、背風坡、降水狀況、等高線高差及地貌類型的差異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徵。

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節變化、大小汛期長短、含沙量的大小、有無結冰期、有無凌汛現象水能。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豐富;。

水系特徵:河流長度、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和形態、河網密度、落差和峽谷的分布。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成為水系分水嶺。

7、確定有關自然帶類型

1、水平面上的氣候對應的自然帶;2、高度坡向(陽坡陰坡,背風否)

(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點描述

1、農業特點的描述:農業地位、農業類型、主要家產品、主要農業分布地區、主要作物、耕作方式、制度、經營方式、農業現代化水平,商品率。

2、工業特點描述:工業地位工業部門工業產品、工業分布原料和市場的依賴程度等等。

3、人口和城市分布特點的描述:面狀分布:平原、線狀分布:沿河流海岸線交通線分布、斑點狀分布沙漠中綠洲。

4、地理事物分布規律的描述: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要說明該地理事物疊加在哪一個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說疊加在哪一個地形之上。

①、「點」狀分布一般有「眾星拱月狀」,「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② 、「線」狀分布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點是沿山麓、盆地邊緣分布,在鐵路沿線及大河出山口處較密集。

③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如黃土高原分布范圍是東起太行山、西至祁連山以東、北起長城、南至秦嶺。

㈤ 地理位置特徵怎麼描述

地理位置一般是用來描述地理事物時間和空間關系。
它根據人們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對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從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時空屬性和相關特徵。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對性和絕對性,一般分為絕對地理位置和相對地理位置。相對地理位置是以其參考點的周圍事物進行確定。而絕對地理位置是以整個地球為參考系,以經緯度為度量標准。地球上每一個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經緯度值。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質來分,可劃分為經濟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㈥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理事物分布有點線面三種,點狀分布依據線狀描述,如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線狀按照方位說,如我國鐵路線分布東多西少,東部稠密西部稀疏;面狀地理事物也按方位說,如我國平原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還有有關等值線地圖要答出變化,如我國降水量分布,東南多西北少,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明確數值的還要答出數值來。

㈦ 跪求 如何描述城市的地域結構 以一個城市為例

一、城市地域構造研究

現代城市既然是工業化伴隨物,又具多種功能和各自的空間構造,那麼,城市的規模越大,其功能也就越多、構造也越復雜。城市的構造,由各種元素組成,如人、建築物的空間位置、分布密度和分布形態等等。研究城市構造,對於城市發展、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城市功能等都有著重要意義。

研究城市構造首先要區分城市土地用途,從大的方面講,它分為生活居住用地和工商行政工作用地。而把握一個城市的土地用途,可以通過實地景觀調查,劃出土地利用形態圖,再在此基礎上對城市區域進行功能區分,不過土地用途的調查,費用高、代價大,加之我國尚未將其納入國家統計調查體系,相關的行政信息部門也沒有對外公布的慣例,所以目前我國城市構造的研究基礎薄弱、成果甚微。由於土地的利用與人的活動密切相關,我們也可以通過對活動的人來了解土地的使用。我國現行的統計制度,不乏翔實的人口統計資料,所以通過對人口的研究,折射出城市構造的特點,同樣可以達到了解城市土地用途的目的。在我國各項統計調查中,有兩個調查對研究城市的構造最為有用,即人口普查和基本單位普查。人口普查提供了作為居住地的人口的情況,而基本單位普查提供了城市內絕大部分作為工作(包括生產、商務、行政等)地的人口情況,通過分析這兩個普查的人口資料,我們基本可以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態,即城市構造。

本研究試以北京為例,利用2000年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1年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的資料,具體分析北京城市的地域構造。

二、北京的城鄉構造

我國行政區劃的「市」,其面積、人口及功能大相徑庭。行政上,有「省」、「地」和「縣」的三級市;面積上,管轄范圍大如重慶市有8萬多平方公里之廣,小者區區百餘平方公里也有之;人口上,多如重慶市有三千萬之眾,少者不足百萬人口也有之;功能上,還有許多「市」仍以第一產業——農業為主。所以從統計意義上講,行政稱謂上的「市」,多形式上而非實質上的城市。為更好地了解城市構造,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是區分「市」所轄的區域,即分清哪部分是實質上的城市、哪部分是鄉村或城鄉結合部。

城市,通常是指人口集中且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它同時還應是周邊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我國首都北京,其面積有16807.8平方公里,其中2/3為山地,平原只佔1/3,北京所轄的18個區縣是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密雲縣和延慶縣。按照各區縣的功能、地理位置和歷史稱謂,這18個區縣又可分成四個部分,①城區部分:包括東、西、崇文和宣武區,這四個區是城市的中心區域,也是原北京城的城內部分,面積為87.1平方公里;②近郊區部分:包括朝陽、豐台、石景山和海淀區,這四個區在城區周圍,面積1282.8平方公里;③遠郊區部分:包括門頭溝、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6個區,處於近郊區的外圍地域,面積7490.0平方公里;④遠郊區(縣)部分,包括懷柔和平谷區、密雲和延慶縣等四區(縣),地處北京北部山區,面積7947.9平方公里。

城市和鄉村的區分,不同的研究者,由於目的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區分方法。從人口研究的角度,最簡便的區分方法是看這個地區的人口分布,即人口密度和經濟活動人口的就業構成情況。如果一地區人口密集(意味該地建築物密集)、人口就業構成以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為主(意味該地的人口主要從事工商等非農產業活動),則該地就符合城市特徵。反之,如果人口密度低,人口就業構成主要從事第一產業,則可以認為符合鄉村特徵。下面,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我們來觀察一下北京各區域人口密度和人口就業構成情況(見表1)。

從數據上看,北京的人口分布層次分明,非常規則。城區→近郊區→遠郊區→遠郊區(縣)的人口密度從高到低呈漸次分布,而從事第一產業活動的人口比例則由低到高呈漸強分布。北京城區的人口密度是24,278人/平方公里、近郊區4,980人/平方公里、遠郊區491人/平方公里,遠郊區(縣)175人/平方公里;而從事第一產業活動的人口比例,城區佔0.14%、近郊區2.54%、遠郊區26.17%,遠郊區(縣)41.90%。

北京的城區和近郊區人口密度較高,居民大都從事著非農經濟活動,屬城市地區無疑;遠郊的門頭溝區居民雖也基本從事非農活動,但人口密度相當之低,因而不能認為是城市地區,事實上門頭溝區90%為空曠山地、居民的經濟活動以採掘業為主,所以只能算作礦區,而不能算城市。遠郊的居民從事非農活動的比例雖也超過2/3,但人口密度較低,說明大量土地是作為農業用地使用;遠郊區(縣)人口密度不僅低,且從事非農活動的人口雖具一定數量,但從事農業活動人口比例較高,盡管在這些區(縣)存在著「城市地區」的特徵,但卻不是和「北京城」相連的部分,所以也不能被視作北京城的組成部分。

因此,作為實質上的北京城市,可以認為只由城區和近郊的8個區組成。其中,城區是城市的核心部分、近郊區是外圍部分,而遠郊區則可視為北京城的城鄉結合部。

三、北京城市的「功能區」、「居住區」和「中心地」

城市,是城市居民懶以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活動空間和場所,但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人們居住與工作的場所卻與鄉村截然不同。早上,城市的人們從居住地——通常是城市的郊區、邊緣地區向工作地——城市的中心區集中;傍晚,人們又回到他們的居住地,從城市的中心區向邊緣地區或郊區擴散。城市人口這種「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離,產生了許多城市所特有的現象,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所謂城市的「鍾擺式移動」,鍾擺的擺幅隨城市的擴大而加大。

從統計意義上說,「居住地」和「工作地」人口統計的口徑是不一致的。人口普查登記時規定,以人的居住所在地為空間范圍,所以資料給出的是「居住地」的人口現象;基本單位普查是關於「法人」的調查,一般可以認為,「法人」的所在地,就是人們的工作所在地,基本單位普查資料可以得到「工作地」的就業人口情況。把人口普查資料和基本單位普查資料相結合,我們就能全面了解城市的人口活動和分布情況。下面,我們看一下北京人口(主要是就業人口)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布情況。

工作地和居住地並不是兩塊分開的地域,同一地域,在白天把它看成是工作地,到晚上則把它看成是居住地。將城市地區「工作地」的就業人口與「居住地」的就業人口作一比較,其比值稱之「晝夜就業人口比」(簡稱「晝夜人口比」)。由於第一產業不是城市的功能,所以計算時要將從事第一產業的人口剔除。這樣,一個地區的晝夜人口比可以用下式表示為:

晝夜人口比=工作地從事第二、三產業人口/居住地從事第二、三產業人口

「工作地」的就業人口可以從基本單位普查的資料獲得,「居住地」的就業人口可以直接使用人口普查的有關資料。一般地,一個地區的晝夜人口之比大於1,則可以認為該地的土地主要是作為「工作地」來使用的,這個地區就可稱之為「功能區」;晝夜人口比值最大的地方,就可以認為是城市的「中心地」;一個地區的晝夜人口比小於1,則可以認為該地的土地主要是作為「居住地」來使用的,這個地區就可稱之為「居住區」;晝夜人口比等於1,則可認為該地是「混合區」。

根據計算,北京城區的晝夜人口比為1.40。所以,城區可認為是北京城的「功能區」,城區中「東城區」的晝夜人口比值最大,達2.17,可認為它是北京城的「中心地」。近郊區的晝夜人口比為0.99,接近於1,可認為是「混合區」,但近郊區的「石景山區」的晝夜人口比是0.78,可認為是「居住區」。而遠郊區的晝夜人口比小於1,是北京城的城鄉結合部,可認為是北京的「居住區」。從位置上看,城區的東城、西城、宣武、崇文4個區是城市的「內核」,近郊區的4個區為城市的「外周」。從對「晝夜人口比」的功能判斷看,東城、西城、宣武三個區為「功能區」,崇文、朝陽、豐台、海淀等五個區為「混合區」。石景山區為「居住區」。

高中地理。城市分布特點有哪些和怎樣描述城市分布特點呢幫幫忙!

就位置而言:沿鐵路線分布,沿海岸線分布(如日本),沿河流分布(如長江附近),沿湖泊分布(如太湖附近)就組團狀況:分布叫均勻,分布叫分散,分布叫密集形成城市群就分布形狀而言:成條帶狀,成環狀,成棋盤狀等 答題時,可結合這集合情況一起來答。比如:該圖的城市大體上沿XX河成條帶狀分布,分布叫均勻。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描述地理城市分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