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威尼斯的歷史和地理
威尼斯,是義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位於義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聞名的水鄉,也是義大利的歷史文化名城。城內古跡眾多,有各式教堂、鍾樓、男女修道院和宮殿百餘座。威尼斯這個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被條蛛網般密布的運河割成118個小島,島與島之間只憑各式橋梁錯落連接。大運河(Grand Canal)呈S形貫穿整個城市形成的「大水道」是貫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長的街道,它將城市分割成兩部分並以 180條水道、378座橋梁聯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
威尼斯古城於公元452年興建。八世紀為亞得里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一。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義大利王國。
威尼斯城的歷史很悠長,詳細介紹在網路文庫中可以查閱,多了解世界名城的地理和歷史對增長和積累世界文化知識很有好處。
威尼斯地理位置:北緯45°26』,東經12°20』。
電話區號:國家區號:+39(義大利)。地區區號:041。
❷ 威尼斯是一個危險的城市,體現在哪些
眾所周知,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一個水城,是義大利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譽。可以說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在我們小學的語文課本里還有一篇文章俺記得叫做《威尼斯的小艇》,可見這座城市在世界上多麼的有名。當然水城肯定是和水離不開的,可是你知道嗎?如今它將面臨著乾枯的危險。
再也沒有了昔日的繁華和詩情畫意的意境。威尼斯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那麼船就是這個城市中唯一的交通工具,可是現在卻是水位下降,水道乾枯,小艇也紛紛遺棄到了河道兩岸,水道兩岸的許多著名的建築離開了水好像也失去了以往的靈動和優雅,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據悉,乾冷的氣候和低潮是導致威尼斯這座美麗的城市中的水道乾涸的主要原因。這已經是威尼斯連續第三年出現這種現象了。這也直接導致了水上計程車的業務和每日的船運量急劇驟減,不但如此,這座城市每年還得面臨幾次洪水侵襲。這也導致了當地建築的地下室和底層不斷遭遇河水倒灌,水道兩側的公寓以及建築接二連三受到侵蝕。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威尼斯的人口自1951以來從17.5萬人逐漸減少到約5.5萬人,為何呢?其實威尼斯本來就名聲很大,每年會接待2200多萬遊客,但是當地相關部門為了增加更多地收入,打造無車旅遊城市,大力發展旅遊業,隨著遊客的增加,引來了無數的房產投資者,導致了房價升高,當地物價越來越貴。本地人才不得已離開。
再加上一些遊客素質極差,隨地亂扔垃圾紙屑、更是有人跳入威尼斯大運河洗澡嬉戲、還有的遊客在城市花園中搭帳篷、還有在運河河岸邊組織聚餐甚至是搶劫偷盜等等一些不檢點的行為,讓當地的居民非常反感,被迫遠走他鄉。可是如今,這座城市面臨著更加嚴重的問題,水源枯竭,水道乾枯,一些著名的建築也受到洪水的侵襲,這座城市還能存在多久,這誰也說不上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遊玩的時候愛護環境。
❸ 素有「水城」之稱的義大利威尼斯水位大幅度下降,為何會出現罕見缺水現象
素有“水城”之稱的義大利古城威尼斯水位大幅下降,出現罕見缺水現象,內陸河道多處乾涸,當地的主要交通工具“貢多拉船”紛紛擱淺在岸邊。 威尼斯內陸河流目前的平均水位為海拔負0.35米,與去年遭遇洪災時的水位形成巨大反差。變化無常的水位對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構成巨大威脅。 為何會出現這種罕見的缺水現象,下面具體介紹一下:三、義大利古城威尼斯它是因為水而興起,水而美麗的。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它因水而興起,因水而美麗,現在卻因水而煩惱。那麼義大利古城威尼斯水位大幅下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要知道這不是義大利古城威尼斯的水位第一次大幅下降,這說明了說明,這說明了義大利古城威尼斯水位的這一次下降不是說明偶然事件,這是有跡可循的。
❹ 有關威尼斯的資料
威尼斯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它既是旅遊勝地,又是義大利的重要港口。威尼斯城四周環海,位於威納托省(Veneto)的威尼斯,其實包括了一百座大大小小的島嶼,只有西北角有一條4公里長的長堤,是1846年建造的鐵路橋,1932年又與之並列建造了公路橋,與大陸相通。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藝術名城。全城有教堂、鍾樓、修道院、宮殿、博物館等藝術及歷史名勝450多處。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是繼佛羅倫薩和羅馬之後的第三個中心。威尼斯畫派作為後起之秀,在歐洲藝術中享有盛名,影響很大。代表人物如:喬爾喬涅、提香、丁托列托等。威尼斯在歌劇藝術發展上也做出過重要貢獻,威爾第創作的《茶花女》等世界著名歌劇就是在這里首演並獲得成功的。1932年,威尼斯又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是地中海的貿易中心,港口每年進出貨船達萬艘以上。其經濟以旅遊和服裝為基礎,料器和花邊是它的傳統行業。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城市。作為著名的旅遊城市,它的面積只有6.
9平方公里,居民只有10萬人左右,共有120座各式教堂,120座鍾樓,64座修道院,40多座宮殿,每年來此觀光旅遊的遊客達上千萬之多。
威尼斯古城興建於452年,當時,沿岸居民因逃避它族迫害,被迫遷網威尼斯湖中定居。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到14世紀末,它已發展成當時地中海最大的貿易中心之一。
威尼斯有一條長4公里、寬30~60米的主運河,與177條支流相通,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城市裡共有2300多條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獨特,地基都淹沒在水中,象從水中鑽出的似的。在這座水上城市裡,汽車、摩托車、甚至自行車都是被禁止的,在路邊叉著「TAXI」的牌子,指的是汽艇,威尼斯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船,而貢都拉則充當了自行車的地位。
當然,威尼斯也有它的憂慮,它正面臨這洪水的侵襲、地面下沉和環境污染等威脅,近年來曾發生聖馬
可廣場被洪水所淹的現象。近年來,義大利政府和威尼斯政府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呼籲拯救威尼斯。復制的。
❺ 關於威尼斯的資料
威尼斯(Venice)是義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被稱作「亞得里亞海明珠」,十字軍進行十字軍東征時也曾在這里集結,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區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人工島嶼和鄰近一個人工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這個鹹水潟湖分布在波河與皮亞韋河之間的海岸線。
(5)關於威尼斯的地理現象有哪些擴展閱讀:
著名風景
1、嘆息橋,連結著總督府和旁邊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嘆息橋,嘆息橋是威尼斯的必訪景點之一。嘆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風格,橋呈房屋狀,上部穹隆覆蓋,封閉得很嚴實,只有向運河一側有兩個小窗。
2、港口,威尼斯港是義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長12千米,總面積達250公頃,伸展出去,寬闊廣大,每年進出港門的船隻在萬艘以上。
❻ 威尼斯的資料
威尼斯素有「亞得里亞海明珠」之稱,它既是旅遊勝地,又是義大利的重要港口。威尼斯城四周環海,位於威納托省(Veneto)的威尼斯,其實包括了一百座大大小小的島嶼,只有西北角有一條4公里長的長堤,是1846年建造的鐵路橋,1932年又與之並列建造了公路橋,與大陸相通。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藝術名城。全城有教堂、鍾樓、修道院、宮殿、博物館等藝術及歷史名勝450多處。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是繼佛羅倫薩和羅馬之後的第三個中心。威尼斯畫派作為後起之秀,在歐洲藝術中享有盛名,影響很大。代表人物如:喬爾喬涅、提香、丁托列托等。威尼斯在歌劇藝術發展上也做出過重要貢獻,威爾第創作的《茶花女》等世界著名歌劇就是在這里首演並獲得成功的。1932年,威尼斯又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是地中海的貿易中心,港口每年進出貨船達萬艘以上。其經濟以旅遊和服裝為基礎,料器和花邊是它的傳統行業。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城市。作為著名的旅遊城市,它的面積只有6. 9平方公里,居民只有10萬人左右,共有120座各式教堂,120座鍾樓,64座修道院,40多座宮殿,每年來此觀光旅遊的遊客達上千萬之多。
威尼斯古城興建於452年,當時,沿岸居民因逃避它族迫害,被迫遷網威尼斯湖中定居。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到14世紀末,它已發展成當時地中海最大的貿易中心之一。
威尼斯有一條長4公里、寬30~60米的主運河,與177條支流相通,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城市裡共有2300多條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獨特,地基都淹沒在水中,象從水中鑽出的似的。在這座水上城市裡,汽車、摩托車、甚至自行車都是被禁止的,在路邊叉著「TAXI」的牌子,指的是汽艇,威尼斯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船,而貢都拉則充當了自行車的地位。
當然,威尼斯也有它的憂慮,它正面臨這洪水的侵襲、地面下沉和環境污染等威脅,近年來曾發生聖馬可廣場被洪水所淹的現象。近年來,義大利政府和威尼斯政府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呼籲拯救威尼斯。
❼ 威尼斯最主要的氣象災害及成因
威尼斯最主要的氣象災害為:洪水,持續降雨等自然災害。造成洪水這種自然災害的原因如下:
1.暴雨造成持續的降雨使得威尼斯瀉湖地區海水漲潮時發生倒灌,遊客只能踮起腳尖漫步著名的聖馬可廣場。許多古老的建築物的地下基礎結構被腐蝕,變得不堅固,造成大批古建築下沉。
2001年,科學家們發現,威尼斯自1727年以來的275年間下沉了67厘米。下沉的原因:除了海平面升高的影響外,也有人為的原因,那就是在近代的工業化發展進程中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岩石層塌陷,整個水城正一點點沒入水中。有人甚至預言說,80年後的威尼斯將成為水中城市。
2.義大利是非洲板塊的一部分,非洲板塊一直在向北漂移,似乎要擠入歐洲板塊下面,正是這種漂移引起了阿爾卑斯山的上升和威尼斯的下沉。每100年,威尼斯就會下沉1.3厘米。
二戰後,為滿足工農業發展的需求,人們大量開采地下水,這種行為雖然後來被禁止,但惡果已不可挽回:整個城市在20年內下沉了30厘米,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聖馬可廣場只高於警戒水位30厘米。只要洪水發生,聖馬可廣場就會浸入水面下10厘米,而且情況還在不斷惡化。
2001年1月,威尼斯遭受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水災,洪水持續了4天4夜,城市的大半部分都淹沒在水中。
(7)關於威尼斯的地理現象有哪些擴展閱讀:
威尼斯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是由威尼斯瀉湖中央的大小117座島嶼組成的,瀉湖最終流入亞得里亞海。威尼斯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52年,當時,人們為了躲避匈奴王阿拉提的入侵而來到瀉湖的島嶼上。
從此以後,水——這道天然的屏障,使得他們世代在島上安全地繁衍生息。公元810年,威尼斯就曾依靠水的保護而免遭查里曼王子的侵略。
水曾是威尼斯的保護神,卻成了威尼斯最大的敵人。1966年,威尼斯發生大洪災,城內水位高達1米,這一事件迫使義大利政府將防洪列為國家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