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題型有哪些

地理題型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2 21:01:40

1. 高一地理常考題型選

高一地理只有自然地理,題型為單項選擇題與非選擇題。
其中,非選擇題為問答題與識圖題。

經緯度計算
日期變更
等值線認識(等高線、等溫線、等鹽度線……)
洋流(記模式圖)
地球運動線速度角速度變
地轉偏向力大小
氣候(也是記模式圖)

2. 2020年中學教師資格證地理科目題型及分值分布

2020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筆試考試工作推遲舉行,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備考教師資格筆試考試,下面小編特給大家帶來2020年中學教師資格證地理科目題型及分值分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考試信息,請關注環球青藤的更新。
2020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筆試考試工作推遲舉行,具體考試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進展情況另行通知。
中學教師資格證地理考試題型有單選題,簡答題,教學設計題,材料分析題,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地理科目題型及分值分布如下:中學地理科目題型及分值分布【初中、高中】題型題量分值知識點分布單選題25題50分地理學科知識與運用 佔比44% 題型分布:單選題、材料分析題教學知識與運用 佔比21% 題型分布: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 佔比35% 題型分布: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教學設計題簡答題2題24分教學設計1題24分材料分析3題52分

3. 1,地理綜合題有哪些基本類型

一、特徵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現事物的形態或狀態。高考中特徵描述類試題,設問形式一般有"說明"圖中沙塵暴多發區地表環境"特點","描述"圖示地區年降水量或地形區"分布狀況","簡述"圖中某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從河流的長度、流域面積、水流速度、流量季節變化等方面"歸納"河流的"主要特徵"等。

2、答題模板

解答特徵描述試題的基本思路見下表:

區域空間定位(經緯網定位法和區域特徵定位法相結合
位置(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和圖文信息
特徵分析(區域自然環境特徵包括區域內地形、土壤、氣候、河流、湖泊、自然帶、自然資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徵;區域人類活動的主要特徵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商業、旅遊業等經濟活動的基本特徵及其主要成因等
梳理、組織語言,把握關鍵詞,簡潔、准確描述

3、解答特徵描述類試題應注意以下兩點:

(1).要正確解答特徵描述類試題,就要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從哪些方面去分析:

①地形特徵:地形類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沖積扇、三角洲),地形起伏狀況,主要地形區名稱及分布。②地勢特徵:地勢起伏狀況(如西北高、東南低),地勢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勢較高)。③地表環境特徵:氣候(濕、熱、冷、干)、植被狀況、土地類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發育程度等。④河流的水文特徵:水量、汛期(長短、次數)、結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蘊藏量等。⑤河流的水系特徵:發源地、流向與注入海洋,長度與流域面積,支流(多少、對稱與否)及河網形狀,上、中、下游的劃分,流經的省區、重要城市、主要地形區。⑥氣候特徵:氣溫(季節變化、積溫、生長期)
——熱量條件,降水(季節變化、干濕變化)——水分條件,氣溫和降水的組合狀況(如雨熱同期)。⑦農業生產特徵:農業地域類型、主要農作物種類及分布、農業部門及結構、生產水平(商品率、機械化水平、生產經營方式、集約化程度、專業化水平)。⑧工業生產特徵:地域分布、發達程度、主要部門及結構、技術水平。⑨區域特徵:地理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自然環境特徵(地形、氣候、水文)、社會經濟特徵(農業、工業、貿易、旅遊、交通、城市、人口等)。⑩等值線特徵:等值線數值高低、延伸方向、彎曲趨勢、疏密變化等。

(2).描述語言的組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明確要描述什麼,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將地理問題和地理原理相對接,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②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層次是否完整;③描述的專業性,關鍵詞不能丟而且要准確,盡量使用學科術語而不能口語化等。

二、原因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式

地理事物間的因果聯系能檢測考生的思維過程,因而成為地理非選擇題的常見設問類型。命題形式上,本模塊常以區域圖為信息的載體,就區域內典型地理現象或地理事物進行設問,通常的設問形式有"試分析××地理現象的(自然或社會)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2、答題模板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自然原因一般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地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礦產、洋流、海陸輪廓、板塊運動等方面來分析;人為原因一般從歷史條件、人口、工農業、城市、交通、工程建設、市場、政策、科技、軍事、宗教等方面來分析。

3、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關因子分析

要正確回答原因類試題,同學們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組成因子,並理解"因子"與相關"地理要素"之間"因"與"果"的聯系,下面是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關因子分析。

(1).氣候的成因

①氣溫的高低

②降水的多少

近幾年考法:①在小比例尺(多在選擇題中,大范圍平面圖中)地圖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緯度因素和風帶、氣壓帶、季風因素,②在大比例尺地圖中(多在非選擇題,小范圍平面圖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陸熱力差異因素和人為因素。

(2).地理災害的綜合成因分析:多以"天、地、人"三角度綜合採點分析

例:說明淮河夏季洪澇多發的原因?成因①天(氣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匯水快;下游地勢低平又曾為黃河的洪泛區,河床高懸。③人(社會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資源,破壞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變淺;圍湖圍灘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調蓄能力。

(3).地理事物時空特點成因分析

應鎖定使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氣運動原理,季節變化原理—太陽高度,晝夜長短,河水補給原理最為重要,應注意進行逆向推理,①氣候的變化、天氣的變化:多從近地面的熱力環流(風壓流原理)進行分析,用"熱(高溫)低(壓)升(氣流上升)雨(成雲致雨);冷(低溫)高(壓)沉(氣流下沉)晴(乾燥晴朗)"進行邏輯分析。②海上什麼時候出行多與風浪有關。其邏輯關系為"溫差大(如冬季)―→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海浪大,出行不便";"溫差小(如夏季)
―→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海浪小,出行方便",
回答時倒推。如:美英在二戰中沒有在11月而是選擇在6月實施"諾曼底登陸"作戰的原因:6月中高緯間的溫差小,氣壓梯度差異小,風力小,風浪小,可減少渡海作戰的非戰斗傷亡。我國首次三大洋科考選擇在2005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北太平洋的理由是: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東亞與北太平洋間溫差小,氣壓差異小,季風弱,風浪小,可方便、准確、科學地采樣。③河水的補給。對於教材的知識點應知各個典型地區的主要補給類型,特別是我國各個大區的補給類型。先定地區——南北半球、大氣環流緯度帶、海陸位置。根據材料定補給類型。我國東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補給。
江南是春雨降水適量、夏季雨水大量補給。
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補給。華南是春季鋒面雨、盛夏台風雨補給。地中海氣候則是冬雨補給。

三、比較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成

比較是確定事物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它為客觀全面地認識事物提供了一個重要途徑。高考題中比較類試題的設問方式主要有:比較圖中×和×的差異(不同或異同),分析×和×的共同特點(問題),說明圖示×和×的自然條件和類型的差異等。

2、答題模板

比較類設問一般有兩類:

(1).名詞比較類。其基本思維模式是:首先搞清名詞的含義,包括的主要內容,然後針對內容進行分析、對比。例如,比較兩個海域的海水性質,首先要明確海水性質包括海水溫度和海水鹽度,海水溫度大體上從低緯度海區向高緯度海區遞減,而海水鹽度大體上從副熱帶海區向低緯海區和高緯海區遞減;然後根據兩個海域分布的緯度進行比較即可(如果是同緯度的海域,要考慮寒暖流對海水溫度和海水鹽度的影響)。

(2).區域特徵比較類。其基本思維模式是:先對區域進行綜合分析,然後根據要求對分析內容選擇性地列舉比較。這類試題重在分析,次在比較。所以,區域的綜合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區域的綜合分析主要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方面進行。

3、要正確解答比較類試題同學們應掌握如下秘訣:四步審題、三項聯系、二定要點及格式。

(1).四步審題是關鍵。第一步審比較對象,審准對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題時張冠李戴。第二步審比較要求,即審准題意要求找相同點還是不同點,還是異同點都找,或者要求通過比較進一步找原因。第三步審比較考點,如比較A、B兩地的氣候類型及特徵的異同點,其比較的考點是氣候類型及特徵,此步驟可避免跑題。第四步審比較角度,審准題目從什麼角度、幾個角度去比較,此步驟可避免漏掉答題的要點。

(2).三項聯系是答題依據。首先,聯系題中圖表和材料,它們是解決比較類問題最直接的依據。其次,聯系所學教材知識點,即能迅速地理解題目設置的情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所學知識建立准確的聯系,並從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識點。最後,聯系生活經驗和常識,當學生實在想不起所學教材知識點時,根據題意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常識來答題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3).二定是指根據分值定要點,根據內容定格式。根據分值
定要點,要求學生養成要點化答題的習慣,看分給點,只有給足正確的要點,才有可能得足分。根據內容定格式是指採取要點縱列化或者採取列表比較,這要根據答題的內容來定。一般來說,比較異同時列表比較更直觀些。

四、評價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式

評價類設問詞一般有"評價""影響""分析利弊"等,常見問題有評價大型工程(如水庫建設、跨流域調水、能源跨區域調配等)帶來的影響,分析區域發展條件的優劣,評價工農業、城市區位等。

2、答題模板

評價類設問一般有兩種情況:

(1).要求直接評價某個地理事物或者現象,包括評價地理事象的影響、區位條件或發展條件等。此類設問一般從兩方面進行分析:①要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來辯證闡述,針對優勢和不足進行全面論證;②要從多角度分析利弊。影響類的問題可以從對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等的影響加以分析;而區位問題或發展條件評價類問題,可以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2).給出限定條件,比如"與××相比,評價其優勢或者不足"或"從××方面進行評價"。這類設問分析思路同第一種,但要注意審題,抓住限定詞,是評價利還是弊,是對比分析還是沒有限定,是從哪方面進行評價等,這樣就縮小了答題范圍。"與××相比,評價其優勢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優勢或者不足,然後對比分析要評價事物的優勢或者不足。

3、常見評價類問題的答題思路總結如下:

評價類問題

評價要素

評價參考方向或指標

水利工程(水庫)利弊評價

有利影響

經濟效益:產生防洪、發電、航運、灌溉和旅遊等綜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調節庫區氣候,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攔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質

不利影響

上游地區(庫區):庫區蓄水會淹沒原有生產、生活設施以及文物古跡等;改變庫區原有生態環境,水域內害蟲滋生,可能導致傳染性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河流攜帶至下游的泥沙大大減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徑流量減少,海浪對海岸的侵蝕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斷縮小;由於海水倒灌、生態破壞和入海營養物質減少,河口的漁業資源銳減

河流航運條件

自然條件

地勢落差大,則航運不便;徑流量大,水位深,則通航能力強;結冰期長的河流航運價值較低

人文條件

河流流經地區的經濟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均可以通過影響河流航運的貨源和客源流量而影響航運的經濟效益;配套設施完善的水運網路有利於提高河流航運的價值

城市化影響

正面影響

利於大量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帶動農村發展;利於改善地區產業結構;有助於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城市成為主要的科技創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便於城市文化向鄉村廣泛地擴散和滲透,影響鄉村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鄉村的對外開放程度,利於城市與鄉村的交流,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負面影響

城市環境質量下降,地面下沉和環境污染等;住房緊張、交通擁擠、就業困難、社會秩序混亂等

區域發展條件

優勢

自然條件主要影響農業、旅遊業;社會經濟條件影響三大產業

劣勢

自然災害會影響農業發展;勞動力素質低不適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交通不便不利於旅遊資源的開發等

五、意義類設問題型

1、設問形式

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來看,以開放性為特徵的地理意義類試題有增加的趨勢,其命題的基本形式是針對某一地理事物來設問,設問形式一般有:"說明××在××方面的意義""運用××知識(原理),分析××對××的意義"等。

2、答題模板

所謂地理意義,是指某事物所產生的地理方面的影響。意義實質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關系,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可以將意義、積極影響、作用三者劃等號。

(1).地理環境具有顯著的整體性特徵,因此,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義時,通常從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產業等)來組織答案,對各要素的影響有則回答,沒有則舍棄。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義應該圍繞經濟、生態、政治和戰略四個方面來宏觀把握,並按照試題的具體要求,從四個方面或其中一個或某幾個方面進行微觀深入分析。例如在思考"修建青藏鐵路的地理意義"時,首先應進行宏觀背景分析。西藏自治區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青藏鐵路通車前,進出西藏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運輸;受交通制約,西藏資源開發受到限制,產品缺乏競爭力、嚴重製約了社會經濟西部大開發戰略,修建青藏鐵路十分必要。青藏鐵路對強化進出藏運輸通道、提高綜合運輸能力,加強西藏同北京及內地省市的聯系,增進民族團結,加強國防建設以及調整區內產業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加快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分析青藏鐵路的意義就應該圍繞"經濟、生態、政治和戰略"四個方面來宏觀把握。

3、常見地理事物的意義

我國地勢特徵的地理意義

利於海洋上濕潤空氣深入內地,形成降水;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江河在地勢階梯交界處產生巨大的水能

秦嶺—淮河

的地理意義

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區(北)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南)的分界線;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的分界線;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半濕潤地區(北)與濕潤地區(南)的分界線;華北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黃土高原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冬季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小麥主產區(北方旱作農業)與水稻主產區(南方水田農業)的分界線

水循環的

地理意義

維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層及陸地、海洋之間物質和能量的流動和交換

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

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解決雲南磷礦和貴州煤炭的外運,促進紅水河水能和廣西平果鋁礦的開發);有利於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有利於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有利於開發西南地區豐富的旅遊資源,並帶動該地區相關產業乃至整個第三產業的發展;有利於加快脫貧步伐,維護社會穩定;有利於鞏固民族團結;有利於鞏固國防,保衛邊疆

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

防洪(提高荊江河段防洪標准;減輕洞庭湖泥沙淤積;緩解洪水對武漢市的威脅;大幅度減少分蓄洪造成的損失);發電(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緩解華中、華東地區能源緊張狀況);航運(改善川江航運條件;增加下游枯水期流量,河口淤泥減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供水和灌溉;水產養殖;旅遊;變輸煤為輸電,減輕鐵路運輸的壓力;水電代替火電,減輕大氣污染;調節局部氣候;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就業

4. 教師資格證高中地理有什麼題型

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筆試考:《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和《地理學科知識與能力》。具體的您可以參考chinatat。

5. 初中地理中考題型有那些

超過一半的分數是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熟悉程度(這一部分有很多東西是要死記硬背下來的,而且一個點不熟就會導致丟分);另外一部分的分數是圖片探究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圖內容的熟悉程度(書上或者有一些輔助教材上有一些圖,比如中國主要鐵路圖、長江流域等,一定要熟悉,很多情況是給你一個圖,標注A、B、C……一些區域,叫你寫出這些區域的名稱,還有一些比如考查對少數民族的認識的,比如說把一些少數民族服飾及民族活動擺出來叫你判斷是哪個民族的服飾及其活動,不過有些地區也考填圖,這部分也要小心,很容易丟分,另外還有給出鐵路干線,讓你判斷最佳路徑等等,這部分主要是綜合能力題,答案不僅僅是將課文里的內容原封不動地照搬上去,還要融入一點主觀的成分)。
希望對你有幫助。

6. 高中地理考試的題型

高考試題:
選擇題11道,每一道分值為4分,共44分,
綜合題:含讀圖填空、分析簡答、繪圖等類型,共56分;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單科綜合,題號為第36題(此部分有時分為兩個大題即36、37兩題,分值合為36分),另一部分與政治、歷史部分組合成一個大題,其中地理部分分值為20分。
單科試題:
選擇題:20--25道
綜合題:主要是讀圖與材料分析題,不排除其中夾雜一些填繪圖表、推理計算、歸納總結、實驗分析等題型

7. 地理:地理考試中各種常見題型的一般答題術語

1. 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⑴ 水庫大壩選址在 河流峽谷 處,原因:
① 地處峽谷段,地質條件好,利於築壩,工程量小; ② 大壩以上河段水源充足、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有時要考慮③淹沒的耕地少、移民規模小。)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線路方案的理由:
該方案沿線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工程施工容易、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提示:一般是在兩條等高線間繞行,沿等高線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並盡可能少地通過河流、山脈,少建橋梁、隧道等;避免通過斷崖、沼澤地、沙漠等地段。)
⑶ 確定某地形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呈向心狀水系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等高線上的海拔中部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而下。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有利於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線路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⑺計算兩地間的坡度 :坡度(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 海洋資源小專題:
⑴ 漁業資源集中分布在溫帶沿海大陸架海域,原因:
這里 ① 大陸架水域,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盛;② 寒暖流交匯(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③ 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營養鹽類。以上條件使得該海域浮游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易形成大漁場.
⑵ 海底礦產資源分布規律:
① 近岸帶的濱海砂礦:分布有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
② 大陸架淺海海底:分布有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礦產資源
③ 海盆:深海錳結核(主要集中於北太平洋)

3. 鹽度和洋流小專題:
⑴ 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 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強烈。 ② 周圍是熱帶沙漠氣候區,從陸地流入的淡水很少。
⑵ 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 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② 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降水較多,且有大量淡水注入。
⑶ 巴爾喀什湖東咸西淡的原因:
①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缺少河流淡水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釋作用很強。
③巴爾喀什湖中部窄,不利於東西兩側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⑷ 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布規律:
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南北兩側的低緯度海區和高緯度海區遞減。
⑸ 判斷某洋流性質為寒(暖)流,判斷理由是:
溫度方面:洋流流經海區溫度較同緯度其他海區低(高),
流向方面:由較高(低)緯度海區流向較低(高)緯度海區,[或由較低(高)水溫海區流向較高(低)水溫海區]。

4. 河流及交通小專題:
⑴ 中國南流出境河流境內外名稱變化:
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 獨龍江—伊洛瓦底江 怒江---薩爾溫江 瀾滄江---湄公河 元江---紅河
我國其它的國際性河流:
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黑龍江在俄羅斯稱阿穆爾河
⑵ 西歐河流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穩定,含沙量小,無冰期;流域內地勢平坦,河流落差小,工業發達,貨運量大,航運價值大。
⑶ 俄羅斯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航運價值不大的原因:
緯度較高,封凍期長;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有凌汛現象,不利航運。
亞馬孫河由於位於熱帶雨林區,茂密的雨林植被阻礙通航;流域內人煙稀小,航運價值小。
⑷ 極地航路開辟的重要意義:縮短航程,節時節能。
⑸ 我國西南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② 地處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變式:三峽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② 地處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⑹ 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經濟意義:① 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②有利於開發旅遊資源,帶動第三產業發展。③有利於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政治意義:① 有利於鞏固和加強民族團結。② 有利於加快西南地區的脫貧速度。③ 有利於社會穩定。
戰略意義:① 有利於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 ② 有利於鞏固國防,保衛邊疆。
⑺ 俄羅斯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重要意義:
① 加強東西部經濟聯系,促進物資交流; ② 加快資源開發,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5. 地質地形小專題:
⑴ 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侵蝕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地殼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層形成的塊狀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 洲: ① 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 洲: ① 歐洲地形以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大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③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高峻山地,東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高峻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向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大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我國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的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位於地震帶,地殼活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②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③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嚴重

6. 洪澇小專題:
⑴ 孟加拉國澇災嚴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西南季風強盛,降水豐沛,多暴雨; ②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在此交匯且同時進入汛期; ③地勢低窪,排水不暢; ④西南季風使海水向北湧入孟加拉灣,阻礙了河水入海。
人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壞較多,致使水土流失嚴重,三角洲泥沙淤積嚴重,河床變淺。
⑵ 印度旱澇災害頻繁的原因:
西南季風強盛,或來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澇災;反之會造成旱災。
⑶ 亞馬孫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多上升氣流,降水豐沛;
② 平原地形及北、西、南三面高、向東敞開的地形地勢,有利於大西洋水汽進入;
③ 水汽進入內陸後,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積廣,地表水從三面向亞馬孫河匯集。

8. 高考地理最常考的題目是什麼

題型有選擇題和【精】簡答題兩種,選擇的【銳】重點是必修一和必【教】修二,簡答考區【育】域比較多。

9. 高一地理有哪些常考的題型

高一地理只有自然地理,題型為單項選擇題與非選擇題.
其中,非選擇題為問答題與識圖題.
經緯度計算
日期變更
等值線認識(等高線、等溫線、等鹽度線……)
洋流(記模式圖)
地球運動線速度角速度變
地轉偏向力大小
氣候(也是記模式圖)

10. 山東省地理會考的主要題型 重點考些什麼題 應該重點復習哪

以下出於自身經驗,主要適於高考,但同時也可適應會考。
1,第一章太陽系的內容,時間換算一定會考到(不要覺得那章太簡單無聊而忽略)
2,經緯度地理分布、植物特徵要了解。
3,季風與洋流那一塊是一定要考的,把主要季風形成原因、天氣特徵記牢。主要幾條洋流形成位置和方向、帶來好處等影響記住,原因也稍記一下。
4,中國幾條主要山脈江河要知道分布位置,大概氣候要了解,學會看 氣壓圖 和 地層地理地勢圖。
5,要學會分布工業園地和非污染工商園地、居民區、校園等位置,必考
6,世界部分的地理知識考點,主要還是洋流和主要大的山脈影響,很多大題中會問到產生原因和帶來影響好處等
7,會考地理內容大多數還是關於本國的,所以你要著重看中國部分,中國部分內容我估計可以占總分的60%以上。
8,其他很多題則要靠平時積累,有個第一印象。如 樓上給的題

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的分別是( )
A.俄羅斯和巴西 B.澳大利亞和印度
C.巴西和澳大利亞 D.俄羅斯和印度

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是( )
A.西南多、東北少 B.東北多、西南少
C.東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東南少

歐洲旅遊勝地組合正確的一組是( )
A.觀賞花卉與風車——西班牙 B.參觀艾菲爾鐵塔——倫敦
C.觀看鬥牛比賽——法國 D.參觀水城威尼斯——義大利

閱讀全文

與地理題型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