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球公轉的地理現象有什麼的劃分

地球公轉的地理現象有什麼的劃分

發布時間:2022-06-23 02:36:14

⑴ 地球公轉產生的5個現象是什麼

地球公轉產生只有4個現象是:

1、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2、晝夜長短的變化;

3、四季的更替;

4、五帶的劃分。

地球公轉是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的地球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

地球圍著太陽自西向東的轉動就是地球的公轉;公轉的軌道周長為94000萬公里,我們所謂的年就是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可以這么理解,我們一直在跟著地球在旅行。

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的更替,太陽的直射點隨著地球的公轉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地球表面接受到的熱量也隨著地球公轉而不同。

因為地球是斜著身子在公轉,外形近似球形,因此造成了地球各地隨著地球公轉接收到的熱量而不同,因此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再加上地球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造成了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在改變。



地球公轉規律:

地球公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是一種周期性圓周運動,軌道半長軸為149597870公里,軌道的偏心率為0.0167,公轉的平均軌道速度為每秒29.79公里。

並且地球公轉的中心位置不是太陽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陽的公共質量中心,但由於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日地的公共質量中心離太陽中心僅450千米,這個距離在浩瀚的宇宙中微不足道,因此,我們通常把地球公轉看成地球繞太陽運動。

⑵ 地球自轉和公轉分別產生了哪些地理現象

如果你是初中學生,答案是: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不同經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時間。
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變化,形成五帶。
如果你是高中學生,答案是: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時間,地球自轉產生地轉偏向力,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向,對地球形狀的影響。
地球公轉產生了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時間和地點的變化,形成四季更替和不同的熱量帶。

⑶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文/鍾詩賀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主要有以下幾點:1、根據太陽高度的差異,劃分出五帶:北寒、北溫、熱帶、南溫、南寒;2、根據獲得熱量多少的時間差異,劃分出四季:春、夏、秋、冬;3、晝夜長短的變化現象;4、天象位置的變化;生物生長規律現象;5、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公轉產生的現象是什麼

1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是什麼
都是自西向東

1、地球的自轉是繞軸自轉 在北極上空觀察呈反時針方向,南極上空觀察則呈順時針方向,習慣上稱為自西向東旋轉。自轉周期為一日。自轉角速度為每小時15度,線速度則因緯度和海拔不同而異,例如,赤道海平面為464米/秒,高度增減100米,線速度增減26米;兩極為零。

2、除繞軸自轉外,地球還按照一定的軌道繞太陽公轉 公轉的周期為一恆星年,約365日6時9分10秒。公轉方向也是自西向東,軌道是一個扁率為1/60的橢圓。軌道近日點為1.471億公里,遠日點為1.521億公里,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每日59分,平均線速度為每秒29。78公里,面速度為每日1.92*10的14次方平方公里。其中前兩者有季節變化。

⑷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四季變化什麼變化和五帶的劃分等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產生了四季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及地球五帶等現象.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交替和時間差異等.根據題意.
故選:B、D.

⑸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什麼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四季更替和五帶的劃分。

⑹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想像 (什麼的變化,五帶的劃分 )

地球公轉產生四季和五帶,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各地晝長的四季變化,近日點和遠日點運動速度的變化 。五帶以赤道為界分為:有太陽光線直射的地區(23.5°N--23.5°S)為熱帶; 有極晝和極夜現象的地區(66.5°N以內,即66.5°N--90°N;66.5°S以內,即66.5°S--90°S)為寒帶,位於南半球的寒帶地區叫南寒帶,位於北半球的寒帶地區叫北寒帶。既沒有太陽光線直射,也沒有極晝和極夜現象的季節變化明顯的地區(23.5°S——66.5°S;23.5°N——66.5°N)為溫帶。位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叫北溫帶,位於南半球的溫帶地區叫南溫帶。

⑺ 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什麼

南極北極的雪山冰山

⑻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哪些

地球公轉會產生的自然地理現象主要有4個:
1,四季的更替;
2,晝夜長短的變化;
3,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4,五帶的劃分。

⑼ 地球自轉和公轉分別產生了哪些地理現象

地球自轉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變化,地球公轉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太陽東升西落,晝夜交替出現,四季變換,這些熟悉的自然現象,都是由地球運動引起的。地球運動主要有兩種形式:自轉和公轉。地球圍繞其地軸不停地自西向東的旋轉叫自轉;地球圍繞太陽自西向東的旋轉叫公轉。
地球的公轉的特點:
1、地球公轉是以太陽為中心,自西向東的旋轉;
2、地球的公轉軌道同赤道的夾角為23°26′;
3、地球公轉的時間為365.25天;
4、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變化。

(9)地球公轉的地理現象有什麼的劃分擴展閱讀
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作圖判斷:側視、俯視、立體圖、各種變式圖等。判斷晨線和昏線。(圖略)
(2)產生地方時差地方時:經度不同,地方時也不同。每隔經度15度,時間相差1小時。東邊的時間比西邊的時間早。時區:國際上劃分時區的方法。
規律:
A、全球共有24個時區,東西各12時區,東西十二時區合為一個時區。
B、每個時區都跨經度15度。
C、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度數=時區數×15度。
D、東邊的時區比西邊的時區時間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球

⑽ 地球的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的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一直不斷地自西向東自轉,與此同時又繞太陽公轉。而地球公轉的軌道又是一個橢圓的形狀,太陽始終位於一個焦點上。地球在不斷公轉的過程中,地軸與公轉軌道始終會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因為地球公轉的原因,致使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四季更替。如下圖所示:
在每年6月22日前後,地球就是位於B點.太陽會直射北回歸線,也就是北緯23度26分,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與此同時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熱量最高,白晝最長,因此氣候也炎熱,是北半球最熱的世界,稱為北半球的夏季。與此相對南半球正處於寒冷的冬季。
此後因為地球繼續在公轉軌道上不停運行,太陽的直射點便會南移到了C點,太陽就會直射赤道,這一天南北半球受熱相等,稱之為秋分日。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得到的太陽熱量都相等,晝夜平分。
地球繼續不斷運轉,到D點,太陽便直射南回歸線,也就是南緯23度26分,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熱量為最少,且白晝時間最短,氣候也相當寒冷,因此是北半球的冬季。與此相反,南半球剛好是夏季。
太陽直射點北返以後,在3月21日左右,太陽再次直接射向赤道,也就是A點,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這個時候是北半球的春季,也是南半球的秋季。
地球像這樣以一年為周期繞太陽不停運轉,從而產生了四季的更替.

閱讀全文

與地球公轉的地理現象有什麼的劃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