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經和西經的劃分是怎樣的該怎麼看
人為規定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經線為0°經線,該線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東西經各佔180°。
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的那條經線定為0°經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
子午線命名的由來:「某一天體視運動軌跡中,同一子午線上的各點該天體在上中天(午)與下中天(子)出現的時刻相同。」不同的經線具有不同的地方時。偏東的地方時要比較早,偏西的地方時要遲。
由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為180度。共360度,最大值180度。0°經線以東(右)為東經度,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度,用字母W表示。
(1)地理裡面怎麼分東經和西經擴展閱讀:
1、從經度范圍看:20°W往東過00經線到160°E在東半球;20°W往西過180°度經線到160°E在西半球。
2、從經度數看:小於160°E的東經度和小於20°W的西經度在東半球;反之在西半球。160°E和20°W既不屬於東半球也不屬於西半球。
東經度向東(右)逐漸增大;西經度向西(左)逐漸增大。國際上習慣用20°W和160°E經線圈分出的兩個半球,分別叫做東半球、西半球。
B. 怎樣分辨是東經還是西經
在地圖上,看經度讀數,自西向東遞增的是東經,自西向東遞減的是西經。
正常的地圖,從左到右即是自西向東。
以經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條經線作為0°(也稱本初子午線)以東至180°的包括中國在內的范圍內的所有經線叫做 東經 。從本初子午線以西至180°包括巴西在內的范圍內的所有經線叫做西經。每隔15°相差一個小時。但是0°經線和180°經線不屬於東經經線和西經經線。
(2)地理裡面怎麼分東經和西經擴展閱讀:
一個地點的經度一般與它於協調世界時之間的時差相應:每天有24小時,而一個圓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時自轉15度。
因此假如一個人的地方時比協調世界時早3小時的話,那麼他在東經45度左右。不過由於時區的分劃也有政治因素在裡面,因此一個人所在的時區不一定與上面的計算相符。但通過對地方時的測量一個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點的經度。
C. 地理上的東經和西經的劃分
0°經線以西為西經,以東為東經
180°經線以西為東經,以東為西經
<20°
都在東半球
>160°都在西半球
20°~160°
西經在西半球,東經在東半球
0時經線
以東至180°為新的一天
以西到180°為舊的一天
180°經線
自西向東過日界線減一天
自東向西過日界線加一天
D. 怎樣劃分東經和西經
在英國格林尼治有個天文台,正好修建在本初子午線上也就是所謂的零度經線,所謂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從這個經線往右也就是東經(正數軸)從這個經線往左也就是西經(負數軸)
,各轉數到180°變成同一條經線(即東西180°經線)。簡單的來說在地圖上你可以以英國島的中心劃分.
e是東經,w是西經,自西向東經度不斷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赤道平面
往東增加是東經
減小是西經;北極平面
沿逆時針方向增加是東經
減小是西經;南極平面
沿順時針方向增加是東經
減小是西經。
在上北下南的情況下,向東數值變大(向西數值變小)為東經,向西數值變大(向東數值變小)這西經。即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數字變大為東經,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數字變小為西經.
東西半球分界是160e
20w
;南北半球分界是赤道青島位於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西班牙馬德里位置約為西經3°北緯40°
E. 西經和東經如何區分
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首都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條經線定為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算起,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屬於東經,習慣上用「E」作代號,以西的180°屬於西經,習慣上用「W」作代號。東經180°和西經的180°重合在一條經線上,那就是180°經線。
F. 如何區分東經西經
以本初子午線來區分
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在本初子午線以西的叫西經。東經用「E」表示,西經用「W」表示。
其中經度是指通過某地的經線面與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是地球上一個地點離一根被稱為本初子午線的南北方向走線以東或以西的度數。
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點的經度是向東到180°或向西到180°。不像緯度有赤道作為自然的起點,經度沒有自然的起點,做為本初子午線的那條線是人選出來的。
英國的制圖學家使用經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線作為起點,過去其它國家或人也使用過其它的子午線做起點,比如羅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聖彼德堡、比薩、巴黎和費城等。
經緯度使用知識介紹
1、表達方法:
經緯度的表達方法——」十六字准則:緯度在前,經度在後,數字在前,符號在後「
例:北京(40°N,116°E)
桐城(31°N,117°E)
2、規律:朝什麼方向數值越來越大,就是什麼度數。
朝北數值越來越大,就是北緯度。朝南越來越大,就是南緯度。
朝東數值越來越大,就是東經度。朝西越來越大,就是西經度。
3、沿著地球自轉方向,東經度變大,西經度變小。(注意:反過來用亦成立)
4、計算方法:
算經度——地方時計算——東加西減,15度1小時,1度4分鍾。
算緯度——①正午太陽高度公式計算;②緯差法:在太陽直射點的同側,兩地緯差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相差多少度。
G. 怎麼劃分東經與西經
東西經的劃分:本初子午線<0度經線)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
東西半球的劃分:西經20度,東經160度.
H. 怎麼分別東經和西經
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在本初子午線以西的叫西經,東經用「E」表示,西經用「W」表示。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首都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條經線定為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算起,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的180°屬於東經,以西的180°屬於西經。
1、0°經線 :倫敦、巴黎東部、地中海西部、撒哈拉沙漠、幾內亞灣
2、30°經線 :摩爾曼斯克東部、莫斯科東部、聖彼得堡、東歐平原與波德平原的交界處、黑海、小亞細亞半島、地中海東部、開羅、尼羅河、東非高原、南非高原西部等
3、60°E經線:烏拉爾山脈、鹹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海
4、90°E經線:葉尼塞河、阿爾泰山、准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恆河三角洲、孟加拉灣
5、120°E經線 :勒拿河東部、大興安嶺、北京西、上海東、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澳大利亞西部
6、150°E經線:東西伯利亞山地、千島群島、大分水嶺、堪培拉、悉尼
7、180°經線 :國際日期變更線,白令海、阿留申群島、吐瓦魯、斐濟、紐西蘭西部
8、30°W經線: 大西洋中部
9、60°W經線:紐芬蘭島、加勒比海、蓋亞那高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極半島
10、90°W經線:密西西比河、墨西哥灣、中美洲
11、120°W經線:落基山
12、150°W經線: 美國阿拉斯加洲、夏威夷洲等
I. 怎麼判斷地理的東經西經 南緯北緯
經度的分布規律:以0度經線為界,向東是東經度。自西向東東經度數增大。0°經線向西是西經度。自東向西西經度增大。
東西經度的判斷:
(1)側面經度分布圖:伸出右手,讓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垂直,手背朝著自己。把大拇指貼在0°經線上,大拇指指向上方。順著四指延伸方向,東經度數增大。伸出左手,讓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垂直,手背朝著自己。把大拇指貼在0°經線上,大拇指指向上方。順著四指延伸方向,西經度數增大。如果圖中沒有0°經線,就把大拇指貼在度數較小的經線上,符合右手判斷規律的就是東經度,符合左手判斷規律的就是西經度。
(2)極地經度分布圖:北極為中心的圖中,以0°經線為界,逆時針方向是東經度,東經度增大。順時針方向是西經度。西經度增大。南極為中心的圖中,順時針方向是東經度,東經度增大。逆時針方向是西經度。西經度增大。
緯度的分布規律:以赤道為界,向北是北緯,北緯度數增大。向南是南緯,南緯度數增大。
南北緯的判斷:
(1)側面緯度分布圖:伸出右手,讓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垂直,手背朝著自己。把大拇指貼在赤道上,大拇指指向左,順著四指延伸方向,北緯度數增大。伸出左手,讓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垂直,手背朝著自己。把大拇指貼在赤道上,大拇指指向左,順著四指延伸方向,南緯度數增大。如果圖中沒有赤道,就把大拇指貼在度數較小的緯線上,符合右手判斷規律的就是北緯度,符合左手判斷規律的就是南緯度。
(2)極地緯度圖的判斷:由四周向中心緯度增大。如果是北極為中心的圖,圖中緯度都是北緯。如果是南極為中心的圖,圖中緯度都是南緯。
J. 地理:怎麼判斷是東經還是西經
經線:
連接南北兩極的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線,也稱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都呈半圓狀且長度相等;兩條正相對的經線形成一個經線圈;任何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為兩個半球。
緯線: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並與經線垂直,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叫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從0°經線向東叫東經;向西叫西經。由於地球是個球體,所以東、西經各有180°。東經180°和西經180°是在同一條經線上,那就是180°經線。
最長的緯線圈——赤道,叫做0°緯線。從赤道向北度量的緯度叫北緯;向南的叫南緯。南、北緯各有90°。北極是北緯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