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環境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青藏、蒙新、黃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的祁連山北麓,位於甘肅省境內祁連山北坡中、東段。
鬼箭錦雞兒為豆科錦雞兒屬多刺矮灌木,直立或橫卧,高1-3米。基部分枝,樹皮深灰色或黑色。
唐古特紅景天屬景天科紅景天屬,株高5~25厘米。根狀莖粗壯,木質化。花莖多數叢生,基部具多數枯莖,下部偃卧,上部直立。葉細線形,寬不超過1毫米。花較大,雄蕊與雄花的花瓣等長或稍長;雌花的心皮約為雌花花瓣的2倍。
星狀風毛菊,別名伏地風毛菊 ,屬鳳毛菊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幾無莖。葉多數,密集成星狀蓮座狀,草質,條形,長6~19厘米,寬5~15毫米。 蓑羽鶴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體型略小(約105厘米)而優雅的藍灰色鶴。頭頂白色,白色絲狀長羽的耳羽簇與偏黑色的頭、頸及修長的胸羽成對比。三級飛羽形長但不濃密,不足覆蓋尾部。
卷羽鵜鶘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體型碩大(約175厘米)的鵜鶘。體羽灰白,眼淺黃,喉囊橘黃或黃色。喜群棲,捕食魚類。
白鵜鶘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體型甚大(約160厘米)的白色鵜鶘。體羽粉白,僅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褐黑。喜湖泊及大型河流。
灰鶴,俗稱鶻嚕雁,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成鳥體羽大都灰色。雌雄相同。虹膜黃褐色;嘴黑灰,先端乳黃;脛的裸出部分,跗(足加庶)及爪角質灰黑色。
疣鼻天鵝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體大(約150厘米)。越冬鳥結大群於湖泊或河流中。
㈡ 祁連山位於哪兩個省區交界處武夷山位於哪兩個省級行政區交界處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武夷山位於福建省和江西省交界。
㈢ 祁連山的位置境域
祁連山的位置境域:
狹義的祁連山是指祁連山脈最北的一支山嶺(其主峰在走廊南山西端,海拔5547米)。 廣義的祁連山,或稱「祁連山脈」,是甘肅省西部和青海省東北部邊境山地的總稱。地處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東起烏鞘嶺的松山,西到當金山口,北臨河西走廊,南靠柴達木盆地。地跨天祝、肅南、古浪、涼州、永昌、山丹、民樂、甘州八縣(區)。
其中,在青海境內位於柴達木盆地北緣,茶卡—沙珠玉盆地,黃河幹流一線之北,北至省界,西起當金山口,東至青海省界。地理坐標:東經94°10'-103°04',北緯35°50『-39°19′。地跨海東市、西寧市、海北州大部或全部。 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
(3)祁連山國家公園位於哪個地理區擴展閱讀:
祁連山脈在青海境內東西長870公里,南北寬100-200公里。山峰多在4500-5500米,除主峰崗則吾結海拔5808米為極高山外,多為高山。祁連山脈由一系列北西西—南東東走向的山嶺組成,其間有谷地分開。廣義的祁連山脈中的次級山嶺,從北到南分列布。
習慣上,以玉門市石油河(或白楊河)為界,分為西祁連山、東祁連山兩段。東祁連山有走廊南山、冷龍嶺和其支脈大黃山、馬雅雪山、毛毛山。西北高東南低,一般海拔2000-4500米;相對高差1000-2000米,主脈海拔4000-5000米間,酒泉以南的鏡鐵山海拔5205米。西祁連山有照壁山、陶勒山、陶勒南山:大雪山、疏勒南山、野馬山、野馬南山、黨河南山、吐爾根達坂山和賽什騰山等。南高北低;一般海拔2000-5000米,主脈海拔4500-5000米間,大雪山海拔5483米,位於甘、青省界的團結峰(宰吾結勒)海拔5808米,為青海省內最高點。
㈣ 祁連山、祁連大草原的地理位置是在張掖市還是祁連縣呢離哪邊近點呢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因位於河西走廊南側,又名南山。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 祁連山在兩省邊界,而祁連縣更靠近青海,張掖市靠近甘肅北邊,所以離祁連縣近一些。
㈤ 祁連山的自然地理意義
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第3期)曾就祁連山對中國的意義有著這樣的描述:「東部的祁連山,在來自太平洋季風的吹拂下,是伸進西北乾旱區的一座濕島。沒有祁連山,內蒙古的沙漠就會和柴達木盆地的荒漠連成一片,沙漠也許會大大向蘭州方向推進。正是有了祁連山,有了極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區降雨才發育了一條條河流,才養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然而祁連山的意義還不僅於此。」 「祁連山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不僅僅是河西走廊,不僅僅是絲綢之路,不僅僅是引來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祁連山通過它造就和養育了冰川、河流與綠洲做墊腳石和橋梁,讓中國的政治和文化渡過了中國西北海潮的沙漠,與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國人在祁連山的護衛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爾高原。據說張掖之名是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國之臂,它為中國拽回了一個新疆。」 祁連山的地理意義: 1、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線;2、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 3、200mm的年等降水量線; 4、內外流區的分界線; 5、乾旱區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 6、草原景觀和荒漠景觀的分界線; 7、青藏地區和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分界線
㈥ 祁連山在哪裡為什麼這里被稱為猛獸的天堂呢
在這段旅程中,我遇到了神奇的生物,交了認真的朋友,見證了祁連山國家公園的進展。能參與宏大的過程,盡綿薄之力,對個人來說是一大幸運,不忘,一定能回響,和朋友們一起鼓勵。「馬步芳馬將軍的部隊睡覺的地方。」在祁連山中段祁連縣的紅溝里,仁青指著河邊有仰角的石壁對我說。安裝了一台紅外攝像機後不久,仁清還以為找到了雪豹大敗球,結果變成了這只手。我望著石壁下的亂石,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豺也被稱為亞洲野狗,中國民間的名稱通常再加上一個「狗」字。很多地方喜歡叫紅色毛狗和斑點狗。歷史上,豺狼的名聲一直很差,一直被人們稱為「叢林害蟲」。但是南方民間有句話說,人走夜路的時候,旁邊的豺狼知道的話,就會跟在後面保護行人。豺狼的長相像狼和紅色狐狸的混合體,比狼秀氣一些。吻部比狼短。臉看起來很寬,耳朵又圓又可愛。一般體長85-110厘米,體重15-30公斤,中國的豺狼大部分在20公斤左右。在基因關系中,豺與犬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然而,豺的軀乾和四肢的結構更像貓和動物,使它行動更敏捷。
㈦ 祁連山國家公國在那個省
主要是在甘肅省,南麓在青海省。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要抓住體制機制這個重點,突出生態系統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以探索解決跨地區、跨部門體制性問題為著力點,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系統保護和綜合治理、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協調發展、健全資源開發管控和有序退出等方面積極作為,依法實行更加嚴格的保護。要抓緊清理關停違法違規項目,強化對開發利用活動的監管。
㈧ 祁連山在哪個省
祁連山(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的山脈)
祁連山脈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有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是龐大山系,因位於河西走廊南側,又名南山。
祁連山系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1] 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酒泉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
它是中國西部一條重要的生態屏障,1988年在祁連山北部的中東段設立甘肅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跨越張掖、武威、金昌三市。甘青兩省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地理
祁連山位於甘肅和青海境內,是兩省的界山,東起烏鞘嶺,西止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相接,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祁連山並不是一條單獨的山嶺,而是由一群西北東南走向的高山與寬谷盆地平行排列組成,從東到西有冷龍嶺、托勒山、托勒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等大山,自北而南包括有8個嶺谷帶,其間夾雜有湖盆、河流和谷地。[2]
地貌
祁連山的平均山脈海拔在4000~5000米之間,高山積雪形成的碩長而寬闊的冰川地貌。
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稱為雪線,一般而言,冰天雪地,萬物絕跡。然而,祁連山的雪線之上,常常會出現逆反的生物奇觀。在淺雪的山層之中,有名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狀蠶綴,還有珍貴的葯材-高山雪蓮,以及一種生長在風蝕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蓮、蠶綴、雪山草又合稱為祁連山雪線上的"歲寒三友"。[3-4]
山系低山區乾燥剝蝕盛行,中山區以流水侵蝕為主,高山為寒凍風化作用所控制。祁連山區存在三級夷平面:第一級東段海拔4400~4600米,西段4800~5000米;第二級東段4000~4200米,西段4500~4700米;第三級東段3600~3800米,西段4000~4200米。河谷中發育多級階地。
山地寬達400公里,是由7條以上的山脈組成的山系。其間也夾雜有湖盆、谷地,如疏勒河、黨河、黑河、大通河和哈拉湖及青海湖等。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團結峰海拔6305米。
祁連山的北側與南側分別以明顯的斷裂降至平原。北坡與河西走廊間相對高度在2000米以上,而南坡與柴達木盆地間僅1000餘米,狹義的祁連山僅指最北一列。它是黃河和內陸水系的分水嶺。山間的谷地、河谷寬廣,面積約佔山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個水草豐美的牧場。地勢較低的大通河谷、湟水谷地,更是青海省的重要農業區。祁連山地多雪峰、冰川,雖然冰川規模不大,但是由於山地廣,水量多,河流可直下走廊的乾燥地區。因此,融冰化雪,增加冰水,是當地山下發展農業必要的措施。早在清代末期,已有群眾上山化冰融水的活動。
據1962年統計,祁連山有1619條冰川,面積約1316平方公里,多屬大陸型冰川,冰面表磧小,移動慢。但從蓄水量來說,卻不算小,如祁連七一冰川,長約30.5公里,冰層厚80米,儲水量為1.5億立方米。祁連由地年降雨總量約500億立方米,流出只有150億立方米,所以融冰化雪,可使水量增加,是當地發展農業的重要水源。此外,祁連山脈的林、礦資源也很豐富。
祁連山中的河谷和窪地,海拔平均3000多米;而祁連山浪峰般的高山頂則在4000至5000米之上。一路之上履冰踏雪,寒風刺骨。祁連山的每一個山峰本來就顯得氣勢雄偉,人稱是「石骨崢嶸,鳥道盤錯」。這些由冰雪和石頭凝成的奇形怪狀、稜角分明的脈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