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人文地理的單選題怎麼做
了解答題模式,主要還是多看書,人文地理很簡單啦,從地球各大城市分區入手,了解三大產業,注重可持續發展原則。在記一些零散的知識點就好了。有練習題的話多看答案了解答案上給的講解理順思路,找點技巧就好了。注意多看書和地理圖冊
2. 高考人文地理單選錯的多,知識點也會,就是總錯。怎麼辦啊
放鬆心態,運用排除法,還有就是相信第一感覺,多個方面的知識結合起來選,不能單憑一個知識點定選項。要麼就多做幾種書的題,看相似點,熟能生巧吧
3. 高中人文地理應該怎麼學
其實學好人文地理很簡單。
如果是想學到還不錯的水平,那麼你必須把幾乎每個知識點都掌握,看起來這似乎很困難,可是這並不難完成而且必須完成!只要有空就去記憶知識點就OK,有些知識點很難記,可是如果形成網路的話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你是想學到特別拔尖的水平,那麼一些很刁鑽的知識點你也得記住,這些知識點考的幾率不大,但有時考到也是一兩分的那種。比如各大洲的人口現狀(人口模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區分、南北方差異,以及一些生活常識,比如城市化後排水不暢(因為改為水泥路面後,沒有原來泥土下滲那麼好,加之排水系統建設不到位所致)這些知識點都是靠平時的積累(新聞上會有相關內容,多看看真的有好處!),地理課上也能積累到很多。這種題目一般會出現在大題或選擇題中的一個小選項中,碰到了就拿分。有機遇性的,所以你最需要做的還是掌握基礎!!
千萬別死記硬背!否則愈背愈沒有信心,地理不是歷史!是絕對需要技巧的!既然自然地理能學的很好那麼你的理解能力就很強,所以千萬別灰心,有信心就有希望。有了技巧和努力,你肯定能成功~~
人文地理的成績好壞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對書本的熟練程度以及類比的能力,如果你夠熟練書本,你自然能把跟煤炭有關的城市全想像成山西,然後用分析山西的思路分析別的城市,當然分析是你會發現有同有異,再結合自然地理中的氣候、地理位置等等,你的地理思維就很活躍了,答題自然很OK~
我今年剛高考結束,高考前地理是我最不擔心的科目,並不是說我一直地理就好,我高一高二沒聽過地理課,但是高三隻是課上認真聽聽,回家也沒怎麼花費時間,現在地理學的也很好。所以你一定要抓住課堂!(我的例子不是讓你高一高二去偷懶的,如果高一高二就能記憶很多知識點,高三聽完復習課,基本上你就無敵了,再加上少量題目練習鞏固)回家後在加強記憶,人文地理題目別做太多,尤其是沒有基礎的時候,做的越多到時錯的越多,越不想學。你就聽課,背書!高考沖刺階段結合看著高考人文地理考綱,看著其中某一條內容,你能想到跟它相關的幾乎所有知識點時,你就成功了。比如你看到城市化這一考點,你能想到城市化的定義、進程、影響(利弊)、意義、措施等等,你能知道城市病和城市化的影響兩者不是一概念,那麼你的
4. 地理選擇題怎麼做好
就像你們老師說的 那些死記硬背的東西你錯了那確實是再有技巧也沒法
其他的需要轉換思維的時候 切忌不能慌 做不來就不做嘛 換下一題做 不然你胡思亂想的 想出來北回歸似乎就是60°N那你下面的題目基本也就完了
你現在高三還有一年時間啥
在不影響其他學科的情況下真的是要抓下地理把基礎打牢
上半年認真攻下自然地理 多做題 基本的地球模型建立在腦子裡面 經緯度什麼的記清楚不要混淆
人文地理本來就是靠背的 下半年抽一個多月 空閑的時間認真過一遍 稍微做點題 對照答案看下思路(忙完其他科的情況下哈)
然後最後留半個月復習地理的時間來綜合做題(上地理課的時候是做題的絕佳時候 因為沒人說你)
這樣的話 錯過一半的題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對於你答大題的時候是大大的有幫助
反正我高中的時候 因為地理老師長得丑 脾氣又丑 沒聽過課
但是最後一年自己抽空補
高考的時候雖然不是很理想 但是 選擇題確實是只錯了一個 大題基本都是挨著標准答案走的(當然那年的地理主要是比較簡單)
所以我總結了一下 做題還是要買有答案講解的(雖然答案錯誤是有的但畢竟很少) 做完根據答案來分析 無論你那道題是對是錯 相信我這樣你的地理絕對會進步神速
5. 高中地理題該怎麼選呢難道就只能蒙嗎
一 我認為蒙題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如果你蒙對了那麼恭喜你運氣好,但是我們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好的運氣,所以蒙題是一個很大的冒險,我們總是會說地理學科是一門較難的科目,這是因為我們並沒有把地理知識學進心裡,所以我們要改變蒙題的最好方式就是認認真真地學懂地理,但是學地理並不是死學,我們要靈活運用,我們要多去了解一下身邊的地理知識與原理,並且我們也要去進行實踐活動,去實踐中了解地理,去實踐中學習地理。這樣才有利於我們地理成績的提高。
四 提高地理成績的話我們也可以通過多去刷題,刷題是必要的,因為你在刷題的過程中可以掌握許多的技巧,同時也可以學到許多的專業知識,這些都將有利於你在做題過程中的幫助,因此我們要多去進行刷題,去通過刷題來熟知答題的技巧,同時也利於你的蒙題。所以學地理並不是一個輕松活,我們要多去了解到不同的地理文化與資料。
6. 地理選擇題怎麼做
可能是你不夠細心的緣故吧!這是我高考的學習地理的方法:第一,你要擁有一本地圖冊,經常看地圖。第二,收集平時考試時容易出錯的題目,隨時翻看。第三,注意區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學習方法。第四,那些自己不懂的,就多發些時間去攻克它。第五,注意地理的概念。第六,考試時,要細讀題目,不要出現非智力失分。求採納
7. 高中人文地理簡答題賦解析
一、答題的基礎思路
1、特徵類 2、原因類 3、評價區位、影響、條件類 4、意義類
5、區域可持續發展方向、對策類
二、基本地理概念
1、地理特徵 2、地理位置特徵 3、自然地理特徵 4、人文地理特徵
5、地表環境特徵 6、等值線特徵 7、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
三、天氣與氣候
1、影響日照時間長短的因素
2、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即影響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3、氣候特徵 4、氣溫特徵 5、降水特徵 6、氣候成因 7、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8、氣溫日較差的影響因素 9、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10、降水特徵成因
四、地形
1、地形特徵 2、地形類型 3、地貌類型 4、地形地貌成因
五、河流
1、水文特徵 2、水系特徵 3、河流凌汛的形成條件 4、航運價值高的條件
5、水能資源豐富的條件 6、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7、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
8、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分析 9、水系形態與自然災害 10、黃河斷流現象
11、河流的治理措施 12、水利工程建設利弊分析:
六、農業
1、農業生產特徵 2、農業區位分析 3、農業區開發問題分析思路
4、農業生態問題歸納 5、生態農業的優點
七、工業
1、工業生產特徵 2、工業區位分析
八、交通
1、交通線區位因素分析
2、交通運輸網中點的區位因素分析
(港口的區位、航空港的區位) 3、城市交通
九、城市與商業網點布局
1、城市區位分析 2、商業網點的區位因素 3、城市中工業區區位特點及原因:
十、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分析
1.自然因素 2.社會經濟因素
十一、環境問題
1、環境問題成因 2、環境問題的具體表現 3、工程建設帶來的生態問題
4、區域環境生態環境建設的答題思路
十二、資源與能源
1.區域自然資源優勢資源開發(如山西能源開發等)分析思路
2、漁場的區位優勢 3、鹽場的區位優勢 4、我國能源問題
十三、關於等值線的遞變規律及其成因分析
1、 等溫線(水平分布規律、垂直分布規律、等溫線圖判讀方法) 2、等溫差線
3、等降水量線 4、等鹽度線 5、等地租線 6、等壓線 7、等潛水位線
8、等高線 9、等太陽高度線 10、等震線
一、答題的基礎思路
1、特徵類:明確各種地理特徵的答題要點,結合區域特徵做答。
2、原因類:從自然原因(包括地理位置、氣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礦產資源、板塊運動等要素)和社會經濟原因(包括市場、交通、科技、歷史條件、工程建設、政策、軍事(戰爭)、宗教等生活活動、生產活動)方面作答。
3、意義類:可以從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方面作答。
4、評價區位、影響、條件類:首先要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來闡述;其次,還要分對自然、社會經濟兩方面綜合分析作答。
5、區域可持續發展方向、對策類:從可持續發展的內涵、途徑入手,本著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揚長避短的原則,參照必修3各類區域發展對策綜合分析做答。
二、基本地理概念
1、地理特徵:包括地理位置特徵、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或稱為社會經濟特徵)。
2、地理位置特徵: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3、自然地理特徵:包括氣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礦產資源。
4、人文地理特徵:包括農業、工業、貿易、旅遊、交通、城市、人口等狀況。
5、地表環境特徵:包括氣候、土地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河流發育程度、植被狀況。
6、等值線特徵:包括疏密、走向、彎曲、數值分布
7、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從空間分布(是否均勻、空間變化規律)和時間分配(季節和年際變化的大小)兩方面概括
三、天氣與氣候
1、影響日照時間長短的因素
(1)晝長;(2)地勢(地勢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時間長);(3)天氣狀況。
2、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即影響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陽高度(即緯度);(2)天氣狀況;(3)地勢;(4)空氣密度。如為什麼青藏高原太陽輻射最強?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②晴天多;③地勢高;④空氣稀薄,大氣潔凈。
3、氣候特徵:包括氣候類型、氣溫特徵和降水特徵、特殊的天氣等。
4、氣溫特徵:包括氣溫高低(冬季是寒冷還是低溫,夏季是高溫還是涼爽,或是全年高溫)、日較差、年較差、四季的分布及空間分布特徵。
5、降水特徵:包括降水多少,季節分配,類型及空間分布。
6、氣候成因:從緯度(太陽輻射)、海陸位置(離海遠近)、大氣環流形式(氣壓帶風帶或季風)、地形地勢、洋流與人類活動等方面分析。
7、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1)太陽輻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緯度位置、太陽高度、晝夜長短。
(2)大氣自身條件(天氣、大氣物質多少、大氣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對地面保溫作用的強弱)。
(3)地面狀況——物質組成(對太陽輻射反射率不同)、海陸差異、地形、洋流、水域、森林。
(4)人類活動:①改變大氣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變暖;②改變下墊面,植樹降低氣溫,提高濕度,與建造大型水庫起到的作用相似;③釋放人為廢熱,如城市熱島的形成。
8、氣溫日較差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緯度越高越小)、天氣(陰天比晴天小)、海陸位置(內陸比沿海大)、地形(山頂比山下平原小)。
(a)緯度:氣溫日較差隨緯度的升高而減小。這是因為一天中太陽高度的變化是隨緯度的增高而減小的。
(b)季節:一般夏季氣溫日較差大於冬季,但在中高緯度地區,一年中氣溫日較差最大值卻出現在春季。因為雖然夏季太陽高度角大,日照時間長,白天溫度高,但由於中高緯度地區晝長夜短,冷卻時間不長,使夜間溫度也較高,所以夏季氣溫日較差不如春季大。
(c)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氣溫日較差大於凸地(如小山丘)的氣溫日較差。低凹地形,空氣與地面接觸面積大,通風不良,並且在夜間常為冷空氣下沉匯合之處,故氣溫日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風速較大,湍流作用較強,熱量交換迅速,氣溫日較差小,平地則介於兩者之間。
(d)下墊面性質:由於下墊面的熱特性和對太陽輻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氣溫日較差也不同。陸地上氣溫日較差大於海洋,且距海越遠,日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鬆土壤上的氣溫日較差分別比粘土、淺色土和潮濕緊密土壤大。
(e)天氣:晴天氣溫日較差大於陰(雨)天的氣溫日較差,因為晴天時,白天太陽輻射強烈,地面增溫強烈,夜晚地面有效輻射強降溫強烈。大風天的氣溫日較差較小。
9、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1)緯度:低緯小,高緯大;(2)下墊面性質:海洋小於陸地,沿海小於內陸,有植被的小於裸地;地形(山頂比山下平原小)
(3)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10、降水特徵成因:從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坡向、洋流、植被和水文狀況(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以及湖沼、水庫周圍,空氣的濕度較大,相對降水較多)、人類活動(城市濕島效應、雨島效應)。
問題點撥:
(1)拉丁美洲氣候濕熱的原因:位於赤道兩側,周圍海洋廣闊。
(2)安第斯山南段東西兩側景觀差異原因:受安第斯山影響,山地東、兩兩側降水差異較大。
(3)非洲缺欠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非洲同緯度是海洋。
(4)南半球缺失苔原帶的原因:南半球同緯度是海洋。
(5)同在北回歸線附近,卻出現了非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我國東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等氣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熱帶高壓及來自大陸內部的信風影響,全年炎熱乾燥,南亞受熱帶季風影響,我國東南部受亞熱帶季風影響。
(6)我國旱澇災害主要分布於:東部季風區。原因: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副高強弱不穩定,夏季風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7)我國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來得早,去得晚,雨季時間長;北方雨季較短。
(8)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氣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現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9)為什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熱帶山地環境與北半球其他地區相比,向北推進了5~6個緯度?原因: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擋,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濕氣流通道;②夏半年,強大的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暖濕氣流,深人大峽谷內部,使峽谷底部等溫線與同緯度相比明顯向北推進。
(10)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我國緯度跨度大,冬季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我國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晝長夜短,得到的太陽光熱自然就比南方少。加之冬季風的頻頻南下,對我國北方的影響大,加劇了北方的嚴寒。
(11)我國夏季普遍高溫的原因: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方雖比南方正午太陽高度小一些,但白晝時間卻比南方長,得到的太陽光熱並不比南方少多少。
(12)我國冬季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溫度低的原因是:受強大的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影響(或受冬季風的影響)。
(13)冬季,印度比同緯度我國氣溫高。原因: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下的冷氣流)。
(14)歐洲海洋性氣候比北美洲面積大的原因:①歐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地形以平原為主,來自海洋的西風能深人大陸內部。②海岸曲折,多峽灣,各地距海近;③北大西洋暖流勢力強大,故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面積廣大。
(15)巴西東南沿海、澳大利亞東北、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因:位於東南信風帶,信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受地形(山地)的影響,在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經過。
(16)青藏高原比我國同緯度平原、盆地比較:
氣溫年較差小,原因:低緯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氣溫較低;冬季因緯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響,南下的寒冷氣流影響不到,氣溫不太低;
氣溫日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氣密度小,大氣的保溫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溫快,夜晚降溫快,氣溫日較差大。
(17)天山南坡無林帶,原因:背風坡,降水量少。
(18)亞寒帶針葉林在大陸東岸南緣偏南的原因:主要是東岸為寒流,西岸為暖流;其次東岸受來自大陸內部風的影響,西岸相反。
(19)溫帶沙漠——①塔克拉瑪干(卡拉庫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陸內部,遠離海洋,降水稀少,蒸發旺盛;②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地處溫帶,盛行西風,在安第斯山脈的東側,處於背風坡,降水稀少。
(20)熱帶沙漠——①撒哈拉(維多利亞)沙漠形成的原因: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或信風控制,終年炎熱乾燥。②南亞塔爾沙漠的成因:副熱帶高壓控制;西南季風不易到達;原始植被遭到破壞,地面缺乏植被保護。
(21)智利沙漠南北狹長的原因: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熱帶沙漠氣候難以向東擴展;②受秘魯寒流影響,使熱帶沙漠氣候向北延伸。
(22)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形成的原因:地勢較高,氣溫低,對流弱,降水少,不具備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條件。
(23)華北春旱原因:春季氣溫
8. 高中地理請問下題人文地理選擇題怎麼做第十題
第十題選A,因為A選項對位置不敏感,離機場遠近影響不大。因此布局最靈活。
9. 高考做地理選擇題時,有什麼訣竅嗎
高考地理 選擇題相對來說比較難的,是文綜三科當中難度最高的。最好的解答地理題的方法有圖解法、因果聯系法、排除法、代入法和優選法。
10. 高中地理做題時看不懂圖怎麼辦啊選擇題的
地理 做選擇題善用排除法 1.選擇題的答題技巧 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關系,往往試題要求你以果推因,有時是以因推果;二是採取排除法,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問題,比如讓你選擇正確答案,你可以排除那些有明顯錯誤的,有時這樣解題會更快一點。 2.綜合題的解答要有整體性思維 綜合題一般以區域地理為載體,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從不同側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層面來設問。因此必須用區域研究的方法,有整體性思維,圍繞著「在哪裡?」「有什麼?」「為什麼?」「做什麼?」來思考回答。 地理,讀題一定要仔細,不要遺漏提乾和問題里的每一個信息。地理題應該可以算作是文科中的理科,理解計算的能力要求高一些。如果是自然地理類的,首先就是准確地判斷出地理位置,然後才能根據基本知識點答題,使很容易拿到全分的;如果是人文地理的話就要注意要點一定盡量答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