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地理不會怎麼辦
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好,只能到高中再從頭來學。其實我覺得,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張圖就白讀了。復習的時候最好是能騰出一塊完整的時間系統地讀。先讀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會比書本還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復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的應用加深印象,省去復習的時間。?
再有就是看書。要理解地記憶。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時候印象就比較深。地理和政治、歷史不同,常識性的東西更多些,因此記憶也不會太難。但是要記的東西也很多,要捨得花時間,自己想竅門,比如「諧音記憶法」或者「形象記憶」等等。在學自然地理時,理解的東西會多一些,因為這部分已經有點接近理科的東西了,但只要肯花時間多想一些問題,學起來也不會太難。人文地理方面,記憶要佔比較大的成分,多背幾遍,爭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時間少,每一遍都能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細的東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時間里,主要是看提綱和卷子,要特別留意那些能與當前時事聯系起來的內容。比如某個特定的地區,或者是環境污染這一類的問題等等。只要你鑽進去了,就會發現地理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對它感興趣了,還怕學不好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於考綜合科的同學來說,不論是學「X」科中的哪一門,都不要孤立地學,要特別留意這幾科中能互相聯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時事政治題,就可以想想,它發生在什麼地方,與該地方的地理特徵有聯系嗎?該事件是否有什麼歷史淵源?從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麼哲理或政治經濟學原理。養成這種思考的習慣,不久你就可以在這幾科中來去自由了。不過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你已經掌握好單科知識的基礎上,單科都沒有掌握好,哪裡還能談什麼聯系呢?所以這也就更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平時就要注意把知識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著到了考前再突擊,那樣的話有可能會摔得很慘。?
高考是一個長期的准備過程,僅有方法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時一點一滴辛苦努力與積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灑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豐收的一天。從現在就開始准備吧,把你的腳步邁得堅實再堅實些,祝你「笑傲考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怎樣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參考:http://high-school.goode.cn/high_school/e/geology/200412/93.html
2. 地理學不會怎麼辦。懊惱阿。
呵呵,才初一不著急,我想你不會的原因主要還是對這科沒什麼興趣吧,我和你一樣上高中時地理垃圾的要命,100分滿考過33分。我是不會加沒興趣,由於考試排名要算上這一科所以不得不好好學,所謂「聽不懂」最主要的解決方法就是多問,問老師問同學,這才是最關鍵的,其次平時要多看教材,在看懂教材的基礎之上多做習題,對你基礎知識的鞏固大有助益,感覺到自己聽課吃力時就應該課下提前預習了,這樣可以讓你聽課時容易發現問題,對問題有充分的准備,我就是這么學地理的,通過學習,最好的時候曾經考過96分,呵呵……
3. 地理不會怎麼辦,
學習哪個年級的地理方法是一樣的。不知道是你高中還是初中,如果是高中建議如下:
如果是必修一,需要理解教材知識並且多做題,跟做數學題一樣哈,尤其是地球和大氣兩部分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不斷訓練,課本和題目互相補充,直到弄明白很清楚。
必修二和必修三相對來說好學一點,但是需要把基本原理弄明白,然後結合具體地區進行分析。
如果是初中,建議多讀地圖,地圖熟悉了地理就學好了;地圖學不好,課本知識都背過也沒有用的,所以需要學會讀圖,初一世界地圖首先要明確大洲、大洋、海灣、海峽、島嶼,半島。然後就是國家了,課本上提高的國家不多,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重要國家也需要知道位置;初二中國地理,當然首先就是各省份了,還有重要城市、河流、湖泊等
不管哪一科都需要認真對待
4. 地理綜合題不會做,怎麼辦
首先,要養成規范的做題習慣;
其次,要明確高考常考點,有重點進行復習;
最後,面對一些比較偏的題目,要找方法應對。
一、 做題的N個習慣
(1) 提取文字材料的有用信息
綜合題的材料有一系列圖表,也有一段段文字。其中文字材料,往往是作為一種背景介紹,但是問題的答案經常可以文字材料獲取,至少材料有提示作用。因此,學會提取文字材料的有用信息很關鍵。具體分析,見下面的兩道高考真題。
【例題1】(2013年廣東文綜地理)40.(28分)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河流眾多而短小,漁業資源豐富。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
材料二:爪哇島地處板塊邊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間多寬廣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2)爪哇島附近海域是世界上發生________ 、______ 災害頻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這些災害有可能引發破壞性極大的海嘯。(4分)
【答案】地震 火山
【解析】從文字材料中的「地處板塊邊界」、「熔岩高原」、「 雷雨」等字眼,可以推測這個地區有地震、火山、暴雨、雷電等自然災害,但後面說會引起海嘯,所以可以確定為地震和火山。
【例題2】(2013年廣東文綜地理)41.(28分)青海省西寧市位於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區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顯。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題
(2)西寧的城市形態呈條帶狀,主要受________ 、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響。(4分)
【答案】地形 河流
【解析】從文字材料中的「湟水谷地」這個字眼,可以推測跟河流、地形有關。
(2) 留意問題的有用字眼、限定語,以及注重前後聯系
除了材料有很重要的信息之外,問題也往往包含有用信息,有時候問題的答案也往往暗含著在問題上,或者問題的一些字眼也暗示著如何答題,因此對於問題中的一些關鍵字眼和限定語,要多琢磨。此外對於一些填空題,空格後面的一些話語也要留意,因為它既是對前面的限定,也是一個暗示。具體分析,見下面的高考真題。
【例題3】(2013年廣東文綜地理)40.(28分)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河流眾多而短小,漁業資源豐富。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
(2)爪哇島附近海域是世界上發生________ 、______ 災害頻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這些災害有可能引發破壞性極大的海嘯。(4分)
【答案】地震 火山
【解析】此題前面已經分析,通過材料可以發現,當地有地震、火山、暴雨、雷電等自然災害,但後面說會引起海嘯,所以可以確定為地震和火山。
【例題4】(2012年廣東文綜地理)40.(28分)加拿大地廣人稀,西南部地區地形復雜,歐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產地。根據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區示意圖(圖8),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題。
(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優質葡萄,成熟後在樹上經自然冰凍,再採摘釀造而成。歐肯那根河谷是這種自然冰凍葡萄的產地,分析其自然原因。(10分)
(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區歷史上由於過度開墾與放牧,加上連年乾旱,植被遭到了破壞,土地資源退化。為應對這種危機,當地可能採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3)①土壤肥沃,水分適宜,有利於葡萄生長;②葡萄生長期內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糖分的積累;③葡萄成熟後氣溫低,能夠自然冰凍。
(4)①少耕、免(休)耕,退耕還草;②加強牧場生態管理,劃區輪牧;③加強水資源管理,推廣節水農業;④合理利用肥料和農葯(加強農牧業技術培訓與推廣等)。
【解析】(3)由問題中的「富含糖分」和「自然冰凍」可以得到這種冰凍葡萄具有富含糖分、自然冰凍的特點,因此分析原因必須分析為何具有這兩種特點。所以問題的關鍵字眼可以給到一個暗示作用。
(4)由問題的「過度開墾與放牧」、「連年乾旱」、「植被遭到了破壞」和「土地資源退化」這些字眼,可以推知這種危機就是出現了環境問題——土地退化,並且是和「過度開墾與放牧」、「連年乾旱」、「植被遭到了破壞」有關的,所以才去的措施,肯定是對症下葯,根據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展開措施的闡述。
【例題5】(2010年廣東文綜地理)(30分)E市位於內蒙古西南部,自然資源豐富,以羊(羊毛和羊絨製品)、煤(煤炭)、土(稀 土)、氣(天 然 氣)著稱。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5)據報道,該市在距老城區22km地方,建成了一個可以容納100萬人的豪華新城區,現入住人口不足3萬,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簡要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6分)
【答案】城市規劃超前;配套設施不足;交通不便;居民住房購買力不足。
【解析】(3)由問題中的「距老城區22km」和「新」,可以推知新城距離居民工作的地方過遠,作為一個新城,與舊城之間的交通肯定還沒完善,因此「交通不便」,除了交通配套設施之外,比如商店、學校和其他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肯定還沒完善,還有根據「豪華」,可以推知房價很高,一般人買不起。根據分析,答案便出來了。
(3) 分點答題,暢所欲言,具體或是概括答題看情況
分點答題主要針對一些問答題,比如關於「影響因素」、「影響」、「危害」、「原因」等等的問題,最好分點答,且標上「①?、②、③……」等編號。答多少點,要看菜吃飯,比如分數為6分的問題,至少要答3點。
除了分點答題,更要學會暢所欲言,不怕寫多,就怕寫少,寫不全。改卷的時候,答少扣分,答錯只是不得分,因此盡量答多幾點,預防前面的都答不到點子上。
具體或概括答題,看情況。比如問你湛江鋼鐵工業的工業區位優勢,答到交通這個因素時,問答題要詳細答——擁有優良的深水良港,海運便利,利於從海外運進原料和資源,填空題概括答——海運便利(交通便利)。
【例題6】(2011年廣東文綜地理)40.(28分)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三國資源環境獨特,經濟發展水平高;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
(4)義大利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但那不市的煉油、鋼鐵、汽車等工業發達。簡要分析其工業布局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①經濟比較發達,市場廣闊;②發達的海洋運輸,有利於原料和產品的運輸;③工業基礎好,技術先進,勞動力豐富。
【解析】影響工業部的原因很多,根據問題可以知道自然資源這個因素不能答,但是其他因素,比如市場、交通、工業基礎、科技和勞動力都可以寫的,而且要比較具體地分析。這道題比較容易漏掉的是工業基礎和勞動力。
(4) 學會總結答題思路和方向
很多問題往往沒有很固定的答題模式,多是要根據材料、問題本身所提供的的信息,進行合理的解答。但存在一些問題是答題套路的,比如問題涉及到「影響因素」、「措施」、「成因」和「影響」等等,往往有一定的套路。對於這方面,網上很多資料闡述到,下面本人簡單分析幾個情況:
問到工業布局的區位優勢,往往可以從以下方面思考:礦產資源、能源、交通、市場、科技、勞動力成本和素質、政策、工業基礎等等。
問到農業區位優勢,則可以從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科技、勞動力、工業基礎、政策等)這兩個方面分析。
問到人口遷移的影響,可以從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三方面分析。
前面三個套路,不是說每一道題目都得分析每一個方面,而是要分析某個地區突出的那個方面,而且有時候問題只要求你就自然因素方面分析而已,所以具體要結合題目材料。
(5) 學會分析地理圖表
對於綜合題,最常見的是統計圖表,其次是分布圖和等值線圖。
統計圖表包括表格、坐標圖和餅狀圖,表格高考主要考查各個地理事物的數據的「時間變化」、「差別」,以及「原因」。坐標圖一般考察「數值的大小及變化規律」和「數值變化的原因」。餅狀圖一般考察不同地理事物的「比重大小」、「比重變化規律」、以及「原因」或「影響」等等
5. 帶地理考試當中遇到不會寫的題怎麼辦
一般考試都先瀏覽下題目。知道大概的題型才開始做。遇到不會的題,先跳過。如果執著繼續做就會影響情緒,當然也會影響下面做題的正確率了。當把會做的做完以後,再回過頭來解決不會做的題目。在不會做的題目中再分層次。把自己根本沒法下手的題先排除掉。研究那些可能做得出的題。但是每題不能研究太多的時間。太多了就影響研究其他的題
6. 地理實在是學不會,但自己還是文科生,聽課也聽不懂,基礎題都做不了也沒有什麼興趣
關於如何自學落實基礎知識
充分利用《北斗地圖》和《手寫筆記》。地理是一門對自學能力要求很高的學科。並不是說可以不聽課!!!而是要自願投入大量的時間來研究八百張圖圖圖圖!若在短期內強攻地理,我建議每一課的復習順序是看課本-北斗地圖-手寫筆記。這樣可以保證知識點的全面覆蓋,以及短時間內多次重復,保證細節的落實。把抽象的文字和地圖結合,然後記圖,記圖就行,圖形比文字難忘記,而且生動活潑有趣。
充分展開聯想並結合生活實際。很多人覺得地理的知識點太散太亂很難記,是因為沒有構建整體的框架。其實地理真的不用背的!而且真的是超有趣的一門學科!把每一個小區域拎出來,把它的自然農業工業服務業等等全分析一遍,就當是在做旅遊攻略吧,然後你就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內在聯系的!很多東西直接推理就行了。再聯想一下生活實際,深刻理解,就印在腦子里了。最後把所有區域合在一起放在大地圖里綜觀全局,所有的相似性和差異性都一目瞭然。簡直立地成佛。
二 針對如何高效刷題
選擇題:思考思考要思考!!!地理是文綜里對思維要求最高的一科。地理題看似很懸找不到考點,並且可以有八百種思路想法。其實不是!很多時候等老師分析完試卷彷彿大家都想的透徹了,事實上老師只解釋了正確答案的思路,我們腦子中還有原先的八百個歪理邪說未被推翻。在別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再向前走一步,無論如何給自己的理論找到一個立足點,然後試圖去質疑老師,最後慘淡離場。真的是一個升華的過程!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一看到題目就可以很敏銳的捕捉到出卷人想考的知識點了。
大題:一定要寫!不怕麻煩一個字一個字寫!不要省略不要簡寫!!!寫完後糾正每個詞每個用字,力圖最簡潔最專業。看一遍和寫一遍是完全不一樣的!自己寫的時候要篩選主次,揣摩用詞,小心謹慎。看一遍的時候邏輯混亂,俠級霸寫,再看答案自信滿滿覺得意思全對我又滿分。主觀題提升空間非常大,重視每道大題寫時的思考和斟酌,更重要的是對完答案後的分析與總結,每道大題寫完都要收獲經驗。最後整理你自己豐滿的答題模板會發現其實每道題考的都是一樣的。
此外,平時多做點好事積德積福,考前把欠別人的錢都還完,足夠了。
地理是一門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一定會有回報的科目,而且鑽研自己最喜歡的科目也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呀。
如果你考完走出試場,有一種發自肺腑的感慨:
老娘的畢生絕學就被這樣一張破卷糟蹋了……
那你一定會是下一個100。
7. 地理學不會怎麼辦有什麼好的方法
我已經是一名大學生了,高中時,學的是文科,當時對於地理尤其喜歡,成績也還可以.因為我學地理是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並且我的地理老師教學生動有趣,所以,直到今天,我依然對許多的地理知識瞭然,並且,當時養成的思維方式也依然讓我受益無窮.
因此,第一點,我想說的是興趣至上.
第二點,關於思維方式上,我想說幾點.高二學哲學時,書上說,看問題要全面,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這就是矛盾觀點中的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同時,"全面"並不代表"眉毛鬍子一把抓",也要有所側重,這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舉個例子說一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簡單的概括一下就是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土質舒松,這是一種簡潔的回答方式,如果要求答的細致一些,就要從這個地方的歷史方面,自然方面,社會方面等去回答,這樣又要牽扯到歷史知識了,歷史上對這一地區開發不當等,但是我們還要有所側重,要側重到社會的人身上去,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不當造成的,違背了自然規律.這樣一個問題就這樣進行了一番多角度的思考,同時,又用到了許多跨學科的知識,經過長時間的鍛煉之後,你就會養成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受益無窮.
第三,正如其他人所說的那樣,你必須多看圖,看世界地圖,中國地圖,世界的地區地圖,中國的地區地圖.這完全是一種享受,一種旅遊,一種探險.遨遊其中,其樂無窮,真的,學習了文字之後,再去看圖,圖文結合,融於內心,成為自己的東西,那你就不在感到迷茫無知和孤獨無助.
第四,要多做一些題目,不是盲目的去做,而是做一些典型的,經典的題目,這是必需的.做題時,也要分類對待,選擇題,問答題,都要掌握方法,選擇題是活的,問答題是簡潔的,多角度的.
第五,要多和老師同學交流,學習心得了,不會的題目了,都可以,別人的東西於你是另一種思維方式,上課時,要精力集中,會聽課,搞清老師的思路.
好了,先說到這吧!祝你學有所成.
8. 地理學不會怎麼辦 初一
1、學會使用課本。課本的目錄提示了全書的要點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做到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如何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1)學什麼? (2)在哪裡?(3)為什麼? (4)有何利弊?(5)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9. 每一次有一些難的地理題目我根本不會做,很難,我該怎麼辦是不是我太笨了
這跟是不是太笨沒有關系吧。不會做就查資料,不理解就問,直到自己明白為止。
你會在這里問怎麼辦,為什麼在做題目時不會問呢?
要是覺得難的話,就買多一點課外書做吧。有些題目做多了,自然就會記在腦子里了。做得越多就記得越多...好好加油吧!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只要相信自己可以就一定可以...
凡是往好的方面想,視野也會變得不一樣的,讓自己的頭腦冷靜下來,不要老是把問題想得太復雜,這樣一來不管任何難題都會變得容易了。
要是覺得累了的話,就稍微讓自己的頭腦休息一下,休息過後再回來看習題,保證會得到不一樣的理解。
希望這會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