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二章"什麼是地理學"中說到的日不落帝國指
日不落帝國指------英國
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大英帝國指由英國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領、殖民地、領地、託管地和保護國共同構成的大帝國,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公里,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帝國繼16世紀的西班牙王國之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貳』 日不落帝國是什麼
日不落帝國是指照耀在部分領土上的太陽落下而另一部分領土上的太陽仍然高掛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並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而如今該詞在一定的場合用來形容帝國主義,而未必特指某一統一的國家政體。
西班牙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國之一,也是第一個被冠以「日不落帝國」稱號的國家。
15世紀末,收復失地運動成功後,西班牙統一,迅速走向海外擴張道路。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地理大發現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茲特克、印加和瑪雅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擁有主權。西班牙王室與歐洲各王室聯姻,取得了大片領地的繼承權。卡洛斯一世時期,西班牙王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合二為一,使西班牙在歐洲的影響力迅速提高。卡洛斯一世更打敗最強大的敵人法國和奧斯曼帝國,西班牙遂開始稱霸歐洲。16世紀中期開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美洲采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菲利普二世時期,雖然西班牙與神聖羅馬帝國分治,但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並沒有削弱,反而於1580年兼並葡萄牙帝國(於1640年失去),並獲得了後者廣闊的殖民地,把半個亞平寧半島、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和幾乎整個中、南美洲歸為己有,還包括亞洲的菲律賓群島。自此,西班牙一直維持著世上最大的帝國。16世紀至17世紀的西班牙正處於黃金時期,是歐洲無可爭議的霸主,締造了被後世稱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時代。
西班牙帝國衰弱後,第二個獲得「日不落帝國」稱號的是大英帝國。
自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新興的霸權國家,開始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之後,英國相繼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打敗最強勁的對手荷蘭和法國,奪取了兩國的大片殖民地,確立了海上霸權。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的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鼎盛時期,當時,全世界大約4-5億人——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從英倫三島蔓延到甘比亞、紐芬蘭、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馬來亞、香港、新加坡、緬甸、印度、烏干達、肯亞、南非、奈及利亞、馬爾他以及無數島嶼,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英國出版的大英帝國全球地圖通常用紅色把帝國的領土標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這個龐大的帝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叄』 日不落帝國什麼意思
日不落帝國,(西班牙語: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英語: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日不落帝國一詞常被用來描述一些擁有廣泛勢力的全球帝國,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的帝國,最初被用於16-17世紀的西班牙帝國,而在更近的時期又被指代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大英帝國。所以歷史上西班牙和英國先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而日不落的說法要追溯到希羅多德在歷史上的一次演講。而在舊約中一個類似的概念可能早於希羅多德,其中詩篇談到了彌賽亞王:「他要執掌權柄,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
日不落帝國一詞最早是用來形容16世紀時的西班牙帝國的,它來源於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一段論述:「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在19世紀這一詞則被普遍作為大英帝國的別稱,特別是在維多利亞時代,那時候英國出版的世界地圖把大英帝國用粉紅色標出,生動地表現出英國在全球范圍內的霸權。
『肆』 日不落帝國是什麼意思,主要有那些國家
日不落帝國,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並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而如今該詞在一定的場合用來形容帝國主義,而未必特指某一統一的國家政體,歷史上一共有兩個國家先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它們分別是:西班牙帝國和大英帝國。
日不落帝國一詞最早是用來形容16世紀時的西班牙帝國的,它來源於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的一段論述:「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在19世紀這一詞則被普遍作為大英帝國的別稱,特別是在維多利亞時代,那時候英國出版的世界地圖把大英帝國用粉紅色標出,生動地表現出英國在全球范圍內的霸權。
西班牙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國之一,也是第一個被冠以「日不落帝國」稱號的國家。
15世紀末,收復失地運動成功後,西班牙統一,迅速走向海外擴張道路。
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地理大發現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航線,使得貿易繁榮,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
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茲特克、印加和瑪雅統治政權,毀滅了當地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擁有主權。
西班牙王室與歐洲各王室聯姻,取得了大片領地的繼承權。卡洛斯一世時期,西班牙王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合二為一,使西班牙在歐洲的影響力迅速提高。卡洛斯一世打敗了最強大的敵人法國和奧斯曼帝國,西班牙遂即開始稱霸歐洲。
從16世紀中期開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美洲采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菲利普二世時期,雖然西班牙與神聖羅馬帝國分治,但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並沒有削弱,反而於1580年兼並葡萄牙帝國(於1640年失去),並獲得了後者廣闊的殖民地,把半個亞平寧半島、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和幾乎整個中、南美洲歸為己有,還包括亞洲的菲律賓群島。
『伍』 什麼是日不落帝國
日不落帝國是指照耀在部分領土上的太陽雖然落下而另一部分領土上的太陽仍然高掛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並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而如今該詞在一定的場合用來形容帝國主義,而未必特指某一統一的國家政體。
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逐漸取代老牌帝國主義西班牙,成為海上新興的霸權國家,並開始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此後,英國相繼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打敗最強勁的對手荷蘭和法國,奪取了兩國的大片殖民地,確立了海上霸權。1815年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在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更讓英國成為無可質疑的經濟強國。
維多利亞時代的大英帝國步入了鼎盛時期,當時,全世界大約4~5億人——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
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曾這樣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地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
當然了,很多人對帝國的擴張有著不同的意見。19世紀的政治家索爾斯伯利勛爵在1861年抱怨,英國每年支出150萬英鎊保衛殖民地的利益,「僅僅滋養了一大堆軍事駐地和一種『日不落帝國』的自滿情緒。
20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和英國國力的日漸消弱,其殖民地紛紛獨立,與此同時,新興霸權國家美國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國逐漸瓦解。如今,英國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組織——英聯邦以取代大英帝國。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和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國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國」終於等到了日落的一幕。
『陸』 日不落帝國指的是
西班牙帝國來源於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的一段論述:「 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地理大發現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茲特克、印加和瑪雅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擁有主權。
16世紀至17世紀的西班牙正處於黃金時期,是歐洲無可爭議的霸主,締造了被後世稱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時代。
西班牙帝國衰弱後,第二個獲得「日不落帝國」稱號的是大英帝國。在19世紀這一詞則被普遍作為大英帝國的別稱,特別是在維多利亞時代,那時候英國出版的世界地圖把大英帝國用粉紅色標出,生動地表現出英國在全球范圍內的霸權。
自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海上新興的霸權國家,開始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之後,英國相繼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打敗最強勁的對手荷蘭和法國,確立了海上霸權。
也就是在七年戰爭勝利後的1763年,英國首次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不過二十年後因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失敗,英國被迫收起自傲心,暫時取消日不落帝國的自稱。
『柒』 日不落帝國是什麼時期
日不落帝國是十八世紀,十八世紀的英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這里的「日不落」的含義是它的殖民地廣闊。
日不落帝國一詞最早是用來形容16世紀時的西班牙帝國的,它來源於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一段論述: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西班牙帝國歷史沿革
西班牙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國之一,也是第一個被冠以「日不落帝國」稱號的國家。
15世紀末,收復失地運動成功後,西班牙統一,迅速走向海外擴張道路。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地理大發現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
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茲特克、印加和瑪雅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擁有主權。西班牙王室與歐洲各王室聯姻,取得了大片領地的繼承權。卡洛斯一世時期,西班牙王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合二為一,使西班牙在歐洲的影響力迅速提高。
卡洛斯一世更打敗或阻擋最強大的敵人法國和奧斯曼帝國,西班牙遂開始稱霸歐洲。這表現在1525年俘虜法王的帕維亞之戰、1527年擒獲教宗的羅馬之劫,確立西班牙在西歐與南歐的霸權地位。
『捌』 日不落帝國是什麼意思呢
日不落帝國,(西班牙語: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葡萄牙語:o império no qual o sol nunca se põe)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並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而如今該詞在一定的場合用來形容帝國主義,而未必特指某一統一的國家政體,歷史上一共有兩個國家先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它們分別是西班牙帝國和大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