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球五帶圖氣候特徵怎麼畫
首先使用圓規畫出一個圓,用來擬作地球,然後在圓上畫出各大洲的形狀,如果感覺困難可以省略,但最好還是畫出來,如果能對比地理課本上的五帶分布線與各大洲的相對位置,做到准確,則對學習記憶更有幫助。首先使用圓規畫出一個圓,用來擬作地球。然後在圓上畫出各大洲的形狀,如果感覺困難可以省略,但最好還是畫出來,如果能對比地理課本上的五帶分布線與各大洲的相對位置,做到准確,則對學習記憶更有幫助使用直尺劃出赤道線、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南極圈在圓圈中的位置。首先使用圓規畫出一個圓,用來擬作地球。然後在圓上畫出各大洲的形狀,如果感覺困難可以省略,但最好還是畫出來,如果能對比地理課本上的五帶分布線與各大洲的相對位置,做到准確,則對學習記憶更有幫助使用直尺劃出赤道線、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南極圈在圓圈中的位置。標注出赤道線0°、北回歸線23.5°N、南回歸線23.5°S、北極圈,66.5°N、南極圈66.5°S各自的緯度,如果是學習記憶,建議記住0°、23.5°、66.5°這三個數字,而N是北(North)的簡寫,S是南(South)的簡寫。首先使用圓規畫出一個圓,用來擬作地球。
然後在圓上畫出各大洲的形狀,如果感覺困難可以省略,但最好還是畫出來,如果能對比地理課本上的五帶分布線與各大洲的相對位置,做到准確,則對學習記憶更有幫助。使用直尺劃出赤道線、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南極圈在圓圈中的位置。標注出赤道線0°、北回歸線23.5°N、南回歸線23.5°S、北極圈66.5°N、南極圈66.5°S各自的緯度,如果是學習記憶,建議記住0°、23.5°、66.5°這三個數字,而N是北(North)的簡寫,S是南(South)的簡寫。
2小時內天氣預報超精準本地實時天氣預報。在劃分的五帶中標注出各個溫度帶的名稱,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⑵ 東半球氣候類型分布圖怎麼畫
沒找到專門的東半球氣候類型分布圖。建議就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因為西半球大體上只包括南北美洲,還有一些太平洋島國。基本上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中大部分就是東半球的。
比如下面的圖。
⑶ 地理氣溫曲線圖怎麼畫
地理課上有標准。等溫線——溫度相等的區域畫一圈,不同氣溫畫不同的線條標注溫度,曲線圖要標上緯度。氣溫曲線圖(等溫線分布圖)
(1)如果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包括表示地勢高的冬季陸地或夏季海洋有寒流經過)
(2)如果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等溫線向高緯凸出,(還表示地勢低的夏季陸地或冬季海洋有暖流經過)
(3)如果是面積大的海洋氣溫,等溫線平直,表明下墊面性質單一(如南半球400—600的等溫線較平直,說明該地區海洋面積大,性質均一)。
(4)如果受地形影響形成有暖熱或寒冷中心,等溫線呈閉合曲線。
如果你問的是簡單的氣候氣溫曲線圖,可以參考氣象台網氣溫走向圖。如下圖——
(截圖來自天氣網,僅供參考)
⑷ 怎麼畫地圖啊地理作業啊
投入點資金,買幾根不同顏色的彩色鉛筆(不推薦水彩筆,畫錯了擦不掉),再找空白的世界地圖輪廓圖,列印成A4紙,再復印上幾十張,總投入10塊錢左右。准備妥當後,開始往上畫。
1.畫上赤道、回歸線和極圈,盡量精確,這個過程可以讓你知道各個大洲的緯度范圍。
2.畫上主要的山脈和河流,這個一般都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也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3.畫各個大洲的風向,可以夏天風向用紅筆,冬天風向用藍筆。一變化一邊考慮風向為什麼這么
吹,受到什麼氣壓帶或風帶的影響等等。全畫完後,比較世界各地冬夏風向,看看哪些地區冬夏
同向,哪些地區冬夏異向。以及風是由海洋吹向陸地(濕潤),還是由陸地吹向海洋(乾燥)。
明白這些對世界氣候類型及其特點就了如指掌了。
4.畫洋流。世界洋流是一個大循環,結合世界地圖整體記憶效果要比單獨記憶好很多。可以都以赤
道為起點,畫出洋流的循環模式圖。
5.其他地理要素也可以往上畫。
剛開始會很費勁、很亂,多畫幾次就好了。中國地理還有典型區域的地理都是一個道理。
等這些要素都熟了,可以嘗試在白紙上自己畫輪廓圖,然後網上填地理要素。自己畫的輪廓圖可以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代替,比如澳洲用梯形,南北美用兩個三角,歐亞大陸用大倒三角等等,一定要保證相對位置的准確性。
地理要素都熟悉之後,可以具體分析局部地區的氣候之類的。比如為什麼東亞盛行季風?為什麼撒哈拉靠近大洋卻是沙漠?等等。無外乎各種地理要素的綜合影響。
這樣的好處就是考試的時候有些知識點(比如XX氣候類型的特點)即使一時想不起來,也可以在草紙上畫出草圖,分析下緯度、海陸、風向(干濕)、洋流、雨熱是否同期……,全程耗時一兩分鍾,甚至畫到一半就想起來了。
⑸ 高中地理學習問題,怎樣畫地圖
學習地理是離不開地圖的
投入點資金,買幾根不同顏色的彩色鉛筆(不推薦水彩筆,畫錯了擦不掉),再找空白的世界地圖輪廓圖,列印成A4紙,再復印上幾十張,總投入10塊錢左右。准備妥當後,開始往上畫。
1.畫上赤道、回歸線和極圈,盡量精確,這個過程可以讓你知道各個大洲的緯度范圍。
2.畫上主要的山脈和河流,這個一般都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也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3.畫各個大洲的風向,可以夏天風向用紅筆,冬天風向用藍筆。一變化一邊考慮風向為什麼這么
吹,受到什麼氣壓帶或風帶的影響等等。全畫完後,比較世界各地冬夏風向,看看哪些地區冬夏
同向,哪些地區冬夏異向。以及風是由海洋吹向陸地(濕潤),還是由陸地吹向海洋(乾燥)。
明白這些對世界氣候類型及其特點就了如指掌了。
4.畫洋流。世界洋流是一個大循環,結合世界地圖整體記憶效果要比單獨記憶好很多。可以都以赤
道為起點,畫出洋流的循環模式圖。
5.其他地理要素也可以往上畫。
剛開始會很費勁、很亂,多畫幾次就好了。中國地理還有典型區域的地理都是一個道理。
等這些要素都熟了,可以嘗試在白紙上自己畫輪廓圖,然後網上填地理要素。自己畫的輪廓圖可以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代替,比如澳洲用梯形,南北美用兩個三角,歐亞大陸用大倒三角等等,一定要保證相對位置的准確性。
地理要素都熟悉之後,可以具體分析局部地區的氣候之類的。比如為什麼東亞盛行季風?為什麼撒哈拉靠近大洋卻是沙漠?等等。無外乎各種地理要素的綜合影響。
這樣的好處就是考試的時候有些知識點(比如XX氣候類型的特點)即使一時想不起來,也可以在草紙上畫出草圖,分析下緯度、海陸、風向(干濕)、洋流、雨熱是否同期……,全程耗時一兩分鍾,甚至畫到一半就想起來了。
我是學自然地理專業的。我當初就是這么學的,每天畫啊畫。現在可以徒手畫出比較精確的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當然這些都是專業學地理的學生的基本功,高中時只要會用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示就足夠了。
⑹ 怎樣才能很容易把地理上的「氣候類型及洋流」圖記住
1 記氣候類型, 你想要把握住那幾條緯線——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線,赤道。按緯度找氣候類型。一般在北半球大陸西岸是濕潤的,海洋性氣候,東岸是季風氣候,中就是大陸性氣候(南半球反之),地中海是特例。 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
氣候類型亞非齊,雨林疏林沙漠非。
熱亞溫季亞洲東,高原山地記心中。
亞草地中和海洋,大陸氣候不能忘。
北極苔原南極冰,氣候類型要記清。 說明:「氣候類型亞非齊」就是指世界氣候類型基本在亞洲和非洲能找到;「雨林疏林沙漠非」指熱帶雨林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都在非洲能找到,而且從赤道開始,從南向北依次找出這三種氣候類型。「熱亞溫季亞洲東」指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這三種季風氣候都在亞洲的東部,且由南向北依次找出這三種氣候類型;「高原山地記心中」它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要求學生要把它記在自已的心中,另一方面也是指高原高山氣候就在亞洲的中部;「亞草地中和海洋」指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這三種氣候從南向北依次分布在亞歐大陸的西部;「大陸氣候不能忘」意思指溫帶大陸性氣候這一分布面積最大的氣候類型不要把它忘掉了;「北極苔原南極冰」主要指北極圈內主要分布寒帶苔原氣候,而南極圈內主要分布的是寒帶冰原氣候,「氣候類型要記清」是要求學生記住13種世界氣候類型, 也方便於押韻,讓學生記憶。 2 記洋流圖,老師以前教我的方法:
用寫阿拉伯數字8字的筆畫順序把世界的洋流圖的總體畫一次,你會發現它們的流向和你寫8字的筆法是一樣的,南北半球都是順著的8字。然後記住大陸的西岸一般是寒流,東岸一般是暖流,符合此規律的是澳大利亞大陸,南美洲。如此,分開來記,然後用8字的方法綜合起來,最好自己畫一次(不寫洋流名稱),再填一次來加深印象。如此就差不多了,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看一下每支洋流所在的大概緯度。 其實學地理主要還是要多看圖,多聯想。 以上答案希望能幫助到你!!
⑺ 世界氣候分布圖怎麼畫
1、心中要有一副世界地圖,幾條特殊經緯線、六塊大陸等的形狀、位置、大小等要瞭然於心.
2、你要了解全球氣候分布的規律.比如南北回歸線之間熱帶氣候、南北緯30~40°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氣候後西岸地中海氣候、南北緯40~60°大陸東岸溫帶季風氣候西岸溫帶海洋氣候、大於南北緯60°緯度的地區寒帶氣候、亞歐大陸北美洲大陸中部是面積廣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另外全球氣候分布的一些特殊位置的分布特點.
3、你還要對全球各大洲的氣候分布狀況也要瞭然於心.比如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於赤道兩側,面積最大的又集中在非洲剛果盆地、亞洲馬來群島、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又如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於熱帶雨林氣候兩側,非洲面積最廣.再如非洲氣候分布以赤道為中軸南北對稱;亞洲中部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北部北冰洋沿岸寒帶氣候、南部熱帶氣候,東部季風氣候、西部40°N北邊溫帶海洋氣候南邊地中海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