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

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

發布時間:2022-06-29 00:19:27

1. 生活中人們的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請距離說明:如:新疆人「早穿皮襖午

夏季高溫,穿著清涼。冬季寒冷,著厚衣服。再比如說,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紫外線強、晝夜溫差大。藏族著吊袖藏袍,利於適應早晚的氣溫變化。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意思是早晚和中午的溫差大。新疆地區地表多為砂石和干泥土,比熱容較小,因此在早晨和晚上,冰冷的地表把太陽的熱量大量並快速地吸收,使氣溫較冷。而到了中午,太陽放出的熱量開始減小時,地表就馬上開始放出大量的熱,因而出現一天之中氣溫變化巨大的現象。

新疆地理環境

1、位置

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163.1585萬平方公里,邊界線長度5000多千米。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為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縣。

2、地形

新疆地形喻稱「三山夾兩盆」。北部為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將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人們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

2. 生活中人們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請舉1例說明。

服飾有抵禦寒暑、日曬、風雨、蟲咬等基本作用,因此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人們的服飾是不同的。如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嚴寒,人們在室外必需戴皮帽、穿皮衣或棉衣,戴皮手套、蹬皮靴,喜歡穿吸熱的深色衣服。
不好意思,字比較多,讓你久等了
追問:好

3. 地理和衣食住行有什麼聯系

吃飯穿衣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1.對衣著的影響:氣候的不同,會影響穿衣的多少和布料等等。

2.對食品的影響:由於土壤和氣候不同,造成了東方吃辣除濕,西方吃酸中和鹼土的現象,南方作物和北方作物不同,南甜北咸。

3.對住的影響:主要是因為水熱條件不同,南方以竹樓或牆體較薄的樓為主,樓間距較小,北方牆體較厚,樓間距較大,更看重風水,吸收陽光。

4.對行的影響:南方河網密布,主要以船和其他工具為主,北方河流較少,主要以各種陸上交通為主。

(3)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擴展閱讀:

人們的穿著與地理知識中的「氣候」有關。

氣候炎熱時,人們會穿薄點。

氣候寒冷時,人們會穿厚點。

補充:自然地理知識包括 地質學、地貌學、岩層學、礦物學、氣象學、氣候學 、 水文地理學 、 土壤地理學 、 生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 化學地理學 、 醫學地理學、冰川學 、凍土學、 物候學 、火山學 、地震學等。

因為氣候是自然科學,文化是社會科學,經濟建設、衣食住行和健康都受氣候影響。

地理氣候環境所提供的生存條件和發展基礎中孕育、產生和發展自己的文化和其他事業,

這也就是在一個較大的國家裡也會有較大差異的地方文化的原因。

因此,地理氣候對文化影響的部分則是相對恆定的。只要這種條件繼續存在,其影響就不會消失(當然可以發展)。

4. 生活中人們的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請舉出一例說明

解答:
在中國,冬天冷,衣服穿的多,而且顏色濃,有利於吸收光線,起到保溫作用;夏天熱,衣服穿得少,且顏色比較淡,白色最佳,有利於反射光線,所以涼快一些。

5. 生活中人們的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請舉一例說明。(如:新疆人「早穿皮襖晚穿紗」與晝夜溫差大有關。)

中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黃
河,長江——各種地形地勢交叉相錯,組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壯麗的山河。同時,
我們可以看見簡便的草裙與炎熱的氣候相關連;豐厚的皮服與嚴寒的氣候相伴隨,
生活在各自不同環境區域中的各族人民,身著各式各樣的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
地理環境似乎與民族服飾存在著某種關聯,

6. 服飾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服飾與地理 1、人類服飾的材料與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森林裡,披掛的樹葉、獸皮就成為衣服。後來,人類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纖維與動物皮毛為原料,紡織各種布匹,出現了原始的服裝。絲、麻、棉就是人類利用最早的纖維材料。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養蠶織綢了。但由於北方環境惡化、氣候變得乾燥,蠶絲的生產逐漸向南方移動。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

2、服飾的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其服飾的式樣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穿白色而寬松的長袍;在北方寒冷地區,尤其是冬季,人們喜歡深色的皮製品服裝;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條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飾的變化與季節更替有關。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換,人們的服飾也隨著之變化。特別是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適應的服裝。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女性的連衣裙、短裙等,春秋季節的休閑裝、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夾克等。

7. 生活中人們的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

地理影響的因素就是經緯度。

1、服飾材料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桑蠶生產適宜亞熱帶,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而太陽光照好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喜愛的羊毛衫與皮衣,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

2、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身著白色寬松的長袍。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國藏族牧民往往穿一個胳臂可以露出來的「不對稱」的大袍。

3、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有關。在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都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對應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與女士的連衣裙,春秋季的休閑裝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夾克等。相反,在「四季無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國雲南昆明一帶,形成了「四季服裝同穿戴」的獨特景觀。

(7)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擴展閱讀: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復雜,民族眾多。由於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生活在各自不同環境區域中的各族人民,身著各式各樣的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無不體現著所處的地理環境特色和民族風情。可以概括為牶北長南短,北寬南窄,北裘南絲,北厚南薄。

比如青藏高原地區,主要人口為藏族,他們生活的地方,海拔高,氣溫低,冬季漫長,夏季短暫,因而他們一年四季都穿著長袍,冬季皮袍,夏季棉袍,袖長寬松,白天當衣,晚上當被。為了生活方便不論男女都將右膊裸露在外,袖子別在腰間。每逢節會,歡歌四起,長空舞袖。


8. 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地理。生活中人們的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舉例說明

藏族服裝,吊袖藏袍。青藏高原海拔很高,大氣層稀薄,晝夜溫差打。白天對紫外線反射能力弱,受太陽直射強,所以白天較熱。夜晚保溫能力弱,夜間較冷。所以藏族人民穿著吊袖藏袍,利於適應環境氣溫變化。

9. 生活中人們的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請舉一例說明

在沙漠地區人們穿白色長袍可防曬,防風沙。

閱讀全文

與穿著與地理有哪些聯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