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為什麼鄭和沒有帶來地理大發現

為什麼鄭和沒有帶來地理大發現

發布時間:2022-06-29 07:45:22

『壹』 為什麼鄭和下西洋沒有產生地理大發現

偉大的鄭和航海顯示了中國有強大的遠航能力。但是由於在動因、大地觀、地圖等方面,明初中國遠遠不具備西歐人完成地理大發現那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中國未能進行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最根本的條件還是經濟動因。如果明初中國資本主義有迅速的發展,從而產生強大持續的經濟動因,那麼封鎖的海洋政策、皇帝的主觀意志(行為)、狹隘的大地觀以及傳統地圖的缺陷等不利條件都會改變,並按經濟要求而順向發展的。那麼中國人也會完成地理大發現的。

——-- 宋正海陳傳康:《鄭和航海為什麼沒有導致中國人去完成「地理大發現」?》,《自然辯證法通訊》1983年第1期

『貳』 鄭和七下西洋為什麼沒有「地理大發現」

下西洋主要目的在政治不在經濟

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仔細研究了鄭和船隊之後曾說,明帝國擁有整個亞洲最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而鄭和船隊的規模可能比整個歐洲的海軍之和都要龐大。那麼,為什麼鄭和的船隊沒能促成所謂的「地理大發現」呢?有專家指出,「地理大發現」是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專有名詞。目前而言,硬要將鄭和的航行套在這個詞上面並無太多實際意義。應該看到,鄭和下西洋所體現出來的對海洋的親近感和自由馳騁的輕松態度,即使在當代也是很寶貴的人文精神。但受時代所限,中國人當時對「藍色國土」的認識不足,缺乏整體的經營和長遠的規劃,留下了許多遺憾。

鄭和與他歐洲的同行們相比,差異在哪裡?

研究者指出,首先,地理大發現是出於對黃金和香料的需求。15世紀前後,西歐的商品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商品作為交換手段的職能漸趨突出。當時歐洲流傳著這樣一種觀念:「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佔有黃金, 誰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時,不出產任何香料的歐洲在飲食上卻離不開香料。有資料表明,在當時「一公斤胡椒在印度產地值1至2克白銀,在歐洲各消費國則達20至30克」。

其次,是奧斯曼帝國對東西商路的阻斷。15世紀中葉,地中海東部的政治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佔領了西亞、北非和巴爾干半島的一些地區, 在很大程度上阻斷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而這個要道是西方貿易的生命線,因而西方人急於開辟一條通往東方的新商道。此外,地理大發現也包含有基督教傳教的目的。
在這種大背景下的各位歐洲探險家,大體上採用的是一種「私人集資」的方式,高投入,高風險,故而逐利的心態極其強烈。

而鄭和不同。有專家將七下西洋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三次下西洋活動,主要是出於政治目的,即鞏固帝位。這一目的又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蹤跡建文帝」,以去成祖心病;二是「耀兵示富」,宣揚國威, 促使諸國來朝。後四次下西洋則變為發展對外友好關系,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並重。總體上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政治的而非經濟的。中國的封建經濟「沒有對海外商品和市場的需要」。船隊所進行的貿易,也被一些研究者批評為「只要面子,不顧成本」。這是中國當時內向型的國家政策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叄』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地理大發現

下西洋主要目的在政治不在經濟
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仔細研究了鄭和船隊之後曾說,明帝國擁有整個亞洲最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而鄭和船隊的規模可能比整個歐洲的海軍之和都要龐大。那麼,為什麼鄭和的船隊沒能促成所謂的「地理大發現」呢?有專家指出,「地理大發現」是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專有名詞。目前而言,硬要將鄭和的航行套在這個詞上面並無太多實際意義。應該看到,鄭和下西洋所體現出來的對海洋的親近感和自由馳騁的輕松態度,即使在當代也是很寶貴的人文精神。但受時代所限,中國人當時對「藍色國土」的認識不足,缺乏整體的經營和長遠的規劃,留下了許多遺憾。
研究者指出,首先,地理大發現是出於對黃金和香料的需求。15世紀前後,西歐的商品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商品作為交換手段的職能漸趨突出。當時歐洲流傳著這樣一種觀念:「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佔有黃金, 誰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時,不出產任何香料的歐洲在飲食上卻離不開香料。有資料表明,在當時「一公斤胡椒在印度產地值1至2克白銀,在歐洲各消費國則達20至30克」。
其次,是奧斯曼帝國對東西商路的阻斷。15世紀中葉,地中海東部的政治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佔領了西亞、北非和巴爾干半島的一些地區, 在很大程度上阻斷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而這個要道是西方貿易的生命線,因而西方人急於開辟一條通往東方的新商道。此外,地理大發現也包含有基督教傳教的目的。

在這種大背景下的各位歐洲探險家,大體上採用的是一種「私人集資」的方式,高投入,高風險,故而逐利的心態極其強烈。
而鄭和不同。有專家將七下西洋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三次下西洋活動,主要是出於政治目的,即鞏固帝位。這一目的又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蹤跡建文帝」,以去成祖心病;二是「耀兵示富」,宣揚國威, 促使諸國來朝。後四次下西洋則變為發展對外友好關系,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並重。總體上說,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政治的而非經濟的。中國的封建經濟「沒有對海外商品和市場的需要」。船隊所進行的貿易,也被一些研究者批評為「只要面子,不顧成本」。這是中國當時內向型的國家政策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肆』 學者分析:鄭和為什麼沒有帶來「地理大發現

在研究鄭和下西洋的學者中,中科院自然科學所研究員宋正海稱自己是一個「持異見者」。根據他的觀點,鄭和不能完成地理大發現,由歐洲人發現美洲是歷史的必然。他甚至還提出,即使鄭和航海到達西歐,今日世界歷史格局也不會有根本性不同。
英國海軍退役潛艇軍官、航海史學家孟席斯歷時14年,走訪了120多個國家、900多個檔案館、圖書館之後,提出驚人理論:鄭和船隊早在哥倫布之前72年就航行到美洲;早在達·伽馬之前77年就繞過好望角;早在麥哲倫之前一個世紀就完成了環球航行;早在庫克之前350年就到達澳洲。孟席斯的新理論震驚了世界。
而在宋正海看來,孟席斯的這些「發現」可比「天方夜譚」。因為鄭和的船隊根本不可能進行環球航行。
送去金銀換回玩物
宋正海認為,首先,地理大發現需要強大持續的動因,這樣的動因在當時的歐洲存在,但在明代中國是不存在的。
從13世紀開始,西方的商人和冒險家們醉心於《馬可·波羅游記》所描繪的神話般的東方財富,紛紛做起「黃金夢」。然而,當時土耳其帝國控制了地中海到東方的傳統商道。另一條從地中海經埃及由紅海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又控制在阿拉伯人手裡。在這種形勢下,西歐各國迫切想尋找一條繞過地中海通向東方的新航路。這就是地理大發現的強大而持續的動因。
和當時西歐統治者積極支持遠航、發展海外事業相反,明代中國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大部分時間實行「海禁」。中國資本主義不發展,便缺乏推動地理大發現的經濟動因。
鄭和下西洋主要推行懷柔政策,目的不是經濟,而是政治。中國古代改朝換代後,新皇帝大多要昭告天下,希望海外各邦臣服新王朝。鄭和七次遠航歸來,懷柔政策已收成效,各國已與朝廷建立政治、外交關系,來華使節盛況空前。當鄭和遠航的政治目的達到之後,遠航再沒有了強大動因。
相反,鄭和七次航海不僅沒有像後來西歐航海家的遠航那樣帶來巨額利潤,反而使國庫空虛。鄭和每次出海,裝載大量金銀、銅錢、瓷器、絲綢、棉布、銅器、鐵農具、鐵鍋等,而換來的只是專供皇室和貴族官僚享用的奇珍異寶、珍禽異獸、香料、補葯和各種奢侈品。每次遠航耗資巨大,乃至損害封建統治的基礎——小農經濟,致使鄭和航海被統治集團內部的政敵指責為「弊政」,再也無法進行下去。
從唐朝開始,中國航海就名震海外,但自鄭和航海壯舉後,反而一蹶不振,從此讓位於西歐。
「平坦的大地」
宋正海指出,無論是哥倫布向西遠航,還是麥哲倫環球航行,之所以能進行,並非出於純粹的冒險,而是和他們本人及其資助者確信大地是球形這一理念分不開的。但是在中國,地平的大地觀卻根深蒂固。
明初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宇宙理論是渾天說。渾天說似乎主張大地是球形的,其實它與古希臘宇宙理論對大地球型的理解有本質的不同。渾天說中的球形大地半個在水中,半個在水上。水中的半球並非人世,航行是永遠無法到達的。
因此,中國傳統的大地觀從根本上否定環球航行或東行西達、西行東達的可能性,也不去討論環球航行問題。相反只會證明,以此為目的的航海是根本徒勞的。
鄭和的地圖中沒有「未知世界」
古希臘學者認為大地是球形,所以發展起包括有經緯度、經緯網和地圖投影的小比例尺地圖系統。
中國古代地圖學制圖理論和方法均以平面大地為基礎,根本沒有考慮大地是球形,甚至連拱形也沒有考慮。中國傳統地圖學屬大比例尺地圖系統,沒有經緯度、經緯網,更沒有地圖投影。在全國圖中,邊遠地區精度很差,域外各國就無法標繪,而只能以文字說明之。也因為此,盡管古希臘出現不少世界地圖,但中國古代一幅也沒有過。
《鄭和航海圖》屬於對景圖,這種航海圖不僅沒有目的港的經緯度,而且圖上所繪的目的港位置和方位,也並非是實際的位置和方位。用這種航海圖導航,無論在開始還是中途,均不知目的港的確切方向,只是利用航線各處的山形、水勢、星辰位置等來判別船舶的位置,這樣一步步地前進。
而根據經緯度、地球大小和已知世界來繪制的世界地圖,就必然要並且也可能對地球的未知世界部分進行較科學的猜測。這種猜測包括:大西洋有多大;從歐洲西海岸向西航行到東方的中國、印度和日本需要多少時間;大西洋中會不會有大塊陸地存在等等。這些問題的長期科學猜測,對地理大發現有著推動作用。
但是中國古代似乎從來沒有從科學上論證未知世界的存在,也沒有提出橫越太平洋到西歐去的設想或論證其可能性。盡管史書記載,中國僧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到東方大洋中的扶桑國,但後來也沒有從地圖學、地理學上去論證它的存在。鄭和七次遠航,也沒有一次向東闖入太平洋去尋找扶桑國,而基本是沿著中國和西洋的傳統航線西行。
「地理大發現最根本的條件還是經濟動因。」宋正海說,「如果明初中國資本主義有迅速的發展,從而產生強大持續的經濟動因,那麼封鎖海洋政策、皇帝的主觀意志、狹隘的大地觀以及傳統地圖的缺陷等不利條件都會改變,並按經濟要求而順向發展。那麼中國人也會完成地理大發現的。」(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周欣宇劉萬永)

『伍』 鄭和為什麼沒有帶來「地理大發現」

鄭和主要是以經商為目的,不帶有地質探索工作,切並未深入大陸只停靠沿海港口

『陸』 鄭和航海為什麼沒有導致中國人去完成「地理大發現」

因為沒有利益驅使,鄭和航海就是個賠本買賣,不可能搞太久;一旦鄭和掛了,皇帝失去了興趣就不會繼續了。

『柒』 明代鄭和航海為什麼沒有地理大發現

因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二,一找朱允炆二炫耀明朝國力。地理大發現是歐洲人想發財尋找黃金的。所以你覺得哪個會有發現呢?(歷史老師和我們這樣吹牛逼的)

『捌』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惹起地理大發覺

鄭和航海顯示了中國有強大的遠航能力。但是由於在動因、大地觀、 地圖等方面中國遠遠不具備西歐人完成地理大發現那些得天獨厚的條件, 所以中國未能進行「地理大發 現」。「西方地理大發現」最根本的條件還是經濟動因。

一、鄭和下西洋的規模之大,人員之眾,組織之嚴密,氣魄之雄偉,歷時之久,遠非「地理大發現」時的西方船隊所能比擬。

鄭和下西洋船隊規模的宏大,首先表現在船舶數量大、種類多。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一般每次200 艘,其中有大、中、巨型寶船6 0 余艘,其載重量為1500 噸。鄭和船隊的船舶又分為寶船、馬船、糧船、坐船、戰船以及水船等輔助船,其中,寶船是整個船隊的主體船舶;馬船是大型快速水戰與運輸兼用船;糧船主要用於運輸船隊所需要的糧食以及後勤供應物品;坐船又叫「戰坐船」,是大型戰船;戰船是擔任護航的專用船舶;水船專門用來儲存、運輸淡水。最後,表現在鄭和下西洋歷時之久, 次數之多上。鄭和下西洋從1409 開始,到1433年結束,前後七次遠涉重洋,共歷時達2 8年之久,像鄭和這樣在近3 0 年的時間里頻繁活動於海洋之上的航海家,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與鄭和下西洋相比,完成「地理大發現」的西方船隊,無論在時間上、船隻數量及噸位、船隊人數、船隊組織上,以及航海時間上都相形見絀。

二、鄭和下西洋與「地理大發現」動因、目的之不同。

鄭和下西洋雖然規模宏大,但其動因及目的主要是政治性的,而非經濟性的,這是鄭和下西洋與歐洲航海家進行「地理大發現」動因和目的最根本的區別所在。明成祖之所以組織龐大的船隊,派遣鄭和遠航西洋,就是為了擴大明王朝的政治影響,宣揚大明帝國的國威,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以滿足其建立天朝大國的慾望。無可否認,鄭和下西洋也進行了大量的貿易活動,因而也帶有一定程度的經濟上的動因和目的,但這種經濟上動因和目的與政治上的動因和目的相比,則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說,鄭和下西洋經濟上的動因和目的是次要的,並且是從屬於政治上的動因和目的的,這一點可以從鄭和下西洋時所從事的活動以及下西洋所帶回的物品中得到證明。

『玖』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地理大

鄭和下西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卻沒有達到地理大發現的效果,這主要的原因是明朝海洋政策的失敗。

鄭和下西洋是封建統治者組織的官方的外交和貿易的船隊。而明朝對民眾海上活動實施是禁錮(海禁)政策,除了皇家許可,否則片板不能入海。雖然眾多無名英雄冒著違反國家法令的危險,憑著勇氣和求生的慾望,赤手空拳,乘風破浪,到海外開拓新世界、新事業,但皇權的無限和絕對以及國家對海洋權益的壟斷,仍導致中國失去海洋數百年。這種政策與葡萄牙和西班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明朝,從事海外探索和海上活動是犯罪行為,民眾一出海便成為罪犯,而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出海的罪犯因為有所發現而成了民族英雄。不同的政策鎖定了海洋活動的方向,在明朝,一旦皇家的需要得到滿足,一旦他們聽到了海晏河清的消息,便從國家層面到百姓層面,徹底地封鎖了海洋,以至於造成了在世界史的關鍵時期海洋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缺位。鄭和最後一次航行回到國內(1435年)之後80年,葡萄牙人來到了澳門,原來行駛著三保船的海洋已經被歐洲人控制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鄭和沒有帶來地理大發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